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州南城里州公署的大堂內,永寧伯雖然在問詢著大家的意見,但袁樞卻是心知肚明,其實最主要就是在問他的態度。
他早就已經猜測到這樣的結果,只是沒有想到會來的這般快而已。
就在昨天的晚宴上,當永寧伯說出想要將六位縣守備劃歸他來節制的時候,袁樞就已經預感到事情并沒有那般簡單。
何況,永寧伯還提醒他眼光放遠些,不要只盯著睢州這塊巴掌大的地方,要有看到整個歸德府,甚至看到整個中原大地的眼界才好。
如今思來,永寧伯似乎早就有此設想,原本還猜不透永寧伯的心思,現在仔細一想反倒清晰了起來。
永寧伯無非是既想示恩于羅汝才,又借此機會使自己也向羅汝才示好,以便于將來歸德府的政軍和諧,軍事政務涇渭分明,彼此既不干擾,還能互相配合。
“煞費苦心,真是煞費苦心啊!”袁樞在心中暗暗贊嘆著。
只見他正襟危坐,抱拳說道:“督帥,袁樞有一請,還望督帥能夠應允。”
“袁守道,有話但講無妨,只要是情理之中,本帥自會應允。”
袁樞看了一眼對面的羅汝才后,才開口說道:“督帥常教導袁樞眼界要寬廣,今中原賊患方歇,而歸德位在開封東南,實有隔絕獻賊之責。
今商丘光復日淺,尚無知府到任,行撫民勸農諸事,袁樞不才,自請以右參政入商丘,行大梁分守道事,還望督帥恩準。”
羅汝才聽了他的話后,心中一陣喜意,但面上卻強作鎮定,并顯出一絲為難之色,出言道:“袁公若往商丘主持大局,睢州又當如何啊?”
不待永寧伯發話,袁樞就已接言說道:“袁某往商丘,主要精力自是放在安民理政上,還須兼防獻賊西竄,實無過多精力再理會睢州政事。
還請羅總鎮多多上心,睢州這邊的軍屯事務,地方政務,還有操練營兵,協守開封諸般軍務,就要委于總鎮一人肩上挑著啦。”
羅汝才等的就是這句話,不過永寧伯還沒有發話,他也不敢將內心的狂喜顯于形色,只能耐著性子說道:“這個…這個嘛…俺打仗還行,軍屯嘛…政務嘛…俺還真怕整不好嘞。”
永寧伯等的就是羅汝才的這句話,他笑著說道:“羅帥,你就不要再謙虛啦。睢州衛雖地處中原,然今為防賊之需,將其改虛為實,睢州全境暫轉為實體衛所,也不是沒有可能。
至于軍屯編戶墾耕之事,以及相應的理民訟獄諸務,本帥也不使你為難,將從宣府政務學堂調派學員予以補充。
但睢州衛的軍務,駐防操演之類,可就要全都落在你羅帥的頭上了,還望羅帥以國事為重,不要推托才好啊。”
永寧伯的這一番話,對于羅汝才而言那可是相當炸裂,既給羅汝才放了權,讓他全權署理睢州軍政事務,卻又要從宣府選派各軍屯管理人員。
這就等同于給羅汝才這頭老虎,套上了一副籠頭!
使他雖然還擁有著鋒利的牙齒,卻又不敢再似從前那般到處亂咬人,而且這幅籠頭還是他羅汝才親自請來的,現在就算想要耍賴都沒有了理由和借口。
面對永寧伯的詢問之言,羅汝才也只能硬著頭皮接道:“督帥思慮周全,汝才敢不受命!”
“好。如此…睢州就交給羅帥啦。”
永寧伯說完這句話后,轉頭又看向了袁樞,開口道:“袁守道能挺身而出,力擔重任,本帥深感欣慰。
只是商丘殘破,城垣尚未修繕,防務尤重,本帥便將王彥賓、寧珍以守備職調往商丘駐守,由你全權節制,以增強商丘防務。”
永寧伯在說這番話時,目光看向了下首坐著的王彥賓和寧珍二人,沉聲道:“王彥賓、寧珍。”
話音才落,被點了名的王彥賓和寧珍立刻出列,來到大堂中間單膝跪下,抱拳稟道:“末將在。”
永寧伯看著他二人,沉聲道:“你二人回到駐地后,立刻整理兵馬,三日后即開拔,前往商丘先期布防。”
“喏。”大聲接令后,他二人迅速起身返回。
永寧伯看著袁樞繼續說道:“袁樞,你可暫居睢州,先將此間政務同羅帥、吉先生做好交接,待十日之后,再起身前往商丘。”
“是。謹遵督帥之命。”
“袁樞,你暫以河南布政使司右參政、分守大梁道職銜前往商丘,主持歸德府政事,本帥今日便上書朝廷,薦你出任歸德知府,同時兼任大梁兵備一職,以便于你調動歸德之官軍。”
“是。”
其實,在歸德府境內哪里還有官軍存在了啊?
現在的歸德府境內,盡是永寧伯收編的曹營流賊和地方土寇,就連他們也只是剛剛才換了新馬甲,至于其是否堪用,還有待時間來驗證。
對于這一切,袁樞心里可是比誰都清楚明白。
只不過睢州是他的生養之地,又兼礙于父輩的聲名,才不得不接受永寧伯的舉薦,赴任這河南布政使司右參政、分守大梁道苦差。
而今,袁樞更是被永寧伯給駕到了火上面,前路更為兇險難料,卻又一步步趕鴨子上架,逼得他不得不前去商丘主持歸德府軍政。
說是“孤家寡人”也毫不過份!
永寧伯答應袁樞的那兩千兵馬的標營,如今還連個影子都沒有,身邊能用的也沒有幾個人,卻要面對剛剛才投順過來的數萬賊寇大軍,這難度可想而知。
“袁樞,本帥答應你的標營,既要募選兵士,又要操練,皆需時日,非一時可就。然你又不能孤身赴任商丘。”
永寧伯面上也顯出了一絲為難,片刻后,他才開口說道:“這樣吧…本帥從軍中調派給你都司一名,再撥付五百兵馬給你。
另外,你亦可在睢州親族之中,募選一千良家子,凡中選者皆發給十兩安家銀,以補充標營兵額。”
不待袁樞表態,永寧伯又轉頭看向羅汝才,對他道:“羅帥,你的曹營汰選下來那些兵卒,許我揀選五百人給袁知府補充標營。如何啊?”
羅汝才心頭正在為自己終于成為睢州之主而竊喜,忽然聽到永寧伯如此問題,脫口回道:“好,好,俺親自給袁老爺挑選五百勇士。”
他更是補充了一句:“五百不夠,一千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