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干宋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岳飛

更新時間:2023-02-06  作者:任鳥飛
干宋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岳飛
今年二月份下旬,也就是李存剛從東京汴梁城撤軍不久,趙桓就撕毀了和約,派姚古統率六萬精銳西軍前往河東救援太原府,派種師中統率九萬精銳西軍前往河北救援中山、河間、真定等河北諸郡。

現在,河北境內的乾軍全部都已經退到了中山府以北,暫時沒有南下的跡象,可以說種師中差不多已經完成了趙桓交給他的任務。

而姚古則是至今都還沒有到達太原城下。

李存率兵包圍東京汴梁城時,姚古和折彥質也各自率領精銳大軍趕赴東京汴梁城勤王。

可由于路程太遠,兵馬、糧草輜重都需要籌集等等原因,直到李存從東京汴梁城撤軍,姚古部和折彥質部都沒有趕到東京汴梁城。

后來,姚古部和折彥質部在懷州與衛州之間相遇。

這時正好趕上趙桓撕毀和約,趙桓便任命姚古為河東路制置使、折彥質為宣撫司勾當公事,令他們立即前去河東為太原城解圍。

姚古和折彥質領命了之后,合兵一處掉頭北上,然后就朝太原方向挺進。

可是由于對河東的乾軍的虛實缺乏了解、忌憚乾軍強大的戰斗力等等原因,姚古和折彥質根本不敢貿然快速北上。

所以姚古和折彥質率軍行進的過程特別謹慎。

這導致他們北上的速度一直不快。

后來,姚古部和折彥質部終于來到了澤州。

姚古派小校王德前去打探乾軍的消息,然后得知乾軍大將岳飛正在率領四萬多人馬南下,即將到達澤州。

姚古和折彥質如臨大敵,開始精心備戰。

卻不想,岳飛在澤州這里打了個轉,就又退走了。

姚古和折彥質擔心這是岳飛的計謀,所以一直擁兵觀望,逗遛不進。

等姚古和折彥質終于探明了隆德府和威勝軍都只有少量的乾軍準備收復隆德府和威勝軍之際,岳飛卻突然又率領四萬人馬返回到了隆德府和威勝軍,并且有再向澤州挺進之勢。

雖然兵馬比岳飛部多一些,可姚古和折彥質對宋軍一直都沒能戰勝的乾軍非常忌憚。

所以,姚古和折彥質并沒有貿然向乾軍發起進攻,而是一直在孔寨河對面的晉城、絳州一帶全面戒嚴,準備跟岳飛打他們宋軍最擅長的防守反擊戰。

而岳飛雖然年輕,也迫切想要打敗宋軍的主力,可他卻沒有貿然向準備得非常充分的姚古部和折彥質部發起攻擊,而是不急不躁的尋找著戰機……

為了表彰河北和河東還在固守的城池,趙桓下詔,以詹度、張孝純等守臣守城有功升賞了詹度、張孝純等守臣,其余守城有功人員,則令詹度、張孝純等守臣根據他們具體立功情況保舉,以示褒獎。

在此基礎上,趙桓親自對河北和河東的戰事做出了很多指示。

見趙桓君臣要么將注意力放在河北和河東的戰事上,要么放在迎接趙佶等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回京這件事上,趙宋王朝的軍備依舊那么松弛,毫無進展,御史中丞呂好問很擔心趙宋王朝的未來,所以他給趙桓上奏章說:

「大乾得志,益輕中國,秋冬必傾國復來。御敵之備,當速講求。今邊事經畫,旬月不見施設,臣僚奏請皆不行下,此臣所深懼也。」

可能是趙桓覺得呂好問說得挺有道理,于是他在百忙之中下了一道圣旨,讓諸路遴選將左,訓練正兵,招納闕額,繕治器甲,儲蓄芻糧,預備軍需。

不過此事隨著趙佶等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成員回到東京汴梁城,趙宋王朝滿朝皆大歡喜,文武百官都以為內憂已不復存在,而乾軍似乎也沒有再南下的意思,外患也已經消除了,所以趙宋朝廷

恬然,以為平安無事,邊防大事也被擱置了,沒有人去關心。

種師道聽說此事了之后,趕緊給趙桓上奏疏:

「大乾欲割河北、河東,而河北、河東眾多官吏軍民不肯叛宋投乾,其勢必為我大宋堅守兩路疆土,此必招大乾皇帝怒火。臣已探知,大乾皇帝正親自過問春種,乃欲多收糧草,必為占據我大宋疆土而備。臣憑此斷之,秋高馬肥,乾軍必再至,以責前約。及今宜飭武備邊防,勿恃其不來,當恃吾有以待之。特為陛下條具所以備邊御敵者,凡八事……」

