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630章 加力燃燒

更新時間:2024-03-31  作者:十月廿二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630章 加力燃燒
姜甫和的猜測自然是對的。

常浩南和他二臉懵逼地對視一會之后,點了點頭:

“雖然從嚴謹的工程學角度來講,在真正打開加力燃燒室,把數據給測出來之前,我都無法保證情況一定會如何。”

“但是……至少就我的目標而言,確實是要把渦扇10的海平面加力推重比做到9。”

說到這里,或許是覺得剛才姜甫和說的那段內容可能引發歧義,所以又補充了一句:

“我是指,真正的9,不是四舍五入的那種。”

實際上,兩個人之所以在這件事情的理解上面會出現分歧,主要還是因為時代背景不一樣。

在90年代這會,大家的主力裝備實際上還都是7080年代開始研發的產品。

(當然,華夏這邊的主力裝備大部分還是5060年代的……)

而在冷戰時期,鐵幕兩邊不管是單純出自面子因素,還是出自給對方施加軍事和心理雙重壓力的實際考慮,都會傾向于把自家裝備的性能盡可能往高報。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美蘇兩國都長期沉迷于用經過特殊改裝的飛機去刷記錄。

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雙方都樂此不疲。

所以,對于從60年代參加工作,幾乎完整地經歷了這一階段的姜甫和來說,他腦子里的概念也自然就是如此。

但常浩南雖然已經重生了快兩年半的時間,但他真正受教育和學習做項目的時間是上輩子的21世紀初。

在那個階段,各國對于裝備性能的宣傳逐漸轉為務實,很多過去投機取巧的習慣也逐漸得到改正。

更重要的是,華夏逐漸開始建立一套自己的工業話語體系,不再完全跟著國外走。

雖然到了2010年往后,隨著互聯網思維逐漸興起,無論國內國外,在PPT上畫大餅的習慣又重新出現,而且甚至比冷戰時期更加瘋狂,但那個時候常浩南的學術習慣已經基本定型,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

這才出現了一些跟這個年代“格格不入”的想法。

而另一邊的姜甫和在聽到常浩南的解釋之后,直接就是一個肅然起敬。

在他看來,常浩南這都已經不只是腳踏實地了。

完全是自己在給自己上難度。

要是按照過去的國際慣例,眼前這渦扇10直接叫“推重比10一級航空發動機”都沒有任何問題。

那到時候在宣傳上稍微動一動思路,就可以直接說我國航空發動機直接從二代躍入四代水準云云。

而常浩南自己基本上也就可以直接等著評院士了。

但是現在這么一搞……

“嗯……”

“嗯?”

想到這里,姜甫和的思路停下來了。

因為他突然意識到……

好像就算是現在這樣,對方只要能把渦扇10這個項目給做完,也可以坐等著評院士……

“唉……”

姜甫和嘆了口氣。

終究是狹隘了。

別人二十多歲,已經基本摸到了現有體系的上限,自然已經不會在乎這點。

這么一想,甚至給他整得有點自卑。

“常總,中間推力的數據已經基本穩定下來了,您看是不是直接開始開啟加力燃燒室?”

就在姜甫和emo的時候,旁邊的測試指揮員開口向常浩南詢問道,同時把一份臨時打出來的性能報告交到了后者手里。

剛才的推力曲線一直平穩得不像話,所以沒什么好看的。

而更復雜的數據也不可能實時呈現在一張紙上。

所以常浩南還是重點關注了一下中間推力的油耗情況。

對于軍用型號來說,經濟性和環保水平都不太需要考慮,油耗更主要的還是會影響到飛機的航程。

尤其是渦扇10相比AL31F推力上升了大概10左右。

更大推力在帶來性能提升的同時,也意味著相同工作時間內要消耗更多燃料。

他把報告翻到另外一面,飛快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數字。

這個時候,已經調整好心態的姜甫和也湊了過來:

“這個……比AL31F的油耗低了差不多6,就這臺發動機25的總壓比來說,已經相當驚人了。”

