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三國:曹操和劉備扶我登基

第一百一十章 細君公主出塞圖,置之絕境而生

更新時間:2022-07-20  作者:牛奶糖糖塘
三國:曹操和劉備扶我登基 第一百一十章 細君公主出塞圖,置之絕境而生
驛館后院。

顏良正在分錢,每個來此公干的郡卒都是一小袋。

“弟兄們,都有,都有。”

“不用搶,每人都有,弟兄們好不容易遠來,吃喝算我的,來…給你,接著。”

說著話,顏良再度將一袋袋錢幣拋給一個個郡卒。

“顏公子大氣。”

郡卒們笑吟吟的接過錢,不忘清點一番。

一千多錢,不是個小數目。

抵得上他們三個月的俸錢了。

當然,顏公子為何要發給他們錢?

這點,大家都心知肚明…

來解良縣監察,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從來都是個肥差。

“要不是荀督郵管的嚴,今晚,我都打算包下縣城里的青樓紅館,讓諸位弟兄們好好放松放松,唉…等這趟差完了,我再給諸位安排。”

顏良說著漂亮的場面話。

作為縣長的兒子,傲氣是有的,可話也說的漂亮。

“顏公子大氣!”

隨著一道道稱贊顏良的聲音傳出,顏良不敢多留,分發完錢幣后就撤離了。

臨走前,顏良不忘抬頭去望了眼驛館的前堂。

驛館后院與前堂差著幾個院子,只要這些郡卒不講,荀彧就不會知道。

倒是他走后…

幾個正開飯的郡卒,正圍在一起討論著這事兒。

“顏公子發這么多錢,好生大方啊!”

其中一名新來的郡卒感慨道。

“大方個錘子!”一旁的老郡卒連忙張口。“你知道這解良縣的水有多深?他顏家、秦家不知道賺多少了,就分給咱們這點兒,打發要飯的?”

一改往昔得到錢時的欣慰,這次的一干老郡卒們似乎很不滿意。

“老孫,別生氣…荀督郵不是說了么?”又一名老郡卒張口道:“這趟,咱們荀督郵就是來刨個底朝天的,荀督郵可說了,若是查到了賬款,不論是誰的,一半上交給國庫,其它的一半,府庫留下五成,其余的五成都是讓咱們弟兄們分,算是咱們弟兄們公干的獎勵。”

說到這兒,那新郡卒連忙問道:“這一半兒又一半,分到咱們手里的才有多少?”

“你懂個屁!”老郡卒當即解釋道。“別說是一半兒又一半兒了,這顏家還有那秦家貪墨的錢財綁一塊兒,就是一成的一成,也夠咱們弟兄們一世衣食無憂了。”

這話脫口,一干新郡卒湊了過來。

“真有這么多?”

“騙你們作甚?我老家就是解良縣的,解良縣誰人不知,秦家、顏家府邸內,土里面埋著的都是金子。”

講到這兒,這老郡卒壓低了聲音,示意大家伙兒不要聲張。

“荀督郵讓咱們該收錢收錢,咱們心里可得通透,該賣力時也得賣力,你們一個個的都放機靈點兒,遇到荀督郵這么個英明且慷慨的‘主子’,可不容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噓!”

老郡卒比出食指,旋即“哈哈哈哈…”大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不忘嚷嚷。“顏公子大氣,這幾日咱們的花費,顏公子包了!大氣,大氣!”

這算是另外一種“掩人耳目”!

是啊…

顏良給他們的是一袋子錢,可因為荀彧,這些老郡卒已經看不上這些錢了,他們看重的是顏家、秦家的家財萬貫!

河東解良縣,秦府正堂。

秦家老爺秦牛手捧著一幅“細君公主出塞圖”,連連驚呼。

“哎呦,這是一幅上好的‘細君公主出塞’圖啊,上面這詩也好‘山遙水遠遺墨間,彼岸花開意連連’,特別是這一筆勾畫的細君公主,簡直傳神?這般神乎其神的畫技,怕是得出自已故的蜀郡太守劉褒之手吧?”

