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長歌 第573章 龍與虎的初次碰撞
永安四年八月二五日,晨。
濃霧籠罩著江面,整個江面上霧靄氤氳,氣象森嚴。
客船順著白河沿江而下,仿佛行走在峽谷中的奔馬,一路上不知見了多少波濤洶涌,又見了多少絕壁奇峰。
船上的客人早已見慣不怪,失去了往日的那種驚嘆,江面突然開闊起來,腳下的客船也跟著漸漸趨于平穩,客人們走出船艙向外一瞧,頓覺天穹低垂,江山的濃霧也漸漸散開,一座雄偉的城池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
“一旦踏上襄陽這片地界和劉景升他們一照面,老朽在世人的眼中就不再是那個養志不仕的孔明了。”
胡昭站在船頭,淡淡的看著從城門中迎面而來的一行人。
“先生,其實…你大可不必委屈自己,那賈文和言語中并無逼迫先生之意,先生何必…”一名青年男子站在胡昭身側,眸子里滿是尊重和難過之意。
尊重,當然是因為胡昭的才高八斗的學識和抱瑜握瑾的風骨值得他尊重。
而難過,則是因為他的原因,胡昭不得不勉強接受賈詡的條件駕舟南下離開了他隱居之地。
“癡兒,既然你我都知道這個世道便是吃人的世道,又如何能夠真正的做到獨善其身呢?更何況前將軍托人帶來的那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還是深得為師的心意。
為師這一路走來,沿途聽了不少,也看了不少,才明白為師這些年充耳不聞窗外事確實是錯了。為師自己喜歡清靜、喜歡讀書,便也拘著你們不得隨意下山。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時過境遷,先賢們的那一套‘天之道,不爭而善勝’的思想早已落伍了!”胡昭拍了拍青年的肩膀微微一笑,重新回到古井不波的模樣,仿佛看淡了世情的山中老僧一般。
“不錯,這是個吃人的時代,卻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為師老了走不動了,但是仲達你不一樣,你還年輕,年輕得讓人嫉妒。如果你不能順應這個時代,時代就會將你遠遠的拋在腦后。”
青年就是仲達,也就是賈詡比較看重的青年才俊司馬懿。
聽著老師的苦口婆心,司馬懿點了點頭,腦海中卻想起那日賈詡和老師在草廬中詳談時說起這話的神態。
聲音鏗鏘有力,語氣中隱約有些許殺伐之氣。
他明白,賈詡說這句話的意思,應該還可以換一種方式理解:如果他不能順應時代,那么被時代拋棄的不止有他,還有他司馬一門!
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草雞怎可與蒼鷹比高?賈毒夫,你給我等著,今日就讓你瞧瞧小爺的本事!
司馬懿悄悄的攥了攥拳頭,看著城門口那行人漸行漸近,戰力暴燃。
碼頭上一團和氣,郡衙中則是完全相反。
雖然敵對兩方還沒有撕破臉皮,也談不上什么劍拔弩張,不過兩行威風凜凜的將士手執鋼刀、大斧、長戟和短劍分列殿前還是可以看出一些劉表的心態。
本州迎接你孔明先生前來荊州,那是本州推崇和尊重你。
但是如果你想在我荊州的地盤上搞風搞雨,讓本州俯首稱臣,那么本州就只好與你拼個魚死網破!
胡昭掃了兩排將士一眼,神色不為所動。而司馬懿卻是整了整衣冠,昂然而入,腦袋高高的抬起,下頷上剛剛冒出來的胡須仿佛剛剛取得大勝的公雞頭頂的雞冠,頗有點趾高氣揚的味道。
這胡昭是聲名在外的一代名士,就連當初在中原權勢極重的曹阿瞞和袁本初都沒有搞定,自己給他三分薄面原就應該。可是你特么的一個毛都沒有長全的年輕人,鬼知道你是個什么玩意兒,居然也敢來挑釁本州?
劉表心中恚怒,眼睛一瞪,劉磐猛地將腰中的寶刀一抽,一片銀光在堂中亮起,眾人手中利器齊出架在堂前,同聲怒吼:“堂下來者何人,見到刺史大人為何不拜?”
司馬懿毫無懼色,甩了甩衣袖,扶著胡昭大搖大擺的走過眾人擺置的刀兵陣,厲聲喝道:“本使乃河東司馬懿,今奉陛下圣旨出使荊州。敢問劉荊州,如今這荊州地域可還是大漢疆土?”
劉表頓時陷入兩難之境,若是直接承認荊州依舊隸屬大漢,那么此刻應該下拜的就不是司馬懿,而是他劉表了。
畢竟,司馬懿此刻代表的是大漢朝天子的顏面。
而一旦他否認荊州的隸屬關系,王黎便有了出兵的大義,此刻的荊州還沒有做好全面御敵的準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荊州當然是大漢的荊州,不過你司馬仲達卻未必是大漢的司馬仲達,既然你等來路不明,刺史大人如何下拜?”
劉表一時語塞,焦頭爛額間,聽得郡衙外一陣長笑,兩道人影從門外飄然而至,正是劉備和諸葛亮二人。
諸葛亮朝劉表行了一禮,又與胡昭抱了抱拳,緩緩起身掃了司馬懿一眼冷笑道:“說起來,你司馬仲達也是多智之士,怎么今日也欲憑借三寸之舌效仿說齊的高陽酒徒乎?”
“酈食其縱酒使氣,疏闊狂放,其人不僅富于謀略,而且勇于冒險敢作敢為,為高祖一統九州立下了赫赫戰功。”司馬懿冷然一笑,氣勢陡生。
“你諸葛亮雖然名聲在外,卻無經書流傳于世,也無功績陳列于前。說到底,也不過只是一介山野村夫,你有什么資格出言不遜嘲笑我大漢先賢?”
諸葛亮微微抬頭:“酈食其計克陳留郡,勸降秦國守將,輔助高祖破武關攻咸陽,奪取滎陽,占據敖倉,最后因勸田廣歸順被其烹殺,乃是我大漢朝真正的忠臣,自然受得亮的尊重。
但是,閣下作為京兆尹司馬公的后代,不思為朝廷盡忠,反而投靠要挾天子之王賊,和你那祖上殷王一樣首鼠兩端,又如何值得亮尊重一二?”
諸葛亮口中的殷王乃是司馬懿祖上的司馬卬,先秦末年,司馬卬率軍攻占朝歌,平定河內,屢立戰功,楚霸王項羽于是立其為殷王,王河內,都朝歌。
高祖二年初,司馬卬主動反楚結果為陳平所敗,遂再次投靠項羽。高祖二年三月,高祖兵渡黃河,于河內俘虜司馬卬,司馬卬復降高祖,置地河內郡。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但是諸葛亮卻偏偏在司馬懿面前提起司馬卬,很顯然,他是想借司馬卬之事刺激司馬懿,一則是想讓司馬懿惱羞成怒方寸大亂,二則是借機表明司馬懿身份不正,不配為朝廷使臣。
司馬懿果然大怒,指著諸葛亮喝道:“諸葛村夫,既然你敢口出狂言,今日我司馬懿在此,你可敢一辯?”
“有何不敢?莫說你區區司馬懿一人,就算是你背后的主子親自前來,我諸葛亮照樣說得他掩面而逃!”諸葛亮一聲長嘯,徐徐走到司馬懿面前,雙眼一翻,睥睨天下的氣勢奪目而出。
后漢長歌 第573章 龍與虎的初次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