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世界 第二百六十五章 家中來客、日常
《畫皮》殺青,方南馬不停蹄從河東機場飛回了京城。
誰想剛一落地,就被神通廣大的十多位娛記給堵上了。
他頓時頭疼不已。
近一個月,他沒有作品上映。
卻一直處在輿論旋渦當中,處在風口浪尖。
春晚總導演、競選奧運主題曲的歌被斃、《繡春刀》和《變形金剛》撞檔。
與他息息相關的三件事,沒有一件是好相與的,說多錯多。
面對十多位娛記拿不到一手新聞誓不罷休的態度,方南默默的掏出大號墨鏡,用以遮掩臉上的無奈。
“方導你好,我是渣浪娛樂記者,作為央視外聘的第一任春晚導演,你是否會對08年春晚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大刀闊斧?肯定不會,春晚辦了20多年,節目形式已經具象化,老百姓都習慣了。我最多就是在內容上多下功夫,不存在什么改革。”
“方導你好,我是土豆視頻的記者,我想問你會怎么解決每屆春晚必然出現的春晚是北方人春晚的論調?”
“我盡量湯圓餃子一鍋燉吧,不要再問春晚的問題了,把懸念留到除夕好吧。”
方南快哭了,記者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南北方習俗差異化咋解決?
地源文化決定的東西,他有個屁本事解決!
“方導你好,我是搜狐娛樂記者,你怎么看待《變形金剛》全球票房即將破七億美元?傳說有部門打壓這部電影,你又怎么看打壓這件事?”
“破7億美元?那挺厲害的,今年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應該都沒這么多吧,在這方面我們還得多學學好萊塢的電影工業。”
“畢竟今日不同往日了,以前的電影以內容為王,故事性好觀眾就愿意支持。”
“現在呢,都是視效大片。視效大片不用內容,單視覺效果就能吸引觀眾自愿掏錢,這個很厲害,因為好的內容總是會越來越少,特效卻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好。”
“而特效制作又是國內最薄弱的一環,如此看來,我們和好萊塢的電影工業不僅未能縮小差距,反而因為特效的出現,差距變得越來越大了。”
方南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總之就是不提打壓一事。
作為局里特殊政策的既得利益者,網友能吐槽、謾罵,他卻不能跟風。
不然,就成了真宗的小人了。
農夫與蛇的故事不會在他身上出現。
而且,他對記者講的這些話也不全是無的放矢。
影視特效制作,的確該引起國內各大影視重視了,現在砸錢布局,以后還能有的一拼。
如果等到華夏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二大,第一大電影市場。
美利堅、韓國、新西蘭、甚至日本各大特效公司來華夏開分部,大賺國內影視公司的錢又會再一次上演。
別人不清楚,方南可清楚的很。
原時空后世吹的天花亂墜的國產特效團隊,十個有八個的實力其實只能做國外分包。
啥叫分包?
就是國外大特效公司不愿浪費時間做的邊角料特效,屁的含金量沒有。
國內真正能做總包的特效團隊只有more,也就是《流浪地球》的視效團隊。
但這個團隊也很虛,技術和國外視效團隊其實也有著巨大的差距,不然也不會做到資金無以為繼的地步,說到底還是起步慢了。
借媒體的口,又一次給國內各大影視公司提了醒,方南不顧一臉遺憾的記者,突出重圍上了停車場的車。
回到家,拍完《親密》的高園園也在,臉上的疲憊不比方南少。
她這大半年只拍了一部小成本電影,大部分時間再照顧老人,可也累的不輕。
“你平時拍的那些電影,我媽看了嫌鬧騰,不愛看。這會聽說你是08年春晚導演,特別高興,你努力點用春晚逗她開心!”
“保證完成領導交待的任務!”
方南扔下包,嘿嘿笑著敬了個禮,隨即把佳人摟到懷里。
高園園嘴角一撇,推開方南:“去你的,我要是你領導,就命令伱天天蹲在家里干家務。”
“這是為啥?”方南不解。
“省的你出去沾花捻草。”
知曉高園園這個京城大妞肯定是又上網翻他緋聞了,方南不由高聲疾呼:“啊...我真是比竇娥還冤,每天蹲在沙漠里拍戲吃沙子灰塵,都能被你冤枉,還有沒有天理?”