大體上,種師道的八個主意就是希望趙桓可以下詔,集中訓練河北、河東保甲兵,建橫海軍一道駐守黃河,修塘濼與城池,免河北、河東租稅等等。

趙桓跟一眾宰執討論過后,同意了種師道的這些提議。

可同意是同意了,但趙桓現在可不光是要顧加強國防,剛剛登基的他還面臨改革內政和政治等問題。

李存率軍南下之前,張權、衛仲達、何大圭等趙宋王朝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官員,在乾軍圍城前夕,在趙佶匆忙西逃之際,他們不恤國難,爭先恐后地將家屬送出城去,并且以各種理由擅離東京汴梁城,他們的無恥行徑,引起極大公憤,所以趙桓將他們全部罷黜。

再加上在李存率軍包圍東京汴梁城的這段時間,那些表現得不佳或是不符合趙宋王朝現在主戰風氣的官員,也被趙桓給罷黜了。

這使得趙宋王朝出現了大量的官員空缺。

趙桓得盡快將這些官員留下來的空缺給補足。

另外,耿南仲向趙桓建議早立太子,防止趙佶復辟,打消對趙佶復辟還抱有幻想的人。

趙桓覺得耿南仲的這個建議非常有道理,于是匆忙地將他的嫡長子(也是趙桓的獨子)趙諶立為皇太子,以免皇權旁落。

——耿南仲也因此被趙桓晉升為門下侍郞。

接著,又到了趙桓的生日。

徐處仁代表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請求將趙桓的生日這天命名為「乾龍節」。

「乾龍」取自《易經》乾卦第五爻:「九五,飛龍在天。」

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這是用「乾龍」來比喻趙桓,是希望趙桓能撥亂反正,奮發有為,重振趙宋王朝的雄風。

趙桓自己則覺得「乾龍」這個名字,可以展開為大乾王朝的龍,非常好,寓意他可以滅掉大乾王朝奪回趙宋王朝失去的疆土以及燕云十六州、安南、占城等地,使他成為千古一帝。

所以趙桓很欣然的就將自己的生日命名為「乾龍節」。

——趙宋王朝的皇帝的生日全都是節日。趙匡的生日是二月十六,為長春節;趙光義的生日是十月初七,為乾明節,后改為壽寧節……趙佶的生日是十月初十,為天寧節。

趙桓這個人向來反對鋪張奢華,主張簡樸節約,他最看不慣的就是趙佶他們驕奢Yin逸。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桓在當上皇帝之前,受到了一系列的好評。

不過,可能是YY了他滅掉大乾王朝成為千古一帝,以至于,趙桓異常的高興。

所以,在乾龍節這天,趙桓破例賞賜群臣在紫辰殿舉行宴會,為自己慶生。

趙桓今年二十六歲,這次乾龍節,是一生節儉的他,所過的最隆重的一個生日……

應該說,趙桓也知道,等到秋高馬肥時,李存很可能會再次率軍來攻打趙宋王朝,他應該趕緊儲備軍事人才。

因此,趙桓也曾下旨,讓在東京汴梁城的監察御史以上、在外監司知府軍及路分鈐轄以上的官員,在朝廷大小使臣范圍內,以公心選擇曾經在邊疆任職、或經歷戰陣、以及有武勇可以統兵出戰的人,還要求各舉薦兩人,

寫出其歷任職務,奏明保舉。

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其實也全都已經意識到,李存很可能在秋高馬肥的時候,再次攻打趙宋王朝,以報他們趙宋王朝毀約之仇。

可到底該怎么應對那場有可能到來的戰爭,怎么保衛趙宋王朝,自趙桓以下全都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

也就是說,自趙桓以下,趙宋王朝的掌權之人,其實什么都懂,可他們就是沒有做出合理的戰略目標部署,也缺乏合理的應急預桉,在治國理政思想上,在軍政體制上,趙桓君臣都還停留在和平時期的狀態上,更可悲的是,趙桓君臣似乎更熱衷于清除趙佶時代的舊臣,更感興趣于廢除趙佶時代的政策,種師道等少數看清形勢的人提出來的良好建議,全部沒有引起趙桓君臣的重視。

——在趙桓君臣看來,似乎好像最大的事,莫過于消除趙佶時代的影響,穩住趙桓的皇權和他們手上的權力。

至于目前階段趙宋王朝的宰相徐處仁,他是神宗元豐八年的進士,四朝元老,他的政治經驗應該很豐富,人又是主戰派。

所以,對于徐處仁當宰相,很多人都抱有很大的期望。

可徐處仁主戰歸主戰,但他到底只是書生,根本就不了解軍事。

雖然他也提出了「改革馬政,也就是建議將在東京汴梁城集中養馬,改為分散到各路軍中養馬」和「拘戶絕田土,召募鄉兵」等建議。

可這遠水解不了近渴,根本就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趙宋王朝所面臨得迫在眉睫的危機的良策。

