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章 西事

  風沙襲來,姑臧城瞬間陷入了昏天黑地之中。

  方才還熱鬧無比的大街,瞬間變得冷冷清清。

  僅存的幾個行人也雙手抱頭,步履匆匆,往家中行去。

  庾蔑讓人關閉門窗,然后啐了一口,坐回了案幾之后。

  隨從們一臉麻木,抱怨連連。

  來涼州好幾天了,什么事沒辦成,卻吃了一嘴沙子,真是晦氣。

  庾蔑看著眾人,突然笑了。

  荀序看了他一眼,不滿道“元度何故發笑?”

  荀序這個人很有意思。

  他算是荀彧之后,父荀馗死得早,只留下他和弟弟二人,彼時只有幾歲,被從伯荀崧接回去撫養。

  荀崧早就舉家南渡了,曾任荊州都督,后被王敦擠走。

  王敦死后,荀崧復來,接替的是已經故去的紀瞻的位置。

  不過,荀崧為建鄴效力的同時,暗戳戳把從弟荀馗之子荀序送回了潁川老家。

  去年察潁川孝廉任鴻臚寺主簿——察孝廉,無父母,也是奇了。

  出使涼州,庾蔑帶了鴻臚寺好幾位隨從,荀序就是其中之一。

  別看他剛當官沒多久,但畢竟是荀氏出來的人,自視甚高,和庾蔑說起話來完全不拿自己當下屬,出口就是表字。

  庾蔑也不著惱,只收起笑容,道“我笑張駿少智,不識天數——”

  “嘭嘭!”外間響起了敲門聲。

  庾蔑止住了話,側耳傾聽,風沙之中確實夾雜著敲門聲。

  他霍然起身,掀開了大門。

  風沙立刻倒灌了進來,弄得氈毯、案幾上滿是細碎的沙粒。

  “官人,有人敲門。”隨行的庾家部曲將稟道。

  庾蔑沉默了一會,看著低矮的院門道“開門。”

  “諾。”部曲將帶了數名精悍的護兵,上前打開院門。

  庾蔑定睛一看卻只有一人。

  此人頭戴騎帽,身披假鐘,微微低著頭,見到院門大開后,抬起頭來,行了一禮,道“天水閻鼎,見過庾公。”

  庾蔑思索許久,才反應過來閻鼎是何人,驚愕之后,搖頭笑道“原來你跑到了涼州。”

  閻鼎亦笑道“早在鮮卑大舉南下之日,我便攜家人僮仆西走了。若晚上那么十天半月,大索全城之際,恐難遁逃也。”

  “進來吧。”庾蔑點了點頭,轉身回了屋內。

  部曲將閻鼎放了進來,然后又關上院門。

  閻鼎在中堂門口脫了鞋,入得屋內,也不客氣,直接坐在庾蔑對面。

  一時間,十余道目光射來,閻鼎渾若未覺,只拜道“今來見庾公,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庾蔑面無表情,道“君試言之。”

  閻鼎理了理思緒,道“庾公可知,涼州上下并不愿降?”

  “這卻不知。”

  “這要從張西平說起了。”閻鼎說道“當年長沙、河間、成都三王混戰,司馬颙稍占上風,便以馮翊太守張輔為秦州刺史。然隴上諸郡對外將入秦州不喜,群起而攻,尤以隴西太守韓稚為最。兩軍戰于遮多谷口輔軍敗績,韓稚殺之。”

  “彼時涼州司馬楊以韓稚逆命,擅殺張輔為由,請西平公出兵。其言曰‘明公杖鉞一方,宜懲不恪,此亦春秋之義。諸侯相滅亡,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

  “軌從焉。詐稱得雍州檄,云韓稚稱兵內侮,其義在伐叛,遂討之,得秦州。”

  “南陽王模鎮關西后,政令不出長安,彼時張軌遣使交好,模大喜。然時日未久,雙方又生嫌隙…”

  簡單來說,司馬模鎮長安后,與張軌的關系十分復雜。

  在他初來乍到的時候,政令不出長安,張軌遣使交好,讓他十分感動。

  但在逐漸站穩腳跟后,又不想看到張軌坐大,于是趁著后者病風的時機,默許涼州張越等人取代張軌。

  其間好一通混亂,最終張軌平定亂局,司馬模放棄了控制涼州的企圖,賜劍張軌,許其隴地以西專斷之權,雙方轉而合作。

  不過司馬模也趁機拿回了秦州,以其子司馬保鎮守。

  “軌固忠臣也,然已自比齊桓,涼州上下一般無二,且從未放棄對秦州的窺視。”閻鼎最后說道。

  庾蔑聽完,沉默許久。

  他還是第一次從這個角度聽說張軌的故事。

  以前只知道天子有難,張軌數次遣兵入援,是難得的忠臣。

  梁王遣人去涼州送禮募兵,人家也沒為難。

  沒想到還有另一面。

  或許,他聽到的和閻鼎所說的都沒錯。

  張軌自比齊桓,與當忠臣并沒有沖突,因為他是以諸侯尊王攘夷的態度來行事的。

  而且,都亂世了,誰還沒點野心?哪個諸侯不擴張地盤?