拍戲么,哪有不傳緋聞的。
娛樂圈還是天生的是非圈。
老謀子、馮大炮、陳凱鴿這些早年間的大導演又沒做好表率。
所以當方南通過《無名之輩》成名以后,這些年間的緋聞就沒少過。
有些緋聞對象,甚至想都想不到。
方南凄慘的叫聲成功讓高園園笑出了聲,但她依舊蠻不講理道:“說出去誰信?你真能放過你那劇組里的周訊、趙燕子、孫麗、柳言?”
“咱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行吧。”
方南無比憤懣的將高園園扛到了肩上。
臥室里,方南消耗大量的卡路里證明了清白,正擁著高園園嘮嗑,臥室里的門鈴響了起來。
“穿衣服穿衣服,我去開門。”方南拍完高園園臀部,一個鯉魚打挺帥氣下了床。
來人是T恤卷到胸口的林浩,身后跟著長得比他還寒酸的黃博。
“南哥,我倆找你喝酒來了。”
黃博一舉手中裝滿了餐盒的塑料袋。
方南一抹腦門子上的虛汗:“進來,進來,剛好我也餓了,咋沒把徐山爭、王寶一并喊來?”
“喊他們來著,都是大忙人,在外面拍戲呢。”
林浩進門后解釋了一句。
“你倆先去餐廳把桌子整一下,我去地窖拿酒。”
方南一陣風似的跑去了后罩房,黃博、林浩則擦桌子的擦桌子,擺凳子的擺凳子,干完活又溜到了一圈書房。
“要不人家成功了,你瞧瞧都看的些什么書?《當尼采哭泣》聽都沒聽過。”
“《十三經注疏》,誒,你瞧瞧這書是不是古董?還是古文呢?”
黃博將手中老舊的書本遞給林浩。
林浩瞄了一眼,分不清真假,但也急忙道:“你趕緊放下吧,別整壞了賠不起。”
與此同時,方南在外面喊道:“酒來了,你倆干啥呢,趕緊過來。”
“南哥,你那《十三經注疏》是古董?里面講的什么?”
走到外面的黃博好奇道。
“馬未都送的,鬼知道是不是古董,這書就是對《詩經》、《易景》、《尚書》等13經的注解,看了玩。”
給黃博解釋了《十三經》,方南順勢給兩人面前各自擺了一瓶茅臺。
“一人一瓶,想喝再多沒有,少了也不成。”
“我估計夠嗆,黃博等會帶一點。”林浩主動認慫。
娛樂圈少有不能喝酒的人,他的酒量其實也不錯,只是怕喝迷糊了忘了正事。
“隨便吧,吃飯。”
方南夾了塊應該來自于全聚德的烤鴨。
“南哥,《繡春刀》票房咋樣了,能延期?”干完一杯酒,黃博問方南。
“票房8000萬,還行。再有幾天下畫,大片太多了,不可能給延期。”
“今年的暑期檔打的太激烈了。”
林浩感慨了一句,一臉激動的又道:“你們看《變形金剛》沒?我糙,視效真的牛逼,從《泰坦尼克》到《變形金剛》剛好10年,好萊塢的視效制作在大踏步前進。”
他是一個能接受新鮮事物的導演,出發點也是單純的認為電影整體制作水準提高了。
所以反倒沒有像方南一樣焦心國產特效落后。
好萊塢電影也是電影嘛。
電影屬于全人類。
“我看了,確實牛逼!南哥,你的《刺殺小說家》能達到這種視效?”黃博好奇道。
方南抿了口酒:“那達不到,做到國內第一沒有問題,慢慢來吧。”
三人就這么一邊喝一邊聊著,直到黃博兩耳一豎,聽到院子里有拖鞋聲,發現披散著濕漉漉長發的高園園,氣氛一下更熱烈起來。
坐實方南、高園園同居的新聞放到外面,那絕對是超級爆炸、大熱門事件。
方南可是無數女性公認的國內第一單身鉆石王老五。
他本身有才華國際大導演,錢也海了去多家公司,這么一個人,圈內外惦記著的單身女性可太多了。
如果發現方南被高園園拿下了,新聞會是啥樣真的不敢想。
“南哥,高園園吃了沒?叫來一起吃吧。”
“是啊是啊。”
黃博、林浩兩人一唱一和之間燃起了洶洶的八卦之心。
“估計會嫌油膩,我問一下。”
方南走到餐廳門口:“園園,林浩、黃博帶了些烤鴨過來,你要不要卷兩片?”
