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第423章 吉野挺身隊
此地屬于后方,距離交戰區域還有十幾公里,此次遠距離穿插的人員,必須要坐上汽車,飛快的趕到距離與英軍交戰的地方不遠處才下車,開始跨越式穿插。
王二在跑,他所補充進的部隊,就是鄧寶分校長所在的部隊。
他聽到了鄧寶分校長的講話,也了解了,如果他們的任務完不成,堵不住英國人,自己剛分到的田地,每個人口十畝良田都會重新被英國人或者日本人給搶了去。
他們即將收割的稻子,孩子的學校,大哥和未來嫂子他們一家,終究會落入當初在老家那個災難地獄般的場景。
有人說,如果一直生活在黑暗里,沒有見過光明,沒有見過絢爛的世界,也許他不會向往光明。
但是如果他在地獄上到了天堂,看到了美好,并且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時間后,他是否還想回到那地獄中去?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沒有人在享受美好之后還想回到苦難中去,王二不敢保證,自己的婆娘,自己的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他們重新回到了災難一般的環境里是否還能生存?
就當是為了家人吧!
或許……他腦海中想過,那位校長,原來校長他老人家并不老,但是他說的話很有力量。
我們是人民的軍隊,為的就是老百姓能夠幸福安康,如果脫離了這個基礎,那么我們什么都不是。。
目前為止,校長的所作所為以及王二所能享受的種種,都證明了校長說的話,他做到了。
他的家,在這,
他的家人在這,
他的田地,
他的生活,也在這。
校長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書讀,都有大用,
學校里還管吃住,每次孩子回來都壯壯實實的。
這么好的校長,
這么好的環境,
這么好的滇邊州,
怎么就那么多人想著來毀掉我們的生活?
“像我們這種苦難中活著過來的人,難道就不配生活的美好嗎?”
這句話,
是校長在他們第一次從民兵編入正規部隊訓練的時候出來跟他們訓的話。
校長說,這是在問自己,問那位老頭子,
還有問這天問這地,
也在問他們這些當兵的。
當時王二沒有回答,
在操場上聽講的任何一個士兵都沒有回答這句話,
但是經過指導員講解之后,才知道這句話的意義。
現在王二想說,
指導員說的對,校長說的對,沒有人能決定他們配不配生活的美好,
這些都是他們自己決定的。
日本人不行,英國人更不行。
只有他們自己,
才有決定自己是否被生活得美好的權力。
只有他們緊握住手中鋼槍,才能守護他們現在所擁有的美好,
還要把這個美好持續下去,直到永遠永遠。
想到這,
他腳底下仿佛又有了力量。
所有人都在有序的狂奔,急行軍。
沒有人說話,在這個時候說一句話都會泄掉自己的力氣。
很多人現在身上只帶著一桿槍,以及幾十一百發子彈,還有兩天的糧食,就這些了,甚至連手榴彈也只帶了一兩顆。
一切都只為了快,
為了能夠最快的跑到目的地,所有人都是輕裝前進。
新加入的士兵幾乎什么重火力都不帶,重武器都是老兵在背,老兵在扛,
新補充進來的人員,都是輕裝上陣。
一切都為了減輕重量,在這種長途跋涉的過程中,多一斤少一斤,差別很大。
王二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他只知道,一開始因為減少了很多裝備也就減輕了很大份量負重,一開始跑的還是很輕松。
然后,就這么跑下去,就會感覺肩膀上的槍越來越重,子彈帶上的子彈也越來越重,區區幾十上百發子彈,一枚子彈20多克重的東西,大不了三四斤,可是現在壓在肩膀上壓在身上,跟扛著一條巨蟒似的。
開始難受了,旁邊的排長,連長以及班長,一邊跑一邊照顧部隊:“快,注意呼吸,注意跟上,注意不要掉隊!”
