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章五四 舊事反復不甘休

  竟是護山大陣?

  趙莼暗暗一驚,心說這等大陣放在宗門之內,一向都是少數人才可探知的絕密,比若是昭衍仙宗的護山大陣,而今便只有六大殿的洞虛執掌能稍作了解,其余長老弟子,一概都是不大清楚的。

  至于這周元陣宗,按當初嚴易燊的說法可以曉得,此派深悉陣理,猶在今日的渾德之上,換言之,便也是一處堪比正道十宗的厲害宗門,那陣書內的陣法能被此等大派用以護持山門,威力可見一斑!

  而朱萸所說的三種大陣,在名稱上雖不能與太元在海上設布的陣法完全一致,但趙莼以為,兩者之間的關聯,只怕不能說是沒有。

  當年周元陣宗一朝傾覆,事情必然是與同時期的幾樁勢力有關,可惜明面上流傳的事跡都早已被人為抹除,她也只能從這細枝末節之處,一點點地窺探從前舊事。

  畢竟這玄無陣書的殘篇能在機緣巧合之下入得她手,便也能憑借各種因緣際會,叫旁人也來分一杯羹。

  如若太元道派也插手進了當年周元陣宗的覆滅之中,那奪得這一護山大陣,也就不足為奇了。

  她沉下心來思索片刻,便又向朱萸二人問道:“若是此陣重新現世,你二人可有何破解之道?”

  話音方落,站在趙莼面前的三人就齊齊吸了口氣。

  沈烈投在羲和山府已有多年,作為府中為數不多的客卿,諸多事情也無須繞過他講,是以這些年來他已從嚴易燊口中了解到不少隱情,只未想到今日會突然牽涉其中,還是一樁聽上去便不大簡單的事情。

  而朱萸二人年歲尚淺,正當是喜怒形于色的閱歷,聞見此話只覺驚訝萬分,隨后才擺出為難之色,言道:“晚輩無能,如今還未摸清其中門道,只曉得這等陣法,絕非是尋常之物能夠布成,想來就算找到陣眼,也很難有破壞之法。”

  趙莼本不常召見底下之人,今日卻不遠萬里將他們從北地喚來,可見是遇到了十分要緊的事情,不然也不會如此大費周章。

  想到這里,朱萸脊背一抖,卻是暗自揪起心腸,生怕趙莼將對二人失望,自此棄之不用。

  好在面前之人只是搖了搖頭,嘆了聲:“這倒也是。”

  堪比于正道十宗的護山大陣,即便是嚴易燊親自前來都難說破除二字,又何況是修道不過幾百年的朱萸與常萬里。

  想當年周元陣宗設布一元冥水大陣,可是一口氣就用了十六件玄物,就算這三光顯應陣遠不能與之相比,用以布陣之物還達不到玄物的層次,恐怕也不是區區通神修士就能夠撼動的存在。

  若換洞虛大能來…

  趙莼搖頭一笑,先不說東海境內俱是太元耳目,她一個通神修士還不能算是如何,但要是有大能修士親至,太元那邊就當格外警覺了。何況周元陣宗還是不輸渾德的大宗,以此護山大陣設于海上,只怕洞虛大能來了也未必有用!

  眼下強行闖入更與送死無異,但若棄之不管…

  那她東海一行也就毫無意義了。

  見趙莼臉色逐漸凝重,朱萸與師兄常萬里對視一眼,便不由得咬緊了牙關,只恨自己不能與府主分憂,又可惜有這樣能夠立下功勞的大好機會,他們竟不能將之把握!

  朱萸想了又想,突然間一個激靈,連忙道:“稟府主,晚輩還有一個法子!”

  此話一出,師兄常萬里卻不覺擰了眉頭,就怕自己這師妹信口開河,想出什么歪主意來,最后事情不成,反而惹得府主怪罪。

  趙莼聽了這話,倒也立刻抬眼過來,點了點頭,道:“但說無妨。”

  朱萸抿唇一笑,就在這短時之內,心中竟已打好腹稿,眼下可徐徐說來,言道:“憑我與師兄的幾分力氣,想破那三光顯應陣的確不大可能。但陣書當中有言,昔年陣宗布法自有其理,只要習會陣理,即便尋常弟子也可以效仿大陣,仿制出種種與之相似的小陣。”

  就當常萬里還在思索之際,趙莼已是洞悉了朱萸心底的盤算,故而兩眼一瞇,頷首道:“你是想效仿三光顯應陣,制得陣理相同之陣。”

  “正是如此,”朱萸應聲答道,“我與師兄二人有陣書在手,若是能仿照為之,即便所得陣法的威力會大大折扣,但只要陣理相同,就能借此推演出此種大陣陣眼的大致方位!”

