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
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
神舟五號返回艙順利降落在蒙省中部的預定返回區域。
距離預定著陸中心只有4.8公里。
這個數字,在預定方案里面算是中規中矩。
甚至不算是歷次回收中最好的成績。
但是有美國和俄羅斯的前面兩次事故“珠玉在前”,神舟五號的一切正常就顯得不是那么正常了……
承擔搜救任務的736號直升機,也就是之前常浩南乘坐過的那架直升機很快降落在返回艙附近,醫療團隊和搜救團隊迅速抵近,幫助航天員打開艙蓋,并在艙內進行第一次醫學檢查。
27分鐘后,華夏首位航天員自主完成出艙,確認各項身體指標一切正常……
而到了這個時候,指揮控制大廳內的氛圍,反而比剛才平靜下來不少。
對于很多為此而拼搏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人來說,這一刻所爆發出的情緒,根本不是歡呼和慶祝所能夠表達的。
按照計劃,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此時應該正式宣布,神舟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但他站在小講臺后面,連續張了好幾次嘴,愣是沒能把本已經輕車熟路的一句話給完整地說出來。
而有些年齡比較大的同志,更是已經紅了眼眶,只是考慮到架在周圍的攝像機,才強忍著沒有表現出來。
本來,這里面大概率也應該包括沈俊榮。
但是他剛才被常浩南提前轉移了注意力,這會確認了神舟五號的返回艙和航天員都沒問題之后,更是光速切換回了剛才的話題。
“浩南同志?”
顯然,作為測控通信領域的專家,沈俊榮腦子里已經甩不掉這個想法了。
常浩南這會也正跟著一起鼓掌,被沈俊榮叫了兩次才聽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遂趕緊轉過身。
“你剛才提到把再入體的外形改為尖錐形……但這個外形內部的有效空間太低,而且更重要的是……空氣動力學加熱所引發的高溫和燒蝕會更為嚴重,另外薄殼椎體的結構強度也有問題……大概十年前,我們有一發火箭就是因為整流罩內部用了這種結構,導致發射成功但載荷損毀……”
跟很多人的直覺不同,在流體動力學中,阻力最低的外形就是圓鈍頭,也就是遠洋船舶的球鼻艏,或是載人飛船返回艙的外形。
尖錐體反而會提高阻力。
“這……”
其實常浩南剛才提出來的,最多也就算是個念頭。
連想法都稱不上。
拿尖錐體做例子,也只是因為這個外形比較容易計算,結果肯定能降低等離子鞘層的厚度。
所以,還真沒認真考慮過沈俊榮提出來的問題。
一番思索過后,他才重新開口道:
“高溫燒蝕,某種程度上可以通過提高耐熱涂層厚度,或者主動冷卻之類的技術克服。”
“至于空間利用率……”
回答到這里,常浩南還是卡了殼。
實際上,他之所以會想到黑障區域內的通信問題,跟宇宙飛船沒有太大關系——
載人航天搞了這么多年,黑障區域斷聯幾分鐘的問題其實并不大。
反而對于彈道導彈來說非常要命。
而彈道導彈的彈頭,其實并不太在乎空間利用率。
3580km的高度范圍,正好是末端姿態調整最關鍵的一個階段。
在80km以上,調整精度不足。
并且再入過程中的摩擦本身就會導致一定程度上的軌道偏差。
而到了35km以下……
彈道導彈可沒有減速降落這一說,尾速最高可以達到1520倍音速,也就是每秒鐘57km。
沖破黑障之后,幾秒鐘時間就命中了。
根本來不及調整。
然而,由于黑障的存在,彈頭既無法被動接受衛星信號,也不能主動使用雷達制導。
所以命中精度幾乎只能依靠陀螺儀進行軌道計算。
除了全程不離開大氣層的中短程導彈以外,圓概率誤差能有個50米,那就已經是豪杰中的豪杰了。
而如果能讓彈頭使用合成孔徑雷達進行末制導……那50米的命中精度基本算是下限。
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用于攻擊活動中的目標。
比如大型船只,或者重要的車隊之類。
但這些想法,顯然不太方便和沈俊榮透露。
好在,對于減輕或者消除黑障的影響,他并不是只有這一個思路。
因此迅速切換話題:
“尖錐體只是舉個例子,實際還可以采用更復雜一些的外形……”
“另外,向等離子體流場中注入物質……比如六氟化硫、六氟化錸、或者四氯化碳,也可以有效減小等離子體鞘層中的電子密度,當然這些需要在再入體的頭部和側面開孔,還要設計孔道結構,對于總體結構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常浩南說完之后過了好一段時間,都沒聽到沈俊榮再次開口。
他有些好奇地回過頭,卻發現對方手里正拿著個本子奮筆疾書。
當然,在眼下這個萬眾矚目的時候,二人之間“不務正業”交流也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憋了兩天時間才總算獲得采訪機會的媒體蜂擁而來,很快便有人注意到了不遠處的常浩南和沈俊榮。
一眨眼的功夫,四周便遞上來好幾個帶著不同媒體標識的話筒……
幾小時后。
國家航空航天局總部。
馬爾維爾大步走入局長辦公室,來到肖恩·奧基夫面前。
手里還拿著一份資料:
“局長,中央司令部方面的偵察結果已經傳回來了,這是分析結果。”
說著把資料翻開,放到辦公桌上:
“但是……”
還沒等他說完,奧基夫便接過了話茬:
“但是沒有發現異常,只有一個s波段的信號源,但通信容量極低?”
他甚至都沒有低頭看一眼報告內容。
“呃……確實是這樣,但是您怎么……”
全球鷹返航之后,情報幾乎是以最快的速度被上傳到國內,接著由nasa的分析師進行技術處理。
中間并沒有經過任何額外過程。
“唉……”
奧基夫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從電腦旁邊抽出幾張紙,遞給對面的馬爾維爾:
“你看看吧。”
后者接到手中,發現是一份經過翻譯的新聞簡報。
當然,也一起附上了原件。
漢語的。
最上面一行的內容是——
《我國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圓滿完成,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建功》
雖然翻譯得比較生硬,但這個標題還是讓馬爾維爾內心咯噔一下。
正文的篇幅不長,但內容卻非常重磅。
表示我們引入了一套新技術,讓飛船在軌道運行過程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可以直接與京城航天指控中心進行數據傳輸,大大提高了航天器在軌期間的工作有效性云云。
人家直接瞄準京城發送信號,你在中亞執行被動偵察任務。
能獲得到有用信息才叫有了鬼。
“他們……就這么直接報道出來了?”
馬爾維爾也是nasa里面的老資歷了,對于華夏那邊的風格還是有些了解的。
一般來說,新技術投入應用之后,不會這么直白地就說出來。
至少不會這么快。
奧基夫雙臂撐在桌面上,雙眼直勾勾地盯著眼前尚未被翻開的報告,沉默了一會才繼續道:
“這條新聞,不是面向他們自己人,而是給我們……或者說,是給有合作意向的其它國家看的……”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