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八百四十二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
隨機推薦:
三位宰執在短暫的亢奮過后,理智回歸,然后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
“娘娘!”蒲宗孟第一個反應過來,直接頓首拜道:“臣蒙先帝知遇之恩,又得娘娘、陛下厚愛拔擢,用為右相,早已立誓報效國家!若果有那亂臣賊子,臣就算粉身碎骨,也必不叫其陰謀得逞!”
李清臣旋即沉聲道:“娘娘但請安心!”
“臣掌西府,內外兵符,皆在臣手,三衙將校除授,也皆從西府,其告身名錄,盡在樞密院!”
說著,他就抬起頭來:“臣回去后,立刻就會督促西府上下,點驗在京將佐名冊、告身,將一切有嫌疑之人,先行調離京師!”
至于誰是‘有嫌疑’之人?
李清臣沒有說,但傻子都知道,他指的是誰?
無非是家族里有某個親王參贊、教諭等差遣的人或者與那個親王有著聯系的人。
從里到外,統統清洗一遍。
只要有干系,不問原因,先行調離汴京,以解除隱患。
這種事情,大宋文官們做起來是就輕駕熟的。
因為他們并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情。
他們也早早的預演過無數次了。
沒辦法,五代迄今,兵變都是懸在朝廷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能走到宰執這個層次的文臣,也都必然經歷過至少一次兵變。
對于怎么控制軍隊,如何管控危機,將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個個門清。
曾布在李清臣后,跟著表態:“奏知娘娘,臣前已受陛下旨意,督領刑部、大理寺核查府界胥吏傷民案……”
“臣回去后,將親自到大理寺坐衙,與刑部、大理寺、開封府,共審諸案!”
說著,他就殺氣騰騰:“但請娘娘安心!”
“若果有那亂臣賊子,圖謀不軌……”
“臣一定能將之審出來!”
此時此刻的曾布,是自信的。
熙寧變法之后,新黨大臣們,普遍都會掌握一些刑訊手段,然后在內卷中開始推陳出新。
所以只要相關人犯進了大理寺的監牢,哪怕他們的嘴是鐵打的,曾布相信自己也一定能撬開,讓他們乖乖交代!
聽著三位宰執的表態,簾后的向太后,這才止住了哽咽,輕聲道:“如此……吾與六哥,便拜托三位相公了!”
三位宰執,當即再拜頓首:“臣等誓死為陛下、娘娘效命!”
坐在坐褥上的趙煦,全程保持著沉默。
但他在心中,卻是忍不住的震驚:“果然啊……所有女人,都是演員!”
兩世以來,向太后給趙煦的印象一直都是不爭不搶,容忍退讓,不戀權柄。
但是……
她并非是表面上這么簡單的人物。
“是了……”趙煦想起了上上輩子和這一世,他父皇病重以后,向太后在福寧殿中與太皇太后爭鋒的那些畫面。
“上上輩子,朕并未與母后建立母子關系……故此,她只是爭了朕的儲君之位,保全了自身后,就悄然退場……她的下一次出手,是在朕駕崩后……”趙煦在心中呢喃著。
那一次,現代的史書上語焉不詳。
但,結果卻是,獨相七年,權傾朝野的宰相章惇哪怕和號稱內相的梁從政聯手,也是頃刻間就被制服。
章惇被貶,梁從政被流放而死。
精確、快速、直接!
趙煦甚至可以想象,章惇和梁從政當時應該已經是被控制住了。
不然的話,哪里可能這么簡單的就將宰相和內相一起干掉?
想到這里,趙煦就又想起了這一世,向太后的種種行為。
再看著現在,向太后在簾后的哭訴。
趙煦不由得感慨:“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母后已得黃老道家之真諦!”
送走三位宰執,向太后領著趙煦,回到保慈宮。
然后她就帶著趙煦,來到了慶壽宮,向太皇太后通稟了府界胥吏抱團對抗朝廷,對抗天子,同時懷疑可能存在著一個串聯和組織胥吏們對抗朝廷的‘賊臣’。
太皇太后聽完向太后的稟報,她也是被嚇了一跳,震驚之后,卻是心虛。
因為她心中有鬼!
因為,真的可能存在過一個意圖‘謀逆’之人。
于是,她微微吁出一口氣,看向向太后,說道:“太后……如今,國泰民安,四海升平……官家更是身孚內外之望,得天下擁戴……有人謀逆?不大可能吧?!”
