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友人們…”
清瘦老人打開報告,整個會堂一片寂靜。
“我們在去年的工作中,我們的工業總值達到了3826.58億,比去年增長了63.8,農業總值為1889.69億,比去年增長了25.6”
“其中,工業總值中,鋼鐵產量為2698萬噸,比去年增加了26.12”
“我們的外匯儲備,核算后為3825.31億美刀”
清瘦老人翻著會議報告,沒說出一項數字,都會引起眾人的一陣歡呼。
這上面的數字,可都是革命建設中實實在在的東西。
“在這里,我們還要展望未來。”
清瘦老人重新打開一份文件,“同志們,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們的醫療還跟發達國家存在很長差距,我們的農業建設還不能讓每個人都吃飽肚子,我們的鋼鐵還跟不上建設的速度”
“我們當前面臨的國際形勢,仍舊嚴峻。”
“國外的封鎖,經濟上的制約,舊勢力的反撲,仍舊提醒著我們!”
“革命還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清瘦老人說的鄭重,下方眾人聽的嚴肅。
楊小濤輕輕地握緊拳頭。
革命還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這條路還要很長很長啊。
從后世來的人,更加清楚這條路有多艱難。
但再難,也要走下去。
埋頭苦干,抬頭相見。
面對恐嚇,先輩們都不曾低下頭,我輩豈能彎腰。
封鎖又如何?
封鎖個十年八年,我們,啥都有了。
一瞬間,楊小濤腦海中浮現出很多畫面,耳邊仿佛傳來老人鏗鏘有力的聲音。
那是,這個時代最強的聲音。
隨著清瘦老人說完,最后是大伯上臺做最后的結束。
“我親愛的同志們,要時刻牢記國家交予我們的使命,要牢記自己身上的職責,要有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更要有不怕犧牲,斗爭到底的革命精神.”
“我親愛的同志們,革命需要你們。”
啪啪啪啪 上午十一點半,會議結束。
眾人起身拍掌目送主席臺上的人離場。
隨后楊小濤跟著黃老章老等人散場,不過幾人并沒有離開,而是來到宴會大廳,此刻大廳中已經擺上了酒菜。
不過都是涼菜。
楊小濤也是吃過國宴的人,對這并不驚奇。
很快楊小濤跟著黃老幾人找到座位,一桌九人,他們正好包圓一桌,就在中間前排。
很快,休息片刻的清瘦老人再次帶人過來。
眾人又是一陣歡迎。
隨著人落座,負責上菜的人端著盤子開始穿梭在席間。
宴會開始,沒有太多客套,清瘦老人和大伯等人就在宴會中走著,手上的酒杯就沒空過。
黃老等人可謂是見多識廣,參加這種規模的宴會多了,也都習慣了。
楊小濤雖然參加的不多,卻是有眼色的,黃老他們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很快,清瘦老人來到他們桌,身后大伯也跟著。
“首長,您這可不會是二鍋頭吧!”
五機部的周老離著最近,還伸頭湊過去聞了聞。
清瘦老人把酒杯往前放在周老鼻子下,“聞聞!”
周老立馬吸了兩下,“嗯,茅臺,沒差!”
黃老幾人笑起來。
陳老在一旁打趣道,“老周啊,你這是腰桿挺直了啊,敢質疑首長了啊。”
“就是就是,首長,這老周要膨脹了啊。”
“必須罰酒。”
旁邊王老打趣著,實際上這兩年五機部發展的速度比起他七機部不遑多讓。
尤其是核潛艇跟航母的研發制造,還有這次參與的項目,那些造船廠里可是有不少好東西啊。
“首長,我老周,感謝您的支持。”
“我先干為敬。”
周老也不啰嗦,直接將杯子的酒一口灌下,隨后更是咧嘴吸了口氣,然后拿起桌上的酒瓶倒滿。
見此,清瘦老人將杯子的酒喝了一點,然后看向楊小濤。
“小楊,這次會議有什么感想啊?”
楊小濤笑著舉杯,“感想很多,但最大的還是沒聽夠您的話。”
一旁的陳老笑道,“那你可得讓報告的厚度加一加啊,這樣首長就能在上面多說一會兒。”
楊小濤立馬保證,“沒問題,明年元旦,肯定讓報告更厚一點。”
眾人聽了都是哈哈笑著,清瘦老人也笑著說道,“你就不怕做不完報告,耽誤了吃飯餓肚子?”
