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挽天傾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下同欲,同甘共苦
隨著崇平帝在神京城中對夏汛一事申斥督問,大漢朝堂中樞機構開始動作起來,主要是加緊收割夏糧,此外就是對地方省府州縣行文,警視夏汛,而中樞朝臣目光,也都關注中原以及淮南之地的這場雨汛。
北方諸省興修水利、勞民傷財之言為之一散,不管如何,加緊收割夏糧,夏汛不夏汛的先不說,不能耽擱了夏稅。
神京城中也傳揚開來,河南入夏后下了第一場暴雨,而這是干旱的北方,近五年以來都罕見的一幕。
楚王府,傍晚時分
書房內,楚王坐在書案后,臉色頹然,長吁短嘆,兩旁的梨花木椅子上坐著楚王妃甄晴,以及廖賢和馮慈兩人。
馮慈開口說道:「王爺不必懊惱,先前之事,也并非是王爺之過。」
卻是今日太后特意尋了楚王入宮說落,說衛鄭兩藩一群家眷前來宮中求情,頗是打擾了太上皇的休養,太上皇自恭陵被震坍塌之后,就一直在重華宮抱恙,平時歌舞是不怎么聽了,原本一些伺候的年輕貌美的女子也漸漸被打發了出去。
楚王搖了搖頭,道:「當初兩位藩王王妃可不是那般說的,說是兩位藩王養尊處優慣了,就跟著在路上照顧,孤王信了他們的話,果然女人的話就不能信著。」
甄晴臉色有些不自然,王爺這是什么話,難道是針對著她?
就在這時,王府長史廖賢道:「王爺,中午京里傳來的消息,河南那邊入夏后下了一場暴雨。」
「下就下是了....嗯?「楚王自顧自說著,忽而心頭一驚,目光微訝地看向廖賢。
楚王妃甄晴也凝眸看向廖賢,驚訝道:「河南下雨了?」
這些天,京中一些輿論,她自然了若指掌,深知因為宮里父皇的重視,下雨不下雨,儼然成了一場具有政治意味的事件。
其實賈珩從來也沒有說過,今年夏天定有洪汛,只是希望朝廷提防一下,可能言辭較為激切一些,結果因為崇平帝的過度反應,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瀾,傳著傳著不知怎么就走了樣。
傳下去,賈子鈺說今年暴雨成汛,各地要加緊興修水利,如此云云。目的自然是反向加速,借此挫傷賈珩的威信。
廖賢沉吟說道:「王爺,永寧伯這次只怕又要說對了,崇平元年到崇平三年,每到入夏,黃河原就有夏汛來報,彼時上下重視,這幾年北地大旱,倒不怎么有此一節。」
馮慈皺了皺眉,低聲道:「上次又在河南尋到一座金礦,圣上經此一事對其更為信重。」
楚王沉吟片刻,問道:「河南、淮揚如有洪汛,此事對孤有何影響?」有沒有洪汛并不打緊,關鍵是他能從中得到什么?