沒有人敢相信,這里有一半的人,在兩個多月以前也只是民兵而已,生產隊的民兵。
甚至在三個月,4個月或者5個月,半年以前,他們也只是難民而已。
沒有人想過,這些難民出身的人,他們在調養了幾個月之后,身體居然能迸發出這么大的力量。
他們已經跑了好遠,好遠。
但是,畢竟底子太弱了,就算他們此前是吃苦耐勞的老百姓,但是當了這么久的難民,身體虧空了之后,才經過幾個月的調養和訓練,有不少人經不起這么長途跋涉的奔跑。
而且還是扛著裝備的奔跑,已經有人倒下了,你敢相信有人跑著跑著摔在地上就這樣死了的嗎?
有,王二就見到了,他看到了那個也是民兵出身的,跟他們一樣在兩個多月前編入正規部隊進行訓練,他們還一起聊過天吹過牛。
沒想到,就這么跑死了。
(在這里再次致敬創造幾乎不可能歷史的先輩們,沒有他們的偉大犧牲,就沒有我們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今天)
一路上還看到更多的人,有的掉到山溝溝里面摔死了,有的因為開路,被毒蛇咬死了。
也幸好負責開路的,是老兵,是訓練有素有叢林作戰經驗的老兵,是強悍到了令人咂舌的老兵。
有很多地方本就沒有路,一個老兵,熟練的用刀具擠開阻擋的植物,然后一腳踩向那根植物的根部,路就出來了。
大軍走過之后,這本來沒有路的地方,直接給開出一條非常好走的路。
也幸好,早在英國人開始修路的時候,陳瀟已經知道了英國人的打算,也早就對這一條路周邊的環境,進行勘察。
對周圍可以行進繞過的路線,也進行過勘察,才有了此次行軍的路線。
否則如果真的去開荒,能不能走到,能不能在英軍之前走到邊境山口,都是個問題。
路線沒問題,他們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跑,不停的跑。
“快,快跑!只要跑到邊境山口,就是勝利!
校長說過,一九三五年曾經有一支強大軍隊一個晝夜時間跑了240多里,飛奪了一座鐵索橋。
我們沒有240多里,我們的全程只有90公里,有10多公里還是坐車的,也就是需要我們跑的也不過是70多公里,140多里。
跑起來,在身后有幾百萬老百姓看著你們,他們等著我們的勝利,我們只要跑到邊境山口就是勝利!
今天,我們就算是死,也要死在邊境山口!
跑起來啊!”
所有的連排班長,都在途中給疲憊的部隊加油打氣,他們也累,但是他們更明白肩膀上扛著的不只是重裝備,還有責任。
很多人本來已經累得夠嗆,想著自己確實跑不動了,但是再次聽到班長排長,連長說身后還有幾百萬的老百姓,身后還有他們的幸福家園,身后還有他們美好的生活與希望。
他們又爬了起來,繼續踉踉蹌蹌的跑,哪怕有人跑了幾步就摔下去,徹底沒了氣息,但是只要能跑的人都還在跑。
在后方的指揮所。
陳瀟在焦急的等待著消息,前線作戰的部隊,攻勢已經沒有那么急了,但又不能放得太緩。
因為放緩了對方就能站住腳跟,到時候想打就更難了!
但又不能追的太急,追的太急,對方退的太快,就有可能比咱們去堵截他們的部隊更快一步越過邊境山口。
“報告,英印部隊斷后的力量已經自行潰散,我部已經追上去,對方已經拋棄了不少受傷后行動緩慢的坦克,坐著汽車跑了!
我方作戰部隊正在向前追擊,但英印部隊跑的太快了!”