向太后只是靜靜的看著太皇太后,說道:“娘娘……新婦記得,在仁廟時,就有過禁軍作亂………也曾有賊子謊稱仁廟之子……”
“先帝時,宗室世居謀逆案,更是牽扯甚廣……”
“仁廟、先帝之時,尚且有亂臣賊子,意圖顛覆社稷,何況如今?!”
說到這里,向太后看向太皇太后:“況今六哥還未成年,主少國疑,新婦以為,為了江山社稷,謹慎些總歸無錯!”
“乞娘娘明察!”
趙煦也跟著道:“還請太母明察!”
太皇太后看著這母子兩人的默契配合,沉默良久,才道:“太后憂心的是!”
“是該好好查一查!”
只是……
不能真的查出點什么來!
尤其是不能往前面查,查到元豐八年的那些事情上去。
所以,她想了想,道:“但,自熙寧以來,朝中屢有鍛煉成獄之事……老身恐有司刑訊逼供……”
“當初世居逆案,就有人意圖攀誣國家親王,離間天家骨肉親情……”
說到這里,太皇太后看著向太后,道:“不如這樣,太后和老身,都選派一位內臣,去到大理寺中監督,以防有司攀誣?”
向太后自然知道,太皇太后嘴里的‘趙世居逆案有人攀誣國家親王’指的是什么?
就是趙世居一案中被凌遲的醫官劉育。
此人,曾在揚王府上當過差。
故此,先帝曾借題發揮,敲打過揚王,逼得揚王上書自請出宮。
向太后記得很清楚的。
彼時,她的丈夫非常高興,曾對她說過:吾之憂患,從此消弭!
于是,揚王自請出宮就第的第七天,趙世居案就宣告結案。
然而……
揚王卻依然留在宮中!
因為,現在的這位太皇太后介入了,將揚王強留宮中!
所以啊……
向太后頷首道:“娘娘所言甚是!”
總不能,真的鬧出兩宮紛爭,甚至是天家骨肉相殘的丑事吧?
那樣的話,天下人該怎么看大宋?
伏唯圣朝以孝治天下,若是連孝都丟了,那趙家豈不是連司馬家都不如?
這也是先帝無法強令揚王出宮的緣故。
更是她不能與慶壽宮撕破臉皮的原因。
家丑不可外揚!
當然,若真的威脅到了她和她的孩子的安危。
向太后也是不會坐以待斃的。
出了慶壽宮,回到保慈宮,向太后就領著趙煦,到了她的內寢,然后坐到塌上。
“六哥……”她握著趙煦的手,輕輕的抽噎起來。
“母后怎么了?”趙煦兩只手都握著向太后的手,關切的問道:“怎又哭了?”
“母后不哭……兒臣在……兒臣會保護母后的!”
向太后聽著趙煦的話,也看著這個孩子認真的模樣。
心中的郁結和委屈,一下子就消散了許多。
她看著趙煦懂事乖巧孝順的樣子,輕輕撫摸著趙煦頭上的帽子,道:“母后只是思念先帝了……”
這自然是一句謊言!
她和先帝,其實沒什么感情,與其說是夫妻,不如說是陌生人。
尤其是元豐以后,先帝留宿長秋的日子加起來,十個指頭都數得清。
她也知趣,所以很少出來,一直在長秋宮中吃齋念佛,就連節慶也只是露個面,就繼續回去念她的經,祈她的福去了。
但她也只能托詞于此了。
因為她是個體面人。
不想讓這個孩子知道太多,上一代人的齟齬。
趙煦對向太后的性子,也算了解了。
所以,趙煦知道,只要不把向太后逼到墻腳——譬如元豐八年那樣的局面。
也如上上輩子,趙煦駕崩后,章惇等人意圖擁立趙煦的胞弟趙似。
不然,向太后是不愿也不想與人斗的。
她性子如此,不到萬不得已,總是會選擇退讓。
就如熙寧、元豐十九年間,退居長秋椒房殿,坐看著那一個個美人在宮中爭奇斗艷,勾心斗角。
所以啊……
趙煦打算逼她一把,至少也先埋下一顆釘子。
于是,他睜著自己那雙清澈的眼眸,用著真誠的眼神,看著向太后,問道:“母后,方在太母處,兒臣聽太母提及,當年世居逆案,曾有人妄圖攀誣國家親王……”
“那人是誰?被攀誣者又是?”
