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鐵血首輔 第八十九章滿門英烈
隨著建奴主力全部投入戰斗,朝鮮援軍開始漸漸支撐不住。
此時劉綎已經明白自己有些失算了。建奴來的人馬比他想象的要多。他的兩個兒子也開始力勸劉綎保存實力。先退回去重整部隊再與建奴決戰。
然而劉綎明白,自己孤軍深入三百里。只有擊敗野豬皮,把野豬皮重創了,自己才能從容退回。
否則一路上都是建奴的地盤,野豬皮在尾隨追擊。必然成為喪家之犬。能不能活著回去都兩說。還不如當場戰死以報國恩。
至于指望李如柏那個慫貨來救,還不如指望天降雷霆劈死野豬皮。
劉綎指著兩個兒子罵道:
“龜兒子,我劉家人只有戰死沙場的,沒有茍且偷生的,老子從來就是以少打多,今天就給你們兩個立個榜樣。”
說完就又殺向了敵軍。
劉綎的養子劉招孫,最是驍勇。見父親要給兩個哥哥立榜樣,直接沖進敵群,丟棄兵器直接徒手殺死一隊敵人。
劉綎兩個兒子從小就跟隨他們父親殺陣殺敵,怎么會怕死。只是被眾生應劫錄亂了心境。
被父親罵醒后,又看到弟弟劉招孫的表現。倆人頓時羞愧難當。兩兄弟也不多做解釋。兩人要用敵人的血來洗刷自己一時貪生怕死的心。
兩人雙雙殺入敵營。
在看到主將如此勇猛,明軍也是士氣大振。竟然開始反推建奴。
野豬皮此時也注意到了朝鮮軍陣有些動搖。立即下令集中兵力先擊破朝鮮軍陣。
原本就苦苦支撐的朝鮮軍,立馬就被洶涌而來的八旗精銳攻入陣中。整個軍陣再也無法支撐,朝鮮兵紛紛丟棄武器潰逃。
擊破朝鮮軍后,野豬皮令阿敏繼續追擊驅趕朝鮮兵。其余八旗精銳全部圍攻劉綎部。
野豬皮早就聽說過劉綎勇猛,便招來八旗三隊白巴牙喇甲兵。重點圍攻劉綎父子。
那白巴牙喇甲兵先是悄悄運動到離劉綎二十步的地方,換上破甲重箭直射劉綎門面。
劉綎的大兒子劉佐發現建奴偷襲,飛身為劉綎擋住重箭,當場戰死。劉綎也被射中左臂,顧不得哀傷,推開兒子的尸體繼續作戰。
接著是小兒子劉結相也被白巴牙喇甲兵圍攻而死。
沒有悲傷,沒有眼淚只有血戰。
血戰中劉綎的面部中刀,被利刃削去半邊面頰,仍在左沖右突,浴血鏖戰,直至力竭而亡。
養子劉招孫見父親戰死,悲憤異常,沖入圍攻的白巴牙喇甲兵中,將圍攻的甲兵悉數殺死。最后也是力竭而亡。
直到戰至夕陽西下,野豬皮才全殲了劉綎的東路軍。
而剩余的朝鮮兵也悉數投降野豬皮。
至此四路圍攻已經失敗了三路。剩余的一路李如柏軍行動遲緩,才行軍至虎攔崗(在清河堡東)。
坐鎮沈陽的楊鎬直到馬林部退回開原后才得知杜松部已經全軍覆沒。這才趕緊通知李如伯部和劉綎部退兵。
李如伯收到退兵通知后,才放下了已經反復看來無數次的書。立即命令大軍退兵。
野豬皮也因為八旗精銳死傷過半,而無力繼續攻擊明軍。
雖然野豬皮可以將丁口抬旗補充八旗的兵力損失,但是這些補充的兵力,如何能和跟他征戰十幾年的精銳相比。
明軍雖然敗了但也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原先也是三路全軍覆沒一路潰逃回來。現在是兩路保存了完整的實力回來的。還給野豬皮造成了重大的傷亡。
相比前世野豬皮沒有贏的那面輕松只損失區區幾千精銳,現在是杜太師和劉都督都沒有中埋伏,全軍激烈的抵抗,讓野豬皮的精銳的損失過半。
讓他元氣大傷,沒有辦法如前世一樣輕松拿下鐵嶺和開原補充損失。
明軍退回的兩路大軍沒有損失,雖然士氣低下。但是用來死守堅城還是可以的。鐵嶺和開原兩城的百姓,有錢有力的都已經跑了。剩下的百姓也都做好了,與城池共存亡的準備。
接到杜太師和劉都督全軍覆沒消息的楊鎬。楊鎬拿著手下送來的眾生應劫錄待在書房看了一天一夜。等下人發現時已經上吊自殺了。
同時錦衣衛也將戰場情況和眾生應劫錄一起送往京城。
兩個逃兵押送雨農回到省沈陽后,直接就要雨農帶他們去拿藏在沈陽的財物。
一路上為了盡快到達沈陽,兩個逃兵沒少打罵雨農。都不給他飯吃,只是一味的讓他趕路。現在終于到達了沈陽。
還好被前世過大量諜戰片洗禮的張宗賢,教導過雨農遇到被人劫持應該怎么做。
雨農帶著倆人到了自己在沈陽租的房子外。伸手敲了兩下門,停頓了一下繼續又敲了兩下。這是他和手下定力的暗號,表示自己被挾持要他們準備營救。
押送的逃兵也沒有注意,很快就有個小乞丐把門打開。兩個逃兵一人先沖進院子,一人押著雨農走在后面。
待兩人進入院子后,雨農的手下突然從門后躍出,用木棍將押著雨農的逃兵擊暈。走在前面的逃兵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從房子里射出的冷箭射穿了脖子。
雨農看了眼被擊暈的逃兵,雨農從手下那里拿來木棍,對著逃兵的腦袋一棍一棍的敲下去,直到鮮血飛濺到臉上才停了下來。
隨后安排手下將兩人埋在院子里。
先是吃了頓飽飯再洗了個熱水澡,好好休息了一番。第二天雨農就跑出去打聽消息去了。
直到三月初六才確定了,劉綎部全軍覆沒,李如伯部退回出發地后。收到張宗賢書信的雨農,在安排好兩面手下,一人接管丐幫,一人接管情報據點后。
失落的雨農按照張宗賢的指示,前往京城找馬師爺。此時很多在關內有親戚可以投靠的百姓,也都收拾行李往關內逃難而去。
他們已經被眾生應劫錄里描述的地獄場面嚇壞了。只想著離開這遼東。
大明鐵血首輔 第八十九章滿門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