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 第三八八章
穿越之時,甫一睜眼的第一刻,李承志看到的就是李猿兒和李猴兒兩兄弟。
哥哥在給他擦身,弟弟在給他暖腳……故而于情于理,他對兩兄弟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甚至勝過李松、李亮、李彰、李顯……
不過他從未在人前出表露出過罷了。
之后兩兄弟跟著他東征西戰,出生入死,三人不似兄弟,勝似兄弟。此時乍聞李聰可能致殘,李承志只覺熱血上涌,恨不得將那姓翟的碎尸萬段。
每臨大事有靜氣!
胸中怒火沖天,面上卻極其平靜。李承志淡淡然看著綁伏于地的二人,就像看著兩堆死肉。
“翟方、翟清?”
李承志輕輕一嘆,“翟方,就是你怒起傷人的吧?”
“是某又如何?李承志,你何其不公?”
翟方猛一挺腰,似是要站起身。但剛抬起一條腿,就被李亮狠狠的一腳跺在了腿彎。
直呼主將姓名?
依軍法,只這一條,李承志也能治他個斬頭之罪……
翟方悶哼一聲,呲著牙,瞪著泛綠的眼珠,像極了荒野上的餓狼。
“身為主將,卻無容人之量:只因空營之事,便對我等記恨于心,處處刁難,事事打壓,就如今日……”
翟方一指李聰,咬牙吼道,“敢問旅帥,演戰之初,你又何曾言明,與我等對陣之兵,皆是百戰之卒?”
百戰之卒?
李承志露出一絲冷笑:“翟方,敗就是敗了,不如人就是不如人,卻非要東推西阻?我且問你,涇州僧亂之前,我李氏近十載未出領兵之將,何來的百戰?”
莫說翟方,就連元淵、元演都有些懵。
之前,就連他二人都以為李大等人皆是身經百戰,不然何來如此嚴明的軍紀,如此悍不畏死的士氣?
但從未想過,自李其后,李氏再未出過領兵之將,李氏家臣俱務農于家,到哪里去“百戰”?
至多就打過涇州這一仗……
如此說來,皆賴李承志之操練之法?
元淵與元演同時雙眼一亮……
“不可能,某絕不會看錯!”
翟方梗著脖子嚷道,“若非久于陣戰,這瘦候哪來那般毒辣的眼光、嫻熟的武藝?竟每槍都能鉤到我等甲胄接連之處……”
倒是好眼光?
“莫說沒有,便是百戰老卒又如何?”
李承志鉤著嘴角,露出一絲冷笑,“既然敢犯軍法,就要有伏法的覺悟……
本將大人大量,就不計較你直呼本將姓名,不敬上官的罪名了。連你挾憤報復,暴起傷人之罪也不論,就論你不遵號令,不聽約束之罪!
若按陛下欽賜之軍法,此謂‘構軍’之罪,按律當斬。但念你初犯,某只杖你十杖,你可愿服?”
嗯……這么好說話了,還是李承志么?
元演眼珠滴溜溜亂轉,盯著李承志看了好幾眼,又瞄了瞄元淵。
元淵微哼一聲,聲音低不可聞:“江山易改,本性難易……看就是了……”
翟方以為聽錯了,直愣愣的盯著李承志。當聽到一聲“來啊,拿杖來……”,他才反應過來,使著的伸著脖子,往后陣急瞅。
未參與演戰的虎賁陣中,幾個兵卒急使眼色,為首之人卻有些不知所措。
依李承志的脾性,翟方今日定該是十死無生,當場被斬。
但就跟見了鬼一般,李承志竟破天荒的講起了理來,只是罰了十杖?
翟方若不死,還讓他們如何“義憤填膺”,“暴起嘯營”?
為首之人雙手負于背后急擺了兩下,其余人等便知,此時不是發動的時候……
怎就未像相約之言:但凡李承志行刑,必會群起質問,而后伺機而動……
眼見李承志執杖在手,翟方又疑又慌,梗著脖子吼道:“某不服……”
“只是十杖都不服?”
李承志長聲嘆道,“看來除非李某跪下來反向你請罪,你才會呼一聲‘服氣’吧?”
譏諷之時,翟方便被按伏在地,三兩下,李睿便扒了他的甲裙。
真打?
