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94章 詭譎重重

  駟馬輕車,百余名騎卒,一路到了定軍山下。

  依托著這支駐軍,山下的小鎮十分的興旺。

  商賈、兵丁、江湖客、背簍客、挑夫、馬販,比比皆是。

  只不過商業上,此地的發展比較畸形。

  像錢莊、銀行、頭面店、胭脂行一類的地方是沒有的。

  倒是酒樓、茶肆、青樓,乃至在臨安城絕對不可能公開見到的賭坊,這里都明目張膽地掛著幡子。

  賭徒們大呼小叫的聲音,煙女子沿街拋送的媚眼兒,把一種由欲望和野蠻織就的畸形繁榮呈現了出來。

  定軍山下,駐軍已經派出人來迎接欽差上山。

  但,諸將不曾遠迎,比起楊政的降階相迎,形成了鮮明對比,也把定軍山駐軍將領們的微妙心態表露無疑了。

  陳涿光見了,心中便有不悅之感。

  就算裘皮兒真是楊太尉殺的又如何?

  你們都是楊太尉的兵,這是給誰甩臉子看呢?

  這些驕兵悍將,看來對太尉早有不恭之心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太尉想收拾他們,也在情理之中了。

  他卻不想想,在大宋朝廷眼中,西軍三帥臣又何嘗不是如定軍山諸將一般囂張。

  陳涿光悄悄看了眼楊沅,本以為楊沅會為之震怒。

  畢竟,年紀輕輕,就成為一方封疆大吏,楊沅應該心高氣傲,容不得人輕鄙才對。

  但一眼望去,卻見楊沅氣定神閑。

  陳涿光微微一訝,旋即暗生欽佩,難怪此人如此年輕便成了紫袍的官兒,這心性著實少有人及。

  定軍山諸將領是否親迎,是否執禮甚恭,楊沅是真不在乎。

  蕞爾小事罷了,他真正關心的還是大宋的軍國大計、長策大略。

  此來,他不是為了繼續在臨安的角色,充當一個什么破案如神的大清官,而是要如何利用好裘皮兒之死,破壞楊政靠向利西吳家的計劃。

  定軍山諸將的些許冷遇,他怎么會放在心上。

  直到穿過一道道官兵把守的軍營大門,到了駐軍營地,才見一員員將領肅立在轅門之外。

  楊沅和陳涿光相繼下了車,楊壽頂盔掛甲,緊跟在楊沅身側,左顧右盼,目光炯炯。

  因為他智商的缺陷,再加上楊政對這個孫兒既憐惜又寵愛,所以從不舍得叫他做什么。

  殊不知楊壽智商固然有缺陷,卻也能感覺得出別人對他的態度。

  他知道人家都覺得他傻,不愿意讓他做任何事,也是因為他傻。

  而楊沅能讓他親兵隊長,這讓楊壽格外歡喜,他覺得自己也是有用的。

  所以,他一定要做好這個侍衛長,絕不能辦砸了差使,真的證明他傻。

  楊沅和陳涿光一下車,定軍山駐將便擁上前來。

  眾將領中間,簇擁著一個美婦。

  美婦身上套了一件素青色的褙子,裊娜的腰肢間束了一條帶孝的縞帶。

  一頭黑亮潤澤的挑心牡丹髻上,插了一支長白玉簪子,額上也系了一條孝帶。

  因為正在孝期,身上沒有什么珠玉鈿的裝飾,臉上也沒有施過脂粉。

  那一張清水臉蛋兒瑩潤嫩白,雖然因為已是三旬婦人,肌膚不似少女一般緊繃,卻因而有了一種松馳、嫵媚的雍容。

  陳涿光跟上一步,急急小聲道:“她是裘皮兒的遺孀,徐夫人。”

  楊沅聽在耳中,未作表示,再走上兩步,徐夫人臉含悲戚,向楊沅一睇,便盈盈拜了下去。

  “未亡人徐氏,見過楊撫帥。”

  “夫人快快請起。”

  楊沅虛扶了一把,柔聲道:“裘將軍不幸過世,這亦是國家之大不幸。夫人還請節哀順變。”

  徐氏眼睛濕潤了,幽幽地道:“拙夫驟逢不幸,還請撫帥為我裘家主持公道。”

  “娘,我爹已經死了,這就叫人走茶涼。他們官官相護,怎肯為我爹主持公道,你拜他做什么。”

  隨著聲音,一個戴全孝的年輕人怒氣沖沖地走了過來。

  他仇恨地瞪了楊沅一眼,大聲道:“娘,這位欽差是楊太尉的族弟呢,你能指望他主持什么公道?”