其實——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趙宋王朝還不危險。

真正將趙宋王朝推向深淵的是,自趙桓以下,對當前的形勢、對趙宋王朝真正的實力全都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這使得趙桓君臣,不僅不積極準備應對李存二次伐宋,竟然還不顧一切的將宋軍的主力全都派去救援太原城……

最初來救援太原城的一共有兩支大軍。

第一支是姚古和折彥質所率領的六萬西軍,這部分宋軍一直在澤州一帶逗留。

第二支是張孝純的兒子張灝所率領的河東兵馬和鄜延路軍馬使黃迪所率領的鄜延軍,他們也有數萬之多。

從兵力上來說,宋軍的人數是岳飛手上的人馬一倍多。

而且,此時岳飛手上只有兩萬多馬軍,也不如宋軍多。

按說,這種情況下,宋軍應該主動跟乾軍會戰才是。

可姚古卻打定了主意,據險而守,根本就不主動跟岳飛會戰。

兩軍對峙到了四月末,見姚古始終躲在他自己建的龜殼中不出來,又得到軍情處探得的宋軍的糧草輜重嚴重跟不上,鄜延軍中連箭失都所剩無幾了的情報,岳飛立即改變戰略,派張憲率領破敵軍去擊敗汾州東北上賢村一帶的鄜延軍。

張憲領命了之后,派郭進率領一千馬軍前往黃迪軍寨前誘敵出戰,順便偵查宋軍的陣地。

經過郭進他們的偵察,宋軍共有九座軍寨駐扎于上賢村一帶,都設在北岡上,相距數里。

而宋軍全都遵照黃迪的命令,緊閉寨門,并不出戰。

將宋軍的情況探明,又見宋軍應該不會出戰,張憲很果斷的親自率領破敵軍趕來,他們迅速分成九股,另外還分出一部分,到距離軍寨三五里的地方停下——這是預備隊。

鑒于大環境如此,

九股破敵軍很快便在張憲的指揮下,分散開,然后各自朝著宋軍的一座軍寨沖去。

黃迪所在軍寨,是張憲重點攻擊的方向,所以首先遭到攻擊,而且還是張

憲親自帶人攻擊。

黃迪也是一員戰斗經驗非常豐富的將領,他見張憲親自率軍沖來,立即派三隊神臂弓手出寨,在高岡上向破敵軍射擊。

可破敵軍并不后退,馬上邊沖擊黃迪的軍寨,邊在馬上向宋軍展開還擊。

兩軍對射了一段時間了之后,黃迪軍中的箭失突然就用光了。

沒了箭失,黃迪部宋軍立即就如同沒牙的老虎一般,被張憲抓住戰機,身先士卒的沖進了轅門。

寨中守軍與張憲親率的破敵軍廝殺了一陣,抵擋不住,四散奔潰而去,還有不少寨中的官兵、百姓以及運糧民夫,見勢不好,紛紛跪地投降。

不久,其余諸寨也全都被破敵軍給攻破了,宋軍殘部各自朝著汾州方向潰退……

經此一敗,趙桓君臣立馬就慌了。

有人對趙桓說:「朝廷若再不救援太原,太原城必定很快失陷。」

趙桓聽言,趕緊開會向一眾宰執問計。

許翰在會上向趙桓建議,左右河北的局勢也穩住了,便令種師中率領其統制的九萬西軍精銳向西挺進去救援太原城,同時令姚古和張灝各自率領本部人馬迅速北上,三軍互為掎角,共解太原之圍。