高園園甕聲道:“我帶了些蔬菜過來,等炒兩個青菜再過去。”
一盤青菜、一盤番茄上桌。
黃博、林浩兩個人精對著高園園就是一頓夸。
方南無語道:“別裝蒜了,趕緊吃吧,你倆估計早就猜出來了。”
“不會吧,我隱藏的應該很好啊,上回在家里吃飯,我吃完還特意出去溜達了一圈才回來。”高園園一臉不信。
“全國都在懷疑你們的關系,我們倆也是今天才坐實。”
黃博嘿嘿笑了起來,林浩也是猥瑣的一咧嘴。
“心里有數就成了,暫時沒想對外公開。”叮囑了一聲,方南懶的再聊這些,看向林浩:“你們今天來光為小聚、喝酒?”
“對了,差點忘了正事。”
林浩心神一凝,從兜里掏出一卷裝訂紙遞給方南:“新寫的劇本,和《瘋狂的石頭》一樣的套路,黃博這次當主演,十有八九能賺錢,你瞅瞅要不要投資。”
“原來是報恩來了。”方南心領神會的接過劇本。
翻了第一張,劇本名《瘋狂的賽車》印入眼簾。
和高園園一起草草翻了兩頁,他確定了投資。
誠如林浩所講,《瘋狂的賽車》就是《瘋狂的石頭》的姊妹篇,同樣的插敘敘事、同樣幽默的橋段,所以電影票房不會少。
“投了,你再找韓總聊聊,到時再看給我們兩家多少份額。”
林浩一愣:“去中影?”
“對啊,有中影的發行能力,這次至少把你推進億元導演俱樂部。”
這下林浩激動了。
億元票房導演俱樂部成員,內地才四個人,張一某、方南、馮大炮、陳凱鴿,他如果成為第五人,那就算是一步登天。
贊揚和美譽會接踵而來!
“我現在就去。”
方南打包票,酒足飯飽的林浩激動的站了起來,一扯黃博出了餐廳。
客人走了,高園園收拾好桌子問院子里的方南:“你下午干嘛去?”
“想呆在家歇半天,又想去北影廠瞅瞅。”
“你喝完酒不能開車,打車去?”
“打車?”方南一想又怕麻煩了,“那咱兩偽裝一下看電影去。”他提議道。
高園園甜甜一笑:“這提議不錯。”
他們兩人自從名氣越來越大,好長時間沒一起去過電影院了,想想還挺遺憾的。
電影院,情侶培養感情的勝地啊。
方南先出門,在銀錠橋等了一會,高跟涼鞋、戴著圓形的編織帽子、一身藍色連衣裙的高園園背著手袋找了過來。
可即使她穿的足夠生活化,依舊引得路人頻頻轉頭。
尤其是巧笑嫣然的和方南站到橋邊上后,回頭率那就更高了。
“氣質這玩意藏也藏不住啊。”
方南心里暗贊了一聲,嘴上卻埋怨開了:“穿裙子干啥,穿個牛仔褲啊。”
“我沒帶牛仔褲過來,怎么穿?”
“這也怎么看電影?”方南郁悶。
他正琢磨哪家電影院帶有VIP包間,高園園道:“那我們去老天橋那塊的三里屯劇場看相聲去,里面有包廂,就不知道有沒有被提前訂了。”
“也行,那玩意看的人不多,走。”
方南握住高園園柔荑的同時,惡狠狠地往地上吐了口唾液,心道:“我羨慕死你們這些路人,和的!”
‘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游人不憶家’是對京城老天橋的真實寫照。
但沒人能想到,三里屯劇場有一天會因為一個叫郭德剛的人,和一個名為德云社的組織,而被全國喜愛相聲的人熟知。
文藝世界 第二百六十五章 家中來客、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