常浩南略帶倦容的臉上也總算帶上了些許滿意的表情,點了點頭:

“嗯,基本可以抵消推力增加帶來的油耗上升,算是保證了三代機換發之后的航程跟以前基本一致。”

雖然這個數字相比于F110的0.07左右稍高,但后者畢竟是專門進行了亞音速性能優化,在中間推力油耗這塊肯定要占便宜。

考慮到優化取向同樣在加力狀態的AL31F基礎型油耗高達0.0795,渦扇10的燃油經濟性應該算是相當不錯了。

畢竟,在發動機進入可變循環時代以前,三代也好,四代也罷,在這塊終究逃不開物理定律的限制。

想到這里,常浩南做了個深呼吸,把手中的一頁紙放在旁邊的桌上:

“準備開加力吧。”

如果是以前沒有全權限電控的航發,那么在每次測試開始前,就必須確定下來全部項目,很難在中途往里增加。

但對于渦扇10來說,只要保證發動機不會出問題,那在控制臺這邊多發一個指令就行了。

“是!”

測試指揮員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位上,對準話筒沉聲下令:

“全體注意,啟動加力燃燒室!”

控制室另外一端的操作員隨之在控制電腦中把模擬節流閥推動到了最末端的“加力”位置。

幾乎就在他做出操作的同一時間,原本已經讓眾人有些麻木的發動機轟鳴聲變得愈發尖銳起來。

而幾臺攝像機的畫面也在一瞬間因為過曝而呈現出耀眼的白色。

接下來的幾秒鐘如同幾個世紀一般漫長。

隨著鏡頭光圈自動調整到更適合的大小,眾人也終于得以看清楚測試車間內部的情況。

幾乎從所有角度的攝像機里,都能清晰地看到發動機尾噴口后面帶著馬赫環的半透明亮紫色尾焰。

而旁邊的工況顯示屏上,高空臺排氣段水冷裝置的冷卻功率也是在瞬間內被拉滿。

“我去……”

姜甫和看到這一幕,整個人直接抖了一下:

“你這尾焰溫度要是再高個50℃,我估計就得強制叫停試驗了……”

“是這樣?”

因為現在加力工況還沒穩定下來,常浩南剛剛的注意力并沒在參數上面。

現在聽見對方這么一說,才發現自己已經基本碰到了這座臺子的上限……

姜甫和哭笑不得地點了點頭:

“前年這個臺子投入使用的時候,劉院士跟我的預期是可以支持二十年內的航發高空模擬驗證。”

“結果這才兩年過去,就差點沒抗住……”

他的語氣中帶著十足的感慨。

華夏在航發這塊的發展速度,確實跟之前的預期有億點差別。

好在,是好的差別。

“感覺是時候把二號艙的建設提上議事日程了……”

“倒也不必太著急……”

常浩南一邊等著各項參數穩定下來,一邊寬慰對方:

“渦扇10這個核心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應該都會是咱們國家功率最大的航空燃機了,就算后續發展出大涵道比的型號,也不可能在后面帶加力燃燒室。”

“所以么……雖然20年可能是堅持不到,但用個五六年,應該問題不大。”

“五六年……”

顯然,旁邊的姜甫和并未從中得到多少安慰。

他好幾次張了張嘴,但還是保持了沉默。

一來是在這個環境里說話得扯著嗓子喊,有點累。

而也是怕再從對方嘴里聽到什么非人發言。

畢竟今天已經很受打擊了……

在一陣焦灼的沉默中,剛剛還有些波動的推力曲線逐漸穩定了下來。

由于加力燃燒室的原理是直接向燃氣或風扇后氣流噴油進行燃燒,以提高后燃速度,因此在推力穩定性上肯定比不了中間推力狀態。

沒有過于明顯的忽上忽下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至于結果,對于兩個人來說已經屬于意料之中。

最多算是驗證一下罷了。

“果然吶,14150±300千克力……”

姜甫和摘掉頭上的工裝帽,自言自語地念出了這個數字。

在這一瞬間,他徹底釋懷了。

(本章完)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630章 加力燃燒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