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8章 時代的一粒沙

  “想不到會在內地遇見。”

  東單的一間舊式茶樓里。

  臺上一對相聲藝人正在賣力表演,臺下兩個香江人臨窗而坐。

  翟遠望著薛婉恩不施粉黛的精致臉蛋,笑道:“你是什么時候來的?”

  薛婉恩抿了口茉莉花茶,說話時嘴里仿佛都噴著清新花香。

  她話還是很少:“上個月就到了。”

  翟遠問:“比我還早?我也住外賓賓館,怎么沒遇見過你?”

  臺上的相聲藝人偏趕在這時候說了句:“您出去的早,我回來得晚,咱不得拜的街坊。”

  被這樣一打岔,兩人都忍不住露出笑意。

  薛婉恩說:“我住在友誼賓館。”

  翟遠面色一愕:“打擾了。”

  同樣是香江同胞,待遇也不一樣,翟遠現在肯定住不進南大街1號。

  不愧是坐在第三排的女人。

  薛婉恩見他故作窘迫的表情,笑容又多了幾分:“我是靠家里的關系,你憑自己努力,中間區別很大。”

  翟遠心想也是,這位家里有電老虎,現在的香江還不是中電和港燈兩分天下的時候。

  兩人閑聊兩句。

  薛婉恩看著翟遠,突然問了句:“葉志明除了跟你一起搞賭船,他西貢離島開發的項目你有沒有參與?”

  翟遠愣了下:“我做賭船你都知道?”

  薛婉恩攏了下頭發,神情自若道:“報紙上有寫。”

  這是她和翟遠第三次見面。

  兩年前初相逢,翟遠還是個被爛仔收保護費的中學生,第二次見面他就搖身一變成了個小導演,還將師妹彭家燕拐走掌鏡,順便寫了幾首很不錯的歌。

  再往后薛婉恩忙于工作,對翟遠的一絲好奇逐漸減弱,但卻在翻閱新聞報紙時,開始頻繁被動的接收到他‘今天和自由總會嗆火’‘明天和兩大院線交鋒’‘后天與合伙人搞賭船’種種消息。

  就這樣一點點見證翟遠從個屋邨中學生,在兩年時間里越爬越高的歷程。

  以至于養成個習慣,每天報紙到手,先翻開娛樂版面看一眼。

  讓薛婉恩有種窺探別人隱私的奇怪罪惡感。

  翟遠對這些一無所知,不過聽薛婉恩提到這件事,也沒什么隱瞞。

  他笑了下說:“我對炒樓暫時不感興趣,葉志明離島的生意冇我份。”

  薛婉恩聞言點點頭,略作沉吟。

  翟遠挑了下眉:“有什么不妥?”

  “最近在談一些生意,接觸到的人比較雜,也收到些風聲。”

  薛婉恩斟酌著開口道:“據說有人準備聯手抬高市區地價,打壓離島這種偏遠區,這件事如果是真的,葉志明現在投入進去開發離島的資金,到時候恐怕很難收回成本。”

  翟遠聽罷輕輕嗯了一聲,抬頭沖薛婉恩笑道:“多謝。”

  他對開發離島的前景本就不看好,現在薛婉恩也這般講,葉志明大敗而歸的結局似乎已經注定。

  薛婉恩見翟遠面露思索,露出個微笑:“我的消息來源未必準確,況且你也沒有參與,就當是聽個故事。”

  翟遠點點頭,問薛婉恩:“薛小姐來內地談生意?”

  薛婉恩說:“現在內地一些廠商有自己的品牌,希望在我那間華恩百貨里設幾個展臺零售,在香江打響名氣。”

  翟遠問:“談的怎么樣?”

  薛婉恩苦笑搖頭:“質量上還是比不了海外品牌,有的廠商仲玩小聰明,樣品用良品,交貨就用殘次品,真的很難幫到他們。”

  翟遠聽完也覺得遇上這種事比較頭大,但在商言商,薛婉恩的做法也無可指摘。

  他想了想說:“我在元朗有間工廠,這段時間在研發新產品,有機會倒是可以和薛小姐的百貨公司合作下。”

  薛婉恩來了興致,問:“是什么新產品?”

  翟遠簡單跟她聊了兩句VCD和光盤的情況。

  薛婉恩越聽眼中興致越濃,修長的手指敲了敲桌案:“這兩樣產品如果你能做出來,我可以攬下你在香江的零售市場,代理費比其他公司只高不低。”

  華恩百貨在薛婉恩的經營下,于香江的中型百貨公司里,競爭力已經不低。

  尤其她這兩年改變經營策略,以電子產品、新潮玩具和流行服飾等作為主要賣點,吸引了很大一批年輕擁躉。

  但想追上先施、永安這種老字號,差的依舊很遠。

  薛婉恩覺得百貨生意如果想更進一步,除了自設工廠建立自己的品牌,再就是在某個領域做到頭部。

  比如先施就打出環球百貨的招牌,分銷海外獨家代理的高檔洋貨,在香江的地位始終穩固。

  這也是她此次來內地尋找合作廠商的緣故。

  翟遠難得看到她情緒波動這么大,笑著說:“我先澆盆冷水給你,這種新產品的研發時間會很長,或許海外提前搞出來,我這邊還在攻克對方眼中簡單的技術難題。”

  薛婉恩問:“有什么可以幫到你?”

