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教父 427章 院士查房
協和的教授,從帝都飛到三博,親自來請楊平。
而且很快,301的教授團也要飛抵三博,也是同一個目的。
一個年輕醫生,讓這些頂級醫院的教授們興師動眾。
據說每年清華北大搶各省高考狀元就是這種陣勢,直接上門搶人,使勁渾身解數,一個團隊坐到考生家里,將自己優勢極盡描繪的同時,把對方的弱點也毫不留情的披露。隨便,許下各種豪言壯語,拋出各種福利,甚至毫不掩飾詢問有女朋友沒,要是女朋友成績上線,一起招進去。
楊平現在就是這種待遇,301和協和就是醫院里面的清華和北大。
行政部幾個年輕姑娘,消息擴散能力,跟網上購物的搜索能力一樣強。
無論年輕醫生還是老主任,都唏噓不已,年輕醫生無不捶手頓足,為什么哪個人不是我,高高在上的協和,不談收入,就靠著那份至高無上的榮耀,也可以過日子。
301,穿著威武的軍裝,軍人與醫生合體,這是多少個男人心底的夢。
還有一個任何醫院不具備的優勢全中國最牛逼的醫鬧也要繞著走。
醫院的那些年輕姑娘們,也開始反思,要是當初自己先下手為強,那么現在那棟八層樓掌門人的未來夫人就是自己,以后還可能協和或301的教授富人,甚至再大膽一點,院士夫人。
據說來的時候,楊博士也是單身,手術室的蘇護士怎么就慧眼識珠,可惜,現在股票已經飆升,再下手沒資本了。
既然已經來了,梁教授自然要參觀一下楊平的綜合骨科,還要參觀手術室。
晚上留下來吃頓飯,一起聊聊協和與三博如何合作,梁教授建議,楊平可以在協和掛牌,定期參與手術和病例討論。
不要小看這個掛牌,協和只有自己醫生到別的醫院掛牌,沒有別的醫生來協和掛牌。
南都附一的蘇教授也將過來,與梁教授一起用餐。
都是骨科界的大佬,難得碰面,機會難得,怎么都要坐在一起敘敘舊。
在辦公室秘書小姐的帶領下,人群往綜合骨科移動,趁梁教授與蘇教授通話的間隙。
韓主任小聲地問道:“與協和談成了?”
不到黃河心不死,沒有得到確定的結果,他還是要問問,雖然從兩人的表情已經知道結果。
“談成了!”楊平笑著說。
韓主任心里隱隱作痛,同時也替楊平高興,此事終于塵埃落定。
有點恍惚,有點緩不過神,韓主任眼睛感覺有點濕濕的,自己訓自己,成年人,搞得這么傷感,讓人笑話。
梁教授還在通話,韓主任和楊平在竊竊私語。
“什么時候走?”
“不走了!”
“不走?”
“從來沒說要走。”
“不是談成了?”
“是呀,談成了,不走!”
你個混球,耍我老頭子呢,韓主任立刻笑顏逐開,逮個機會,將消息轉達給正在悲傷中的夏院長。
夏院長,要不是多年官場歷練出的喜怒不形于色,早就哈哈大笑。
此刻,兩位領導覺得身形頓時輕松,如鵝毛般,走起路來飄飄然。
“老頭這么輕易放過你?”韓主任還是不放心。
楊平盯著正在打電話的梁教授,說:“他說,只要不出國,他都認了。”
樹底下,梁教授為了隔開噪音,罩著嘴巴,還在和蘇教授通話,韓主任看著梁教授身影,頓時一股莫名的感動。
“請!”
夏院長笑瞇瞇的。
梁教授掛斷電話,后面跟著胡主任、宋云,和協和的幾個醫生。
“蘇青云晚上一定要過來,也好,一起聚聚。”梁教授邊走邊說。
也好,夏院長和韓主任跟梁教授都不是很熟,蘇教授跟他非常熟,這樣有蘇教授作陪,晚餐會顯得更加融洽。
到了綜合骨科,張林吩咐幾個機靈的規培生,已經拿來白大褂,大家穿上白大褂,不管合不合身,反正是臨時應付。
可能習慣成自然,在三博綜合骨科的病房,協和的幾個醫生跟在梁教授身后,走出了查房的陣容。
“這里,我們馬上要改為綜合外科,整棟樓,八層,都給小楊。”夏院長自豪地介紹。
“很快將有一個基金會成立,專門為這棟樓的科研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
“綜合外科的財務、人事和設備采購,完全獨立。”
“這里將有獨立的手術室、ICU、康復科”
夏院長言下之意,在這里,在三博,楊平才可以真正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梁教授停下腳步,所有人停下腳步,隊伍在走廊里挺步。
若有所思之后,梁教授道:“不能叫綜合外科,這個名字不太妥,如果要打開整個外科的科研和臨床權限,建議你們掛名外科研究所,這樣更加合適。”
夏院長在心里琢磨梁教授的建議,外科研所,不是定位院中院嗎,就叫做外科研究所,高端、大氣、上檔次,比那土不拉幾的綜合外科強多了。
果然是院士,有學問,取名字都有品味。
“怎么樣?”梁教授對自己的建議很滿意。
夏院長高興地說:“就叫外科研究所,小楊,老韓,怎么樣?”