  陳涿光臉色一沉,森然道:“裘定軍,你這話是什么意思,難不成你想說裘將軍之死,和太尉有什么關系?”

  裘皮兒的長子裘定軍冷笑道:“我不知道啊,但流言四起,我身為人子,總不能當聽不見吧?

  朝廷為什么派人來?還不是因為信不過太尉查辦,朝廷派人來了,卻是楊太尉的族弟,你讓我如何相信他能為先父主持公道。”

  “你好大膽!把他給我拿下。”

  “拿吧拿吧,是不是殺了我,才正合你們心意?”

  定軍山諸將連忙一擁而上,其中一個統領攔在裘定軍前面,向楊沅陪笑道:“裘將軍離奇暴斃,裘公子悲傷于父親之逝,情緒激動了些,撫帥莫怪。”

  其他幾員將領也都攔在前面,七嘴八舌替裘家大公子裘定軍解釋。

  可是明明此時發生沖突的是陳涿光和裘定軍,他們卻絕口不提陳涿光一句,仿佛根本沒看見他似的。

  楊沅心中一哼,徐夫人扮可憐,裘公子扮愣頭青,其余諸將負責控制火候…

  因為裘定軍的離奇死亡,定軍山諸將,果然對楊太尉失去信任了。

  楊沅清咳一聲,凜然道:“裘公子,吾為楊太尉族弟不假,但更是大宋之臣。

  今,楊某奉圣諭來此,調查裘將軍一案,自然要秉公而斷!事情真相如何,務必得有真憑實據,叫人心服口服方才結案,你大可不必為此擔心。”

  裘定軍是個十九歲的年輕人,但徐氏應該是很年輕就生下了他,此時也就三十出頭的年紀,加上保養得宜,倒像裘定軍的大姐姐一般。

  聽楊沅這么一說,徐氏舉袖拭了拭腮邊清淚,便再度拜了一下:“懇請撫帥,為我家將軍主持公道。”

  這一次,她是雙膝跪倒,行了大禮。

  那些將軍齊刷刷單膝跪地,抱拳施以軍禮,齊聲道:“請楊撫帥為我家將軍主持公道。”

  只有負責唱黑臉的裘定軍,依舊直挺挺地站在那兒,一臉的悲憤。

  楊沅與陳涿光迅速對了個眼神兒,上前兩步,雙手虛扶,朗聲道:“此案,楊某一定查個清清楚楚,不管涉及到誰,絕不包庇。諸位,快快請起。”

  經過了轅門這么一出,方才最先攔上來的那位將軍忙道:“楊撫帥請進,咱們營中說話。”

  這人面皮白凈,有點儒將風范,身著一身武服,又透出幾分彪悍之氣,乃是定軍山中軍統領賀金勛,裘皮兒的左膀右臂,結拜兄弟。

  陳涿光被人完全無視,卻也無可奈何,隨著楊沅一起進了轅門,到了裘皮兒的帥府。

  他這帥府也是前衙后宅的模式,前邊是裘皮兒署理軍伍之事的所在,后宅便是家眷生活之地。

  眾將領把楊沅迎進帥府,上首兩張椅子又分主客,徐夫人請楊沅在客位座了,自己坐在主位上作陪。

  一眾將領分坐于左右椅上,徐夫人幽聲道:“因為我家將軍死的蹊蹺,所以事發已近兩月,始終停柩不曾入殮。

  撫帥此來,山高路遠,十分的辛苦,照理來說,該當盛情款待才是。只是因為將軍后事尚未料理,不好大操大半的,只在二堂略備薄酒款待,還祈撫帥莫要見怪。”

  “楊某與陳書記此來,是為了查清此案以公示天下,本就無需如此的。只是不知,將軍事發之地,如今可還保存著?”

  徐夫人幽幽點頭:“事發之地,自出事之后就立即封閉了,再無人打開過。”

  “甚好!”

