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第六百七十四章 價值所在
昭武八年九月,隨著和碩特部的正式臣服,大恒的宗藩體系,儼然又多了一位重量級的藩國。
即………和碩特部!
這對大恒而言,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西北藏地,對大恒而言,難點,不僅僅是在于地勢,更大的原因,是在于文化。
一個自成一體,根深蒂固的獨特文化!
這兩項難點,便是阻擋大恒鐵騎的銅墻鐵壁。
但和碩特部的臣服,就等于是在這銅墻鐵壁上開了一道缺口!
對西北藏地而言,這無疑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引狼入室”!
但對大恒而言,便是徹底打開了西北之門。
借著上國之名義,大恒便可徹底邁入西北藏地,邁入了北進戰略的最關鍵一步。
哪怕和碩特部心不甘情不愿,只要草原亂局持續,和碩特部要生存,就只能老老實實的當著大恒的狗!
而草原亂不亂,到現在這個地步,已經是大恒說了算了。
當然,天子對和碩特這個新小弟,卻是比對南邊的那些藩國要熱情得多。
畢竟,這個小弟的統戰價值,很大很大。
在和碩特部覲見天子之時,天子便當場表示,會大力支持和碩特部。
隨即,大恒便火速調集了一批堆在軍械倉庫都發霉了的前明古董火器,什么火繩槍,虎蹲炮,魯密銃等等,更是調集了五萬石糧草,作為支援小弟的誠意。
當然,這些支援,自然不會沒有條件。
如開山修路,如商業聯絡,軍事駐軍,以及,最為重要,卻是在大恒對和碩特部的條件中,最為不顯眼的“大餡餅”!
即……大恒放開對和碩特部的邊關商貿!
這一點,對和碩特部而言,無疑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畢竟,藏地貧瘠,什么都缺,而大恒這片土地,從古至今,都是北方異族窺視的富庶之地,在他們眼中,大恒什么都不缺!
而古往今來,互市商貿,向來是中原王朝鉗制北方異族的重要手段。
而大恒,竟然放開了互市邊關?
當天子道出這一待遇,本還對臣服一事頗為不忿的和碩特部大汗,頓時喜笑顏開,上國大皇帝,那可是叫得是一個熱情。
天子也只是輕笑著,未曾多言。
大恒較之西北藏地,無論是國力,還是物產,皆是天與地的區別。
大恒地域遼闊,物產豐富,有無數西北藏地需要的物產,可西北藏地,有多少大恒需要的?
更別說,還是在如今這個生產力慢慢革新的時代。
經濟殖民!
貨幣霸權!
暢通了商業貿易交流,那這兩點,隨著時間推移,就必然在西北藏地達成,甚至通過古之絲綢之路,影響到更遠的地方!
而當這兩點達成了,那大恒北進之計劃,幾乎就沒有了任何阻礙!
事實上,這一政策,在天子提出時,也曾遭到了文武重臣的極力反對,認為商貿暢通,會養寇為患。
畢竟,與和碩特部開啟了商業交流,放開了邊關商貿,那這些商貿交流,必然會流通至西北其他部落,也會流通至漠北漠南的林丹汗部。
這無疑是資敵行為。
但天子的想法,卻完全不同。
以前要關閉互市,封鎖草原,是因為,草原有霸主,林丹汗幾乎是漠南漠北母庸置疑的大汗,西北也是一片平靜,四大部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如此,就只能選擇封鎖邊關商貿,挑撥離間,削弱兩方力量。
而現如今,三方爭霸,戰亂不休。
大恒顯然就沒有封鎖的必要了,反倒是可以打開商貿邊關,這樣,才能讓他們有力量繼續打下去!
再者,生產力的革新跡象,以及紙幣的定型,儼然讓經濟殖民與貨幣霸權這兩個新名詞,在大恒有出現的希望。
天子也希望借此,能夠讓大恒接觸到這兩點。
畢竟,自古至今的文官,大都不喜歡勞民傷財的開疆拓土,但弄陰謀詭計,卻都是一把好手。
這等謀國之策,一不用勞民傷財,二不用兵甲殺伐,顯然很適合文官這個群體。
天子很堅信,只要文官們接觸到了這等謀國之策,絕對能將其玩出花來!