“不怕,這聽得入神了,就是到晚上也不覺得餓。”
楊小濤一本正經的說道。
王老卻是在一旁起哄道,“這小子太貪心了,還不滿足了。”
“我可是掐著表呢,這開會倆半小時,首長可是給你們九部半小時啊,我們可沒這待遇。”
秦老也在一旁起哄,“就首長的半小時,你小子必須干一個。”
周老緩過勁來也在一旁喊著,“喝一個。”
周圍人看著這桌熱鬧,紛紛看過來。
楊小濤也不矯情,“好,首長,我在這里提前賠個罪,明年得讓您多費口舌了啊。”
說完,仰頭喝掉。
聞言,清瘦老人哈哈笑著,卻是跟著將杯子里的酒喝掉。
周圍人看到這一幕,紛紛驚奇。
能夠讓首長喝酒的人,這關系可不簡單呢。
更何況,這一桌上的九人,哪一個是簡單的?
一些人想要近前,還沒門路呢。
“同志們,未來,我們要越來越好。”
重新倒滿酒后,老人走到桌前,共同舉杯。
黃老舉著杯子,大聲說道,“首長放心,我們一定完成更多任務,掙更多榮譽。”
“好,我等著明年多說會兒,干杯。”
“干!”
眾人碰杯之后,清瘦老人便往下一桌,眾人人這才坐下,隨后就聽黃老繼續說道,“咱們幾個都能湊在一起可不簡單啊,不得喝一個?”
二機部的柳老輕輕點頭,“老黃說的在理,雖然喝酒不是我的強項,但這杯咱們得喝。”
“老柳都開口了,咱們哥幾個還等啥啊,來來.”
王老立馬跟著端起酒杯,楊小濤只是笑著,然后一起舉杯。
桌上九人碰杯喝酒。
等再次坐下后,這才笑著閑聊起來。
“老黃,你那盾構機咋樣了?”
“我聽說鐵道那邊的火車頭都快做好了,別到時候人家做出來,你還沒搞定啊。”
四機部的趙老開口問著,黃老一邊吃菜一邊笑道,“這不是正在進行嗎?”
“放心吧,肯定不會讓他們等著。”
兩人這樣說著,但其他幾人卻是將目光看向正在吃飯的楊小濤。
此時,楊小濤正用筷子將一個獅子頭插到碗里,品嘗著大師傅做出來的跟自己做的有啥不一樣。
還別說,這味道就是鮮,而且還不是一種鮮,是那種帶有層次感的鮮。
吃一口是一個味,再嘗又是另一種。
心里琢磨著,自己最少要將廚藝精通升到七級才能達到這水準吧。
又嘗了一道松鼠鱖魚和一道東坡肉,楊小濤突然有種將廚藝提升到八級的沖動。
反正現在的學分已經足夠了。
這學分有點難掙啊。
有點舍不得.
突然間,楊小濤感覺這桌上的聲音有點少啊。
放下筷子,忙抬頭看了眼。
就看到王老跟左右的周老燕老正小聲的說著,其他人聽了不時看過來。
黃老這時候拍著楊小濤的肩膀,“咋樣,好吃吧。”
楊小濤拿起餐巾擦擦嘴,隨后點頭,“非常好吃。”
一旁的柳老笑道,“那就多吃點,我們這些人啊,上年紀,就只能吃點清淡的,這看著你吃的香,我們是羨慕啊。”
楊小濤笑笑,“讓您老見笑了!”
柳老擺擺手,隨即笑著問道,“中科院那邊的老宋說,他們的實踐一號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就等你們了,你那邊啥情況?”
楊小濤放下餐巾,這才正色道,“我們這里進展還可以,估計最多一個月,就能完成,不過能不能成功,還得上去試試才行。”
柳老點頭,他們二機部也有項目需要在實踐一號上實驗,雖然往后推了一段時間,但一個月,應該沒問題。
“年前就上,會不會有點急?”
黃老在旁邊關心問道。
對衛星什么的了解不多,但也知道這種科研工作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重大失誤。
甚至是失敗。
楊小濤給了個肯定的眼神,隨后說道,“應該沒有問題,主要部件已經檢測過關,技術上的問題不大。”
黃老只是輕輕點頭。
眾人在桌前又聊了一會兒,這便起身在宴會中走著。
楊小濤跟在黃老身后,也見了不少人。
當然,更多的人也想跟他拉近關系。
九部的崛起已經引起各地的關注,尤其是那些擁有九部工廠的地方,他們的印象更加深刻。
楊小濤也知道這是宴會上的必修課,也跟著眾人寒暄起來,主打就是誰都不得罪,但誰的糖衣炮彈都不接。
下午三點,宴會結束。
楊小濤跟眾人一起離開宴會廳,隨即趕往九部。
來到九部,果然李洪峰、劉懷民、楊佑寧等人都在辦公室里等著,看到楊小濤回來忙上前詢問會議的情況。
楊小濤則是拿出會議上記錄的主要內容給幾人講起來。
“這取得的成績我就不說了,咱們心里都清楚。”
“我主要說下對明年工作的指示。”
李洪峰、劉懷民幾人忙拿起紙筆記錄著。
“跟咱們相關的主要有兩點,一個是保持優勢。一個是落實到底。”
“保持優勢就需要我們不斷的開拓進取.”
