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22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

  每年幾萬鎊,這個投入對于航發研究而言…

  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

  最多相當于打了個噴嚏。

  就算從華夏把常總薅過來,他都得直呼這活我干不了。

  所以實際上,也沒人指望西羅公司真拿這些錢去搞科研。

  實際用途更接近公關經費――

  隨便找幾個華夏那邊有影響力的人合作,搞點可行性報告或者市場調研之類的東西把錢發出去,就當聯絡感情了…

  21世紀初這會,英鎊的匯率還是比較堅挺的。

  兌換成人民幣,雖然不算多,但畢竟是絕對干凈的白錢,總歸還是有點吸引力。

  所以,諾里斯的回答,對于眾人來說算是喜憂參半。

  憂的是,眼下這情況有點尷尬了――

  是,集團高層是不懂航發。

  但他們懂財務報表。

  你要說這技術是西羅公司和華夏聯合開發出來的,那別人一看,發現竟然每年幾萬英鎊就能整出這么大的活來。

  那日后再申請項目經費的時候,幾千萬上億的數字可就不好開口了。

  資本家的尿性,還有人能比英國人更懂?

  你今天超額完成任務,明天這就會直接變成KPI。

  至于喜…

  畢竟還是保留了一些操作空間,沒把路給徹底堵死。

  “西羅公司那邊的負責人是誰啊?”

  蒂姆波迪詢問道。

  “喬治布林,還有亞當惠特爾。”

  這種事情,反而是同為中層行政管理人員的諾里斯更熟悉:

  “其中布林曾經擔任過駐巴西辦事處代表,至于惠特爾,好像是工程師出身…”

  “我對這個人有印象。”

  拉普華茲突然插進話來:

  “當年RB211535E4升級改造的時候,他好像是負責燃滑油系統,后來這部分在測試的時候還出過事,差點機毀人亡…”

  顯然,惠特爾之所以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并不是由于什么光榮的事情。

  “呃…”

  諾里斯找準時機,趕緊打斷了這種疑似翻舊賬的行為:

  “總之…他最開始被派到華夏去,是因為當年華夏引進了我們的斯貝MK202發動機…”

  這下子,所有人瞬間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是被發配過去的。

  不過轉瞬之間,又不免有些感慨。

  僅僅不到十年前,華夏和英國的所謂“技術交流”,還是從后者手里買已經完全過時的老舊,乃至二手裝備和技術。

  而現在,局面已經逆轉成了,一群英國最頂尖的航空工程師,在考慮如何才能不動聲色地跟華夏人合作,以戰勝來自北美的對手。

  五味雜陳之下,局面竟是有些冷場。

  “唉――”

  最終,千言萬語,匯聚成了拉普華茲口中的一聲嘆息:

  “不管怎么說,先和西羅公司那邊聯系一下吧…”

  “如果當年斯貝的技術轉讓和改進項目一直都沒有收尾的話,我們或許可以找到一些財務方面的漏洞…”

  隨著討論告一段落,一眾人等也陸續離開了這間本屬于波迪的套房。

  “教授,請留步。”

  波迪從后面叫住了正收拾東西準備起身的埃立諾教授。

  后者停下手上的動作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些許疑問。

  “我記得剛才你提到過,SeA650上面搭載了永磁容錯發電系統…”

  波迪說著坐到旁邊的另外一張沙發上:

  “確定是我們所知道的那技術么…”

  “從他們的描述來看,應該是的。”

  埃立諾點了點頭。

  然后不等對方再次開口,就直截了當地說道:

  “但如果你想通過單純的合作,或者引進來獲取這項技術,我只能持悲觀態度。”

  被看破想法的波迪倒也不尷尬,只是問道:

  “為什么?”

  埃立諾笑了笑,顯然對自己的判斷很有自信:

  “華夏人對于技術轉讓,或者至少合作,應該是沒有設置什么障礙的…但是你確定美國人愿意在他們的空軍裝備當中使用華夏人的子系統么?”

  然而波迪的反應卻是一聲嗤笑:

  “呵…就跟剛才一樣,不讓美國人知道不就行了?”

