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343章 核常兼備
當常浩南把這個名字說出來的時候,就連跟在景志遠后面的幾名隨行人員,都有點繃不住。
但領導都沒笑,他們也不可能笑出來。
所以整個一屋子的人都憋得非常辛苦。
實際上,就連景志遠本人,嘴角都微微抽動了兩下。
他幾乎可以肯定,這兩個地方絕不是常浩南隨隨便便選出來的。
二者分別是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上最重要的支點。
如果能夠向這兩個位置穩定投送火力,那么基本就意味著整個島鏈封鎖策略的破產。
對于華夏地緣戰略層面的意義難以估量。
只不過眼下畢竟算是半個正式場合,以他如今的位置,實在是沒辦法對這個名稱做出太有傾向性的反應。
傾向哪邊都不合適。
所以,盡管心里也覺得這兩個名字不錯,但他還是略顯生硬地轉移了話題:
“如果以2009年中作為時間節點的話,那從頭開始研發推進器肯定是來不及了,或許……可以在東風31A的基礎上去掉第三級?”
即便景志遠并非技術軍官出身,但在沒辦法研制新型號的的情況下,能整出來的花樣本來也不算太多。
某種程度上,他的提議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許可。
大概相當于“第二炮兵里面的資源你隨便挑”這樣子。
思索片刻之后,常浩南回答道:
“定性上應該沒什么問題……至于更具體的改進方案,我會跟導彈研發團隊的同志們做詳細討論。”
趁著這個沒人說話的功夫,一位跟在景志遠身后的高級軍官忽然開口:
“景司令,常院士,如果是以東風31作為原型修改的話,會不會影響到武器的級別劃定?”
緊接著,因為擔心自己說的不夠清楚,所以又補充道:
“我是指,短程和中程導彈都屬于常規定義中的戰術武器,使用門檻基本相當于不設限,但洲際導彈畢竟更加敏感,即便減去一級,5000公里的射程也是騎在一個門檻上……”
景志遠回頭看了對方一眼,沒有馬上給出回答。
但表情卻變得嚴肅起來。
作為具體負責軍種建設和戰術制定的單位,有這方面的考慮也實屬正常。
而這種時候,反倒是常浩南這種技術人員可以相對“口無遮攔”一點:
“我覺得,戰略和戰術的定義更主要在于平時的威懾……如果真到了需要發射這些武器的時候,那么二者之間的界限本身就已經模糊了。”
聽到這里,景志遠突然回想起了剛才的一個細節:
“對了,我記得你之前好像提到過……模塊化戰斗部?”
其實常浩南剛才就在好奇,對方為什么沒問到這個關鍵點。
看來總算是反應過來了:
“乘波體構型對于重心比較敏感,所以任務載荷的變化對于飛行包線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沒辦法像傳統彈道導彈那樣相對自由地進行排列組合……”
景志遠露出有些迷惑的表情:
“都已經10倍音速了,不論反艦也好鉆地也罷……還需要什么特殊的額外設計么?”
他的思路顯然還有些受限。
“呃……我們設計了兩種預制的可替換戰斗部。”
常浩南把屏幕上的剖面結構圖放大,以便看得更加清楚。
原來,中間偏后位置的載荷部分由兩種不同顏色和陰影樣式的圖例構成,只是剛才圖本身比較小,所以沒能看清。
其中一種紅色的,含能裝藥呈兩頭粗中間細的漏斗型,周圍包裹大量預制的鎢合金破片。
屬于在彈道導彈上面不多見,但防空導彈領域很常用的線性聚焦式殺傷戰斗部。
應當是考慮到高超音速飛行體本身就已經具備非常強大的侵徹能力,所以戰斗部只需要最大化在一定區域內的殺傷效果即可。
景志遠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節,把注意力放在了另外一種黃色標識上面。
截面是上下兩個卵型結合在一起。
非要說的話,形似一顆花生。
如果換個人站在這,哪怕是個技術領域的專家,恐怕也得愣上一陣子。
因為沒有任何常見的戰斗部是這種奇特的形狀。
但卻正好和景志遠專業對口。
“核戰斗部?”
他幾乎脫口而出——
上下分級的雙卵形/雙球形結構,是小型化核戰斗部的最典型設計。
位于上方相對較小的初級結構是一個作為扳機的內爆式裂變彈,只是會在中間加入少量聚變材料,用于誘發后續反應。
而下方體積較大的二級結構則是以鈾238氘化鋰6钚239/鈾235三層材料為主的聚變部分,用于真正釋放出熱核武器的恐怖威力。
任由景志遠目瞪口呆地看了一會兒之后,常浩南才解釋道:
“這個射程潛力,如果只能裝一枚常規彈頭的話,未免有些浪費,尤其是在威懾過程當中……核彈頭重量輕但體積大,如果沒有在設計階段預先考慮,是沒辦法臨時被替換的。”
“當然,我只是闡述一種技術層面的可行性,至于具體是要設計成單純的常規型號,還是要具備核常兼備的能力,這點是由上級首長來做決定……”
回過神來的景志遠點了點頭。
他意識到,今天有關高超音速武器的話題,應該要到此為止了。
再往下的部分,常浩南作為研究人員可以提議,但他作為行政領導,卻不能越俎代庖做出回應……
景志遠一行人并沒有停留太長時間,又簡單參觀了一番懷柔科學城之后便準備離開。
畢竟,回去之后還有大把的報告要寫。
行政上事務雖談不上困難,但繁雜程度卻并不亞于研究。
走到門口的時候,他突然有些回過味來,止住了已經準備上車的腳步:
“常院士,我覺得剛才那個方案,可能并不只是像一架飛機……”
他盯著常浩南看了幾秒鐘:
“它真的能夠成為一架飛機,我說的應該沒錯吧?”
對于常浩南來說,利用一個項目的資源對下一個項目進行預研屬于捎帶手的事情。
所以被看穿了也就被看穿了:
“只能說目前還處在概念階段……”
他坦率地回答道:
“拼接式乘波體在高超音速范圍內的優化范圍很大,但三馬赫以下,尤其亞音速區域內的飛行性能仍然不夠理想,如果把這個方案做成一架飛機,那有很可能像是航天飛機那樣,只能自主降落,卻沒辦法自主起飛……”
景志遠微微瞪大雙眼。
能考慮到這種程度,說明對方是認真的。
他很快想到了一個用途:
“如果用作臨近空間偵察,也就是用飛機發射,然后自主降落,那倒也足夠了……而且比衛星方便得多。”
常浩南倒是也考慮過這種思路。
實際上,他重生之前正在參與的項目,最終產品就是一個空中發射高超音速飛行自主降落的型號。
但如今他對高速氣體動力學理論的認識已經超過了上一世,因此已經不再滿足于重復一遍當年的工作。
而是準備搞點更大的花樣。
“關于這件事,您先別著急……”
常浩南湊到近處,低聲說道:
“串聯拼接方案只是拼接式乘波體中最為基礎的一種,所以長遠來看,確實有可能造出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高超音速飛機……”
請:wap.xshuquge.net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343章 核常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