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九八章 秦皇歷三年

  “可憑借現在被壓制的余孽,他們可沒有能力去造成隕石天降。”

  “難道真的是天降隕石?”

  趙玄沉神思索的想到。

  “上面刻了什么字?”

  回過神來,趙玄開口問道。

  “回太子殿下。”

  “天石上刻有“始皇死,天下分,太子隕,諸國復。”,這就是天石所言。”

  傳令兵惶恐無比的啟奏道。

  此話一落。

  滿朝文武皆驚。

  這十二個字,定然是對大秦極為不利的預言,如若真的是天降預言,那就真的是于大秦國本不穩。

  “天外隕石竟有如此預言?”

  嬴政眉頭緊皺,浮起了一抹凝重的神情。

  畢竟在這一時代,對于鬼神之說,對于蒼天有靈都是深信不疑的。

  如今。

  這天石之上便是一個秦亡預言,這如何不讓嬴政還有朝堂上的文武凝重而惶恐。

  “慌什么?”

  看著滿朝一片的哀愁擔憂之色,趙玄掃了一眼,平靜的道。

  “玄兒。”

  “你如何看?”

  嬴政表情凝重的道。

  “如若單單只有隕石天降,那姑且還算是天外之物,但上面刻有亡秦之字,這定然是亡國余孽所為,在隕石上刻字,然后傳開,亂我大秦之心而已。”

  “所以,諸卿慌什么?”

  趙玄掃了朝堂一眼,平靜的道。

  “玄兒,這當真不是蒼天給我大秦的預言嗎?”嬴政還是有些擔心。

  “如若單憑一個所謂的預言就能滅我大秦,那置我大秦文武,置我大秦數百萬帶甲銳士于何地?”

  “父皇,不要多想了。”

  “這世間可沒有什么鬼神。”

  趙玄淡笑了一聲,寬慰道。

  隨后。

  “如若孤所料不錯,隕石天降時,必有余孽在東郡,得先機,刻下了這所謂的天定預言。”

  “而且消息也會很快在我大秦散開,再然后,那些人還會勾結一些所謂的讀書人來以此天石預言為依仗,駁斥我大秦國策施行。”

  趙玄平淡的笑著,輕易就窺破了這所謂天石預言的關鍵。

  “太子所言,的確有理。”

  呂不韋出聲說道。

  群臣也都紛紛點頭,原本的擔憂之色也是隨之消散了。

  “辛勝。”

  “立刻派人前往東郡,將那天石帶回咸陽。”

  趙玄當即開口道。

  “臣領命。”辛勝立刻應道。

  快步跑出大殿安排去了。

  也就在這時。

  “報。”

  “啟奏始皇帝。”

  “啟奏太子殿下。”

  “宮門之外,有大批儒生,還有文士聚眾而來,人數至少五千人。”

  一個宮門禁衛快步跑到了大殿,恭敬稟告道。

  聽到這話。

  高位上的嬴政,還有大殿內的群臣都帶著幾分震驚的看著趙玄。

  這一切都如趙玄所料。

  天降隕石之后,果真有人攜所謂預言逼宮了。

  如若不是背后有人操縱,那這些儒生,文士又怎會知道?

  絕對不會這般湊巧,必然是他們事先就知道了緣由。

  “朝廷倒行逆施,廢文字,廢人倫,廢上古傳承之典,此乃大不韙。”

  “蒼天降天石告誡,此乃朝廷國策施行大不韙。”

  “今日,我輩儒生,我輩讀書人,秉承天意,為天下萬民請命。”

  “請始皇帝,請太子儲君廢亂天下之國策,收回詔令。”

  這時。

  一陣陣齊聲從大殿內外傳了進來,震耳欲聾。

  聽到這些聲音。

  朝堂上的群臣眉頭不由得緊皺在一起。

  這,顯然是在逼宮,利用那所謂天降隕石,所謂的天意天言來逼宮。

  “真是好膽。”

  “天下民心歸我大秦,如今他們這些余孽竟還敢用所謂的天言來亂我大秦。”

  “還有那些儒生,所謂的讀書人。”

  “竟還敢被那些亡國余孽操縱。”

  “當真是覺得朕不敢殺他們?”

