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738 打造九部的黃金十年

  辦公室里。

  楊小濤悠閑地靠在椅子上,不時揉一下眼睛,然后舒服的活動著后背,讓自己變得更加舒服。

  若是這辦公室里有床的話,他肯定會選擇躺在上面,而不是坐在這。

  對面,李洪峰看著手上的白皮書,不厚,十來頁也就,可神色無比凝重。

  這就是楊小濤搞出來的最終稿,白皮書。

  卻也只是一個框架版的白皮書,里面的具體項目如何操作,還有其他補充文件進行解讀。

  不過那是以后的事情。

  即便如此,這份白皮書也是他們第九機械工業部在新時代的發展方向。

  可以說,這就是一座燈塔,指引九部前進的燈塔。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打開第一頁,上面是用鋼筆字寫的一個目錄。

  若是只看字的話,會覺得很漂亮,最起碼楊小濤的這一手字在九部沒有人能超過。

  可看清楚目錄后,李洪峰就感覺一陣頭大。

  目錄的作用自然就是一目了然的說明這本書的內容架構。

  而在眼前的目錄上,除了最上方寫了個引子,下面竟然,竟然羅列了十條。

  從大寫的一到十,整整十條啊。

  這就說明,這白皮書上的項目有十條。

  他們九部接下來要有十個研究項目,十個發展方向。

  看明白這目錄的含義后,李洪峰立馬低頭用手揉著眼眶。

  他跟外界的觀點差不多,都覺得新時代嘛,以九部的實力,肯定會增加些重點項目。

  可,他也只覺得會是三四個,就是跟劉懷民陳宮老洪他們聊天的時候,最敢想的王國棟一口喊出來六個,已經讓他們很無語了。

  畢竟這不是簡單的加法題。

  這每增加一個,都是對九部的加大考驗。

  也意味著風險的成倍增加。

  要知道,一旦方向搞錯了,那會出人命的。

  九部也會因此而沉淪啊。

  可誰想到,這出來后,還有個更無語的。

  讓他無語的都想摔桌子上。

  十個啊。

  這不是一個打十個。

  這每一個的背后都是成百上千的工廠,工人啊。

  李洪峰慢慢抬起頭看向楊小濤。

  就看到楊小濤臉上的疲憊,隨后又將嘴里的話憋回去,繼續翻看著白皮書。

  第一項目,機床工業。

  仔細看了眼,負責人是常明杰,主體人員仍舊是機床研究所的人,生產也是機床制造廠。

  研究方向,數控機床。

  研究時長,三年內實現數控機床的量產。

  這個沒啥事,跟以前一樣。

  李洪峰點點頭,這算是穩重。

  第二項目,計算機研究。

  看這個的時候,李洪峰心里繼續放松,現在看來,楊小濤并沒有更改先前的項目,很好。

  人員還是韓三鳳主導的計算機研究所,并以計算器、高純硅車間等輔助。

  這也一樣,不出預料。

  只是看了眼研究方向,李洪峰就有點撓頭。

  計算機的事情他就是個門外漢,這些年多少了解些,可也僅僅知道計算機這個名字,知道是干啥用的。

  這里面隨便拿出來一個名詞,他就抓瞎了。

  就像楊小濤給出的研究方向,什么臺式計算機,什么‘8位微控制器’,后面還有一堆解釋,他只看了眼五千個晶體管啥的,腦袋都大了。

  還有研究時長,三年內完成。

  三年啊,這任務很緊張啊。

  不過,他也不清楚是啥玩意,可能是楊小濤跟韓三鳳早就有這方面的約定吧。

  他不好說,干脆翻過去。

  第三項目,新型藥品的研究。

  果然,還真是。

  這也算是化工了。

  人員也沒變,還是朱子清那一幫子人,輔助單位是化工廠、制藥廠,又多了個第九人民醫院。

  沒意見。

  至于研究方向,李洪峰認真的看了眼,阿奇霉素。

  一種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

  這是啥玩意?

  他怎么沒聽說過?

  好吧,可能是孤陋寡聞了。

  李洪峰現在已經佛系了,畢竟自己懂得東西真不多,犯不著啥都會。

  只是楊小濤這決定靠譜嗎?

  這可是新藥物啊。

  能研究出來?

  研究時長,十年!