「王爺,現在宮里器重永寧伯,我等或可向其賣個人情?」廖賢想了想,說道。
「賣人情?」「楚王喃喃說著,問道:「只是要如何著手?孤王現在主持皇陵監修事宜,也脫不開身。」
廖賢道:「如有洪汛,王爺在京中組織文士和士紳為河南百姓募捐,此舉必然大得圣心。」
楚王眼前一亮,心底有些意動。
馮慈卻眉頭緊皺,道:「此事尚需斟酌,王爺先前在宗室面前,已盡得寬厚之名,然而卻得了宮里的埋怨,這時候正是韜光養晦之時,不好再出這個風頭,這等事兒縱是要做,也不能以王爺之名來。」
楚王聞言,目光也黯然下來,說道:「是這個理。」
廖賢沉吟片刻,道:「王爺如今賢名在外,如是太過平靜也不大好。」有些時候,上位者不是沒有人提好建議,而是建議太多,不知道聽哪一個。
大神林悅南兮的《紅樓之挽天傾》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事,對齊王是個好差事,他現在是郡王,還有功勞可酬,但對孤王卻可有可無,否則如河南有了洪災,孤王也可以代表宮里前往河南、淮揚巡查一番河堤,以示宗室愛民之意。」
眾人聽著都是一怔,不過對楚王的患得患失早已見怪不怪。楚王的性情向來是瞻前顧后,一遇逆境,就會患得患失。
楚王說著,沒聽著回應,凝眸看向對面坐著的楚王妃甄晴,目光期待說道:「王妃可有主張?」
甄晴清麗玉顏上見著思索之色,鳳眸閃了閃,輕聲說道:「王爺也不能那般說,監修皇陵,不使齊王專美于前,哪怕掛個名也是好的,將來真到了....生性純良,事祖至孝,足以力排眾議。」
監修皇陵,這才是最大的即位法理基礎,可比想著做幾件功績之事強多了。
「王妃此言有理。」楚王思量了下,心頭倒是定了下來,深以為然說道。
「王爺,等河南那邊兒洪汛有了后續再說其他,現在是不是下這么一場雨,還有會不會有洪災,說這些倒也為時過早。」甄晴以輕柔的聲音緩解著楚王的焦慮,寬慰道:「至于先前宗室一節,父皇和太后雖然有些不喜,但也知道并非怪得王爺,王爺如再不放心,妾身明天見見衛鄭兩藩的王妃、側妃,與她們說說話,勸勸她們安生一些。」
麗人以一種清冷如玉的聲音緩解著楚王的焦慮,也引起馮慈和廖賢二人的思索。
「王妃此言甚是,河南那邊兒近月將往何處走,尚在兩可之間,許是并未有洪汛,倒也皆大歡喜。「馮慈接話說道。
廖賢也道:「王爺,逢大事者先靜氣,王爺可先稍安勿躁。」楚王此刻已是看向甄晴,目中見著復雜。
「還有上次,王爺,妾身著人查了下,就是那老大在算計王爺,想要引得父皇猜疑王爺。「甄晴玉容如霜輕聲說道。
楚王開府這么多年,手下同樣有一支暗中的情報力量,齊王府里就有楚王眼線。
「這.....果真是他?」楚王臉色變了變,目光幽寒幾分,說道:「幸虧父皇沒有信他。」
「當初王爺被派往洛陽,宮里就有支開調查王爺之意,想來王爺已經排除了嫌疑,如今有沒有尋到齊王頭上,妾身還不得而知。」甄晴低聲說道。
楚王默然片刻,感慨說道:「真是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孤王自認對他這個兄長還算敬著,不想竟使這種陰毒手段!」
甄晴眸光幽幽,低聲道:「王爺,齊郡王種種所為早已失卻宮里心意,王爺除謹防其暗放冷箭外,真正要對付的是魏王,他是皇后元子,這才是王爺的心腹頭患。」
齊王還占一個長,魏王有一個嫡,她家王爺就只有賢一條路可走。楚王嘆了一口氣,說道:「魏王可不好對付。」
「現在是不好對付,再等三二年看看不遲。」甄晴輕聲說道。楚王點了點頭,問道:「你最近可有去往賈府串門兒?」
甄晴道:「母親離京后,這兩天就沒怎么去著,等過兩天過去看看。」
她無事也不好勤去,容易落了行跡,好在妹妹已和那秦氏關系不錯,歆歆也認了那秦氏為干娘,以兩家的親戚關系。
