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1532 冬天里的火熱
“明天我要回趟楊家莊!”楊小濤坐在老金同志身邊,身前一盤餃子,旁邊放著酒杯。
老金臉色有點紅,不知道是喝酒的緣故還是今天出去累的,聽楊小濤說話也是沉默的回應。
倒是一旁的崔女士興致不減,還在跟冉秋葉討論著哪里好玩,明天還去什么的。
不過聽楊小濤說明天回村,崔女士立馬詢問啥事。楊小濤將村里建大棚的事情簡單說了下,崔女士便沒了興趣。
冉秋葉想到村里的太爺便開口問道,
“這次去的人多嗎?”楊小濤點頭,
“農科院的人加上分廠的,四五十號人吧。”
“這天剛下了雪,過兩天還會降溫,得在降溫前做好。”冉秋葉想了想,又看看崔女士,最后問道,
“村里人能忙過來嗎?”
“應該可以,咱們三個村子不少人。”
“哦!那就好。”兩人說話的功夫,一旁的張清看出冉秋葉的心思,看看外婆突然開口,
“外婆,明天咱們去村里看看吧,這里的農村我還沒見過呢。”聽到張清這么說,老金同志點點頭,
“正好去見見你太爺他們!”崔女士見兩人都同意了,便也點頭。楊小濤隨即開口,
“那好,明天咱們就一起回村!”說著拿起酒杯跟老金碰了下,兩人都會心一笑。
總算不用跟著逛街了!第二天,楊小濤起床后簡單收拾后,就拉著一家人出門趕往楊家莊。
車子在泥濘的道路上前進,車輪子旋起雪水打向兩旁,留下深深地車痕。
金老爺子坐在副駕駛上抱著端午打量著外面情況。周圍田野里都是雪白一前片,路邊的樹上光禿禿的,不時有幾只灰色麻雀飛過,然后落在同一棵樹上,在呼啦啦的飛走。
這種灰色與白色的搭配,顯得世界格外冷清。不過,車子跑出一段距離,就看到了村落,看到了炊煙,也看到了更多的鳥兒。
跟印象中的田園景象完全不同,沒有縱橫阡陌的田地,也沒有雞犬相聞,更多的是空曠,寂寥。
路過村子時,老金也發現,這里的村子看上去不大,房屋也不高,靠近看那些房子很有特色,下面一米左右是用石頭壘的,上面都是泥土,一看就是土墻。
至于用磚頭壘砌的房子,卻是不多。楊小濤解釋著,這種用泥土的墻壁很厚,見過最厚的都有半米了,一般大風都吹不倒,冬天炕一燒火,屋子里都是暖洋洋的。
老金半信半疑,卻是沒有反駁。一連著路過幾個村子,楊小濤介紹著村莊的名字,說著一些趣事,倒是讓車上的幾人聽的入迷。
隨著路過幾個檢查站,還有幾支巡邏隊伍,老金同志明顯感覺到這里的不同尋常。
尤其是靠近農莊時的檢查,哪怕檢查的人都認識楊小濤和冉秋葉,還是老金三人進行登記,甚至還要了三人的出行證明。
等車子進村后,老金也發現這村口處的堡壘,里面用罩子套起來的絕不是燒火棍。
這莊子,果然跟楊小濤說的那般,不同尋常。車子停在大隊部外,楊小濤跳下車,跟路邊曬太陽的老奶奶打招呼,然后將老金幾人介紹一番。