  嬴政臉色變得無比冷厲。

  “父皇,請給兒臣一個機會,讓兒臣去勸說儒生,讓他們散去。”

  扶蘇帶著一臉慌色的站了起來,大聲道。

  “你…”

  嬴政眉頭一瞥,有些不信任。

  “就讓扶蘇去試試吧。”

  趙玄開口說道。

  “既然你大哥準予,你去吧。”

  “但朕只給你半炷香時間,如若他們不散不退,那也休怪朕無情了。”

  嬴政冷冷一揮手。

  “謝父皇,謝太子。”

  扶蘇躬身一拜,不敢有絲毫停留,快步向著大殿之外跑去。

  準備去勸說那些聚眾的儒生。

  “辛勝,陳松。”

  在扶蘇離開后,趙玄又開口喊道。

  “臣在。”

  兩將立刻應道。

  “調集五萬禁衛軍,包圍所有逼宮之人。”

  “一個也別放走了。”

  趙玄冷冷說道。

  “諾。”

  兩將立刻應道,快步退出了大殿。

  “玄兒。”

  “你覺得他們不會被勸走?”

  嬴政看著趙玄道。

  “他們的背后又人操縱,怎會輕易離開?”

  “再而,我大秦的各國策已經觸犯了他們的利益了,所謂為了天下百姓,就是一個笑話,他們從頭到尾就是為了自己。”

  趙玄冷笑著,毫不客氣的抨擊著這些所謂儒生,所謂讀書人的目的。

  目光一轉。

  皇宮之外。

  五千多儒生,書生匯聚,全部盤膝坐在了宮墻之外,皆是一幅慷慨赴死的樣子。

  “天降天石,蒼天警示。”

  “如今吾輩書生聚眾于此,冒死諫言。”

  “請始皇帝和太子收回不道國策,尊祖制,尊炎黃祖宗傳承列國文字,尊祖宗傳承列國習俗,方為天下包容之本。”

  “吾等身為炎黃族人,理當死諫!”

  許多儒生大聲的喊道,慷慨激昂,言辭正肅。

  宮門外,許多百姓也匯聚看熱鬧。

  這時。

  扶蘇快步從宮門內走了出來。

  看著這些匯聚的儒生,其中有著他的很多熟識。

  “不要再喊了。”

  “父皇已經震怒。”

  “你們快散去。”

  扶蘇出來后,大聲的喊道。

  為首一個儒生一抬手,那些狂熱高喊的儒生,文士也紛紛停下來。

  他緩緩站起來,走到了扶蘇的面前,躬身一拜:“公子。”

  “蒼天警示,降下天石,此乃蒼天對大秦的警示。”

  “這些年來,自從秦王尊皇帝,太子被冊封。施行違背祖制之策,此乃大不韙,故而會有蒼天警示。”

  “公子無需勸說我們。”

  “為了大秦,為了炎黃,今日我被皆死諫。”

  “如若始皇帝和太子不收回違背祖制之國策,吾等絕不離開,定當死諫宮門。”

  為首的這個儒生義正言辭的對著扶蘇道。

  這些話。

  如果是以前的扶蘇,或許就輕易的信了,畢竟他被儒家茶毒太深了。

  可如今。

  扶蘇雖然心中秉承著昔日的仁厚,但看著大秦的蛻變,看著自己大哥的能力,他心中唯有敬服。

  同時他也看出來以前所堅持的仁政在于真正的天下面前是那般可笑。

  而且。

  剛剛在朝堂之上,他親耳聽到了自己大哥對天降隕石,還有所謂隕石天言的分析,再有如今的儒生聚集,借天石來逼宮,一切都在自己大哥的所料。

  扶蘇就算再蠢,又哪里會不明白這是一個針對于大秦的算計。

  這些聚集起來的儒生都是棋子。

  “好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你究竟是為了大秦,為了炎黃,還是為了你自己的一己私欲,背后有人操縱。”扶蘇冷冷的道。

  聽到這話。

  這個儒生的表情微變,有些詫異的看著扶蘇,似乎不明白扶蘇什么時候會有如此轉變。

  “扶蘇公子。”

  “如若這一次吾等成了,讓始皇帝和太子收回無道國策,遵循祖制,尊本屬于我炎黃的列國文字,這對你也有助力。”

  “我們是絕對不會離開的。”儒生嚴肅的道。

  “你要死,不要拖著這么多人去死。”

  “父皇和大哥已經震怒。”

  “你最好立刻帶著這些人離開,否則,誰也救不了你們。”扶蘇聲音透出了急切。

  “為大秦,為炎黃,死又何妨?”

  “更何況,我不相信始皇帝和太子都不能接受子民的諫言。”

  “難道始皇帝會將我們這些為大秦諫言的忠義之士都殺掉不成?”

