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千四百二十六章 大乘何所求?

  聽起來,此界的來歷和符箓界有些像。

  秦桑問道:“此界難道不是天地自然生成,那它的跟腳是?”

  符箓界乃是曾經的道庭四治,神庭切割大千,自成一界,此界難道也是因為某種寶物而生。

  “如你所見,玄武圣宮定是這方世界的基石之一,但是此界真正的根基乃是一件后天靈寶,其名江山圖!”清源沉聲道。

  “后天靈寶!江山圖!”

  秦桑首次聽聞這件后天靈寶,不知是哪位大能之物,他注意到清源的神情,心中一動,“道友說的那個承諾,難道和此寶有關?”

  “此番正是為接引江山圖而來!”

  清源坦然道,緩緩向秦桑道出上古秘辛。

  “此寶的主人乃是一位人族大賢,曾輔佐玉皇,以畫入道,畫技登峰造極,世人尊其為畫圣!

  “江山圖便是畫圣親手煉制的后天靈寶!

  “當年,玉皇帶領人族推翻妖庭,妖族式微,被驅逐蠻荒,本該人族大興,倘若一鼓作氣,定能讓妖族一蹶不振,徹底壓服萬族,入主靈界。

  “孰料大局未定,魔界突至,與靈界相撞,地膜破裂,掀起魔劫!

  “彼時,靈界經歷多次大戰,各族都已疲憊不堪,人族雖豪杰輩出,同樣損失慘重,唯有放棄霸道,聯合諸族,共御魔劫。

  “玉皇欲鑄界壁,修補地膜。

  “畫圣奉命前來襄助玄武圣族,最終和玄武圣族聯手擊退魔界大軍,以江山圖、玄武圣宮等至寶,以及無數生靈血肉,輔佐玉皇鑄成界壁,鎮壓此處地膜裂縫!

  “此戰過后,玄武圣族損失慘重,幾近滅族,畫圣則與玄武圣族一起沉淪北極,從此失蹤,生死不明!”

  清源這番話解開了秦桑許多疑惑。

  原來第一次魔劫是發生在人族和妖族大戰的尾聲,秦桑又聯想到在異人族圣地的見聞,發生在魔劫前后的那段時間,一些大事件的關鍵的時間節點,終于清楚了。

  等等!

  清源竟要接引江山圖,而且是為了完成一個承諾。

  是對誰的承諾?難道是畫圣?

  清源究竟是什么時代的人!

  只聽清源繼續道:“世間無有永恒之物,無論多么堅固的界壁,終會崩塌!一旦封印松動,此界回歸大千,江山圖也將重現世間,而畫圣生死未卜,倘若已經隕落,江山圖便是無主之寶,且江山圖支撐封印無數年,不知是否有損,我須相助之,以防有人搶奪…”

  秦桑聽出清源語氣中有未盡之意。

  倘若畫圣沒死呢?

  畫圣必是一位大乘修士,而大乘無劫!

  大能手段通天,江山圖乃是畫圣的本命靈寶,或許里面就有畫圣留下的后手,托寶重生。

  自己竟然有機會見到來自玉皇時代的大能!

  由此可見,清源和那位畫圣關系匪淺。

  “不過,”說到這里,清源語氣一頓,皺眉望向虛空深處,有些疑惑,“江山圖應當就在這歸墟之中,所以才這么多年都沒有被發現。我方才施展法術,卻沒有得到器靈的回應。”

  器靈!

  秦桑目光一凝。

  畫圣、江山圖、畫道、水墨山水、墨硯…

  他好像知道了墨硯的跟腳!

  秦桑想到墨硯身上古怪的境界,還有墨硯各種不同尋常的舉動,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難道,墨硯就是器靈!

  墨硯一直在尋找的,其實是他的本體——江山圖!

  一瞬間,無數念頭從腦海中閃過,秦桑又想到朱雀和爬天藤。

  按照清源的說法,江山圖想必就是化作了此界的天地靈脈,支撐起這方小千世界,隱藏在這歸墟之中。

  直至墨硯進入歸墟,器靈歸位,那一瞬間泄漏天機,被爬天藤和清源感知到,雙雙尋了過來,然后又在這里失去了目標。

  當年不知發生了什么,導致器靈和本體分離,墨硯化身成妖,在外面游蕩,尋找自己的本體。回憶起墨硯的一些表現,不似作假,或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跟腳,看到歸墟方才明了一切。

  清源說江山圖可能受損,看墨硯的狀態,是很有可能的。

  墨硯現在的修為僅相當于煉虛期,驟然回歸本體,必遭沖擊,或許不是他不想回應,而是無法分心,更有甚者陷入了沉睡。

  “哦?道長可見過江山圖的器靈?”觀秦桑神情,清源露出一絲喜色。

  秦桑便將墨硯表現和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清源連連點頭,“此妖即便不是江山圖器靈,肯定也與之有關!還望道長能助我一臂之力!”

