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臣是個行動派。
他拿到領導批示后,立刻以考察的名義申請來港。
陳奇知道這個人要來,略感意外,特意派谷薇麗去接。吳孟臣只帶了一個助手,兩件行李,在內地還為《警察故事》喧囂的時候,非常迅速的趕到了清水灣片場。
他三十歲出頭,在電影系統已屬少壯,見了二十六歲的陳奇卻感覺自己白活。
陳奇也打量他,看著斯斯文文,眼神卻有力量,是個能做事的。
在90年代初,吳孟臣擔任中影總經理,這是指中影公司,不是后來的中影集團。他為中國電影市場化改革、引進分賬大片等等,做出了不小貢獻。
引進分賬大片,當時被國內同行罵洋買辦云云。
其實不用扯什么,中國要加入世貿,必須要引進,這是大環境決定的。而當時談的分賬比例5,全世界最低,這個比例持續到了2012年,才漲到了25。
三十多年來,好萊塢一直希望中國提高分賬片數量和分賬比例,而即便是2025年,這個數據仍然是34部和25。
說句可能很多人覺得荒謬的話,別看好萊塢大片在國內如火如荼,其實一直被卡脖子的。明里暗里的限制多了去了,比如被嘲笑的“國產保護月”。
“陳奇同志!”
“初次見面!”
二人握了握手,就座,喝茶。喝的是招待貴賓才舍得拿出來的極品高碎,然后呸呸一起吐梗子。
吳孟臣吹捧了幾句《警察故事》,進入正題道:“我這次專程拜訪,是想談談港片進滬的可能性。請您不要有顧慮,好的壞的我都想聽一聽,做個全方面了解。”
“港片進滬?這個首先要當地政府支持,你清楚領導的意見么?”
“我請示過之后才來找您。”
“哦,這樣…”
陳奇點點頭,吳孟臣瞧在眼里,愈發印證了猜測:果然他們有交情!
“從何說起呢?”
他沉吟片刻,道:“我引港片進粵,是想替代臺灣的市場地位。《警察故事》是官方積極配合才打出700萬的票房,實際上粵省的市場尚需開發。
今年之內,上頭肯定不會開辟第二戰場,明年或許有機會。如果有粵、滬兩地為根基,更能把香港牢牢抓穩。所以原則上,我是支持你們的。不過…”
他話音一轉,又道:“港片進粵貌似簡單,實際上需要一個強力的管理機構才行,尤其是票房監管,殺無赦那種!這也是我請凌玫坐鎮的原因。
你們有這樣的決心和行動力么?
你們怎么監管票房?發現截留、瞞報了,你們會嚴格處理么?”
“而且我只是為了平穩香港,并非真想打造什么港片盛世。粵、滬開放后,我短時間不想再擴大。如此一來,你們勢必變成眼中釘、肉中刺。
粵省肯定扛得住壓力,你能扛得住么?”
“那你想什么時候擴大呢?”吳孟臣道。
“自然是他們抓耳撓腮,實在想不出別的辦法,不得不接受我的意見之時。”陳奇笑道。
吳孟臣很想問什么意見,但看對方樣子肯定不會說,也就按捺下來。他頓了頓,又問:“依您看來,僅就上海而言,該怎么改革?”
“簡單!讓市政府把電影系統的爛攤子都接過去,上影廠、上美影、上譯廠、電影公司等等打包成一個集團,全部歸政府所有。”
“這樣財政負擔很大啊?”
“所以要政府有錢才行。”
吳孟臣與陳奇聊了好久,天南海北,頗為投機,對港片進滬的想法也很統一。
好處就是刺激市場,拉動票房,實行分賬改革。難處是上海無法像粵省那樣,形成一個強力有效的管理機構,專門來做這件事。
很容易出現混亂局面。
吳孟臣在港待了幾日,除了與陳奇談話,就是旁觀左派的生產流程,一部片從立項到上映種種。陳奇對他抱有期待。
首先吳孟臣是個有能力的人。
其次上海也具備特殊性,滬與粵相似,向來是國內最開放的兩個地方。
3月,香江已經暖和了。
林清霞從臺灣到美國,從美國到香港,繞了一大圈子只是想掩蓋內心的慌張與害怕。她已經與謝晉見了面,應了《最后的貴族》一事。
歷史上,她是有選擇的,現在她沒選擇,自然害怕了。
半島酒店。
林清霞做賊一樣,走到了一間包房外面,咽了口口水,推門而入。
里面仍然坐著一個男人,但不是莊澄。
“陳,陳先生!”
“請坐!”
林清霞搭著椅子坐下,表情比陪煤老板吃飯的女明星還要委屈。陳奇見狀,笑道:“你不用緊張,我找你了解一下情況。你與謝導演談的怎么樣?”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我們,我們聊的不錯。”
“那你答應參演了?”
“是的!”
“什么時候開拍?”
“謝導說今年要先拍《芙蓉鎮》,明年啟動《最后的貴族》。”
“明年?”
陳奇點點頭。
大陸官方的意思是希望林清霞參演。而他要做的就是為該片保密,不泄露出去,等尼古拉同志掛掉再放出來——1988年1月去世的。
“林小姐,我知道你心有顧慮,但請不要擔心。
在拍攝過程中,我會盡量為你們保密,當然這片總要上映的。
到時臺灣勢必有反應,我們簡單羅列一下臺灣能對你做的,無非是封殺你在臺的演藝事業,電影不許上映,不許公開報道云云。
或者嚴重點,他們會軟禁你么?會對你的父母造成危害么?”
“呃…”
林清霞蠻認真的思索,江南事件之前,說不定真會。現在么,不一定。
“看來你了解當下的局勢。我長話短說,如果臺灣封殺你,我補足你缺失的事業,并且保你比現在紅百倍。你今年32歲,早到了轉型的時候,總不能一輩子當玉女吧?”
林清霞臉上泛起一絲薄怒,又不敢發作,自己這幾年事業確實停頓,而對方也真的有這種實力。
“當然,你要先拍《最后的貴族》。這不是投名狀,而是兩岸交流的突破口,我希望你能做好,更希望自你之后,兩岸能促成越來越多的合作。”
“我,我盡力而為。”
她欲哭無淚,如果可以,她才不想當什么突破口。
但她不當不行。
因為香江已平,無大事。
陳奇要配合國家戰略,放眼臺灣,“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