  這個儒生指著身后的儒生,義正言辭的道,顯然,這就是他的依仗。

  “你…”

  看著這儒生油鹽不進的樣子,扶蘇臉上也涌現了怒意。

  而且。

  看著他這般固執,這般不聽勸告,也讓扶蘇聯想到了曾經的自己,似乎也是如此。

  “咸陽的百姓們。”

  “東郡天降隕石,上刻有“始皇死,天下分,太子隕,諸國復。”此乃蒼天對大秦的警示,告誡,這一切都是因為當今皇帝陛下還有太子殿下施行國策的大不韙,始皇帝父子不尊祖宗之制,廢祖宗之法,廢我炎黃列國祖宗傳承下來的文字。”

  “方才有今夕天降隕石,方有秦滅預言。”

  “天降隕石便是告誡大秦,尊祖制,尊列國文化習俗。”

  “唯有如此,天定預言方可改變。”

  “今日我儒家之首陳鼎率五千儒生,率千眾文士,為大秦千秋為炎黃萬世,特此死諫始皇帝。”

  陳鼎義正言辭的對著周邊圍觀的百姓說道。

  聽到這些話。

  許多百姓都如同看傻子一樣的看著,還有的眼中露出了怒意。

  在咸陽之中的百姓都是死忠大秦的老秦人,可如今這個猖狂儒生竟然說大秦不尊所謂祖制就會亡,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放肆。”

  “始皇帝和太子治國,我大秦有昌榮之世,大秦安穩,豈在你口中就要亡了?”

  “猖獗妄為的儒生,難怪你們不得太子重用,當真是放肆。”

  “我大秦剛剛一統,如今你竟說出如此造逆之言,其罪當誅。”

  “不錯。”

  “你當真是膽大包天…”

  周圍的百姓都憤怒的指著這個陳鼎怒罵起來。

  連帶著那些儒生也是一樣遭罵。

  這一幕。

  讓陳鼎的臉色一變,這情況似乎與他想象的不一樣啊。

  在他想來。

  他的話配上那天降隕石上的天言后,應該會引起諸多百姓的共鳴,怎會挨罵?

  就在這時。

  踏踏,踏踏踏。

  一陣陣震耳欲聾的踏動聲隨之而來。

  自官道上。

  黑甲銳士手持兵戈,百姓們迅速讓開了道路,王宮城門也沖出了成千上萬的銳士。

  全部都是大秦的禁衛軍。

  “奉太子詔諭。”

  “將這些擾亂朝廷的亂臣賊子拿下,一個也別放走。”

  陳松一聲低喝。

  “諾。”

  眾禁衛軍應聲,迅速向著這些聚眾的儒生迫近,將他們團團包圍在了其中。

  “你們要做什么?”

  “我們也是大秦的子民,天降隕石,乃是蒼天警示,我們今日來諫言是為了大秦,是為了炎黃。”

  “太子憑什么要拿我們?”

  “沒錯。”

  “我們都是為了大秦,難道大秦連吾等忠義之士都不放過了?”

  “如此大秦,如此太子,秦豈能長存?”

  眾多儒生也都紛紛大放厥詞,瘋狂了起來。

  不過。

  大秦的禁衛軍可不會聽他們廢話,禁衛軍一擁而上,直接動手,順從者,直接拿下,反抗者,直接暴打一頓再拿下。

  他們不過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哪里是禁衛軍的對手,頃刻間,近六千人被全部拿下了。

  “我不服。”

  “難道忠言逆耳,始皇帝和太子甚至都不能聽逆耳之言了?”

  “始皇帝和太子所為,難道還想大秦長存?”

  陳鼎不甘心的嘶吼道。

  “你,有什么不服的?”

  趙玄的身影出現在了宮墻之上,冷漠的看著這陳鼎。

  “參見太子殿下。”

  所有禁衛軍,周圍的百姓都帶著敬畏的躬身一拜,高呼道。

  特別是百姓,看著趙玄的目光帶著濃濃的敬意。

  看到了趙玄的出現,陳鼎眼中閃過一道恨意,然后抬起頭,義正言辭的道:“敢問太子,東郡天降隕石,上面刻有亡秦預言,可為事實?”

  “東郡距我大秦都城有近千里之遙,縱然是我大秦急報也需要數日之功,就在剛剛孤才知道東郡天墜隕石,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而且,你這么短的時間就召集了如此之多的人逼宮。”

  “你的消息竟然比孤得到消息都快?”