  雖然埃立諾一開始并未明示這項技術的來源,但他其實早就有所猜測。

  所以這會倒也不覺得特別震驚,反倒直接來了個舉一反三:

  “就說是我們開發出來的,然后外包出去…反正現在洛馬和普惠那邊已經被那F35和F135搞的焦頭爛額,不會在乎這些細節的…”

  一句話,直接就把古典派的埃立諾教授給干不會了。

  他吭哧了好長時間,也沒想明白自己這時候應該說點什么。

  最后只好撓了撓頭:

  “那要是這樣的話…你確實可以試一試…”

  “只不過我得提醒你,轉子支撐系統在航發當中很重要,要想委托別人開發,那就得把F135的一部分數據交出去…”

  波迪盡管剛才表現的天不怕地不怕,但聽到這句話也不免有了些遲疑。

  商業和技術上的問題都好說。

  但這事有可能涉及到安全層面…

  那美國人的長臂管轄還是挺嚇人的。

  尤其他還是在英國。

  就更嚇人了。

  “我還是再考慮考慮吧…”

  另外一邊。

  當航空展閉幕,劉永全結束整個行程回到華夏的時候,已經是三天之后了。

  這一次出差的收獲,可謂是碩果累累。

  因此,他甚至顧不上休息和倒時差,下了飛機之后就直奔航空動力集團總部。

  其實他但凡早兩天回來,甚至都見不著常浩南――

  后者前一天下午才從蒙省西部的測試場地回到京城,也正好是返工的第一天…

  “老劉?”

  常浩南吃過午飯回來,就意外地在辦公室門口看到了風塵仆仆的劉永全:

  “你不是剛從法國回來么?出差報告不用那么著急的,反正SeA650也不至于出什么大差錯了…”

  他一邊掏鑰匙開門一邊說道。

  “呃…出差報告我還沒開始整理。”

  劉永全深吸一口氣,打起精神跟著常浩南走了進去:

  “是另外一件事,我覺得比較要緊,所以提前跟您說一下。”

  正在輸入密碼的常浩南當即就來了興趣:

  “細說。”

  對于劉永全的判斷能力,他還是能信得過的。

  “這次我們帶著SeA650的等比例模型去參加歐洲公務航空展的時候,遇到了一群…一個羅爾斯羅伊斯那邊來的工程師。”

  “雖然那人沒明說來意,只是裝作一般參會的客戶向我們咨詢了一些有關發動機性能的問題,但是我判斷,對方可能是對我們的一些技術感興趣…”

  實際上,這屬于純粹的歪打正著。

  埃立諾教授本人對于SeA650的“興趣”,是單純出于一名科研人員的好奇心。

  至于打算找華夏合作,那是后來才有的想法了,而且和埃立諾完全無關…

  “我們的技術…”

  常浩南只是經過短暫的思考便得出了結論:

  “以羅爾斯羅伊斯的水平,恐怕看不太上SeA650的總體設計…”

  “那就只剩下永磁容錯發電系統,還有氣膜冷卻技術了?”

  “沒錯。”

  劉永全疲憊的臉上露出難以掩飾的興奮:

  “那個人在這兩個部分停留的事件尤其長,而且旁敲側擊了不少問題。”

  “而且我覺得,他們應該非常著急,恐怕很快就會和我們取得聯系。”

  “不會是故意表現出來的吧?”

  常浩南有點起疑。

  主要是他尋思了一圈,實在不記著羅羅這會到底能有哪個項目遇到了麻煩――

  EJ200有暗病他是知道的,但那是最早期結構設計的鍋。

  其余型號在前世似乎都按部就班地完成了。

  “不會。”

  劉永全的態度非常肯定:

  “他們在現場表現的其實很正常,但問的問題全都是正常民用航發會陸續公開出去的一些基礎設計信息。”

  “這些東西如果不著急的話,只要持續關注斯奈克瑪和達索那邊的宣傳就行了,完全沒必要專門跑到瑞士去一趟…”

  此番解釋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常浩南一只手拖著下巴,另一只手在桌面上輕輕敲打著:

  “要真是這樣,那英國人大概率很快就會通過西羅公司來對我們進行試探。”

  “不過,永全同志”

  他稍作停頓,看向對面的劉永全,同時換上了頗為正式的語氣:

  “無論最后是以什么形式什么名義,如果合作達成,那么考慮到西羅公司那邊的實際情況,大概率都得交給鎬發集團來實際負責,這一點…要有心理準備。”

  “…常總,這點大局觀我還是有的。”

  劉永全倒是表現得相當無所謂:

  “咱們集團下屬的各個單位那是一根繩…咳咳――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無論交給誰,都是整體受益。”

  “再說了,就算項目交給鎬發集團主導,熟悉這兩項技術的人也都在我們那嘛…”

  對于這個表態,常浩南心里還是很滿意的。

  路走寬了屬于是。

  當然,表面上只是點了點頭:

  “你回去之后,確實得挑一些參與過SeA650項目的好苗子出來,派到鎬飛去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會有一到兩個直接留在那邊。”

  “不過,也不是光讓你們做貢獻…羅羅的家底厚得很,手里在研項目一大把,不管渦扇還是渦槳,全都是各自分類里面最先進的型號,所以跟他們合作,對于咱們來說也是個學習交流的機會…”

哎呦文學網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