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的稍晚些時候。
大洋彼岸,華盛頓。
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剛剛結束在白房子的一場會議,坐回到自己寬大柔軟的辦公椅上。
按照行程安排,大約十五分鐘后,他還有一場跟參聯會主席邁克爾·馬倫海軍上將之間的公務會面,討論主題是如何撥亂反正,盡可能減少過去幾年的錯誤決策對于美軍戰斗力產生的負面影響。
不過在那之前,蓋茨還是按照習慣打開內部郵箱,準備查看今天的例行簡報。
在這樣一個內閣核心崗位上,他能夠同時獲得象黨的提名和驢黨的留任許可成為“兩朝老臣”,除去圓滑的立場和謹慎的性格以外,充沛的精力和工作狂的特性也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原因——
相比于性格狂放抽象,甚至有可能連續幾天都在辦公室找不著人的前任,蓋茨盡管身為文官,但行事作風卻頗有軍人風格,不僅每天的工作行程緊鑼密鼓,而且從不放松對于本職工作的注意。
而在年初那次并不太順利的訪華行程之后,他直接下令把原本每周兩次的例行情報匯總提高到每天一次,以免再次被人出其不意地給個下馬威。
但今天,本來早就應該發送過來的匯總材料卻并未出現,未讀列表里只有寥寥幾封不太重要的工作郵件。
這讓歷來工作安排緊湊的防長有些不快,于是皺了皺眉頭,準備給秘書辦公室打個電話,責問一下為什么今天的工作出現了疏漏。
不過,他這邊才拿起聽筒,還沒等把五位數的內部號碼撥出去,助手謝赫·布蘭登的身影就出現在了辦公室門口。
“部長閣下。”
布蘭登敲了敲門,然后來到蓋茨面前,把手中一份厚度有些夸張的紙質報告放在了辦公桌上:
“今天的匯總內容篇幅很長,而且…內容比較重要,所以我認為有必要親自來交給您。”
既然有理有據,后者的火氣倒也迅速消散,當即翻開報告。
只是因為馬倫將軍預計很快就到,他恐怕還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讀完全部內容,只好用一目十行的速度掃上兩眼,打算先囫圇吞棗看個大概。
然而這一看,就被簡介中的一部分內容吸引了注意力。
“駐華武官的報告,還有勇敢號驅逐艦的故障原因分析…”
這確實是兩部分非常重要的內容,只是越重要的內容篇幅越長,十來分鐘時間,恐怕連其中任何一部分都看不完。
好在布蘭登看出了自家領導的難處,趕緊湊上前來,言簡意賅地總結道:
“安德魯·舍爾將軍認為,在華夏方面今年將會舉行的閱兵慶祝活動當中,大部分出場的裝備應該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現有主力型號,或者其基礎上的改進版本,全新裝備的比例應該遠低于1999年,目前能夠確定的、此前尚未收集到太多信息的型號只有一種陸軍使用的彈炮合一防空系統、一種尚未出現在任何驅護艦上,外形類似海拉姆的末段防空導彈,還有一種近兩年頻繁測試的中短程戰術導彈…”
蓋茨一邊聽著匯報,一邊把報告翻到后面,大概瞄了一下文字之間的配圖。
很明顯,都是在裝備運輸過程中,從道路兩邊的高樓上拍攝的,因此以俯視圖為主。
正如舍爾所說的那樣,雖然諸如步兵戰車、遠程火箭炮、輪式突擊炮等裝備都是新世紀之后才出現在解放軍作戰序列之中的,但因為在平時的新聞畫面甚至對外聯演聯訓中出場太多,所以對于內行人來說反而沒什么新鮮感。
尤其對于一個經歷過華夏人“四代機震撼”的人來說,就更顯得這些裝備平平無奇了。
因此,他很快就對此失去了興趣,只是在其中幾張照片旁邊的空白處做了標注。
而布蘭登則仍然在滔滔不絕:
“不過舍爾將軍在報告中特別強調,他們注意到華夏人將一種陸軍防空導彈的體積縮小到了原來的大概二分之一,從而獲得了2.5倍于之前的備彈量,盡管這一型號本身可能不太重要,但如果同類技術被推廣到其它裝備上,那么對方在火箭和導彈,尤其是防空和空對空導彈方面可能會取得飛躍式進步,從而抵消我們在同類武器性能上的優勢…”
蓋茨正準備翻頁的動作僵持下來。
在華夏陸續獲得以區域防空艦和隱身戰機為代表的一系列新銳裝備之后,五角大樓給出的最主要說辭就是對方“有槍無彈”——
雖然表面上有了跟美軍對等的武器裝備,但都只是面子工程,在真正用來作戰的彈藥方面仍然差距巨大,所以不用擔心,我們仍然占據絕對優勢云云。
這套解釋雖然在部分細節上有所夸大,但總體其實沒錯,所以不僅國會老爺和北美吃瓜群眾,就連美軍自己也是這么安慰自己的。
可要是舍爾的報告內容為真,這安慰自己,可就變成自欺欺人了…
“另外,從英國方面獲得的消息顯示,勇敢號的故障原因是WR21燃氣輪機在熱帶地區工作時功率下降,而綜合電力系統的控制邏輯出現問題,從而導致…”
第部分內容才剛開個頭,一身戎裝的邁克爾·馬倫上將就已經出現在了門口。
蓋茨看了眼電腦屏幕右下方的時間,果然已經到了約好的見面時間,遂趕緊放下手中的匯總報告。
而被敲門聲打斷的布蘭登見狀,也非常有眼力見地中止匯報,并不聲不響地迅速退出了辦公室。
“邁克爾,我早就在等你了,快進來坐…”
隨著蓋茨的動作,馬倫的注意力幾乎下意識轉移到了那份文件上面,隨后也順理成章地看到了簡介中的前半部分內容。
在五角大樓內部,大家對于太平洋兩岸之間走向對抗的前景已經完全不再遮遮掩掩,甚至聯合參謀部的一項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圍繞著各種假想局面制訂沖突預案和作戰方案,并根據雙方的戰力對比評估對抗結果。
當看到“華夏”這個關鍵詞的時候,原本只是想找個切入話題的后者很快嚴肅起來:
“是華夏那邊的新情況?”
“沒錯。”
二人今天的要談的話題本就與華夏威脅有關,現在對方既然主動提起,蓋茨也就直接開門見山:
“安德魯·舍爾武官發現了一些不太樂觀的征兆…總的來說,他認為華夏方面有可能在固體火箭領域迅速追近我們…”
屁股都沒坐熱就聽見這么一個語出驚人的判斷,馬倫一時間還有點沒反應過來。
愣了片刻之后,才有些難以置信地反問:
“消息可靠么?”
蓋茨這會兒其實還不太確定,但一來是出于對舍爾的信任,二來也是這個結論有助于他們接下來的話題,最后還是點了點頭:
“基本可靠。”
上將的臉色陰晴變換了好一會兒:
“也就是說,我們的AIM120和標準6,很可能已經無法滿足未來1020年的作戰需求了…”
蓋茨搖搖頭,補充,或者說是糾正道:
“實際上,相比于彈藥,我更在意的還是武器平臺的情況…就拿海軍來說,阿利伯克和超級大黃蜂雖然表面上還算新裝備,但真要上溯起來,其實都是70年代的老底子。”
“所以我認為,是時候給國會方面施加一些壓力,加快DDG1000和JSF項目的推進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