翟方往后急瞅,突見有人給他打著手勢,好似在說:但凡李承志刑杖落下,我等必然出頭……
罷了,至多一兩杖,還是能受的住的!
見其突的沒了聲,李承志好不怪異。
依其方才目中無物、視死如歸的模樣,怎么也該大義凜然,慷慨激昂幾句才對?
心中狐疑,手中的杖也落了下去。
其余人不知李承志為何處處罰的如此之輕,但李亮、李睿、李聰等家臣怎可能猜不出?
莫說十杖,但凡三五杖之后,翟方要還不咽氣,他們敢改姓翟。
似是怕血濺到臉上,李睿甚至扭過了頭。
“咚!”
只聽一聲悶響,就如木樁撞到了石墻之上,根本不像是打在人身上的響動。
又聽“喀”一聲,半截杖頭擦著李睿的頭發飛了起來,竟發出“呼呼”的破風聲?
李睿臉色一變。
不是因為杖頭差點砸中他的腦袋,而是因為……他好似聽到了兩聲“喀”……
回音?
怎可能……
低頭一看,翟方早昏死過去,左腿已極其詭異的姿勢往外撇著,分明是斷的不能再斷……
“廢物東西,這般不經打?”
也不知他罵的是刑杖還是翟文,李承志扔了半截杖頭,高聲喝道:“還不換杖來?”
所有人的臉色無不一變。
元演雙目暴突,不敢置信的看著一斷為二的刑杖。
這可是徑長逾三寸的桑木杖!
虎賁所用之兵、甲、器、杖等皆是精挑細選,莫說壞杖,便是蟲蛀蟻嚙都極少見,此杖也不例外。但李承志只行了一杖,竟就斷成了兩截?
便是看不到那斷杖,只聽翟方竟連聲慘叫都未發出過,眾人便知其已然昏死……
翟清就跪在一側,自是看的清清楚楚。但不知是不是被嚇傻了,臉上煞白無血,瞪著雙眼哆嗦著嘴唇,抖了好一陣才尖聲叫道:“翟……翟方被旅帥杖死了……”
元演一聲厲吼:“謠言詭語,妄為是非,給本官堵上……”
那是杖,又不是刀?
況且他看的清清楚楚,李承志的那一杖,只是打在腿上,怎可能當即斃命?
但真要等十杖行完,那翟方肯定是十死無生。
元演欲言又止,窺見元淵神色冷峻,終是沒敢多嘴。
微一側目,正待看李承志如何處置,是不是真要將翟方杖死,陣后突的傳來一聲暴吼。
“翟方罪不至死,何至于此?旅帥此舉,才是挾私報復……”
李承志都有些懵。順聲一看,后陣之中竟越出十數個兵卒,直往陣前而來。
皆非演戰之兵,并未佩戴兜鍪(帶面甲的頭盔),只是普通盔帽,可見十余人皆是深眶碧眼,黃發白面。
俱是高車兵……
捅馬蜂窩了?
簡直笑話。
莫說翟方還沒死,便是真被杖死了,也是罪有應得。
身為主將,若連懲下之權都無,談何帶兵?
今日懲處翟方,皆依法令而行,并無半絲逾越,怎會激的士卒群起質問?
更何況還是清一色的高車人?
這分明就是約好的……
李承志猛的生出了一絲警惕,更有一絲直覺:今日必有不尋常之事發生……
他慢慢瞇起了雙眼:隨著這十幾個高車兵怒喝,前陣、后陣中竟又陸陸續續的走出了不少人。
當看清其中幾個面孔,李承志竟笑出了聲:“哈哈,李大,來了?”
什么來了?
郎君好似就等著這一天?
“兵是新選之兵,將是新晉之將,若未理應外合,就憑長孫恭與元暐三言兩語,半個字的調令文書都無,怎可能說空營就空營?你我親自登門,竟都請不來一個?”
李承志陰險笑道,“必是長孫恭與元暐做了手腳,在其中摻了不少沙子。不乏宗氏之后,且與我有仇之輩,在暗中扇風點火,混水摸魚……
可恨元讞等人,只當我與高肇親近,視我如仇人一般。怕是問死都不會說。也怪元琨不堪用,這許多日,竟連半絲根底打問到?
