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百二十八章 扶持買辦(2)

  “李卿先且起來說話!”趙煦瞧著依然在瑟瑟發抖,或者說在表演瑟瑟發抖的李資義,柔聲說道。

  “謝陛下!”李資義自然是趕緊謝恩,接著就‘巍顫顫’的站了起來。

  趙煦笑了笑,與身邊的童貫吩咐一聲:“童邸候,且給李愛卿賜座、賜茶!”

  “諾!

  李資義見著,一臉受寵若驚的樣子道:“陛下隆恩,外臣感激涕零!”

  趙煦笑的更燦爛了。

  根據刑恕的調查,這李資義的家族,乃是高麗望族!

  據被收買的使團成員所言,李資義的父祖,皆官至高麗宰相。

  這還不算,關鍵還是其三個姑姑,皆高麗文宗妃嬪。

  其中一個姑姑,就是現在的高麗太后。

  而這位太后,是個超級幸運兒!

  因,高麗文宗幾乎所有能健康長大的子嗣,皆系其所出!

  其中就包括就那位現在在汴京的高麗僧統官義天!

  也包括了文宗之后的兩代高麗國王——

  前任高麗順宗王煜,以及現任的高麗國王王運,還有就是那位如今在高麗國,率軍于開城抵抗遼軍進攻的雞林公王颙。

  順便說一句,那位雞林公本名王煦,元豐八年義天僧使宋還國后,得知趙煦之名,因而避諱改名。

  在這個方面來說,高麗國的面子工程做的不錯。

  等李資義坐下來,禮貌性的抿了一口茶湯,趙煦就問道:“未知愛卿本貫?”

  “回稟陛下,臣本貫高麗樹州…”李資義答道。

  “樹州?”趙煦咪起眼睛來,沒聽說過現代南朝鮮有個樹州市啊!

  李資義道:“奏知陛下,樹州新羅時稱‘邵成縣’…”

  “哦!”趙煦點點頭,雖然還是沒印象,但無所謂了。

  他問道:“卿桑梓附近可靠海?”

  “回陛下,臣桑梓近海,臣此番入朝,就是自樹州登船…”

  趙煦驚訝起來。

  因為,如今遼軍兵圍開京,高麗半壁江山已為遼所有。

  王運更是在去年就已經遷都高麗南京漢陽。

  所以,李資義登船的地方,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

  仁川!

  只有這個地方,距離漢陽比較近,同時又是天然良港。

  若果是仁川…

  那么…

  趙煦舔了舔舌頭,他知道,李資義的統戰價值在大宋這里又提升了。

  李氏一族,本就是高麗頂級門閥。

  他的老巢,更是在有著天然良港的仁川。

  而且,若趙煦沒有記錯,仁川和高麗南京漢陽距離不過數十里。

  所以,這里還是一個直接掐漢陽脖子的地方。

  于是,趙煦的笑容變得更加和善了。

  “不瞞愛卿,愛卿方才所言高麗的難處,朕其實已經替高麗想過了…”

  “高麗每歲,需貸嘗白銀二十四萬兩,于高麗而言,或許確實是有著困難…”

  “故此,朕也給高麗黎庶,想了一些法子…”

  李資義聽著,頓時露出喜色,忙拜道:“唯皇帝陛下仁心圣德,高麗上下感激不盡!”

  趙煦嗯了一聲,接著道:“不瞞愛卿,朕乃以奉圣人之經,以治天下!”

  “故此,實憫高麗百姓之苦,乃遣使勸說遼主罷兵!”

  “為此,朕不得不答允遼主,增發交子一百五十貫!”

  這個事情,李資義昨天就聽說了。

  當時,他還和義天抱著哭了一場。

  對他們這些高麗國的權貴來說,保住國家,保住宗廟,勝過一切!

  因為,再打下去,真的會亡國!

  一旦亡國,他們這些人的富貴就保不住了。

  這也是高麗在和遼國談判的時候,底線一退再退,貢賦一再提高的原因。

  然而,北虜根本不鳥他們!

  就是鐵了心,要滅亡高麗!

  開京之圍,已有一年,到得今天,高麗的有識之士都看出來了。

  北虜圍困開京,卻并不急于攻陷。

  目的就是要通過在開京的消耗,消滅高麗的有生力量。

  一旦,高麗再也派不出援兵,那么,北虜攻陷開京后,高麗南方各地將傳檄而定。

  而高麗人知道,自己已撐不了多久。

  明年開春,北虜大軍再次兵臨開京后,開京隨時都會陷落。

  所以,高麗君臣只能咬著牙,送上一個每年歲貢白銀八萬兩,絹布三萬匹的大禮包。

  這幾乎是高麗國財政的極限。

  甚至很可能,只有前幾年能拿得出。

  之后,便是怎么也湊不出這許多的財貨了。

  沒辦法!

  高麗國小民疲,為了支撐戰爭,國庫早就被掏干凈了。

  真的是一滴都沒有了!

  奈何,哪怕是這樣,北虜也是不允。

  鐵了心就是要滅亡高麗!

  而一旦亡國,高麗王室固然難免和當年的渤海國王室一樣,被北虜送到上京,圈養起來,然后銷聲匿跡,再不復聞。

  像李資義這樣和高麗王室捆綁的極深的地方豪族,也難免去上京走一遭。

  就像北虜在平壤等地的所作所為。

  從今年的四月份開始,北虜就在北方各郡,強制遷徙大批豪族嫡脈。

  理由很恐怖——祖宗法度!

  什么祖宗法度?

  大漢劉氏的祖宗法度!

  遷豪族于帝陵!強干弱枝!

  而北虜主之所以如此,據說是因為北方的庶孽們在他面前進了讒言。

  說‘嫡脈諸人,不敬陛下,不服王化,多有通賊(王運)之人’。

  北虜主因此大怒,找了這么個借口,將北方諸郡豪族的嫡脈,全部遷走,送去了他本人的斡魯朵太和宮(阿思斡魯朵)。

  其還洋洋得意的布告各方——斡魯朵者,蓋太祖以高祖之智,合草原習俗而制,今朕承太祖之德,法列圣之制,復漢高法度,乃遷高麗豪族嫡脈于太和宮,以衛朕宮帳!

  此事,對高麗南方豪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庶孽們,私下暗懷叵測之心。

  甚至有那不孝逆子,暗中勾連北虜,欲為內應。

  像李資義這樣的嫡脈出身,身居高位的權貴,則惶惶不可終日。

  生怕北虜大兵打過來,將他們拖去遼地,從此與牛羊為伍。

  在這樣的情況下,忽然,宋國成功調停,議和在即。

  李資義、義天如何不喜,又如何不哭?

  所以,在聽了趙煦的話后,李資義就真情實感的拜道:“陛下圣德,臣及高麗上下,必當感恩戴德,誓子子孫孫,永永為陛下臣妾!”

  趙煦聽了,卻只是笑笑。

  什么子子孫孫,永永為為臣妾?

  聽聽就好了!

  國與國之間,就不存在什么‘永遠’的東西。

  今天的盟友,可能就是明天的死敵。

  現在的世仇,可能在未來末日,成為共軛父子般的關系。

  這樣的事情,都不需要看現代的世界歷史。

  翻開春秋戰國的歷史就能找到無數個例子。

  所以啊!所謂國家的友誼,聽聽就好了。

哎呦文學網    我在現代留過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