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

  作為一種由傳統網絡形式催生的傳輸控制協議,TCP本身并不關心IP具體運行于何種介質當中,但在實踐中,這件事卻必須被納入考慮,因為多數TCP協議在程序實現的過程中都經歷過基于一些假設的優化,其中相當一部分假設在有線網上正確,而在無線網則不成立。

  就以最簡單的傳輸超時為例。

  一旦根據重傳計時器超時或者重復ACK信令判斷出發生了數據包丟失,當前的TCP協議就認為發生了網絡擁塞,于是啟用網絡擁塞策略來降低傳輸速率,比如慢速啟動,將擁塞窗口調整為1個TCP報文段。

  但實際情況卻有可能是,此時的數據傳輸基于無線網絡,當不能夠接收到ACK信令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因為移動節點正在進行切換或者是無線網絡的信號不好,因此,正確的策略反而是發送節點保持或者加快速率。

  而包括預警機在內的軍用裝備,網絡介質情況更為復雜。

  從雷達到機內指揮平臺,這個過程大概是距離約12km的有線傳輸。

  而再由飛機將信息發送給外界,則需要通過一個100200km的,如果是衛星通信則有可能是數千公里的無線網絡。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做出正確決定,那就需要先考慮問題是出在哪一段上…

  隨著常浩南一路邊走邊分析,眾人很快來到了總裝車間旁邊的一間小屋子里。

  這里最開始其實是一間工人休息室,不過目前鎬飛集團的總裝業務幾乎都集中在隔壁的殲轟7A上面,這個給大飛機準備的車間并沒有太多工人需要輪流休息,尤其空警2000進場以來,反而是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幾乎一天到晚泡在這里。

  所以最后就干脆改成了一個小型的會議室。

  當然,條件肯定是比不上外面,甚至連可以接電腦的投影儀都沒有。

  但對于常浩南來說,大部分問題能有個黑板就足夠了。

  他乘車熟路地來到屋子靠中間的位置,中途還順手從門口的桌子上拿了根粉筆。

  而其他人則在周圍的一圈椅子上分別落座。

  “其實,預警機需要處理的數據看似非常復雜,但總體上可以分成兩個類別。”

  常浩南說著回過頭,在黑板上畫了個大括號:

  “一是對時效性要求極高,但對丟失數據包不敏感的數據,典型的就是預警機雷達所探測到的空情數據。”

  “在空中作戰的目標速度下,一個或者一段信息在最多幾秒后就會毫無用處,并且對于現代的相控陣雷達來說,也不會因為缺少個別點跡就丟失目標,所以通信分系統要做的就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把它傳遞到目的端,一旦傳輸失敗或者超時,則直接放棄此類數據…”

  “另一類是對傳輸可靠性要求極高,但在時效性上可以做出一定妥協,例如來自上級單位的作戰意圖,或是向終端作戰飛機傳達行動指令,這類數據必須保證100完整地傳達成功,但大多數情況下,這類信息的有效時間都很長,不會因為推遲送達幾秒鐘就失去用處…”

  常浩南運筆如飛,很快在黑板上寫出了這兩種信息所分別對應的幾個關鍵詞。

  這個時候,從房間的一個角落傳來聲音:

  “常總,你剛剛說的作戰指令,一般來說應該是直接通過加密無線電傳達的,那只要把第二類指揮信息排除在通信分系統的功能以外,剩下的部分就比較容易設計了。”

  常浩南此刻也恰好寫完了黑板上的最后一個字,重新直起身來:

  “如果我們只看眼下的話,那這樣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但長遠來看,在未來的信息化作戰當中,指揮命令也未必就是通過語音指令所下達的。”

  這一句話,讓周圍的聽眾們都是一愣:

  “啊?”

  實際上,在21世紀初這個時間點上,華夏軍隊和技術人員已經開始了針對新型作戰理論的研究和探索,而且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受制于硬件和成本方面的限制,這些探索更多還是存在于紙面,以及少數試驗型的部隊當中。

  坐在會議室里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一線工程師,對這些不夠了解也很正常。

  對于這個年代的人來說,“用信息流代替語音傳達空情信息”這件事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但要用信息流傳遞指揮命令,確實就顯得有些抽象了。

  畢竟,如果是文字的話,那么信息密度還不如語音。

  只有坐在最前面的郭林低頭沉思,似乎有些理解了常浩南的意思。

  “我們過去的指揮命令,都是逐級下達的。”

  常浩南見狀,便直接解釋道:

  “比如由指揮部把大的戰役目標下達給預警機,預警機再把空情信息和戰役安排下達給各個機群,最后由團或者大隊一級的一線指揮員給各作戰單位安排具體命令,這樣每一級的指令本身相對簡單,自然可以靠語音來傳送。”

  “不過,即便信息本身可以在幾秒之內短時間完成傳遞,但人腦要理解和處理信息卻需要過程,尤其對于本身就處在戰斗當中基層指揮員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更好的辦法是,由預警機,乃至更高級的指揮部承擔一部分低級決策和信息處理,然后把指揮信息直接傳達到作戰單位,這樣一來,不僅一線指揮員的負擔大大減輕,空中單位也可以擺脫航空團或者航空大隊的編制桎梏,以更小、更靈活的波次進行作戰。”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每一級需要傳達的指令內容將會變得極為復雜。”

  說到這里,他把身邊黑板旋轉180°,并在上面畫了兩個圈:

  “比如由我方一個團對抗對方的一個團,在原來的指揮方式下,這相當于是由一個單位對抗一個單位,只要通過語音指令下達驅逐、攔截或者開火的命令即可,至于具體如何執行,那是飛行團長操心的事情。”

  然后,又在圓圈里畫上了很多個小三角符號:

  “但是現在,我們需要直接指揮24架飛機對抗敵方的24架飛機,那么…”

  常浩南重新看向會議室周圍坐著的一眾人。

  “指令的復雜程度就會變成原來的數百倍!”

  郭林恰到好處地接上了話:

  “所以需要把指令信息和空情信息一樣,以數據鏈的形式發送到每一架作戰飛機上面。”

  “沒錯。”

  常浩南放下粉筆,拍了拍手上的灰:

  “微操嘛,是有兩面性的,操作好了就是神來之筆以弱勝強,要是操作不好…”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

  不過,小房間里還是爆發出了一陣哄笑聲――

  運輸大隊長的微操梗,即便在這個年代也已經廣為流傳,因此大家都懂這是在點誰。

  “信息化作戰,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要降低指揮員的微操難度,減少指揮的中間層級,來實現信息的最大效率傳遞。”

  小小的玩笑過后,常浩南總結道:

  “而空戰,由于瞬息萬變的特性,則是最能夠直觀體現出效果的場合!”

  常浩南雖然兩輩子都沒能成功參軍,但前世畢竟也是有過不少項目經驗的老油條了,對于這些基本概念還是比較了解的。

  要是去軍校講,那可能還是要露怯,。

  在眼前的場合肯定足夠用了。

  而事實也證明,這一番解釋的效果不錯。

  大家很快接受了他之前提出的概念,開始思考如何從技術上實現目標。

哎呦文學網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