  楊沅聽了心中一喜,雖說他有利用這件事做些文章的想法,可這案子總是要查一查的。

  如果什么都沒得查了,他也就不好做文章了。

  楊沅便道:“既如此,可否請夫人引楊某去一觀究竟?”

  賀金勛一聽,忙道:“撫帥遠來,此時又已到了飯時,哪有粗陋的飯菜都不準備的道理。案子一定要查,可也不差在這一時半刻,撫帥還是先用過飯食,才請我家嫂嫂說明經過吧。”

  “這…也好。”

  楊沅答應下來,徐夫人便起身引楊沅往二堂去。

  二堂里果然備了酒水菜肴,說是簡陋,其實也極豐盛,只因大家不好杯籌交錯互相勸酒,所以過程略顯冷清。

  由于裘皮兒之死是徐夫人第一個發現,因此她也沒有回避,便陪楊沅一起用了午餐,并在席間將丈夫之死的發現過程,對楊沅說了一遍。

  徐夫人說她見丈夫久不歸宿,便去書房探視,到了那里,發現丈夫伏于幾案之上,似乎勞累過度,已經睡著了,便上前想推醒他,喚他去臥房歇息。

  結果一推之間,裘皮兒撲在地上,這才發現他早已氣絕,慌得她大喊大叫,將韓金勛等武將都喊了來。

  韓金勛臉色凝重地接口道:“我大哥身上無傷,臉色毫無異狀,猶如暴病而死。但,經過我們仔細檢查…”

  韓統領抬手摸了摸自己后腦位置,沉聲道:“裘大哥是被人以鶴喙手法,重擊后腦位置,使其當場死亡的。裘大哥后腦之骨,已經碎了。”

  陳涿光一聽大驚失色,怒道:“你們呈報太尉這邊的消息,不是說他身上無傷,體內無毒,暴斃而死,死因不詳么?”

  韓金勛淡然道:“裘大哥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殺害了,且毫無反抗,還能容人走到自己背后而不生疑,必是熟識之人下手。

  他的真正死因,在朝廷派出勘察此案的專員之前,我們又怎敢聲張呢?”

  陳涿光冷聲道:“裘皮兒是在他自己的后宅書房里被殺的,如果是熟識之人,也該是他身邊親近之人,太尉何來嫌疑?”

  徐夫人幽幽地道:“當晚,將軍之所以遲遲不曾歸宿,正是因為突然接到太尉派人送來的一封密信。”

  楊沅忍不住問道:“那封密信何在?”

  徐夫人眸波微微閃爍了一下,哀聲道:“蹊蹺之處就是,將軍暴斃當場,那封密信卻不翼而飛了。”

  陳涿光聽到這里,臉色顯得異常難看。

  做為楊政的親信,他當然知道,太尉確實給裘皮兒寫過一封密信,而且那封信就是他寫的。

  那封信是勸說裘皮兒接受安排,歸順吳家軍的。

  因此,這封信不宜讓楊沅這位欽差大臣看到,哪怕楊沅成了楊太尉的族弟。

  只是,這封信不翼而飛,固然讓他松了口氣,卻又感覺更加難以辯白了。

  楊沅已經酒足飯飽,便要求去現場看看。

  于是,徐夫人便帶了楊沅和陳涿光,在諸位將軍陪同下到了后宅。

  出事的那處書房,在事發后就用木板封了門窗,此時當著楊沅的面拆下釘在門上的木板,打開了門。

  書房中的一切,還保持著當日的情形,只是桌椅上如今都有一層薄薄的灰塵。

  瓶中的兒已經枯萎,桌上掀開著蓋兒的茶盞已經干涸成了一層茶垢,幾案旁邊,倒著一張椅子。

  想必,當初裘皮兒就是坐在這上面,被徐夫人推了一把,倒在地上的。

  楊沅默默地觀察了一番書房中的景象,這才慢慢走進去。

  徐夫人因為目睹了這一幕,似乎又想起了丈夫去世的那一刻,忍不住眼中漾起了淚兒,遲疑著不肯邁步進去。

  韓金勛低聲喚了一句“嫂嫂”,她才振作起來,深吸一口氣,慢慢走進門去。

  陳涿光依舊被人無視、排擠在一邊,他也不惱,跟著眾人走進書房的時候,他抬手扶了一下袖子。

  就這么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他袖中一封書信,便飛快地滑進了一只落地大瓶中。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臨安不夜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