  趙玄凝視著陳鼎,冷幽幽的道。

  此話一落。

  周圍的百姓眼中更是充滿了憤怒。

  “太子殿下明鑒。”

  “此人一定是亡國余孽,那東郡之地所謂亡秦預言必然是亡國余孽亂我大秦所為。”

  “此人該死。”

  “這些犯我大秦宮禁的儒生更該死。”

  “他們都是亂臣賊子…”

  一句話,就立刻讓圍觀的百姓明白了,一個個都對著這些所謂的儒生怒罵了起來,義憤填膺。

  陳鼎的臉色變得煞白。

  那些儒生的臉色也變得煞白。

  “亂我大秦者,孤絕無容情。”

  “禁衛軍聽令。”

  “將這些人查清楚,誅滅全族。”

  “查清楚之后,一律坑殺,絕不姑息。”

  “孤要讓天下人看著亂臣賊子,逼宮犯禁的代價。”趙玄冷冷喝道。

  “諾。”

  所有禁衛軍齊聲應道,兩個人一組,押著這些儒生,書生,向著廷尉走去。

  而這一刻。

  聽到趙玄對他們的宣判,直接全族坑殺,他們也終于害怕了。

  “太子殿下饒命。”

  “全部都是陳鼎召集我們的,我們不想來,都是他逼迫的。”

  “我們都是忠于大秦的。”

  “陳鼎和那些余孽有勾結,與我們無關啊。”

  “太子殿下饒命…”

  許多儒生驚恐的求饒,但是根本沒有任何的作用。

  “扶蘇,看到沒有。”

  “這,就是你曾經所遵循的儒家,開口閉口的忠孝禮儀,可是到頭來在他們身上根本沒有這些忠孝禮儀存在,他們就是大秦的禍患。”

  趙玄看向了扶蘇,帶著幾分告誡之意。

  說上萬句話,還不如一次真正的經歷。

  扶蘇轉過身,躬身對著趙玄一拜:“皇兄之言,扶蘇銘記于心。”

  今日一事。

  對于扶蘇的沖擊自然也是很大的。

  “我大秦的父老鄉親們。”

  “東郡,的確從天墜下了一顆天石。”

  “東郡一個村子也因為天石之故全村數百口隕滅,但那些亡國余孽不為同族之死而悲,反而拿這天石做文章,趁我朝廷還不知天石,在天石上刻下所謂亡秦預言,意圖讓我大秦民心紊亂。”

  “這些,孤絕不容情。”

  趙玄對著宮墻之外的百姓道。

  “誓死效忠大秦。”

  “誓死維護大秦…”

  外面的百姓齊聲高呼道,充滿了對大秦的堅定忠誠。

  此事。

  看似十分難以解決。

  如果讓這所謂亡秦預言發酵,或許會給大秦帶來一些禍患,但,趙玄可不會按那些余孽的常理出牌,直接出動禁軍將這些犯禁之人鎮壓。

  所謂流言蜚語,有著百姓們傳開,自然就不會起到什么作用。

  只要大秦國本穩固,那些流言蜚語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東宮。

  “殿下。”

  “不知召臣前來有何吩咐?”

  李斯躬身對著趙玄一拜。

  “廷尉加大對余孽的搜捕,并昭告天下百姓,發現余孽蹤跡,提供情報者,最低賜十金,最高賜百金。”

  “一旦發現余孽,廷尉可與郡兵配合動兵。”

  “孤,要讓這天下無那些余孽的存身之地。”趙玄冷冷的說道。

  “臣領詔。”

  “定會讓那些余孽無法在我大秦存身。”李斯躬身一拜,直接領命。

  “陳松。”

  “傳詔諭去相府,全力施行國策,大秦諸卿全力配合。”

  “半年之后。”

  “孤要看到大秦國策大成,完成真正一統。”

  趙玄又威聲說道。

  “臣領命。”陳松躬身一拜,立刻退了下去。

  看著這偌大的東宮大殿,趙玄臉上帶著沉思:“國運之魂,運朝之本,只待國策大成,大秦炎黃凝一,便是我立大秦運朝之時,而那時,也是真正開啟大秦修煉之世的時刻。”