“我們九部在建立之初的時候,就列了三個重點。機床、化工、計算機。”
“如今只有化工那里醫藥方面有了起色,剩下的兩個還要繼續努力,來年我們要爭取取得進步。”
“落實到底就是將產業優化,不能明明有更好的,卻抱著老舊當成自然,對那些不愿意接受變化的,要堅決打擊!”
正在記錄的楊佑寧心頭一顫,卻不敢反駁。
畢竟這是上級的指示。
等楊小濤說完后,時間也到了傍晚,眾人這才準備離開。
“對了,老楊,延州那里的情況怎么處理的?”
幾人往外走,楊小濤想起石毅來,隨口問道。
楊佑寧想了下將處理決定說完,楊小濤點點頭,隨后說道,“我在會議上碰到了延州那邊的石毅,石書記,我邀請對方來咱們九部參觀。”
“到時候,你在旁陪著,順便聊聊延州的事。”
楊佑寧立馬明白楊小濤的用意。
當初的延州分廠可是上級首長提出的。
可見延州在首長心目中的地位。
“行,我明白。”
兩人心照不宣的點點頭,隨即回家。
果然,第二天楊小濤剛來到九部沒多久,就聽到門衛的消息,說是秦西省的石毅書記前來拜訪。
楊小濤立馬找來李洪峰跟楊佑寧,下樓迎接。
辦公樓下,一輛小轎車緩緩停下,隨即就看到石毅領著兩人快速下車,往楊小濤三人走來。
“楊部!”
石毅熱情上前,楊小濤伸手握住,“石書記,感謝您來我們九部啊。”
“客氣客氣,我這是冒昧造訪,還望楊部不要見外。”
“您客氣,客氣了。”
說著楊小濤將李洪峰楊佑寧兩人介紹一番,石毅又是熱情見過。
“李書記,楊主任,幸會幸會。”
“石書記客氣了,咱們里面說。”
眾人來到會議室分主客坐下,工作人員上茶倒水后,便客套起來。
一份認識之后,李洪峰就跟石毅有了共同話題,原來兩人都是鐵道出身,不同的是李洪峰去了高麗,而石毅卻是留在國內。
后來兩人的發展各不相同,如果沒有九部,李洪峰現在還在西南打隧道呢。
相反石毅這些年來可謂是官運亨通啊。
兩人都來自鐵道,這說起話來也多了一分親近。
楊小濤跟楊佑寧則是在旁邊陪著,三人好一番熱鬧。
隨后楊佑寧主動詢問延州工廠那邊的情況,尤其是善后工作。
“延州機械廠那里的事情我已經安排好了,受傷的工人已經安排妥當”
說道這里,石毅臉上又多了一抹慎重,語氣也變得敬重起來。
說實在的,這件事之后,他們整個延州,甚至是整個秦西省,可算是見識到了九部的態度。
對待問題,不緊不避諱,還將其拿出來當成典型處理。
更重要的是,九部對待工作的態度,丁是丁卯是卯不說,還非常重視‘規范’。
而在眼下,別說他們的秦西省,就是放在全國范圍內,能夠這般‘規范’的也找不出第二家。
可偏偏,九部就是這樣規定的。
小到一個螺絲,大到機器上的部件,都有嚴格的規定。
做不到,就想辦法做到。
這就是九部的態度。
而在處理問題上更是重視,為此他們還派出專門人手專門分析調查。
他派去旁聽的人回來后,直接給他寫了一份三十頁的材料報告。
其中就講述了九部調查人員的調查方式,那是丁點隱患多給你找出來啊。
甚至一些不起眼的違規操作都給揪出來,并且還要當場改正。
經過這件事后,別說延州分廠的工人精氣神煥然一新,就是周圍幾個工廠也被波及,一個個沒了往常的應付,整個延州的工業環境竟然在一點點的變好,變得昂揚向上。
那時候,他就想要來九部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樣的領導讓九部有這樣的變化。
同時,他的心里一直困擾難題,也有了新的選擇。
“楊部,老李,楊主任,我這次來是有件事想要尋求幫助的。”
話說到嘴邊,石毅還是有些忐忑,但他覺得必須說出來。
說出來,就多一個選擇。
不說,就只能按部就班,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呢。
聽到石毅說話,楊小濤三人對視一眼,隨后還是楊小濤開口詢問,“石書記,您有什么事情盡管說。”
“我們能幫的,一定會幫。”
聞言,石毅從秘書手里接過一份文件,隨即遞給三人。
楊小濤沒有去看,李洪峰接過翻閱起來,石毅則是繼續說道,“這是,我們秦西省想要修建的一條鐵路。”
“一條從長安到延州的鐵路。”
“長延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