秦牛原本是顏家奴仆,一朝變成地方豪門,為了擺脫奴氣…自是樂于附庸風雅。

這些年格外喜歡收集名貴字畫。

人就是這樣,越缺什么,就越想得到什么。

當然,除了收集外,更多的,他需要類似這等“有內涵”的物件去上下打點。

畢竟…

尋常的家族喜歡錢,可真到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這樣的頂級世家,錢哪行啊?俗氣…得投其所好。

而當朝帝師,太傅袁隗就格外喜歡這“丹青”之術。

至于,他提到的蜀郡太守劉褒,則是桓帝朝時,有名的大畫家,曾畫過《云漢圖》和《北風圖》,喜歡繪制這等邊塞風光。

只是…桓帝朝時就不幸病逝。

當然,秦牛也就是對畫藝一知半解,若是真懂,從筆毫間勾勒的許多細節也能看出,這畫絕非劉褒之手。

技藝上還差著一截呢!

站在秦牛面前的是一個中年男人,四十歲出頭,樣子格外的精神。

他指著畫道。

“這畫的確是出自‘劉褒’之手,世人贊譽‘劉褒’畫藝逼真,所謂‘嘗畫《云漢圖》,人見之覺熱,又畫《北風圖》,人見之覺涼’,可誰又知曉,他繪制的這副《細君公主出塞圖》才堪稱絕美、凄靜,是其畢生之大成之作,筆走龍蛇間,將細君公主趕赴胡地之時,對未來生活的迷惘與故土的留戀勾勒的淋漓盡致。”

“還是你們太原王氏厲害呀…”秦牛看著眼前的中年男人,“只是,子師遠途而來,應該不是為了這個吧?”

他口中的子師乃是王允,如今擔任晉陽郡吏,是“六百石”俸祿的官員,論及地位可是要高過解良縣縣長一籌。

說起來,這還是秦牛第一次見到王允,以往只知道太原王氏是山西的豪門望族,詩書傳家。

不曾想,今日一看…似乎也沒什么架子。

跟他這樣的豪族差不多,這點讓秦牛頗為嘚瑟。

“唉…”

就在這時,王允嘆出口氣,“我拿出家傳的這《細君公主出塞圖》,還不是為了我那孺子?”

秦牛眼珠子一定,“可是縣衙中的馬吏王蓋公子?令郎年紀輕輕,就掌管一縣之馬吏,前途無量,前途無量啊!”

“前途無量個屁!”

別看王允文質彬彬,說起臟話來,絲毫也不含糊。

“秦族長啊,你也是一方豪族,應該清楚,憑著我們的家世,讓我們的這些孩子讀個官學,未來舉個孝廉,做個郎官,發展不錯的到地方做個縣令、縣長之類的并不難,可…若是要躋身朝堂,去做公卿、士大夫,那…憑著我們的家門還遠遠不夠。”

秦牛眼珠子一轉,他突然想明白了王允的來意。

王允不遠數百里趕來解良,一出手就是這么一副“名家之作”,原來…是想要請他秦牛引薦,攀附朝廷中的大員哪!

果然…

誠如秦牛想的那般,王允繼續開口。

“我一共三個兒子,就王蓋這么一個嫡子,一直做個馬吏有什么前途?古言‘父母為之子女,則為之計深遠’,當務之急,得朝廷重臣舉薦,若是能進入太學,‘學者,祿在其中’,出來后在洛陽任職,再不濟也是個議郎,那可是能在天子身邊的,日后有望攬德陽殿一席之位!”

“我聽明白了…”

秦牛一捋胡須。“子師遠途而來,不惜拿出這幅《細君公主出塞圖》,是為了讓我替你引薦袁太傅?可…我哪有這能耐呀?我在袁太傅面前,哪能說上話呢?”

“非也非也…”

王允連忙擺手。“不是引薦袁太傅,而是引薦顏縣長,誰人不知顏縣長可是當朝袁司空舉薦的!”

