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四百六十四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
今年的科舉,除了谷雨時節的一場大雨延后了半月,接下來的流程還是很順利的。
李承乾坐在殿內,還在觀察稚奴新設計的圖紙,本想著要讓他效率方面開始著手,可他依舊想要部件完備再著手,從中加了幾筆之后,又做了一些批注。
寫完又仔細看了看,又交給一旁的內侍,吩咐道:“轉交給稚奴,派幾個少府監的工匠幫他。”
“喏。”
“這事很重要。”
見陛下補充了一句,內侍連忙行禮道:“老奴萬不敢怠慢。”
楊內侍站在陛下身側,依舊是面帶笑容,看得其余內侍心驚膽戰的。
因先前與各家有來往的內侍都被處置了,說不定還有不少人真的被丟進太液池喂魚,被流放西域種樹。
長安城內,李治得到皇兄圖紙后,就急匆匆去文學館找了魏王兄。
如今的李泰依舊很胖,時常與文學館的學士討論文學,以及天下書籍。
“魏王兄!魏王兄!”
聽到喊話聲,李泰回身看去,見到是稚奴又笑呵呵道:“稚奴啊。”
李治三步并兩步上前道:“稚奴有些困惑想要請教魏王兄。”
李泰擺手讓一眾學士退下,而后兄弟兩人留出空間坐在文學館的正堂內,道:“你說吧。”
李治先是看了看四下,文學館顯得很古樸,現在長安城那些較為新潮的家具,這里也沒有擺設,而且出入文學館的老學士不少。
李泰又道:“其實你可以多來文學館走一走。”
李治笑道:“平日里稚奴與慎弟闖禍了,沒少讓魏王兄幫忙。”
李泰不動聲色地喝了一口茶水,道:“無妨,都是兄弟。”
說著話,李慎這才提著一個食盒快步跑來,而后將食盒放在魏王兄的面前,殷勤地打開。
李泰見到兩個弟弟這樣的安排,心中困惑,看到食盒內是還帶著熱氣的甑糕。
再看李慎的模樣,是一路跑來的,生怕甑糕涼了。
李泰正了正神色道:“闖禍了?”
李治連忙擺手道:“沒有。”
李泰的神色又嚴肅了幾分,再飲下一口茶水道:“你們若真的闖禍,現在說出口,我還能向皇兄與父皇母后給伱們說好話。”
“魏王兄平日里給我們的照拂已很多了。”李慎也十分鄭重其事地道。
“魏王兄,我們需要通曉書卷編排的編撰。”
李泰頷首道:“好,你們挑選幾個回去。”
“謝王兄。”
待晉王與紀王離開,文學館主事蘇勖又得魏王召見,這才快步而來。
李泰將兩個弟弟的事說給他聽,唯獨沒說活字印刷的圖紙。
蘇勖聽了,又道:“魏王是想讓老夫走一趟?”
李泰道:“其實這件事本沒這么復雜,他們完全可以不用來找文學館,多半是覺得不敢自作主張。”
蘇勖道:“晉王與紀王雖說時常闖禍,但也十分聰慧。”
李泰頷首道:“這些天你就去晉王府幫他們。”
“喏!”
事后,李泰又將這些事的前因后果寫下來,告知了宮中的皇兄。
谷雨時節緊挨著立夏,科舉結束之后,李承乾將余下的事都交給了中書省,一路上與英公去了渭北,手中還在看著書信。
“青雀說稚奴與慎弟去找他了。”
李績道:“陛下一家兄弟姐妹如此團結是好事。”
在一路兵馬的護送下,李承乾看到了遠處的大醫院,那是一座占地上百畝的醫院。
“朕當初讓東陽留下一些田畝可以種一些糧食自給自足,她還是將封地中的所有土地都建設成了醫院。”
知道是皇兄來了,東陽急急忙忙前來迎接,道:“皇兄。”
李承乾看著這個妹妹,道:“沒想到,這里已有這么大的規模了。”
東陽道:“土地還是不夠用,妹妹沒有富余的田地了。”
李承乾道:“也挺好的,還需要朕安排什么嗎?”