  她又道:“只是到那時候,要如何尋到埋在陣眼中的陣物,就必須另想辦法了。”

  到這時,常萬里也是察覺出了此法的弊端,因而皺起雙眉,道:“雖是這般,以我二人能夠推演出來的大致方位,與陣眼實際所在,至少也要差個千余里。假若那陣物再埋得隱秘些,恐怕掘地三尺也要找個上百年了。”

  常萬里所說,朱萸又何嘗不清楚,只可惜她二人修為有限,即便傾盡全力,所能做的也只有話中這些。

  然而,卻也不知是哪句話觸動了趙莼的心思,她眉頭一揚,看向朱萸的眼神之中,已然是有了幾分鼓動,便言道:“東海之地廣闊無邊,你二人要是能將陣眼所在限制千里之內,我或許還有辦法,能找出那陣物的埋藏之地!”

  她想,若要論堪輿風水,尋隱探秘,便再不會有東西更甚過她手中之物了。

  朱萸與常萬里得了吩咐,一個欣喜萬分,一個卻憂心忡忡,待與趙莼告退,便一同埋首在陣書之內,指望早日勘破其中陣理。

  自這兩人去后,趙莼便反而清閑下來,她一面拿出符箓,循著存納在其中的精氣探查那十二名弟子的方位,一面也是在監視著弟子們的大體景況,若是有人遇到了危及性命的難事,從她這里也好出手搭救。

  而這些弟子俱是精銳,只若修行有成,來日也堪作宗門中堅,帶上他們一齊進入東海,一是城關大開之后,的確可以和岸上之人里應外合,二卻是為了掩人耳目,好便于自己能夠在這東海境內,暗中施展開手腳。

  這幾日她一直在反復思索,掌門仙人要自己進入東海的原因究竟在于何處。

  此地之內有洞虛修士不止一位,憑她一人也不可能與太元道派正面相對,所以今時今日,也正恰如彼時彼刻,掌門以受刑之名派她往邊域,是為了取得七星尺在手。

  如今此物又在手中,只怕這真正的隱秘之事,就在東海之內了!

  茫茫瀚海之上,漂浮可見諸多島嶼,此正是東海諸國原址,自從眾妖伏誅以來,一應道修勢力也早已向太原俯首稱臣。

  故在此時,原來叢林山野盡都不復,唯見亭臺樓閣矗立云霧之間,伴隨有虹彩爛漫,仙鶴頻飛,其間出入之人,無不神清骨秀,儀態萬千,一見便知不同凡俗。

  越過檐牙,看閣樓中人憑欄而立,雙目之中神光閃爍,俄而回頭望去,語氣竟有幾分不安,道:“趙莼那處可有動靜?”

  “仙子何必煩憂,”那人卻嗤笑一聲,將雙眉高高抬起,不以為意道,“左不過是同日宮中人勾結上了,要來這東海之上與人奪功,那新晉帝子柳萱也和她有舊,肯出手相助也合情合理。”

  年輕女子眉頭微擰,心胸之中將要升起怒意,卻念及二人身份,不得已抿了抿唇,沉聲道:“即便如此,那趙莼身上總是存在諸多變數,如今她又入了東海,恐怕——”

  “她入東海,無非是為了驅趕異人北上。”青年道人轉開目光,遙遙望向海上,那處風平浪靜,落霞滿天,一如百年間的無數個日夜。而就在不遠之處,一片霞光垂天接地,映照無限夕陽,只瞧著這一景象,他便可以定下心來。

  “但只要有這三光顯應大陣,就算真仙降臨,不由我派掌門開口,一樣是強闖不能,你盡可以安心了。”

  為布此陣,太元諸派幾乎傾盡心力,其中種種,又豈是百年布置能夠概說。便有此陣橫立天地之間,任你是異人也好,道修也罷,卻不要想從中穿行。

  他道,昭衍趙莼牽起三道城關,固是有其本事不錯,但那也是太元早已留了后手,等大量異人入了東海,事情可就不由她趙莼來安排了。

  而眼前之人…

  不過欺師滅祖之輩,若非恩師留之有用,他早就一掌打殺!

  收斂起心中輕蔑,青年道人緩下神色,向那女子言道:“你且準備著,半年之后,掌門仙人將再開一次鼎,這一回功成,便可放你脫身。”

  這話叫年輕女子聽了一喜,直至送走那道人才垂下眼睫,臉容之中透出幾分寒意。

  心中想到:“這太元掌門手段陰狠,如今說是放我脫身,恐怕就是已找到了將我除去的辦法,我當早做打算!”

  思忖著,門邊已是晃出一道身影,輕聲囁嚅道:“逢煙長老…”

  王逢煙轉頭望去,一雙翦水秋瞳笑意幽深,喚著那人進來,道:“月薰且來,我有一事正要你去做。”

哎呦文學網    她是劍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