聽說是楊小濤的親外公來了,幾個老奶奶都站起來上前問好,還一個勁的邀請去家里坐坐,熱情的樣子充滿真誠。
老金跟崔女士笑著拒絕,然后在楊小濤的帶領下往家里走去。推開門,家里沒人,楊小濤猜測應該是去忙活了。
楊小濤讓冉秋葉帶著老人孩子先進屋燒火暖和下,自己則是跟老金一起去村里轉轉。
兩人踩著凍結實的小路往南走,楊小濤扶著老金,兩人穿著厚實棉襖,可在這荒野中,仍是感覺冷風嗖嗖的。
走了一段路,老金呼著熱氣,站在一個小土坡上,不遠處看到一群人正在忙活。
楊小濤站在身邊,指著前方,
“那里就是蓋大棚的地方。”放眼望去,這昨天的雪,在這里仿佛更大似的。
雪花將一根根樹枝,一片片田地,河岸邊,山嶺上都染成了同樣的顏色。
白茫茫的天地間,偶爾落在地面上的鳥兒舞動著翅膀發出颯颯的聲響。
在前方百米處,一片雪地中心,數十上百人正忙碌著。他們有的在搬運磚塊,有的在揮舞鋤頭清理地面,還有的正在燒火…整個場景仿佛一幅巨大的拼圖正在組合中。
即使是雪天,他們的臉上也滿是汗水和沙子,只有飛舞的雪花在陽光下閃著團團綻放的亮光。
“嘭嘭嘭”聲音傳來,老金就看到幾個人協作著抬起了一塊巨大的木頭,似乎是要用于立柱,頓時引起了場上的一片歡呼聲。
“加油!快點啊!”另一邊的老人扶著腰,另一手拿著煙袋鍋子。遠遠看去,這些人就如同一只只螞蟻,在雪地里忙碌的形象讓人動容。
即便是在嚴寒的冬季,雪地里,閑不下來的身影依舊在向大自然展示著人類的進步和力量。
楊小濤帶著老爺子上前,工地上的人也發現了楊小濤,沒一會兒就看到太爺九叔幾個人跟楊大壯走過來,楊小濤連忙介紹著,
“太爺,這是我姥爺。”楊太爺連忙將手上的煙袋鍋子交給楊小濤,然后擦了擦手,這才跟老金握在一起。
“小濤姥爺,你好!”
“老哥哥,你也好啊。”兩個頭發皆白的老人握著手,彼此打量著對方,然后又露出會心的笑容。
隨后九叔他們也上前見過,楊小濤在一旁一一介紹。
“老哥哥,身體還硬朗著啊。”
“不行了,沒幾年活頭了,不過活到現在也知足了。”
“是啊,有時候想到以前的日子,再想想現在的生活,就是閉上眼,也覺得值了。”
“對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現在也該年輕人頂上了,咱們一旁看著就行。”說著太爺從身上摸索出不舍得抽的卷煙,拿出一根遞給老金,兩人點燃,就站在一旁吞吐起來。
“老哥哥說得對。”
“對了,當年我家小二的事,您還記得多少?”太爺聽了,看了眼楊小濤,隨后無奈的講起當年的事情。
“太爺,外公,你們聊著,我去看看。”楊小濤開口便轉身離開,每次說起這段往事,楊小濤就覺得心里堵得慌。
看到楊小濤走遠,太爺再次長嘆,
“小濤這孩子,打小吃了不少苦啊...”