專人做專事,為天子,把握好大方向即可,很多勞心勞力的事情,都可交給下面的臣子去辦。
而這種事,誰都沒有經驗,天子雖懂,但也只是懂得皮毛,文官重臣們,更是一臉懵。
凡事有一便有二,這一次弄成功了,那接下來,就更順利了。
當然,通商于西北,還有一點,亦是堪稱天子對大恒天下的一次嘗試。
天下格局,從漢唐時的東西為重,到現如今南北為重。
而南北,顯然貧富極為不均勻。
南方本就比北方要富庶得多,未來的海洋時代,更是會加重南方的富裕。
而當天下財富集中于南方,那不可避免的,便是一切重心的南移!
哪怕政治中心在于北方,也絕對違逆不了這個大勢。
畢竟,最清楚的一點,富庶,那就意味著家有余財,家有余財,才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也就會有更好的教育環境,也就更容易出人才。
而富庶,也就會為朝廷貢獻更多的財稅,也就會吸引朝廷更大的精力去關注!
而朝廷更大的精力關注南方,對北方,也就會少幾分關注。
如此,便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南方越來越富,北方停滯不前,乃至落后。
而當北方落后,停滯不前,如草原,西北藏地,這些本就落后的地方,自然會成為雞肋之地。
這也是為何以往歷朝歷代,開國之時打下極大的疆域之外之地,但在王朝中后期,往往都陸續放棄,轉入全面的戰略收縮之勢的根本原因。
畢竟,入不敷出,還得讓其他富庶之地補貼著,這種賠本的買賣,沒幾個人愿意做。
這是正常的規律!
天子開發遼省,于渤海各處設市舶司,也皆是為了讓北方也能更富一些,盡可能讓南北的天平,更可能的平衡一些。
如今決策通商西北,也有這一點的原因存在。
即打通古之絲綢之路,聯通中亞,給北方,再添一個富庶的來源點,讓南北,盡可能的平衡!
開疆拓土,從來就不是打下來了,就能守住。
最根本的因素,在于,打下來了,能不能讓這個地方,產生價值!
即哪怕守住這個地方會入不敷出,但只要這個地方的價值,遠遠大于這個入不敷出,那不管是誰當政,只要腦子沒毛病,那就必然會母庸置疑的守著。
這個價值,又可分為戰略地位,經濟地位!
嚴格而言,西北藏地,無疑是有著天大的戰略價值,只不過,在這個時代,生產力還沒到后世那一個導彈可以打遍全球的地步,其戰略價值,還體現不出來。
戰略價值行不通,那就只剩下讓其產生經濟價值,才能讓這塊土地,成為永固之土!
而一旦絲綢之路徹底發展起來,藏地無疑就有了極大的經濟價值,且,這個經濟價值,不僅僅只是藏地本身。
還意味著藏地聯通的那些商貿國家,以及內部疆域與藏地聯通的省份,如河套,陜西,四川等等,皆會受這個經濟價值的影響,亦或者說受益!
南北之天平,哪怕還是難以平衡,但也不至于傾斜得太過嚴重!
如此,藏地,就必然是不可割舍的固土,具備極大的價值所在!
不然的話,一塊地勢崎區,環境惡劣,且難以管理的土地,就完全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雞肋。
長期的入不敷出,說不得哪一代,就將其放棄了。
這個可能性,顯然并不是沒有,而且,可能性,非常之大!
前明的從戰略進攻,到戰略收縮,經歷了多少年?
永樂五征漠北,其孫繼位,幾乎便全盤否定了永樂的戰略進攻策略,這中間,間隔才短短幾年時間!
顯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那些被收縮放棄之地,價值不夠!
再者,就是因為國家的富裕重心,在于南方。
要避免重蹈覆轍,又沒有經驗參考,天子只能試探,一次次試探,爭取,能夠改變這些……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第六百七十四章 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