是的,現在英印部隊跑的真的是太快了,在坦克大部分被反坦克炮擊毀,步兵很明顯就不是對方的對手,維克斯大炮還沒拉開陣勢,炮兵就被敵人的轟炸機給地毯式轟炸了。
結果大炮還在,炮兵沒了。
就連寄托著英軍希望的空軍部隊,也只是短暫的出現了一兩次,就再也不曾出現過了。
很明顯,現在的天空中不再是英軍的天下,西南醫學院的航空營已經與他們交鋒過很多次了。
在充分了解了自己飛機的低空低速纏斗的優勢之后,沒有一個西南醫學院的飛行員跟英軍進行高空高速的對打,他們只會跟英軍進行低空低速的纏斗,繞圈。
英軍的噴火和颶風戰斗機,跟西南醫學院航空營的隼式戰斗機這幾次較量,吃了好大的虧。
在擊落西南醫學院航空營的兩架飛機的戰果后,他們也付出了十八架戰斗機的代價。
但是雙方的交鋒還沒有結束,西南醫學院方面,時刻都有精力充沛的優秀飛行員進行換崗作戰,就連被擊落的那兩架飛機依然跳傘成功,被救了回去。
但是英軍配發給東南亞戰區的飛行員儲備量沒有那么大,本來在歐洲飛行員就緊缺,他們只能是一個人飛很多個架次。
不停的回去,然后出擊,一個人一天甚至有的已經飛了很多架次。
飛行很累的,飛行員飛的架次過多就會疲憊,疲憊了反應就不會靈敏,反應不靈敏,損失就會更重。
不過,他們的飛機也不多了,轟炸機被擊落了不少,護航的戰斗機又被擊落了18架。
現在,英軍的盧姆丁前進基地還可堪作戰的戰斗機,也只有14架了。
現在西南醫學院航空營的飛機,已經可以狂妄囂張的飛到盧姆丁前進基地防空火炮警戒范圍之外,去挑釁。
就是這么囂張,也正是這種囂張,讓現在正在急速前進,趕往邊境山口的部隊可以在沒有空中威脅的情況下,放心大膽的在地上快速的行軍。
他們在急行軍的過程中,付出了很多戰士們的生命,但讓他們振奮的是,現在目標在望。
緊掐住英印軍回到印度列多的關口就在這兒。
邊境山口,就在眼前。
而且英國人不是笨蛋,這可是他們穿過這個山脈回到印度的唯一關口,早就在這里部署好了軍隊看守,雖然不多。
不多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他們就沒想過自己會失敗,在這個關口看守的也不過是區區1000來人。
“指揮官,偵察兵回來報告,有1000多號人守著山口,我們要搶過山口就要向這1000多號人發起進攻。
我們要不要歇一歇,然后再打,弟兄們跑得夠累的!”
康火鐮找到鄧寶,詢問他。
雖然平時可以叫他王八蓋子滴,但是現在在作戰,所以必須鄭重其事的叫他指揮官。
在遠離了滇邊州城,在遠離陳瀟面前的鄧寶,恢復了碎嘴。
“王八蓋子滴,有1000多號人喏,不過,我們現在是他的10倍,怕什么!
不歇了,沖上去,早一分鐘把陣地搶過來,早一分鐘就可以布置防御陣地。
我們不只是要防御逃回來的英印部隊會沖關,要知道,我們身后就是印度的列多。
列多離我們這里只有40多公里,并且根據空軍偵察飛機的回報,列多到盧姆丁前進基地的公路異常通暢,他們很快就可以從盧姆丁前進基地調兵對我們前后夾擊。
所以不要耽誤時間,我們越早奪下山口,就能找一份構筑防御陣地,就能多抵御一陣敵人的進攻,為我軍對英印軍的全殲打下基礎。”
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康火鐮康營長還能怎么著,只能是把命令傳達下去,準備攻山。
兵力碾壓,這一些本來戰斗力就低下的印度新兵,很快被消滅。
老兵從背上放下重裝備以及工具,整個大部隊,拖著疲憊的身軀,緊急的進入構筑防線的工作當中去。
在他們陣地不遠處,10公里不到的地方,英印部隊的潰逃軍前鋒,已經到達了這里。
但是他們注定,來到這里碰到的是一度關上的大門關上了,他們從這里回到列多的希望。
迎接他們的,將會是全軍覆沒。
滇邊州。
在滇邊州全民動員令下,幾百萬的老百姓,只要能動的,都在參加訓練。
民兵以及預備民兵,都已經發放了武器,所有已經繳獲了的英軍武器,以及以前換下來的日軍武器,還有與英軍交戰的前線正在陸陸續續繳獲的輕武器,都在緊鑼密鼓的安排下去。
訓練優秀的人拿槍,稍差一點的,就算是找根木棍綁上刺刀,也能當武器,沒有刺刀就打大槍頭。
或者打大刀,滇邊州城里的工廠,也在緊鑼密鼓地生產著現在急需的武器,還有彈藥。