“當年他爹楊老根是我們這一脈的...”身后兩個老人開始交談,楊小濤跟著楊大壯來到原先的豬圈前。
“這次我們利用原本的圈墻,在上面加高一米,到時候再用架子撐起來就行...”兩人在人群中行走,不時跟忙活的熟人打著招呼。
“村里聽說要為國家完任務,那是個個勁頭十足啊。”
“家家戶戶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老三叔他們更是將棺材板拿出來了,那些大木頭就是村里的。”楊大壯一邊走著一邊介紹著,楊小濤沒說啥,心里卻是滿滿的感動。
兩人來到一處火堆前,就看到老校長大聲指揮著將煮開的水倒進泥土里,開始和泥。
“天冷,涼水不行,只能用這法子。”楊小濤點頭,老校長見了楊小濤,興致頗高,上前詢問大棚的情況。
楊小濤也沒隱瞞,將大棚的事說了,不過種的草有啥用卻是沒說。
“自從進了城,這種場面就再也沒見過,現在跟大家在一起干活,我都覺得自己年輕了十歲似的。”老校長在一旁笑著,看著忙碌的人群,更是充滿干勁。
楊小濤在一旁笑著,隨后繼續走著。時間很快到了中午。眾人還在工地上忙活,明天就開始搭建了,得盡快將架子搭起來。
楊小濤也脫了大衣挽起袖子,掄著錘頭,一下一下的砸著木樁。不遠處老金跟著太爺幫忙,手上拿著磚頭,往木架子上遞磚頭,兩人一邊忙活一邊說著,不時還傳來幾聲笑聲。
“八十,八十,八十...”楊小濤一邊掄著錘子一邊嘴里念叨著,身前跟楊小濤配合的楊石頭起初還問八十是啥意思,楊小濤只是說喊著起勁,后來楊石頭也試著喊了幾句,果然,還真有點感覺。
幾個八十下去,渾身熱乎起來,大衣都穿不住
“開飯了,大家伙,過來吃飯啊。”就在兩人幾個八十下去將木樁砸了半米深的時候,就聽到旁邊傳來呼喊聲。
楊石頭聽到吃飯立馬抬起頭,就看到不遠處一群婦女抬著木桶挑著籮筐上面還蓋著被子一長溜的往這邊趕來。
楊小濤眼尖,隊伍里還看到了冉秋葉崔女士三人,忙穿上衣服上前。
“快,大家都休息下吃點東西,吃飽了咱們繼續。”楊大壯在一旁喊著,楊大壯家的走在前頭,挑著兩個籮筐里面都是做好的二和面餅子,看到眾人后臉上堆著笑容,
“大家伙都過來拿餅子,一人兩個啊。”
“拿好了去冉老師那里拿碗,后面有大骨頭湯,里面有肉,先到先得啊。”楊石頭湊到跟前笑著,
“嬸子,里面肉多不,別給一小片,不夠分的啊。”
“就你吃的最多,還好意思吆喝。”眾人聽了哄笑起來,楊石頭也不惱,拿著饅頭湊到冉秋葉跟前,然后接過碗,旁邊張清負責發筷子,然后就往后走去。
楊小濤跟著一起往前走,同樣是兩個餅子,只是來到冉秋葉身前拿碗的時候,不著痕跡的摸了下小手,然后收獲一個大衛生球,讓旁邊張清看了直抿嘴。
最后來到鐵通前,崔女士不知道從哪家借來的衣服,轉桌很是樸素,見人來了就拿勺子給人打菜,可能是剛開始沒經驗,前面幾下實打實的,根本沒領會抖勺的精髓,一下子就打多了,不少人可是半碗肉,樂壞了幾人。
后面一看不夠分的,連忙減量,輪到楊石頭了可不就是一兩塊嘛。可楊石頭也不敢多說,前面已經有人打聽清楚了,這就是楊小濤的姥姥,那可不是隨便說的。
輪到楊小濤,崔女士眼前一亮,一勺子下去那滿滿的都是肉啊,真要給了楊小濤,估計后面的兄弟得喝湯了。
“外婆,給我拿塊骨頭就行。”楊小濤可不想被同村人說道,指著桶里的骨頭說著,崔女士還在猶豫,可看到楊小濤的神情登時明白,這時候可不是搞特殊的時候。
沒多想,將一截大骨頭撈出來,放在楊小濤碗里。隨后繼續給人打菜。
來到一旁尋個干凈地坐下,楊石頭看著楊小濤碗里幾乎沒有肉的骨頭撇撇嘴,然后分出一塊,
“來,咱倆分著吃。”楊小濤忙搖頭,
“不用,你自己留著就行。”然后拿起骨頭先是將上面的湯水吸了一遍,然后對著楊石頭說道,
“這里面可是好東西呢,到時候分你一半。”楊石頭正啃著餅子,然后就看到楊小濤掰著兩頭,雙手用力,咯嘣一聲,骨頭從中間斷開,里面鼓鼓囊囊的一團東西。
楊石頭嘴巴張大,良久才憋出一個字,變態。
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1532 冬天里的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