向太后沒有想到趙煦忽然問及此事,頓時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當年的那些齷齪事。
揚王顥從熙寧到元豐再到先帝駕崩前后的那些行徑,再次在她心中浮現。
而,這是向太后一直回避,也不愿回憶的事情。
因為……太不體面了!
可看著面前這個孩子的神色,向太后知道,有些事情她不說,這個孩子只要留心就會去查,而他若主動去查,就很容易被一些東西影響到。
于是,沒辦法,向太后只能是思慮片刻后,將一些當年的事情,與趙煦簡單的說一下。
當然,她說的東西,都是美化過了的。
在她口中,先帝是孝子,也是賢兄。
先帝與兩位親王,更是兄友弟恭的典范。
親王們一再上書,自請出宮,但先帝一再挽留。
這個時候就有小人趁機攀誣,不斷離間天家骨肉。
尤其是趙世居一案,因為牽扯到曾經與揚王有過聯系的醫官劉育,就被小人拿來做文章。
趙煦聽著,只是在心中冷笑,但嘴上卻道:“原來如此……”
“兩位王叔,也確實是國家賢王啊!”
“尤其是揚王叔!自兒臣即位以來,兒臣屢次想請揚王叔入宮,但揚王叔卻一再婉拒……”
“可見揚王叔果是賢王!”
向太后聽著,低下頭去。
她心里面明白,什么揚王‘一再婉拒’?
分明就是慶壽宮,為了保護自家的寶貝兒子,不叫他在君前晃悠,以免誤了性命,于是強令揚王不得隨意入宮。
那些揚王的推辭和婉拒奏疏,都是太皇太后叫人代筆的。
不然,以揚王那打蛇隨棍上的無賴嘴臉,別說是六哥下詔請他入宮了。
他只要找到機會,就會往宮中來,甚至深入大內宮闈。
想到這里,向太后就握緊了拳頭。
“是了……”
“吾也不可不防!”
“親賢宅那邊,吾也得派人去盯著才是!”
親賢宅如今,只有慶壽宮委派的剩軍看守。
看上去,揚王顥被那些剩軍監視的很嚴密。
可是,終歸不保險啊。
人家可是母子!
想到這里,向太后就忍不住握緊了趙煦的小手。
“是啊……他們是母子……母子親情,發乎天性!”
她可賭不起,更不敢賭,慶壽宮真的能舍棄與揚王的母子親情。
元豐八年,先帝病重時的那些事情,再次在她心底浮現。
揚王覠,賴在宮中,甚至賴在御前……死活不肯走……
荊王覠托安仁保佑夫人,與她遞的那句話,更是在她心中回蕩著:“皇嫂當早做準備,遲則恐為他人所有!”
這些事情,她曾以為她忘記了。
但事實是——它們一直在。
如今,這些記憶被喚醒。
向太后緊緊的握著趙煦的手,她越想越感覺不安全。
他們是母子!
吾與六哥,也是母子!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長久!
吾也當為六哥計長久才是!
想到這里,向太后終于下定決心。
她也要派人去親賢宅中盯著才是!
只是,用什么借口或者理由呢?
這卻是個問題了。
正想著這些,向太后就聽到自己身前的趙煦道:“對了……母后,兒臣有個事情一直不解……”
“嗯?”
“為何揚王叔會與揚王妃和離?”
向太后眼前一亮!
是啊!
這不是個現成的眼線嗎?
揚王妃馮氏!
只要能想辦法,讓馮氏從瑤華宮中出來,讓她和揚王復婚。
那么,揚王身邊就等于有了一個十二時辰的眼睛。
對于弟媳馮氏,向太后可太清楚了。
那可是對揚王恨之入骨,甚至可以說,沒有人比馮氏更恨揚王的人!
因為揚王,曾經想殺了馮氏!
揚王也一直想廢黜馮氏之子趙孝騫的世子之位。
但先帝堅決不允!
想到這里,向太后就明白了。
或許,當年先帝之所以一直保護馮氏,不允許揚王與之和離,同時一直保護著趙孝騫的世子之位。
就是因為,馮氏與趙孝騫就是先帝監視揚王的眼睛。
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八百四十二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