‘偏偏,往昔我太原王氏因為一些生意路過解良縣時,沒有與顏縣長招呼一聲,鬧出過一些不愉快,還望秦族長做個和事老,為我美言幾句,如若秦族長不嫌棄,這幅《細君公主出塞圖》就贈給秦族長了,聊表謝意。”

“至于讓顏縣長引薦袁公,那我自當再備厚禮…若吾兒真的能入太學,那秦族長將是我太原王氏一生的恩人哪!”

哎呦…

看著那《細君公主出塞圖》,品味著王允這愛子心切,為兒子操碎的心,滿滿父子情誼啊,還真是‘父母為之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哈哈哈…”

秦牛笑了,王允也附和著笑了。

“子師啊,這事兒你不能慌,越慌越容易出亂子,當務之急…容我去向縣長稟報一番。”

秦牛回答的模棱兩可。

只不過,言語間,他一直盯著那《細君公主出塞圖》,這等已故大家的畫作,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且…

秦牛一直想要直接與洛陽城的袁氏締結聯系,如果他能搭上這條船,那何必再有顏家這么個中間商賺差價呢?

這幅出自大家之手的《細君公主出塞圖》,作為禮物,拜訪袁家兩位族長,就很合適嘛!

“噢…”王允面露為難之色。“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就…就在客棧中住下,等著秦族長的好消息。”

說話間,王允就要收起這《細君公主出塞圖》,不過他故意的慢了一些,像是給秦牛充分反應的時間。

“且慢!”

果然,秦牛一把握住了王允的胳膊。“子師啊,不是我信不過你,萬一我這邊跟顏縣長說過了,你突然又變卦了,那我豈不是陷入兩難嘛…所以…”

秦牛眼眸再度轉向這《細君公主出塞圖》上,意思再明白不過。

“噢…”王允一敲腦門。“是我的錯,疏忽了…疏忽了,這樣…權且這圖就先存在秦府,我們以三日為期如何?我且等在縣城中的有間客棧…靜候佳音,靜候佳音。”

“可憐天下父母心,子師你放心,孩子上太學的事兒,那是大事兒,我這人最喜歡幫助孩子們哪!”秦牛在王允的肩膀上拍了拍。

其實,他壓根就沒想把王允介紹給顏和。

直接繞過顏家,等他秦牛靠上袁家這條大船,幫不幫王允,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么?

至于,之前嘛…

這《細君公主出塞圖》自然不能奉還了。

這種事兒,秦牛有的是手段。

“告辭!”

兩人又寒暄了一番,王允就告辭去了。

秦牛將他送出府邸,忙不迭的回屋,再三欣賞著這《細君公主出塞圖》。

“絕了,絕了!”

也不知道,是夸耀這畫技,還是驚嘆于自己的一番圖謀。

一邊欣賞,一邊幻想著,憑什么這些年,顏家就要騎在他秦牛的頭上?

憑什么竊天塢劫掠的,顏家就得占大頭…

都是送錢給汝南袁氏!

你顏家送得?我秦家就送不得?

“呵呵…”

眼眸盯著圖卷,秦牛冷笑出聲,仿佛,他已經看到了未來…秦家的傲然崛起。

夜幕垂降,荀彧頭戴儒冠,坐在桌案上以手支額,緊緊蹙著眉頭強忍困意。

他的面前三名郡吏被侍衛帶了進來。

“拜見荀督郵。”

荀彧抬抬手,止住他們再行禮,繼而一指,指向這屋中三處桌案,那上面堆積著累累如山的竹簡、絹帛。

“這是解良縣三年來所判案件、所推行政令的一部分,三位在郡中,一掌綱紀,一掌文書,一掌刑名,今夜咱們就一起,把這些文書全部仔細查閱一遍,有任何疑點,違礙之處,都即刻上報于我。”

三名郡吏心頭復雜。

作為郡吏,自是少不得與解良縣打交道,顏和他們都是熟悉的,就在不久前,他還送上了新一年的“孝敬”。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如今真要去徹查其違紀之舉,多少有些下不了手。

只不過,幾人表情依舊平靜,彼此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

似乎在說,老樣子,還是過一遍…

隨便看看得了!