  在趙玄的期望之中。

  時間逐漸流逝。

  犯禁的儒生,書生。

  被廷尉查出了全族之后,全部被擒,然后于咸陽之外,一縷坑殺,所牽扯的超過了數萬人。

  但為了大秦國本,他們死不足惜。

  而他們的死也極大震懾到了藏身于大秦疆域的余孽,還有那些有心人。

  秦皇歷三年。

  這是自中原一統,炎黃凝一,嬴政稱始皇帝后所定下下的年號。

  大秦一統,山河歸一。

  大秦的政務雖然繁忙,在嬴政,趙玄父子掌國處政下,還有大秦朝臣全力以待推行國策下,一切都有條不紊。

  而那些亡國余孽在趙玄加大力度的搜捕,民間百姓在重賞之下也是選擇了檢舉,最終他們也被徹底壓下去了,就算還有一些阿貓阿狗,也抬不起頭來了。

  秦王殿!

  一如既往。

  乃是大秦最威嚴之地,大秦的一切政令都出自這大殿內。

  “山呼。”

  曹寧一聲大喝聲,響徹朝堂。

  “臣等參見始皇帝。”

  “大秦萬年,始皇帝萬年。”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大秦萬年,太子殿下萬年。”

  大殿之上,滿朝文武捧著朝笏,向著王位上的嬴政,階梯上的趙玄參拜。

  “諸卿平身。”

  嬴政微微一笑,一抬手。

  “謝始皇帝。”

  “謝太子殿下。”

  如同往常朝會,禮畢之后,群臣歸于坐席。

  今日的朝堂之上。

  文武齊聚。

  哪怕是鎮守一方的四個上將軍都歸于咸陽了。

  上將軍回歸。

  這并不僅僅是大秦朝堂即將有大事發生,更代表著如今大秦四海升平,山河安穩。

  “有本奏,無本退朝。”

  曹寧大聲喊道。

  “啟奏始皇帝。”

  “老臣有本啟奏。”

  呂不韋捧起朝笏,大聲道。

  “仲父請說。”

  嬴政一揮手,看向了呂不韋道。

  “自兩年前,太子殿下立定大秦國策,定國本之時,如今我大秦已經完成了國策施行,天下歸一。”

  “如今的大秦。”

  “不僅僅是天下疆域一統,更在人倫,文字,錢幣,習俗,一切都歸于一統。”

  “此等之功。”

  “堪稱千秋萬古之絕世。”

  “始皇帝與太子殿下,當名留青史,萬世留存。”

  呂不韋帶著一種震撼,大聲的說道。

  “山河一統,文化一統。”

  “車同軌,書同文…當為大秦賀,為始皇帝賀,為太子賀。”

  滿朝文武齊聲高呼道。

  為如今的大秦盛世,他們更是有著慢慢的自豪感。

  今夕的大秦。

  可謂是開創千秋萬古,超越了曾經任何一個王朝,超越曾經任何一國。

  天下凝一,文字歸一,文化一統。

  除了大秦之外,又有哪一個王朝能夠做到?

  而作為這一個王朝的大臣,縱然過去千秋萬載,他們的名字也會記入在浩瀚的史冊之中,名垂青史。

  為官一方。

  封疆大吏。

  除了是追求抱負和權柄榮華以來,名留青史又有誰不想呢?

  “哈哈哈。”

  聽著朝堂上的慶賀,嬴政也不由得大笑起來。

  隨后。

  嬴政看向了趙玄:“大秦真正的一統,國策凝一,這可并非朕之功,而是太子之功。”

  “若非太子提出的國策,若非太子全力施行,若非太子創造紙張,若非太子創印刷術,我大秦又如何能夠完成這等強盛?”

  趙玄笑了笑:“父皇謬贊了,若非父皇全力處置朝政,兒臣也只是空有國策罷了。”

  “你小子。”

  嬴政笑罵了一句。

  這兩年以來,章臺宮內的朝政奏折可是比以前多了數倍,嬴政也勞累了數倍。

  “殿下之功。”

  “天下子民都將會銘記于心。”

  “紙的出現,印刷術的出現,足可讓我大秦讀書人受益,也可為我大秦開民智。”

  “如今我大秦如此強盛,府庫空虛,老臣有一提議,還請始皇帝和太子準予。”

  鬼谷子站了起來,帶著一臉肅然的道。

  “鬼谷愛卿請說。”嬴政笑了笑。

  “如今山河一統,萬民歸心。”

  “少府聚天下戶籍,我大秦人口足有五千三百余萬人,如此龐大人口,皆為我炎黃一族,但如此龐大族群,民智開啟卻微乎其微,一萬人之中能夠有十余人識字,那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民智,于我大秦強國而言,更是關鍵。”