  我日,這真是一個時代了。

  好吧,這事他做不了主。

  而且真能做出來的話,那就跟頭孢一樣,成了聚寶盆,下金蛋的雞。

  而且,對革命建設將有巨大的貢獻。

  沒法反駁。

  李洪峰繼續往下翻,這次動作格外慢。

  前面三個都是先前的延續,雖然有了新的發展目標,但總體框架沒有超出預料。

  但接下來的,就,就難說了。

  第四項目,新型航空發動機。

  李洪峰輕輕吐出一口氣,心里沒有那般起伏。

  畢竟,這也算是一種延續。

  也是眾人猜測的情理之中。

  畢竟這航空發動機技術就是他們手里的王牌。

  到現在為止,國內除了九部能夠制造出合格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外,其他工廠還沒聽說過做出來。

  九部也是最大的發動機制造廠,供應商。

  當然,那啥好幾個缸的柴油發動機,也是獨一份。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九部在三軍的眼里,就是自己人。

  誰要找事,估計這三家就會先站出來刷一波存在感。

  研究人員仍是吳喆帶領的研究所。

  至于研究方向,李洪峰用力揉了揉眼睛。

  渦輪風扇發動機,又稱渦扇發動機。

  李洪峰在‘扇’跟‘噴’上仔細看了看。

  確定沒看錯,這不是渦噴發動機,這是新搞出來的渦扇發動機。

  這又是啥玩意?

  好吧,這是新玩意。

  李洪峰已經無語了。

  隨意看了眼研發時間,三年。

  這個時間不長,在可接受范圍內。

  至于這發動機的作用好處,報告上沒寫,他也沒問。

  估計問的話,楊小濤解釋了他也不清楚。

  反正就是新型發動機唄。

  第五項目,鎂合金的研究。

  負責人是安仲生,主體承接單位是合金研究所,輔助工廠是鋼鐵廠。

  看名字就知道,這是要研究一種新型的合金啊。

  鎂合金?

  又是個新鮮東西。

  不過在合金研究上,九部確實走到了前列,就是外部的幾個部門也都有合作。

  甚至,還會在后面提供幫助。

  鎂合金的出現,會讓九部的合金家族多一位成員。

  好事。

  研究時長,一年。

  看樣子應該是不太難吧。

  第六項目,復印機改進研究。

  這個竟然也成了一個項目?

  難道說,楊小濤這么看重這個項目?

  比啥計算器都要看重?

  想不通。

  李洪峰再次看了眼楊小濤,發現對方竟然靠在椅子上,眼皮不停的打架,下一秒就要睡著似的。

  心中感慨,這三天來,肯定沒少熬夜吧。

  這上面的每個項目,估計都是千思萬慮做出來的吧。

  不容易啊。

  他卻不知,這什么項目的,楊小濤早就心里有底。

  正是有底了,才敢這般下手迅速。

  至于眼下困得厲害,還不是昨晚上自家媳婦搞得。

  楊小濤也不是個認輸的主,于是兩人又來了一次七星連珠。

  楊小濤都懷疑,自家媳婦是不是又想要一個雙胞胎了。

  李洪峰不知道楊小濤昨晚上的經歷,心里還感慨著楊小濤的不容易。

  然后再看這白皮書的時候,格外認真。

  研究方向,小型化復印機、彩色復印機。

  研究時間,三年。

  這個,會不會有點長了啊,畢竟現在的復印機已經挺好了。

  第七項目,通訊衛星。

  負責人王燦。

  第八項目,衛星電話。

  負責人束興北。

  這兩個項目在一頁紙上,介紹的不多,可能是相輔相成的原因,時間都是三年。

  而且兩個的研究方向都是持續性研究,不斷改進。

  至于后面的那句打造衛星網絡,每年一到兩顆衛星,李洪峰看的有些頭疼。

  這,一顆都花老錢了。

  一年一顆,這得多少錢啊。

  咬咬牙,繼續看下去。

  研究主體就是研究院,其他什么輔助的,估計得找外援了。

  什么中科院啊,什么七機部啊,這些都是后話。

  李洪峰覺得意外,可又在情理之中。

  畢竟這也算是他們九部的原始產業。

  研究時間,十年。

  好吧,又是一個時代項目。

  李洪峰隨意的放到倒數第二頁上。

  第九項目,鋰電池項目。

  鋰電池?

  哦,對,研究院里是有這個項目的。

  對了,研究負責人好像是朱子清的,可朱子清不是負責新型藥阿奇霉素了嗎?