  “說完了?”庾蔑回過神來,看向閻鼎。

  “沒有。”閻鼎笑道“還有第二樁事。”

  “說。”庾蔑道。

  “司馬模死后,原秦州刺史裴苞復入秦州,與司馬保分庭抗禮,后為陳安擊敗。裴苞奔安定,為張軌出兵斬殺。”閻鼎說道“聽聞裴夫人甚得寵,涼州張氏疑懼也。”

  “原來如此。”庾蔑點頭道。

  裴苞之父裴黎,官至游擊將軍,乃裴徽長子、裴康之兄。

  也就是說,裴苞是裴夫人的從兄,關系還是比較親近的。

  但——這算事嗎?庾蔑不覺得。

  “匈奴入據關中后,張寔、張茂等輩皆奉行保據涼州之策。”閻鼎繼續說道“今張駿繼位,此策已深入人心。梁王若想收服之,有點難。”

  “張駿絕難入朝!涼州十一郡亦多有豪族、胡酋,如金城郡之游氏及氐羌酋豪竇氏等。昔年司馬颙以金城太守游楷為梁州刺史,其都不愿赴任,只愿在金城當坐地虎,可見其心性。”

  “梁王若想不戰而得涼州十一郡,必然要許其方伯之位。聽聞梁王只愿給涼州都督之職,刺史由朝廷委派,單此一事便成不了。”

  庾蔑聽完,細細思索。

  梁王只給都督,不給刺史,當然是有原因的。

  別看刺史不掌兵,但他代表著朝廷,影響力不可低估。

  最關鍵的是,涼州并非鐵板一塊,其本身是一個大軍閥但內部又有小軍閥,這就給了刺史居間漁利的空間,搞到最后,說不定真掀翻張駿的統治了。

  張駿肯定能看得出這一點,所以閻鼎這話沒錯,人家如果真想割據,必然不同意朝廷派刺史。

  事實上,按照之前的接觸,張駿確實派幕僚私下露出口風,要朝廷冊封其為涼州牧的。

  “君方才說涼州欲圖秦州,然秦州已為匈奴所據數年,今又入梁王之手,張駿待如何?”庾蔑看向閻鼎,問道。

  “整肅十一郡,再圖河湟、圖西域。”閻鼎回道。

  “野心還真不小。”庾蔑笑道。

  閻鼎點了點頭,道“金城太守本游氏所任,后為西平公所敗,換成氐羌竇氏,復懾服之。前年又兵發河南,深入河湟,復晉興郡舊地,遠近咸服之。”

  “去歲姑臧有議,西域長史、戊己校尉聞中原喪亂,道路阻絕,遂附涼州。然匈奴已滅,其心恐異,宜遣兵鎮戍,以為后路。”

  “這兩家竟仍在?”庾蔑驚訝道。

  “還在。”閻鼎說道。

  西域長史府駐樓蘭,現任長史李柏。

  戊己校尉駐高昌,現任校尉趙貞。

  中原喪亂之后,道路阻絕,這兩位就依附張軌,直至今日。

  中原打了二十年,對他們而言就好像什么事都沒發生一樣,太太平平,該干嘛干嘛。

  而西域眾胡一因為內部自治,中原朝廷不對他們指手畫腳,二也為漢魏以來中原的威名所懾,所以與這兩家相安無事。

  閻鼎的意思是,張駿準備加強對這兩個附庸勢力的控制,有進軍高昌乃至樓蘭的意思,其實就是拓展戰略大后方,畢竟他們的東出之路已經阻絕。

  這么一看,野心是真的不小。

  想到這里,庾蔑心中若有所思,遂問道“可能說服西域長史、戊己校尉共擊張駿?”

  “難,他們實力太過弱小。”閻鼎說道“而且李柏未必愿意出兵。其人深受張軌之恩,對張氏較為忠心。其后又有焉耆王龍熙,一旦出兵,萬一被‘紅頭兵’抄掠,恐不美也。”

  焉耆國百姓多為紅色頭發,故被人戲稱為“紅頭兵”。

  “臺臣可能將涼州、河湟乃至西域之事詳述下來,我好發往洛陽。”庾蔑說道“君當知昔年亡奔關中舊事,若能行此事,未必不能戴罪立功。”

  閻鼎沉默了會,道“可也。”

  庾蔑舒了一口氣,總算沒有白來。

  即便完不成招降張駿的任務,至少也知道了西邊的很多事情。

  原來,在匈奴隔絕東西的時候,西邊發生了這么多事情。

  最讓人驚訝的是,已經多年未得音訊的西域長史府、戊己校尉府竟然都在,朝中一度以為他們已經被人攻滅了呢。

  庾蔑耐心地等著閻鼎書寫涼州之事。

  直到正月初十,他才將這些文稿以及寫給梁王的密信整理完畢,然后交給使者,加急送往秦州,再轉送洛陽,由梁王定奪。

  涼州之事,遠比他想象得更為復雜。

  一個畏懼劉漢、拓跋鮮卑的勢力,野心卻不可小視。

哎呦文學網    晉末長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