是的,還有彈藥。
畢竟日軍一開始就打算把密支那城打造成一個東可以進入滇西,西可以進入英印的大型軍事要塞。
早已經把軍械修理廠和飛機場,飛機修理場,汽車修理場,坦克修理場都已經建立起來。
只不過被陳瀟給摘了桃子。
這些軍械修理廠,就可以生產彈藥,無數婦女加入了這些工廠,因為整個滇邊州,婦女占多數,她們現在是重要的勞動力,女人能頂半邊天,她們現在的生產力可不弱,在目前的生產資料下,她們能供應上整個作戰的消耗。
然后,在全民動員令下,已經有了保衛家園的意識,懂得一切除了軍人以外,還要靠我們自己的武力才能保護自己的家園,不會全部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還有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上。
這樣的民眾,這樣的老百姓,爆發出來的力量那是相當驚人的。
100多幾乎200萬的從災區遷來的難民,再加上100多幾乎200萬的原住民。
很多原住民手里有弓箭有火銃,有長刀,這些都是武裝力量。
除了早已經轉移的學校孩子以外,幾乎所有能動的人全部持有武器,他們現在都在緊張的學習,如何警戒,如何傳遞消息,如何分辨混進來的敵人。
每個生產隊都成立了嚴密的組織,現在幾乎所有人都是經過粗略訓練的民兵,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能走路能揮動刀,能捅得動槍。
會開槍更好,打的精準更好。
除了這些還要懂得如何躲藏,如何避其鋒芒,如何在日軍占領地方之后,持續斗爭。
孟養以南的村落,有的全部遷移,有的已經安排好了躲藏的地方,給日軍來一次堅壁清野,因為他們快到了。
是的,日軍已經到了。
他們一路以來沒有阻礙,有的只有空蕩蕩的原野。
除了田野里面那個已經結稻穗,正在開花,等著長米漿的稻子以外,他們在老百姓家找不到任何糧食物資以及人員。
很顯然,這不對勁,非常的不對勁。
這不是那個西南醫學院義勇軍保衛團正常的表現。
按他們的戰斗力,以及一直以來收集情報得到的消息,現在的西南醫學院義勇軍保衛團,戰斗力那可是相當的強悍。
按理說這個時候應該出來抵抗他們大日本帝國皇軍的進攻才對,就算是正在被英軍攻擊,也不可能放棄南邊的警戒。
除非跟英軍作戰吃虧了,而且吃的虧還不小,然后才會大膽的將所有的兵力全部收縮回去,孤注一擲,對抗英軍。
但這一切只是猜測。
作戰不能僅憑猜測,還需要情報的支撐。
在別的地方,通過梅機關,想要得到情報,實在太簡單。
但是在這里,肯定要武裝滲透進去,才能得到準確的情報。
因為,在這個西南醫學院義勇軍保衛團的范圍內,此前幾個月里,他們日軍的情報人員,只要進去就再沒有消息了。
現在只能出動挺身隊了。
吉野挺身隊,全是由高學歷老兵組成,幾乎都是百戰老兵,并且最重要的是,他們這個挺身隊,多人擅長華南華北各地的方言。
是的,只有高學歷的人才會多學一種語言,甚至多種。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個子高。
因為只有家庭條件好,才能夠擁有高學歷,也只有家庭條件好,才能保證營養攝入的充分。
從小長身體的時候營養充分的吸收以及攝入才能對身高有所幫助,所以在日本當時平均身高不高,平均身高1米6都沒有。
但家里有錢的,一般身高都是出類拔萃的,在日本來說就是這樣。
(這里說一句題外話,孩子長身體的時候,一定要保證魚肉食奶類豆類的充足,以及充足的運動,才能讓身體發育的更高更大更壯。
因為在一戰時,我國人均身高和歐美人均身高是一樣的,只是這100年來我們營養不充分,對方營養過剩,所以他們身高才會普遍的高。
越喜歡吃魚肉蛋奶的民族長得就越高,至于那些說吃素對身體有益的人,可能他們天生就三高。
吃不吃素得看身體健康需要,而不是把它搞成道德綁架)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第423章 吉野挺身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