東陽走在皇兄身側,道:“不需要了,人手也足夠了,反正現在關中的土地看管嚴格,不見得會給我。”
李績帶著護衛的兵馬,看管著四周。
幫著這個妹妹又完善了一番醫院的管理方式。
李承乾便離開了這里,一路上正走著,又看到了一群正在打鬧的孩子。
又從渭北走到了龍首原,李承乾在安寧村見到了母后。
長孫正在給孫子洗著衣裳,見到了兒子來了笑呵呵道:“你國事繁忙,怎么得閑來看望母后了?”
李承乾走入父皇與母后所住的小院內,從母后手中拿過木盆,幫著一起洗著,道:“於菟這孩子近來如何?”
“他呀,現在整天讀書,就在支教的夫子書舍讀,這一片的孩子都聽他號令。”
李承乾又從母后手中接過水桶,倒入水盆中。
見兒子幫忙洗著衣裳,長孫皇太后也只是笑著,又道:“你們這些孩子都很懂事,上個月,麗質生了一個女兒,還說往后要讓她女兒執掌家業,杜荷的家業現在都在麗質手中。”
將衣服洗好,李承乾幫著母后又晾嗮好。
其實母后一直都很關心,兄弟姐妹們如今如何,母后一清二楚。
做完這些,李承乾又幫著母后打掃院子,也不用母后說什么,自顧自地打理著。
看得院外的幾個侍女都無所適從,這些事就不該是陛下來做,可見陛下出于孝心,她們也不好阻攔。
待一切都收拾好,李承乾又將這里的碗筷都洗干凈,這才與母后坐在小院門口。
稍稍抬頭還能看到母后的發絲間那已藏不住的白發。
母后看著村子里的光景,夕陽下笑得很溫和。
“爹!”聽到一聲呼喚,李承乾轉頭看去,是父皇與兒子來了。
這兒子一跑就撲進了懷中,向來愛干凈的陛下,將太子的衣裳的塵土拍干凈,還重重用力打了兩下。看得周遭的人也笑呵呵的。
李承乾道:“你近來都在學什么?”
“孩兒在與夫子學數術。”
看他還提著一個書袋子,李承乾拍了拍他的后背,道:“你若在外面學不好,就去國子監學。”
“孩兒學得好,國子監的課太悶了。”說著話他又嗅了嗅飯菜的香氣,道:“孩兒餓了。”
長孫皇太后這才領著孫子去用飯。
李承乾還坐在院門口,揣著手看著遠處的夕陽。
金色的夕陽照在父子倆身上,風吹過的時候,還能見到田地里麥子正在起伏。
李世民道:“朕聽聞你又往西域和吐蕃派去了不少官吏?”
李承乾頷首道:“嗯,這是必要的,未來數年都會是如此。”
“崇文館,京兆府,重建各縣的官衙。”李世民低聲道:“你的權力比朕當年更甚。”
“父皇是覺得兒臣太過集權了嗎?”
李世民道:“當有朝一日天下學子都是支教學子,他們都會是天子門生。”
“借父皇吉言,說著容易,又有誰知道朝臣們在安排這些事遇到了多大的阻力,萬事哪有這么容易,支教事業還是有很多阻礙的。”
李承乾又道:“現在來長安城的人越來越多了,離開長安城的人也很多,官吏與支教下到各縣,目前來看人手還是不夠的,就像爺爺以前說過的,有些事一代人是做不完的。”
“可能是爺爺不希望兒臣急功近利,因此兒臣放慢了腳步,先踏實地建設安西四鎮,穩固西域的局勢,再興建安西大都護,在未來的三年內,大抵上都是這些事。”
“本來朕沒覺得你當皇帝之后不能做得多好,能夠保住基業,嗯,已很好了。”
“嗯,兒臣也這么覺得,身為后繼子孫應該以保住社稷為己任。”
李世民伸出手掌,落在這個兒子肩膀上,重重拍了拍也回去用飯了。
院內,父皇與母后,還有兒子正在說著今天遇到的趣事。
李承乾獨自一人揣著手坐在這個小院門口,也不知道坐了多久。
於菟用了飯再出來時,見爹爹已不在了,聽了侍衛的回報才知道爹爹已回宮了。
乾慶六年,今年科舉的落榜的學子有兩千余人,包括及第的三百人,都要派往各地支教,或者是入軍中鍛煉。
于志寧這些天一直在官邸忙到深夜,有官吏路過時還能聽到算盤撥動的聲音。