  翟遠想起電影《教父》里的一句臺詞,半開玩笑道:“總有一天,也許這一天永遠也不會到來,我會讓你為我做件事情。”

  八十年代初,內地嘗試施行‘撥改貸’的計劃,對企業的無償撥款改為讓企業向銀行貸款,增強其經濟責任感和提高積極性。

  計劃試運行以后,科學院同樣受到影響,許多實驗項目短期內難以商用,又失去經費支持,不得不暫時停擺。

  陶宗頤的團隊便是在這種環境下,退出了科學院對某類精密儀器的一項研究。

  清北大學。

  陶宗頤給手下幾個研究生講完課題,踱步折返回學校分配的員工宿舍,一路上看起來心事重重。

  宿舍門口。

  妻子丁慧正抱著木盆,將盆里一件件洗好的衣服掛在晾衣繩上。

  見老公走到家門口,神不守舍的跟自己擦肩而過,丁慧哎哎喊了兩聲。

  “老陶,你魂丟啦?”

  陶宗頤這才驚醒過來,不好意思的訕笑下,伸手去拿妻子懷抱的木盆:“我來吧。”

  “去去去!你別來搗亂!”丁慧擺擺手說:“趕緊把床底下那兩袋副食品拿出來,待會兒我把三輪車開過來,咱們今晚接著擺攤兒去。”

  “好嘞。”

  陶宗頤答應一聲,回宿舍照妻子說的,把兩個裝滿副食品的麻袋拖出來。

  在門口坐了一會兒,又陷入苦悶沉思。

  丁慧晾完衣服,回頭看陶宗頤又皺起眉頭的模樣,笑著搖搖頭。

  “又在想你那高科技的東西呢?”

  “慧兒,你說咱們把房子抵押出去,校財務能幫忙去銀行貸款嗎?”

  陶宗頤抬頭問了句。

  丁慧用看傻子的眼神望著他,指著宿舍大門說:“這是你的房子嗎?人家銀行貸款得要不動產,一點兒常識都沒有,就你還陶教授呢!”

  陶宗頤拖著長音噢了聲,又說:“說的也是,就算這房子是我的,它也不值三十萬。”

  三十萬是他現階段短缺的一筆研發經費,學校不撥款以后,這筆錢對普通人來說堪稱天文數字。

  他一個清北大學的教授,每個月工資270塊,妻子丁慧在醫院上班,月薪120塊。

  反而最近這段時間外出擺攤倒小賺了一筆,每天能有十多塊進項,讓陶宗頤清楚認識到什么叫‘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句話。

  但要湊足三十萬,仍無異于天方夜譚。

  陶宗頤說:“對了,你要說不動產,我爹媽在龐各莊倒是給我留了間小院兒。”

  “你可拉倒吧!那地兒都干到禾北去了。”丁慧白了他一眼,說:“等會兒啊。”

  說完在衣服上擦擦手,抱著木盆回了房間,過不多時又拿這個存折走出來。

  丁慧把存折往陶宗頤懷里一摔:“三十萬沒有,這兒四千塊,愛要不要。”

  陶宗頤打開存折一看,里面4122.5元,還有零有整。

  他問:“你哪兒來這么多錢?”

  丁慧說:“我把我家親戚都折騰了一遍,爹媽的養老本兒都取出來了,這錢得還啊!”

  陶宗頤搓了搓頭頂地中海,嘟囔說:“這也不夠啊…”

  丁慧一定就不樂意了,伸手要去奪過存折:“不要還我!你還挑三揀四起來了。”

  “別別別!”陶宗頤趕緊把存折捂在胸口,賠笑道:“咱們積少成多,晚上多擺會兒夜攤。”

  丁慧被他的動作氣笑:“德行!趕緊洗洗手吃飯吧。”

  飯桌上菜式簡單,雞蛋羹、小蔥拌豆腐和一個帶魚湯。

  陶宗頤舀了兩勺雞蛋羹澆在米飯上,攪和攪和便大快朵頤起來。

  丁慧撈了塊帶魚給他放碗里,說:“要不你去南方看看,聽說現在那邊下海可賺錢了。”

  陶宗頤說:“那我工作咋辦?”

  丁慧笑道:“你現在兩百塊一個月,到了南方說不定一個月兩千塊。”

  陶宗頤嗤笑:“兩千?錢那么容易賺,你以為是搶銀行呢?”

  夫妻兩人有一搭沒一搭閑聊著。

  就在這時,門外響起梆梆梆敲門聲。

  丁慧起身去開門,一個中年男人氣喘吁吁闖進來。

  “老曹?”丁慧把來人讓進屋里,說:“吃過沒有,我給你盛碗飯。”

  老曹沖丁慧連連擺手,又猛喘了兩口氣穩住氣息,對陶宗頤說:“老陶,快跟我走!香江有家大公司拿著上面的文件,來咱們院里挑專業人才,他們研究的方向正好跟你一樣。”

(最近作息紊亂,琢磨著不行烏雞白鳳丸吧…晚點更第二章

哎呦文學網    1982從香江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