許翰認為,種師中部人馬從側面進攻,姚古與張灝部人馬從正面進攻,三支主力部隊加一起,接近二十萬,沒有理由救不下太原城。

趙桓覺得許翰的戰略很有道理,立即按照許翰的戰略構想給種師中下令。

此時,種師中已經探得,李存剛給岳飛派了三萬馬軍當作援軍,甚至連自己的親衛游奕軍都派給岳飛了。

因此,接到趙桓的命令了之后,種師中并沒有立即就去救援太原城,而是先給姚古和張灝寫信,相邀一同去救援太原。

——種師中覺得,他這一軍不一定是手上擁有至少五萬騎兵、總兵力差不多十萬的岳飛的對手。

再說乾軍這邊。

見宋軍三支主力全都來救援太原城了,岳飛和韓昉等人一商量,果斷放棄了隆德府和威勝軍,然后直接向太原城方向收縮兵力。

趙宋朝廷得知此事了之后,不少人都判斷岳飛很可能是準備全線退兵。

趙桓君臣覺得,這是重創乾軍的大好機會,或許還能一勞永逸的解決乾軍入侵的危機。

所以趙桓君臣對種師中遲遲不進軍很惱火。

趙桓毫不留情的給種師中下詔,對種師中說乾軍可能在全線撤軍,催促種師中立即向太原進兵,早日取得大捷,詔書中還很嚴厲的用上了「逗撓」之類的詞語。

種師中讀詔后,嘆曰:「逗撓,兵家戮也。吾結發從軍,從未退卻,今老矣,忍以此為罪乎!」

許翰更是一日之內給種師中連發了六七封檄書,而且是一封比一封措辭嚴厲,指責種師中逗遛玩敵,強令種師中立即出兵,必須以解圍太原來贖罪。

種師中被趙桓君臣給逼急了,仰天長嘆:「事之不濟,天也。吾何愛一死,不以報國耶?」

于是,種師中在趙桓君臣的逼迫下,率軍從土門出井陘關,向榆次進軍。

同時,種師中寫信給姚古和張灝,約定三軍分道俱進。

為了完成趙桓君臣交代下來的任務,種師中還下令,輜重與賞軍之物皆不隨軍,全部留在真定,大軍輕裝前進。

岳飛派游騎探明種師中部的動向了之后,選擇再收縮兵力,示敵以弱。

因此,種師中部這一路之上都沒有碰到乾軍,順順利利的就從河北進入到了河東。

見此,自種師中往下,全都以為趙桓君臣猜對了,乾軍真的全線撤軍了。

所以,種師中部人馬,行軍路上

軍紀散漫,隨意而行。士兵都未披堅執銳,甚至連作戰用的武器都交給差役們背著。全軍上下,皆無戰斗準備。還有就是,由于種師中著急進軍,沒有帶夠糧草輜重,使得其軍中后來嚴重缺糧,以至于自種師中以下,每人每天僅分給一勺黑豆吃,將士們因此饑餓難忍,疲憊不堪,這使得種師中部的士氣低落,戰斗力很弱。

在靠近太原城的這段路上,岳飛害怕種師中警覺,開始以小股人馬誘敵深入。

種師中部宋軍遇到這些小股乾軍了之后,用神臂弓多次擊退乾軍將士。

種師中想獎賞這些神臂弓手,可是他隨身攜帶的銀碗不夠,只好作罷。

不少宋軍將士見種師中有功不賞,既怨恨又氣憤,紛紛不愿再繼續作戰,甚至四散逃去。

等到種師中部行軍至殺熊嶺,岳飛親自率領十萬主力與種師中部決戰。

這一戰,沒有任何懸念。

岳飛以有心算種師中大意,又是以逸待勞,人馬還比種師中多。

結果,將近九萬宋軍,死得死,降得降,幾乎被岳飛全殲,只有張俊等小股人馬,仗著武勇和運氣四散逃了出去,或是流落山林,或是退回到平定軍。

最后乾軍將宋軍包圍,種師中身邊只剩百余人馬。

這時,有人拉來一匹馬,讓種師中騎上突圍。

可種師中卻不肯走,他慘然謝曰:「吾大將也,事至于此,不當求生,爾曹亟去,無攖賊鋒。」

最終,種師中被流失射中而死,飲恨疆場,壯烈殉國。

擊敗種師中后,岳飛立即率領所有馬軍南下,迎戰姚古部宋軍。

兩日后,岳飛部在盤陀與正在緩慢北上的姚古部宋軍遭遇。

乾軍擁有五萬多馬軍,姚古部和折彥質部加一起總共才六萬人馬。

岳飛用李存所傳授的蒙古鐵騎的戰法,很輕易的就擊潰了姚古部和折彥質部。

宋軍殘部被乾軍一直追殺到了威勝軍。

裨將焦安節等人見乾軍的馬軍實在是太兇悍了,散布謠言說「乾軍兇勐不可敵,大家若是再戰,必定全都得被乾軍留在這里,尸骨無存」,動搖軍心,并力勸姚古退師隆德府。

姚古見乾軍確實勢大難敵,又聽信了焦安節等人的勸諫,便連夜率領宋軍殘部退到了隆德府。

在隆德府,焦安節等人又故技重施,然后力勸姚古不如趁機遁去。

穩了一輩子的姚古,這次真的被岳飛給打慌了,進而選擇聽信焦安節等人的建議,率軍繼續向南逃去。

岳飛則親率數萬馬軍,綴在宋軍身后,一直將宋軍的殘部追殺過黃河。

連勝宋軍種師中和姚古兩員大將,擊潰了十幾萬宋軍,攻占了大片疆土,才二十三歲的岳飛,名聲大噪……

六千字大章求

干宋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岳飛

上一章  |  干宋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