這才剛到夏季,朝中又花了一大筆銀錢出去。
當于志寧還在埋頭盤算著賬目,抬頭一看見到是陛下來了,忙站起身。
李承乾讓人端來了飯菜,讓這里的官吏們紛紛停下手中的事。
接連幾天的熬夜忙碌,當眾人吃著陛下讓人送來的熱乎飯菜,有官吏當場竟然感動得哭了,甚至有人哭得很大聲,哭得越大聲越是忠心。
內侍看到這一幕,又看到陛下走到了官邸外,正站在門口看著月亮。
或許是陛下看不得這種場面這才避開。
待中書省的官吏們都吃了飯食,李承乾讓他們都回家去,有些事一時半會兒也忙不完。
這里的官吏三三兩兩離開了。
于志寧是最后一個出來的,他行禮道:“謝陛下。”
李承乾走入中書省內,將這里有些凌亂的桌椅擺放整齊。
于志寧連忙幫著陛下一起收拾這里,他想起來陛下還是太子時就時常會來打掃這里,那時太子殿下還在這里學政。
一邊打掃著這里,李承乾道:“忙完支教事宜,就休夏沐吧。”
于志寧道:“喏。”
在大唐為官,休假還是很多的,冬沐,夏沐,還有各種節日也是休沐的,若遇家中有事也是能夠休假的。
除了休假期間,在朝中當值期間工作強度很大,這里是朝政的中樞,也是整個大唐的中心,各地的治理都要出自此地。
于志寧道:“不敢讓陛下如此深夜來探望,臣慚愧。”
李承乾揣著手道:“回去休息吧,有些事不用急,朕的父皇說了,能守住基業就算不錯了。”
于志寧欲言又止,三緘其口后又不再說了。
離開皇宮的時候,于志寧心里還在思量著,陛下絕對不是只想著保住李唐基業的皇帝。
如今的陛下是要強盛大唐的。
過了立夏時節之后,關中從六月到了七月,酷暑讓遠處的風景都有些扭曲。
先前人聲鼎沸的長安城,在酷暑下也變得冷清了許多,人們不約而同地離開了這座城,前往各地避暑。
李承乾站在兩儀殿內,面前放著一個巨大的地圖,這個地圖是文學館所畫,他們根據現在的西域傳聞,以及從蔥嶺,或者是小勃律國的記錄中,劃出來的大食與大唐的疆域。
小鵲兒吃著桃子,目光看著地圖道:“爹爹,這大食人的疆域這么大嗎?”
李承乾手中拿著一塊金磚,這是少府監燒出來的金磚,熔煉了蔥嶺帶來的金幣之后,現在宮中的庫房中有很多。
沉甸甸的金磚拿在手中,李承乾道:“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小鵲兒用手指丈量了一番,又道:“大食人的疆域就快與我們大唐一樣大了。”
就像是兩頭巨獸,巨獸的獠牙以帕米爾高原為界,兩大國之間還有一條天塹。
只不過這條天塹對兩大文明來說并不算難以攀越,這是中原文明與他們在對峙。
大食人曾經派十萬兵馬進入蔥嶺,而大唐也派出過兵馬,現在已拿下了怛邏斯城。
雙方短暫地交戰之后,又各自退出了蔥嶺。
不論是胡人,還是塞人,或者是逃亡在各地的波斯遺民,他們都覺得大食人極其的殘暴,這一次大唐打贏了大食,讓大食人埋骨蔥嶺。
那么下一次,好戰且殘暴的大食人還會對蔥嶺發動第二次戰爭,并且蔥嶺與大唐要面對敵人更兇猛地反撲。
小鵲兒吃完了桃子,她邁著小短腿獨自在一旁的水盆中洗手,而后又乖巧地坐在小書桌邊練字。
安靜的兩儀殿內,蘇皇后與寧妃正在準備需要換季的衣裳。
乾慶六年的酷暑持續了兩個月,一直到九月中旬的時候,酷暑這才結束。
而朝中還未開朝的時候,遼東就送來了消息,以鴨綠江為界,遼東以西一直到幽州地界,種出了千萬石糧食,在遼闊又肥沃的黑土地上,種滿了糧食。
(本章完)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四百六十四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