只有荀彧一本正經的取來文書,細細的去翻閱。

一時間,屋內十分安靜,唯有竹簡輕微的聲響。

隨著夜的深入,天氣由白日的燥熱變得冷了幾分,夜風凜冽。

油燈已經燒的差不多殘了,窗外的天依舊是黑蒙蒙一片。

荀彧又去點了盞燭火,目光喃喃的望向窗外,夜闌人靜、萬籟俱寂…似乎,這樣的靜謐,讓他的心頭也在遐想著什么。

明日午時,就是關長生被問斬的時候。

時間已經所剩不多了。

他不時的用筆標記,看了眼快要干涸的墨池,揮動手掌,放下新的墨塊。

看完了一篇,荀彧伸手又取來一卷文書,熟練的扯開外束的絲繩。

就在這時,從窗外隱隱傳來一陣呼喊聲,荀彧微微皺了皺眉毛,側耳去聽,他是個謹慎的人,這雖是驛館,卻也是官署范圍之內,如此深夜…這般大聲喧嘩可不怎么成體統。

“走水了!”

“走水了!”

更清晰的呼喊聲從外面傳來,荀彧手中的毛筆一顫,險些把墨汁滴到鋪好的竹簡之上。

夏季風干物燥,古時的房屋又多是木制制成,最怕火災,且一旦燒起來,會連綿一片,無休無止。

荀彧迅速的起身,推開門快步走了出去。

大門一開,門外的夜風呼的吹進來,荀彧驚愕的看到,是縣衙的府庫方向燃起了沖天大火,火光照亮了半個天幕。

整個官署已經亂成一團,所有的衙役跑來跑去,吵吵嚷嚷,到處都是呼喊聲。

有朝縣衙外跑的,也有朝縣衙跑的,像是一群沒頭蒼蠅。

“哪里著火了?”

荀彧抓住一個衙役。

“是府庫。”衙役連忙回道:“莫名其妙的府庫燃起了大火。”

府庫?

荀彧眉頭一怔,他連忙追問,“府庫中可放著些什么?”

“除了一些庫錢,布料外,就是文書…是這些年所有案子的卷宗,還有推行各個政令的文書,以及縣城的戶薄。”

卷宗,政令,戶薄?

荀彧的眼眸一下子就凝了起來,燒毀了卷宗,許多案子就變成了無頭蒼蠅一樣,冤假錯案更是無從談起;

燒毀了政令,解良縣這些年頒布的政令就無從探尋;而戶薄…這些關乎著解良縣真正的人口,有沒有瞞報?有沒有少交稅錢,這些都是重要憑證。

“好狠的心,縣衙都敢燒!”

荀彧咬牙道。

他急忙清點手下郡吏,就往縣衙救火。

此時火勢愈發的大了起來,甚至在外圍都能感受到那股熱浪。

與此同時,顏和也帶著一干衙役趕了過來。

荀彧計算了一下,顏和與手下居住的位置就在府衙內,按理說,他們救援這府庫的額速度理應更快,可他們卻出現的比荀彧還要慢。

“荀督郵啊,你看看這…方才我按照你吩咐的,派人去取卷宗,不曾想,一名衙役不甚打翻了香爐,引燃了整個府庫,火焰滔天,府庫中的衙役見火大,慌忙逃出,這打翻銅爐的衙役更是被活活燒死在里面。”

顏和解釋道。

荀彧的眼光毒辣,能從他的解釋中,感覺出一絲隱藏在表現下的幸災樂禍。

此時,整棟府庫已經被火龍籠罩,煙火縈繞,不時發出“嗶嗶剝剝”的聲音,一群衙役驚慌的拿著掃帚與濕麻拼命撲打。

這也只能控制住大火的蔓延,很難短時間熄滅。

荀彧掃視一圈,忽然問道。

“為何府衙中無水?”

他手指一排大缸,那里本該盛滿了水,以備火警之需。

“還有,庫房爐火打翻,為何其內衙役沒有第一時間盛水滅火?反而是逃走?”

顏和不慌不忙的解釋道:“縣衙中槳洗沐浴,都是出自缸中,況且,荀督郵要案件卷宗,所有人都去搬運,誰能補水?”