「嗯,不能斷了走動。」楚王叮囑了一句,忽而感慨說道:「這賈子鈺在河南是也不消停啊,又是挖礦,又是修河的,等回了京,只怕父皇還要倚重。」
這樣的大才,等他榮登大寶以后,定是要好好重用。
河南,歸德府,虞城縣
自瓢潑大雨下過一場后,又是陰了兩天,今日又是重新下起暴雨。
大神林悅南兮的《紅樓之挽天傾》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安,翰林侍講學士徐開等大批官員的陪同下,前往視察河堤。
「轟隆隆.....」
蒼穹之上,雷聲隆隆,烏云翻滾,雨水斷斷續續下將起來,一時間天地蒼茫,晦暗不明。
堤旁的柳樹時而隨風擺動,枝葉漫卷,不時蕩出大片雨滴。
眾人頭頂上都戴著斗笠,身披蓑衣,看向河堤前后正在忙碌的河工,此刻賈珩放眼望去,目光穿過雨幕,只見在整個大堤上,軍民冒雨抬送石料以及糯米沙石槳,忙碌不停。
在河道衙門匠師的指揮下,打樁、鑿孔、添石,一切事務有條不紊。
賈珩眺望著黃河河道,見著原本淺淺的河水中濺起大朵水花,眉頭皺了皺,目光現出一抹思索。
近些年北方連年大旱,河道干涸,黃河河道最淺處甚至剛及腿彎處,而這無疑給河南之地搶修河堤爭取了時間,根據核計,也不是所有河堤都需重修。
虞城至碭山兩縣一段六十里的河堤相對較為殘破,另外一處就是河堤就是蕭縣至于徐州一段河堤,而過了徐州就是南河總督衙門負責的區域。
賈珩看向遠處一隊隊身穿大漢軍服號衣的軍卒,京營奮武營都督同知戚建輝,揚威營參將龐師立等京營大將,正在領著親衛,指揮著京營軍卒,協助著民夫抬著土木石料,「一二一」的吆喝之聲從遠處起來。
京營八萬大軍開赴河南平亂,再加上俘虜的賊寇、丁夫以米糧雇用的百姓,此刻大約十四五萬人沿路聚集在河堤上。
更有京營騎軍來回彈壓,以免修河之時生亂。
而昔日的賊寇在皮鞭抽起以及苦役勞作下,不是沒有發生鬧事兒,可均為京營騎軍絞殺。
同時河南臬司制定了減刑方案,根據不同罪犯的罪行輕重,通過徭役贖刑,當然不是贖完刑,對一些罪行還是限制減刑。
同時,對昔日的脅從丁夫,罪行較輕,身上沒有背負人命的則以徭役贖刑,待河工事罷,即行放歸鄉里。
賈珩沿著河堤一路巡視,身后跟著一大堆官員,浩浩蕩蕩,多是披著蓑衣,戴著斗笠,錦衣親衛劉積賢,一開始撐起了一把大傘遮擋著風雨,卻為賈珩擺了擺手所阻。
「大人。」就在這時,現任河東總督衙門的管河同知關守方,聽到消息,領著河道衙門的中下級官吏,從河堤上快步而來,近前,朝著賈珩高聲喊道。
「關同知,虞城到蕭縣的河堤,預計多久能夠修完?」賈珩看向一臉泥水的關守方,高聲問道。
關守方高聲道:「回稟大人,白天夜里兩班倒,仍需要二十天,河堤經年不修,此地相對更為平緩,水勢下移,一旦壅塞,決口之險更大,還當集中人力加高加固。」
賈珩皺了皺眉,問道:「如是加派一半人手,能否在半個月內加固好?」
關守方想了想,說道:「再需三萬人,再統籌一番,工期定能大為縮短。」
賈珩沉吟片刻,轉頭看向一旁的歸德府知府,道:「譚知府,歸德府還能征發多少勞力?是否會耽擱農忙?」
河南三四月受災嚴重,多地減產,故而也談不上什么太多農忙,因此基本沒有多少收成,甚至朝廷都今年沒有提及河南的夏稅,但賈珩仍是從太倉中轉運給神京,以完夏稅。
除卻汝寧府以及開封府的部分州縣免去今年夏稅,今年如河南府、歸德府、南陽府、衛輝府、彰德府、懷慶府的賦稅則是酌情減半,所繳部分留在藩庫以備不時之需。
