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 第 111章 走的什么門路?
“爹,怎么樣了?”
剛一進門,劉安就迫不及待的迎了上來,一臉期待的問反手關門的劉震。
劉震回過身來,看著自家兒子那滿懷期待的神情,嘴角一咧,展顏笑道:“成了!”
還不忘捏拳捶掌,
神情間透著幾分掩藏不住的激動。
來東京都一個多月了,成日小心翼翼的隱藏蹤跡,還得暗地里四下奔走,到處找門路。
漕幫能夠把著漕運這么些年,官面上自然不可能沒有門路,雖不至于通天,
但在朝中必然也有不小的權勢,而且絕對不會只有一家一人。
從一個混跡江湖的下九流,到現在的漕幫幫主,雖然在那些士子勛貴膏粱子弟們眼中,仍舊是上不得臺面的下九流,可身為漕幫幫主,麾下有三萬兒郎跟著討生活,而且采取了當初徐章提出的分級獎懲制度之后,漕幫真正的精銳幫眾,也超過了三千之眾。
一個指揮才五百人,五個指揮為一軍,又稱為營,滿編下來也才兩千五百人,三千多敢打敢殺,且對漕幫中心耿耿的精銳幫眾,再加上外頭的數萬幫眾,現如今的漕幫,已然可以配得上‘龐然大物’這個詞了。
這么些年來,漕幫能夠把著漕運的生意,背后的人實力不可小覷,
和都轉運使司以及戶部那邊,都有關系。
而且這人吶,心中的欲望是永遠也填不滿的。
原先漕幫不上不下的,北邊還有黃河幫,西南有排幫,東南沿海還有海沙幫,巨鯨幫等江湖幫派掣肘,雖然實力在這一眾江湖幫派里頭算是排在前頭的,卻也沒能比它們厲害多少。
可自打石能文那廝坐上漕幫副幫主的位置之后,和劉震一道大刀闊斧的對漕幫進行改革,不過短短數年之間,便將漕幫的實力提了好幾個檔次。
可隨著時間慢慢推移,石能文和大石頭夫婦在漕幫之中的威望越來越高,隱隱已經有了威脅劉震地位的趨勢。
現如今劉震身子骨還硬朗,倒是還勉強能壓得住石家叔侄,可隨著近幾年石氏叔侄幾個和青山商會展開合作,賺的盆滿缽滿不說,而后又先后在海外和西北迅速擴張,短短幾年的功夫,實力便接連上了好幾個臺階,實現了飛躍,在漕幫里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甚至已經逐漸蓋過了劉震這個漕幫幫主。
若是再給他們叔侄幾年功夫,那到時候漕幫到底是姓劉還是姓石?
“爹,那咱們什么時候動手?”聽到劉震肯定的回答,年輕的劉安頓時一喜,迫不及待的摩拳擦掌起來。。
劉安雖然不是什么人中龍鳳,卻也不是那些個只知道敗家的二世祖,老早便察覺到了石家叔侄的對他的威脅。
若是劉安自己沒什么野心的話,只想安安靜靜做他的富家翁,那也就罷了,可世上真正知道知足常樂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劉震抬眼看著躍躍欲試的自家兒子,臉上的笑容和激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退去:“著什么急,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現在才剛剛搭上關系,還沒到動手的時候。”
知子莫若父,對于自家兒子,劉震是再熟悉不過了,知道他性子有些急,看得又不夠長遠,如若不然,劉震又何須這么勞心費力。
這次特意把劉安帶過來,一是怕留他自己在江南的話,因為性子沖動,做出什么難以挽回的事情來,二就是想讓他看看自己是怎么辦事兒的,多見見世面,接觸接觸那些大人物,長長見識,知道天高地厚。
三就是因為他們過得是刀口舔血的江湖生活,若是萬一某一天劉震忽然去了,給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多備幾條后路。
劉震妻妾成群,兒女不少,可若論最疼愛最喜歡的,還是這個亡妻留下的遺腹子。
看劉震的神情,劉安就知道了答案,原本的迫不及待也被一盆冷水全給澆沒了。
“那咱們怎么辦?就這么待在客棧里頭,什么都不干嗎?”在客店住了一個多月,為了不暴露蹤跡,劉安也生生憋了一個多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早就憋壞了。
劉震三天兩頭的才帶他出去一次,帶著厚禮和銀票到處走動,可惜全程劉安連話都沒能插上半句。
尤其是都轉運使司那邊,是劉震跑的最勤的,從那位劉正使到底下的推官主簿,劉震算是跑了個遍,光是撒出去的銀票,都快有七八萬兩了,還不算獻上去的那些個奇珍異寶。
