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從大師兄開始崛起 第一百一十二章 跨界的高人
老爺子哪里知道唐云風心里那些亂七八糟的心思。
沉吟一番,好似做了一個什么決定,突然一拍手。
“思月,快,拿東西!”
“好!”思月應完聲,一溜煙又跑進了屋里。
要命。
這一老一小簡直是神仙對話。
說的,應的,誰也沒說是什么東西,弄得唐云風三人直接傻眼。
唐云風心里暗道,他們莫不是要拿繩子來綁我吧?
這會兒跑還來得及么?
汗,開玩笑的。
轉眼,思月拿著蠟燭、打火機,還有一塊老懷表出來。
這是要干嘛?
唐云風看見人家拿來的東西,依然不懂。
不過,郭德剛倒是開始若有所思,可也沒出聲,就這么靜靜地看著,等待下文。
只見思月用打火機將蠟燭點亮,遞給成老先生。
不成,院子里有風,蠟燭片刻就滅了。
老爺子當即一揮手:“走,進屋!”
說完,也不管唐云風愿意不愿意,直接拉著他就往屋里奔。
老爺子的手太有勁兒了,唐云風感覺自己的手臂,像是被鐵夾子箍住了一般。
轉眼,堂屋。
一行五人前后腳進來。
屋里確實沒有一點風,蠟燭再次被點亮,發著弱弱地光。
唐云風回頭看了一眼郭德剛,見對方皺著眉頭卻又不吭聲,不知道在發什么呆。
這師父太沒溜了!
我可能都要被人滴蠟了也不管!
老爺子對其他人都沒興趣,眼睛只盯著唐云風。
“你會不會吹口哨?”
唐云風愣愣地點頭:“會。”
成老先生聞言大喜。
“好,那你控制好呼氣的速度,盡可能吹得時間長一點。”
言畢,他直接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唐云風嘴唇前面一寸不到的位置。
“吸氣……開始!”
唐云風弄不懂,但人家給自己瞧病,那是欠著人情的,當即乖乖地氣沉丹田,再控制好出氣量,緩緩由嘴呼出。
“噓噓~~~~”
聲音一響,思月看向手里的懷表,開始計時。
全場一片寂靜,只聞唐云內悠悠地口哨聲。
一秒。
兩秒。
十秒。
三十秒。
……
他的聲音不響,但很脆,而且連續性很好,很穩定。
成老先生托在他嘴唇前面的燭光,被吐出來的氣流帶得搖搖晃晃,卻始終沒滅。
哨聲繼續。
當時間在六十秒左右的時候,成老先生的眼神明顯又亮了一分。
七十秒、八十秒、九十秒。
終于,一百秒,哨聲驟停。
“咳咳咳~”唐云風一陣咳嗽,臉嗆得通紅。
成老先生反而滿臉興奮:“思月,多少秒?”
思月顯然情緒也不再平靜:“一,一百秒!”
“哈哈,好,好苗子!”
旁邊的郭德剛,這時突然對著成老先生拱手躬身問道:“敢問,這可是口技門的蠟頭功?”
蠟頭功,屬于口技門的基本功。
簡單來說,就是你在練口技的時候,嘴巴前面放一根點燃的蠟燭。
無論你此刻在模仿什么,吐出來的氣流大還是小,但有一點,蠟燭不許吹滅。
這很難。
別說練什么口技,哪怕就是平時正常說話,只要稍微吐氣重一點,它指定被吹滅了。
而口技藝人最厲害的是,能做到燭光都不晃一下。
還得天上地下,雞鳴狗吠,槍炮器械,模仿得無一不像。
這才是真正的大能耐!
當然,這是入門后學藝時的事情。
唐云風對著蠟燭吹口哨,則屬于口技門常規的收徒測試。
考驗兩點,一是存氣足不足,二是對氣的控制力夠不夠?
一般六十秒,算勉強及格。
再往后,當然是時間越長越好,跟考試成績一樣。
而唐云風第一次,便堅持到了一百秒。
這簡直屬于絕佳的口技門苗子!
成老先生會如此激動,個中原由,便可知一二了。
聽到郭德剛發問,他扭過頭來看著他。
有些欣慰道:“嗯,你還知道蠟頭功,不錯?”
輕飄飄的一句話,卻讓郭德剛的腦海里頓時猶如炸雷一般。
他有些激動,又有些不敢相信道:“您,您可是口技門北派的成老前輩?”
“哈哈哈,江湖上的事,你懂得還真多。”
有了郭德剛問話的提醒,唐云風心中對老爺子的身份,猛然有了猜測。
不會吧?
怎么會遇到他?
這老爺子不是個中醫大夫嗎?
哪怕是赤腳的,也算吶?
中醫,口技,您老這界跨了不止一個太平洋吧?
想半天想不明白,唐云風心里還是不敢相信。
他疑惑道:“您不是中醫道的嗎?”
成老先生掃了他一眼,悠悠道:“哼哼,年輕人,這世道沒你想得那么簡單,江湖人為了混口飯吃,哪個不是一身多藝的,何況我三十多歲便因傷隱退了,不多看點醫書,這一身的舊傷誰來治?”
唐云風當即不說話了,直接對著他一揖到底。
這一禮,代表著江湖新人對一位江湖老前輩,發自內心的敬佩!
若論江湖地位,所有行當全部算進去,估計都沒有幾人比得上眼前這位。
這是一位真正的大師。
而他其中之一的身份,便是……口技大師!
口技,追根溯源,出現在春秋,但唐云風覺得應該更早才對。
為什么說更早?
后人知道的口技故事,便是孟嘗君過函谷關,手下門客上演的那一出“雞鳴狗盜”。
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但是否有人想過,人家能用這門手藝騙開關門,就說明他的手藝已經很成熟了。
那他又是跟誰學的呢?
所以春秋,只能說明這門手藝成型了,并不能說明它才剛剛出現。
再之后便是又一篇眾人畢知的文章……口技。
描寫的是清朝某位口技大師表演時的景象,一桌一椅一人,上演了一出熱鬧的市井景象。
如果細心之人,便會發現,口技這門手藝的出現是跳躍式的。
其實,它真就是跳躍式的。
曾經出現過的這些技藝驚人的大師們,全都僅限于文字記載,真正的手藝傳承全然消散于江湖。
最后到了清末民初,民間技藝百花齊放,精彩紛呈,這其中也包含了口技、相聲。
這時的口技,又分為南、北兩派。
后來江湖上盛傳的一句話,便是:南孫周,北二成。
南派不表,只說北派。
北派成名于當時天橋的一位老藝人……成寬。
因其飛叉以快著稱,乃天橋一絕,人送綽號“叉成”。
同時這位藝人,正如剛才老爺子所說,江湖人一身多藝,他還會雜技、口技、戲法等各種絕活。
其中口技門的北派,便由他而立,也可以叫“成氏口技”。
德云:從大師兄開始崛起 第一百一十二章 跨界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