  李洪峰趕緊看下去。

  果然,負責人變了,變成王光美。

  這位王光美同志他認識,也經常見面。

  畢竟是合成的胰島素的功臣,哪怕他們這輩子不干別的,就現在產業化生產出來的胰島素,就足夠九部養他們了。

  更何況他們搞出來的注射設備,直接將胰島素的出口銷量生生的拔高一倍。

  這也是藥品里面,第二掙錢的。

  比口服液跟消毒液都多。

  僅次于宮廷玉液酒。

  畢竟,這個有強烈副作用的藥酒啊,對應的是男人。

  尤其是那些功成名就的老男人,更需要在另一方面證明自己的寶刀未老。

  所以,哪怕這藥酒的價格居高不下,但一樣有人熱衷于此。

  去年一年,他聽李容說了一句,僅僅藥酒的收入就超過了國內在空軍上的預算。

  這也是為啥法蘭西的家伙一直想要窺探秘方的原因。

  這也是制藥廠的‘摻假’手段從原先的十多味中藥增加到了幾十味。

  說遠了,不過眼下王光美他們想要找個事干,對九部來說也是好事。

至于鋰電池嘛  李洪峰再次看了眼楊小濤,突然覺得,這可能是為了安排王光美他們這些人的臨時制作。

  畢竟,這玩意做出來好,做不出來,也沒啥啊。

  就憑借人家為九部掙得那些錢,別說支撐研究了,就是研究一輩子也沒啥。

  看看時間,三年。

  不長不短,挺好。

  李洪峰心下松了口氣,最起碼看到現在,這份白皮書上的項目,都能說服他,而且存在些許風險,但不是不可控的。

  至于最后一個,什么傳呼機的項目,李洪峰覺得可能跟著鋰電池差不多,都是為了安撫.

  還不等他想好,手已經翻到最后一頁上,然后大腦就有些宕機。

  因為他看到了,一個人名。

  楊小濤!

  我去!!!

  第十項目,傳呼機的研發。

  負責人,楊小濤。

  主體研究單位,衛星電話研究所,部分成員。

  輔助單位,相關電臺。

  研究方向,傳呼機領域的研發工作。

  研究時長,兩年。

  李洪峰平復心情,然后看著最后一頁只有少許介紹的信息,腦海中都是問號。

  這傳呼機是什么東西?

  他真沒聽說過啊。

  關鍵是,楊小濤竟然親自下場負責研發工作。

  這,絕對是少見啊。

  而且,楊小濤不是負責機床的設計嗎?

  咋又跳到這里了?

  李洪峰有些摸不著頭腦。

  就在這時,楊小濤撐個懶腰,然后看向李洪峰。

  見李洪峰目光停在最后一頁上,因為這是他親自負責的,就沒多寫。

  反正怎么生產都在腦子里。

  就是最需要的傳呼機核心部件,8位微處理器,楊小濤也能做出來。

  最起碼,技術活不差。

  之所以交給計算機研究所,也是讓他們多積累下經驗。

  這也是他敢給出一年時間做出來的底氣。

  當然,這份白皮書里,看起來只有第一個跟第十個項目跟楊小濤有關系,但實際上,除了復印機他沒有涉及,其他項目都跟他有關系,只是這種關系其他人不清楚而已。

  如渦扇發動機項目,這現成的圖紙就在空間里,甚至F15的設計圖也在,等發動機做出來后,楊小濤就會啟動后續的飛機制造。

  當然,真要是做出來發動機了,估計鵬總他們也會找來吧。

  其他的阿奇霉素,他有現成的說明書,分子式分子量甚至于分子結構都有。

  這要是做出來,絕對是劃時代的藥品。

  每早一年做出來,成就意義就高一分。

  還有衛星,衛星電話什么的,楊小濤都參與過,也能把握大的發展方向。

  總體來說,楊小濤給出的這份白皮書,不敢說有十足把握。

  但這里面一半的項目,楊小濤有十足把握。

  正如那句話,我可能一時半會兒不能贏,但我也不會輸。

  而這十個項目里面,只要保持每年都有一個項目取得成功,九部就會一直發展下去。

  就會將其他部門甩在后面。

  久而久之,后面的人為了追上九部的腳步,就會踏上這十條路,就會跟著跑起來。

  那時候,才是九部確定地位的時候。

  十年,不長,卻是當下發展的關鍵時期。

  就如同對面的倭島,不也是憑借六十年代的黃金時期發展起來的嗎?

  憑什么他們可以?

  小島寡民就行。

  那為什么,七十年代,就不能是他們華夏的黃金時期?

  哪怕,這只是九部的黃金時期,也足矣!

  這,就是楊小濤這篇白皮書的用意。

  他要用這個白皮書,蹚出十條道路,找到發展的捷徑。

  這,也是楊小濤的野心。

  穿越到這個世界后,最大的野心。

  也是他穿越而來,從四合院走出來的最大存在意義。

  埋頭十年,再抬頭,一覽眾山小!

  請:wap.xshuquge.net

哎呦文學網    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