  “老臣以為。”

  “為我大秦子民開民智,勢在必行。”鬼谷子恭敬的啟奏道。

  聽到此話。

  朝堂上的群臣也都不由點頭。

  “鬼谷太傅所言。”

  “老臣附議。”

  “如今我大秦天下在握,山河一統,國庫充盈,卻不該貪圖于此虛榮之中,理當繼續強國強族,方可千秋傳承,永立世間。”

  呂不韋當即點頭同意。

  “臣等附議。”

  “為我大秦萬世計,理當開設學宮,開萬民之智。”

  “唯有如此,我大秦才有無盡人才效力朝廷,壯我大秦之國力。”

  滿朝文武齊聲附和道。

  人才。

  無論哪一個時代都是重中之重,于大秦而言,這自然也是一樣的。

  如今大秦疆域遼闊,所需要的人才太多了。

  “玄兒。”

  “你如何看?”

  嬴政看向了趙玄,征求意見。

  每每自己兒子的意見都十分中肯,而且超然。

  “父皇。”

  ‘鬼谷太傅所言極是。’

  “開民智,強國本,勢在必行。”

  “兒臣建議,我大秦三十六郡之下,凡郡縣都需開設學宮,許以開民智之本。”

  “并且可以開設各個階段學宮,以為晉升之道。”

  “待得數載之后,便可看到成效,為我大秦甄選人才。”

  趙玄當即說道。

  “此事。”

  “便交給仲父與鬼谷愛卿去辦。”

  “務必給朕拿出一個學宮開設之法,如何開設,如何教學,如何為我大秦培養人才。”

  嬴政當即就指定了呂不韋和鬼谷子去辦。

  “老臣領旨。”

  呂不韋和鬼谷子當即領旨道。

  “恩。”

  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想看到的大秦就是這樣欣欣向榮,而不是喪失斗志。

  就目前而言。

  隨著國策施行,大秦已經完全將疆域掌控了,許多朝臣甚至也生出了疲懶之心了。

  畢竟。

  在滿朝文武看來,甚至是在大秦所有子民看來,天下既大秦,大秦既天下,天下都在大秦的掌控之中了,境外異族甚至都不被大秦子民放在眼里,沒有值得擔心的外敵,自然是生出了疲懶。

  “幾位上將軍。”

  “四大營情況如何?”

  趙玄看著王翦四個上將軍問道。

  無論什么時候。

  趙玄最關心的還是軍隊,這不僅是大秦征戰天下的根本,更是未來大秦征戰諸天萬界之本。

  “回太子。”

  “如今天下余孽幾乎都已經清除,但我大營銳士并未疏漏訓練,如同以往,每日訓練不可少,有關于新兵招募也在持續。”

  “臣等謹遵始皇帝與太子詔諭。”

  “無論如何,軍中絕不可廢。”王翦當即出聲啟奏道。

  “好。”

  趙玄臉上掛著笑容,盡是欣慰:“王卿說的不錯,無論如何,軍中絕不可疏漏,我大秦的敵人,可還遠遠沒有解決。”

  此話一落。

  朝堂上的臣子卻都生出了幾分意外之色。

  哪怕是作為上將軍的幾人。

  “太子殿下。”

  “如今天下大定,余孽盡除。”

  “如若說敵人,那也只有北境的匈奴和東胡,南境的百越,但相對我大秦國力,他們除了偷襲劫掠以外,可不敢與我大秦正面交鋒。”

  “而且他們所占之地不過是蠻夷之地,我大秦也看不上,除了他們,還有何敵人能夠讓我大秦忌憚?”王賁帶著幾分傲氣的道。

  這一話。

  雖然狂傲,卻是讓整個朝堂文武都有著一種共鳴。

  如今的大秦。

  正是如此強盛。

  有著一種大國的傲氣。

  看著群臣的樣子,趙玄卻是搖了搖頭一笑。

  今日。

  百官齊聚,大秦文武皆在。

  也是要將天下之景,乃至于仙武大秦的起始開啟了。

  “諸卿以為。”

  “天下就是我大秦疆域?天下就只剩下匈奴,東胡,百越那蠻夷之地未入我大秦掌控了?”

  趙玄淡笑一聲,帶著戲謔的看著群臣問道。

  ------題外話------

PS:求

哎呦文學網    大秦:始皇嫡子,諸天升級成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