其實如果結合著汝寧民亂,開封府被破,似乎也應了一句話,「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大神林悅南兮的《紅樓之挽天傾》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德府倒是還能再抽出六七千丁壯,不過河役繁重,一個不好,就有傷殘因為河南之地酌免了過半夏稅,百姓反而各忙著農務,心存疑慮。」
普通百姓之家顯然不想因為河工事務影響了勞動力甚至致殘,官府不攤派徭役,現在反而得了飽食,人人觀望,疑慮不已。
賈珩沉吟片刻,說道:「官府要積極動員民夫上河修堤,一人上堤,家中可得米糧補貼,歸德府沿河百姓多蒙河患不擾,更要動員上堤,對其曉之以義,如果洪汛一起,百姓流離失所,土地受了洪水沖擊,秋糧也要被耽擱著。」
之前百姓全憑自愿,對官府的信譽心懷疑慮,因此來的民夫一開始倒不怎么多,后來官府真的給百姓發糧食到家,雖然不多,但在青黃不接的時候,無疑是救命口糧,一家都得飽食。
再加上開封府為省城,從上到下重視程度較高,后來人人踴躍爭先,開封府的河堤就是在這種奮勇爭先的大環境下迅速修繕加固好。
其實,在官府層面其實都有一些不理解,白花花的大米發給窮人....河南總督衙門的解釋是以工代賑,以米糧募集百姓興修水利。
不過,隨著農忙時節到來,青黃不接、家中口糧難以為繼的時候也漸漸過去了,夏季農忙不管減產如何,總算是自家的田地農活也沒有那般繁重,那么河役就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選項。
在時間倉促的前提下,人手就多顯不足。
賈珩沒有說如何動員,但歸德府知府也沒有問,還能如何?
就是以宗族、鄉賢以保甲為單位向下攤派徭役,所不同的是不讓你白干,而是給你一定米糧貼補,這時候還不上堤,就是不識朝廷大義的刁民。
馮廉看著對面的少年,聽著少年之言,心頭微動,隱隱有些古怪。
原本以為在河南對士紳進行打擊,行酷吏之實,對官員嚴肅整飭,弄得管不聊生,而對百姓賑濟寬緩,這一副官場異類的模樣。
如今看來,只是有良心,但的確不是異類。
想想也是,如果真是愣頭青,也不會以寧國遠支取得如今的權勢地位。誰也不能忽視的是,賈珩以年未及弱冠之身成為朝堂重臣,肯定是有著兩把刷子。
凡所行事,必有憑仗。
翰林侍講學士徐開看著這一幕,面色思索。
眾人說著,進入一座搭建好的木棚,開始布置相關的河務。
「河東河道過蕭縣后,應由南河總督衙門進行檢視,徐翰林,即刻給南河總督衙門行文,催促其至徐州,共商河汛會議。」賈珩落座下來,吩咐道。
在河段防務上,河東屬于副河,而南河河臺那邊兒卻屬于總河,兩邊要協調河汛事務。
徐開拱手道:「下官領命。」
說著,就在棚中接過書吏遞送來的紙筆,開始向南河總督衙門書寫行
賈珩看向奮武營都督戚建輝以及龐師立等人,問道:「目前京營在河堤上有多少人?」
戚建輝抱拳道:「回稟大人,京營四萬步卒,兩萬騎軍,河南新建的河南都司一萬五千府衛俱在此處。」
賈珩問道:「將校士氣如何?」
「步卒多未打仗,對修河之事倒并無異議,只是離京月余,思鄉情切。」戚建輝敘道。
賈珩想了想,道:「稍后,召開千戶以上軍卒,本官要訓話。」
軍卒士氣,這段時間也需要格外關注,冒著雨也要修河堤,時間一長就容易有怨氣,這段時間,他也要住在河堤上了。
上下同欲,同甘共苦,始終都是最能化解底層怨氣的方法。
大神林悅南兮的《紅樓之挽天傾》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紅樓之挽天傾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下同欲,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