可以說這些年來劉震辛辛苦苦掙來的那些家底,基本上搭出去快有兩成了。
戶部那邊,劉震也沒落下,漕運之事,除了都轉運使司之外,關系最大的,就是船舶司和戶部了。
船舶司如今只是個小衙門,沒什么實權,但戶部卻自從仁宗皇帝裁撤三司之后,便管著天下的錢糧賦稅,每年從江南等地送到東京的漕糧,便是由戶部主導,都轉運使司從中脅從,各路轉運司配合,最后落到了漕幫頭上。
漕幫的名頭,便是由此而來。
太祖年間,大宋初建,南征北戰,不知歷經多少年月,才將除燕云十六州和隴西之外的九州復歸一統,那時天下初定,雖已有了承平之象,可因戰敗而流落至各地的殘兵敗將們不勝枚舉。
還有那些因為戰火而受了牽連,不得已落草為寇,只能靠著劫掠維持生計的平民百姓也不知有多少。
更有那些本就窮兇極惡之人,糾結屬下,占山為王,殺人劫道,各地山匪水賊橫行,流寇四起。
漕幫隨水而生,本來只是些碼頭上搬搬扛扛的力夫以及在船上討生活的船工們報團取暖,未免被那些水賊盜匪們欺負而組成的團體。
原本并沒有名字,直至先帝仁宗登基之后,才搭上了朝廷的關系,在運轉司手底下討了些外圍的活,勢力開始逐漸擴大。
后來到了慶歷年間,在范大相公的主導之下,朝廷裁撤三司,將財政大權歸于戶部,漕幫又不知走了什么門路,竟然搭了上了戶部的關系,攬下了自淮南一直到廣南諸路運送漕糧的活,自此便一躍便在運河沿線,以及長江極其諸多支流在內的水路之上打出了名頭。
漕幫的名號也因此而來。
劉震看著自己兒子,嘆了口氣:“不是不動,是時機還沒到,不是動手的時候。”
“少幫主,幫主說得對,現在這個時候,一動不如一靜,若是當真要動手,那邊要雷霆一擊,不能給他們半點反應的機會。”
說話的劉震的智囊,平日里也很受劉震的倚重,算是漕幫的軍師,本只是個落魄的秀才,考了好些年的舉人都沒考上,機緣巧合之下入了漕幫,被劉震收入麾下,平日里沒少替劉震出謀劃策。
“哎!”劉安躁動不安的嘆了口氣,賭氣似的坐回圓凳,連灌了好幾口茶水,然后才又扭頭說道:“那咱們成天在這客店里頭呆這兒也不是個事兒呀,咱們幾個大男人,成日窩在房里,連門都不出,那不是惹人懷疑?”
劉震和秀才軍師也都圍著桌邊坐下,有些詫異的看著劉安,目光中還帶著幾分欣慰,能想到這一點,說明這小子是真的動了腦筋。
劉震喝了口剛送來的熱茶,暖了暖身子,一旁的秀才軍師笑著解釋道:“少幫主放心,這事兒幫主早就有了打算。”
劉安神色稍安,看向劉震,又忽然皺著眉頭說:“爹,咱們來東京都一個多月了,孩兒是怕若是拖得久了,咱們縱使再隱藏蹤跡,可爹爹成日在外頭奔走,拋頭露面的,石家叔侄幾個,會不會早就收到消息了?”
劉震欣慰的看著劉安,心中感慨自己這個兒子總算是長大了,便笑著說道:“放心,你爹我又不是初出江湖的愣頭青。”
汴河碼頭邊上,為了調度方便,都轉運使司的衙門便設在這里。
都轉運使司乃是連接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機構,慶歷改制之前,原是歸屬在三司之下,改制之后,便轉到了戶部下頭,是戶部底下一下重要的職權衙門,后來為了避免戶部權勢過重,又獨立了出來,直接向皇帝負責,御史臺負責監管。
都轉運使司主官是都轉運使,其中又有鹽酒茶鐵等多個有司衙門之分,彼此之間互不統屬,其中品階最高者位列正三品。
當初仁宗皇帝時期,兗王叛亂之前,齊衡的老子齊國公,便是哪一任的鹽都轉運使,手里頭不知扒拉了多少銀子。
當初齊衡不過二十來歲,齊國公也才四十多,正當壯年,若非仁宗皇帝念著舊情,加之又上了年紀,被立儲之事攪得沒了精力,又豈會只是被安排了個閑職那么簡單。
轉運使司的油水那可是真正的在朝廷諸多衙門里頭首屈一指的。
負責漕運的都轉運使司姓劉名譽,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須發皆黑,只是有些發福,臉上也不顯皺紋。
今日的劉譽從都轉運使司衙門出來之后,卻罕見的沒有回家,反倒是直接叫人抬著轎子去了韓府,求見韓章韓大相公。
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 第 111章 走的什么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