儼然,顏和都提前想好了。

一邊開口,一邊還帶著勝利者一般的姿態,挺著胸脯看著荀彧。

荀彧沉默…

顏和心情大好,可臉上故作難受。“誒呀,這可怎么辦哪?一把大火把卷宗都燒了,連帶著文書與戶薄也都燒了,傷腦筋了,督郵這還查什么呀?真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這話…無異于勝利者的宣言。

見荀彧不說話,顏和連忙道:“快快快,快去救火呀,這里沒有水,不會去隔壁街道接水么?看把荀督郵都急成什么樣子了?”

面對著對方這“趾高氣昂”的話,荀彧沉著臉也指揮手下分成三隊。

一隊去支援滅火,盡量不讓火頭蔓延到周邊的房舍;

一隊去救人,看看有沒有人還在庫房之中;

還有一隊嘛…他們似乎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

在一眾人“努力”的救火下,大火足足燒了兩個時辰,直至庫房被燒成了白地后,方才撲滅。

的確…

庫房中有一具燒焦的尸體,想必就是顏和口中,那不慎打翻銅爐,引起大火的衙役。

——好狠的心哪!

荀彧心頭喃喃。

“誒呀…”倒是顏和,他故作為難,一副垂頭喪氣直跺腳的模樣。“這可怎么辦哪?這可怎么辦哪?”

荀彧看著他那“滑稽”的表演,眼眸中似是飽含著無限神傷。

卷宗沒了,冤假錯案,也就無從查起了!

這是釜底抽薪哪!

“荀督郵,你說?怎么辦哪…雖說,這是那衙役的失職,可…終究是人已經死了,人死不能復生,再去責怪,也于事無補,只是荀督郵這次的監察怕是…”

顏和湊到荀彧的面前,連連張口。

如果說方才,是勝利者的宣言,那么…現在,就是嘲諷,是赤果果的嘲諷。

顏和就差說一句

——荀文若,你不過如此!

“顏縣長好手段哪!”

荀彧感慨道。

“哈哈哈…”

顏和意味深長的回道:“還是《六韜》中的那句話,‘操刀必割,執斧必伐’,機會使然,有些事推到身上了,該動手時,也須自己動手啊!”

荀彧環視著一群搬開瓦礫,搜尋物件的郡卒,淡淡的冷笑,“好一個‘操刀必割,執斧必伐’!”

言及此處…

突然,一個黑影踏著瓦礫快步跑了過來,他的腳步很重很沉,如同一只大象踏過斷壁殘垣,“噼里啪啦”踩碎瓦礫的聲音不絕于耳。

當他快接近時,顏和才驟然發覺,面色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心頭暗道:“這黑漢子,不會是那個家伙吧?”

他方才想到這里…

只見那黑漢子拱手朝荀彧一拜。

“督郵,不好了…天子御賜給你的那幅《細君公主出塞圖》被一個黑衣人偷走了,我等發覺時立刻去追,最后追至秦府時,這偷圖者方才失去了蹤影!”

“我已經派弟兄們把秦府給圍起來了,一只蒼蠅都飛不出去!”

沒錯,圍住秦府的人,正是方才荀彧派出的第三隊!

此言一出。

顏和的臉色一冷,怎么會是…秦府?

那…這里?這卷宗?

荀彧原本要重審的卷宗…是…是…

“呵呵…”

不等顏和徹底想通,荀彧轉過頭來,朝他淺淺一笑。“自打進入這縣城起,荀某就從未小覷過顏縣長,所以這調查卷宗不過是聲東擊西…”

“‘操刀必割,執斧必伐’,該動手時,自然也得自己動手?顏縣令說,不是么?”

言及此處…

荀彧進一步的壓低聲音:“顏縣令,這盤棋才剛剛開始,好戲在后頭呢!”

話音落下,荀彧面色一改,當即大喊道:“膽大包天,竟敢偷天子御賜之畫,來人,與我一道去搜秦府!”

三國:曹操和劉備扶我登基 第一百一十章 細君公主出塞圖,置之絕境而生

上一章  |  三國:曹操和劉備扶我登基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