“臨床與科研一體化,走一條新路子,很好,最近有什么新想法,我們可以合作?”梁教授對楊平那幾篇論文特別賞識,那可都是實打實的創新。
協和醫科大學與其他醫學院最大的不同,它是院校一體,中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一所實施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的機構,也就是一個機構。
現在三博醫院,如果設立外科研究所,實驗室和病房一體化,那將是一次進步。
這種體系最適合攻克醫學難題,最適合做開創性的工作。
一個外科醫生,能夠把手術做到出神入化,那只能停留在低層次,再好的手術終究有天花板,一把手槍,即使射擊水平再高,萬發萬中,殺傷力也有限。
再往上,就是對術式的改進或者發明新術式,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手術效果,讓手術更加容易普及,這也只能夠算中檔。
繼續往上,就是對基礎理論的創新,這才是高級階段,基礎理論的更新,可以改變整個診治理念,帶來治療方式的革新。
比如對胃潰瘍的治療,曾經使用胃部分切除術,再升級為選著性迷走神經切斷術,繼續升級為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
對這些手術,無論你把手術做得如何完美,效果不佳。
直到關于胃潰瘍的一些新的基礎理論出現胃部幽門螺桿菌的發現,原本需要開刀的胃潰瘍,不需要開刀,只需吃藥,三聯,四聯,吃幾個療程,便獲得根治。
巴里馬歇爾,澳大利亞西澳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因揭示幽門螺桿菌與胃炎的關系,獲得2005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在巴里馬歇爾研究幽門螺桿菌時,比巴里馬歇爾更早,我國一位在讀博士,也從胃里提取了這種未知細菌,他欣喜若狂,認為自己發現了新東西,他的導師嘲笑:消化道是開放的,人總是要吃東西的,食物里面肯定有細菌,你從胃里提取細菌是不是怪事。這位博士生想想,也對!于是放棄了繼續研究。
這位博士后來成為一名教授,自己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每每提及此時,懊悔不已。
梁教授對有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醫生非常喜歡,這才是他心中的大才。
新想法,有很多,不知道說哪個。
楊平想想說:“我正在設計一種脊柱側彎矯形的外固定架,爭取達到不開刀就能對脊柱側彎進行矯形。”
梁教授一聽:“小楊呀,你這個想法很新穎,但實現起來需要做大量研究工作,如果真能夠成功,可是一次顛覆性的創新。”
這個年輕人,滿腦子的大膽想法,他越來越喜歡這個年輕人。
“現在病房有一個六歲的男孩,重度脊柱側彎畸形合并心肺功能障礙,楊博士準備使用這種新方法來矯形。”胡主任熟悉病房的情況,向梁教授介紹。
“哦!看看,六歲,重度畸形,很罕見!”梁教授興趣濃厚。
小五和張林立刻到前面帶路,敲門開門,大家移步病房。
宋子墨給病人家屬做簡單介紹,病人的父母都是當地的普通公務員,一聽院士過來查房,立刻緊張起來。
媽媽在一旁不敢亂說話,爸爸明顯緊張得說話都有點結巴。
梁教授仔細詢問病史,然后親手查體,在床旁將X片等影像圖片,一張一張的察看。
小孩眨巴眨巴眼睛,盯著這群人,很淡定,他早已習慣,他每次去看病,都會圍來一大堆人,討論來討論去,還有人對著他拍照。
六歲小孩,不能當做成人的縮小版,也不是青少年的前置版,他處于生長發育中,以前對脊柱側彎的研究不成熟時,就發生很多這樣的案例,將小孩按常規手術方法做,做完手術后,醫師覺得手術很成功,可是過了幾年,畸形又發生了,比術前更加嚴重。
這就是沒有考慮到小孩的脊柱在正常發育中,沒有對生長發育作充分的考慮,手術不但沒有收到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現在楊平要應用伊里扎洛夫的“張力應力法則”來矯正脊柱畸形,這是一次膽大的嘗試,實施起來有諸多困難。
這種理論在四肢畸形矯形已經獲得成功,我國的秦泗河教授,用外固定架矯正各種四肢復雜畸形,取得巨大成績,先后應邀赴英國女王大學“肢體延長與重建中心”進行矯形外科的專題報告;在美國“下肢畸形國際培訓班”上,為來自44個國家的骨科醫師做專題報告,這在中國醫生里面,應該是絕無僅有的,而且應邀到俄羅斯等多個國家主刀教學手術。
這在中國醫生里面,是絕無僅有的。
“我們去了好多醫院,醫生都沒有辦法,有一個醫生推薦來這里找楊博士,那個醫生說,看過楊博士做手術,還看過他的論文,楊博士應該是對這種病例研究最深的。”
孩子爸爸理順思路,總算說清楚了。
“他說得沒錯,楊博士對這種病例研究最深,我們這次就是來向楊博士學習的,你們要好好配合。”
梁教授平易近人,沒有一點架子。
孩子父母頓時輕松許多,心里也更加踏實,連院士都這么推崇楊博士,那還有什么話說。
地址:
外科教父 427章 院士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