郎君我無奈之下,只能嚴苛待之,逼得這些王八跳出來……果不其然?哈哈……”
李承志往后一指,指著越過高車籍兵卒,直往元淵而去的幾個兵將,冷聲笑道:
“看到沒有,那是元士維。其父廣平王元長壽,同元繼一樣,也為嗣繼……若論血脈,與元繼是同曾祖從兄弟……那是元士孝,與元士維又是從兄弟……
還有這些高車兵,皆是元繼鎮守安寧四鎮,安撫高車部落時的舊部之后……
長孫恭與元暐自以為安排的巧妙,但怎就不想想,虎賁侍皇帝寑衛,劉騰恨不得將其祖宗十八代都查個底兒掉,郎君我若想知其底細,自是易如反掌……”
李亮眉頭直跳:“怎就從未聽郎群提過?”
“提了做甚?”
李承志冷聲笑道,“莫看這些元氏子弟年不過雙十,但沒有一個好相予的。如元讞那般喜怒于色之輩才是少數。
若告訴你,你平時上傳下達之時定會防范。說不定就會被窺出虛實,打草驚蛇……”
“那這些賊子意欲何為?”
“還能如何?無非就仗著法不責眾,要么逼我走,要么逼著元淵將其另行安置,至多也就是臨走之前,給我些難堪!至于你說的謀刺……借他們十個膽,也絕對不敢……所以放心,天塌不下來,爾等莫要輕舉妄動……”
交待了一句,李承志朝元淵走去。
陸陸續續,前陣、后陣又走出了二十多個,粗粗一數,近有五十之數。
元淵猛的皺起了眉頭,冷聲喝道:“爾等意欲何為?”
“秉中郎,我等不服:自入營以來,李承志暴虐成性,倒行逆施。動輒便羅織罪名,苛刻至極……
就如今日:翟方便是有罪,該斬就斬,該誅就誅,何需名曰罰以杖刑,實則置于死地?”
“簡直笑話……翟方不遵號令,死不悔改,便是被杖死也是罪有應得!且爾等皆為屬從,又何來的權力質問上官?”
就如今日:翟方便是有罪,該斬就斬,該誅就誅,何需名曰罰以杖刑,實則置于死地?”
“簡直笑話……翟方不遵號令,死不悔改,便是被杖死也是罪有應得!且爾等皆為屬從,又何來的權力質問上官?”
元淵的眼中閃過幾絲厲芒,“元士維、元士孝,以為憑著人多,本官就不敢懲治爾等?”
“中郎明鑒,便是吃了虎膽,我等也不敢輕視中郎……皆因不堪李承志欺壓,忍無可忍,才尋中郎申訴……”
元士維回了一句,猛一回頭,朝只離著三四丈的元讞等人喝道:“元讞、元琰、元岷,這些時日以來,李承志待我等如同豬狗,動輒打罵,某可曾妄言?如今中郎、衛將在此,爾等為何不與士維一同申訴,難道就甘愿任其凌辱?”
元岷剛要張嘴,被元琰一把位住:“莫多嘴……難道看不出,元士維在激我們?”
“元士維沒說錯啊?”元岷不岔道,“李承志確實動輒便打罵我等,十七兄都挨過兩回鞭子了……”
“你懂個屁?但凡有人受刑,李承志哪次不是擺明了道理、依足了法令?便是某被鞭了兩次,暗中雖怒,但何時怨過?”
元讞恨聲罵道,“怪不得往日從無交情,甫一入營,元士維這王八便俯低做小,主動示好,且多次攛掇我等……原來是早有預謀?”
“誰說不是?八成要出大事……”
元琰朝后一回頭,低聲厲吼道,“都老實待著,千萬莫上當……”
竟想激著近五百虎賁同仇敵愾,集體嘩營?
不枉我欲擒故縱,等了這么多天?
終于要發大招了……
李承志往前一步,拱手拜道:“中郎,不論曲直是非,今日之變,皆賴屬下失職之過。但請中郎,可否交由下官處置……”
元淵心中一動,緊緊的盯著李承志,好似要看穿他的心思。
沉吟了好幾息,他才幽幽一嘆:“這皆是你麾下之兵,交由你處置也無不可。但你可知‘剛過易折’,‘堵不如疏’的道理?”
這是怕李承志不知變通,以剛對剛,真激的嘩了營。
畢竟這些時日李承志如何做為,元淵還是知道一些的。
大魏春 第三八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