  聞聽此言,秦桑有些遲疑,他不知自己能幫到清源什么。

  “道長通過此珠,應當能感應到一些東西吧?”清源看向秦桑手中的蚌珠。

  秦桑點點頭,“可我只能判斷,哪個方向是這片虛空的最深處,感知不到江山圖。”

  “足夠了!道長只需要為我指明方向!”

  清源沒有直接拿過蚌珠,因為他還需要秦桑。

  不知器靈現在狀態如何,未必能立刻領會他的好意,萬一器靈把他當成了敵人,反而弄巧成拙,畢竟他在這里的只是一具化身,本尊還在外面徘徊。

  秦桑和器靈有交情,有秦桑在,器靈至少不會立即出手。

  秦桑猶豫了一下,決定照做,能賣大能一個情面,這種機會千載難逢,哪怕知道會有危險,也要抓住。

  接下來,兩人迅速交流了一番,秦桑說出自己的疑問,清源幾句點撥,便令秦桑大呼原來如此,理清了頭緒,對蚌珠的認識更深了一層。

  “那里!”

  秦桑抬手指向黑暗深處。

  不見清源做出任何動作,周圍一片漆黑,也沒有參照物,秦桑卻感覺周圍的虛空好像在扭曲、拉長,他們在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移動。

  片刻之后,秦桑又感應到了鬼藏大圣的神識。

  之前,這股神識是從他身上向前漫過,這一次卻是向后退縮。

  不對,不是鬼藏大圣收回了神識,而是他們的速度太快了,甚至超過了神識的速度!

  此時此刻,無論清源身上發生什么離奇的事情,秦桑都不會感到震驚了。

  他適應了現在的速度,見清源看了過來,問道:“會有誰來搶奪江山圖?”

  “當然是妖族!”

  清源斷然道,“妖庭!龍島!鳳閣!”

  “妖庭?”

  秦桑一怔,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妖庭不是…”

  清源‘唔’了一聲,“看來有些事情,道長還不清楚,我們之前說的是古妖庭,現在又出了一個新妖庭。至于這新妖庭的來歷,卻是說來話長…道長可知蠃鱗毛羽昆五蟲?”

  “自然知曉!”秦桑腦海中浮現出典籍上的記載。

  五蟲之說,將世間生靈劃分為蠃鱗毛羽昆五蟲。

  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號羽蟲,禽類,鳳凰為之長;

  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號毛蟲,走獸,麒麟為之長;

  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號甲蟲,身具甲殼,而玄武為之長;

  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號麟蟲,有鱗之屬,龍為之長;

  有倮之蟲三百六十,凡物之無羽、毛、鱗、介,即蠃蟲,圣人為之長。

  此乾坤之美類,禽獸萬物之數也。

  不過如今人族鼎盛,號稱萬物之靈長,其余諸族皆被打為妖類。

  清源頷首道:“那么道長有沒有留意到,五蟲之長的五個種族,除了我們人族不在妖族之列,其中玄武和龍皆位列四大圣族?”

  秦桑還真沒有細想過,“道友的意思是,五蟲之長的說法,源自妖庭四大圣族?那為何是鳳凰和麒麟,不是白虎和朱雀?等等,麒麟難道是…”

  忽然,秦桑想到了什么,心中一震。

  “不錯!古妖庭最后一代妖帝,正是麒麟!”

  清源道,“不知蠃蟲之屬是被我們人族牽連,還是一直式微,從古至今都不被重視。虎為百獸之王,麒麟之臣,代麒麟統御走獸。至于鳳族為何沒有成為圣族,吾亦不知,想必妖庭也不可能令所有妖族臣服,許是鳳族不甘居于麒麟之下,不受詔封,妖庭便將朱雀推了上來。不過,滄海桑田,興亡無常,自妖庭傾頹,許多昔日大族、強族都和末代妖帝一起,在那場無比漫長的戰爭中滅亡,唯有龍鳳兩族,一直長盛不衰。”

  “麒麟一族也滅亡了?”秦桑震驚,麒麟一族可是妖帝后裔。

  清源點頭,“現如今,世間還有幾頭純血玄武,但許久沒有聽聞麒麟一族的消息了,或許還有麒麟血裔,卻不知隱藏在哪里。”

  自己的小洞天里就有一頭麒麟!

  秦桑思緒翻騰,早知麒麟乃是上古神獸,沒想到竟有這么大的來頭。

  不知小麒麟是不是純血麒麟。

  秦桑想起小麒麟渡劫時引來的金光,難怪對方發現是麒麟之后,如此驚異。

  還有神秘的風暴界,竟然出了一頭麒麟!

  一旦麒麟出世,不知會引發怎樣的風波,秦桑壓下思緒,問道:“現在妖族就是以龍鳳兩族為首?”

  “正是,龍島、鳳閣成為妖族兩大圣地,不過未必所有妖族都甘愿服從龍島鳳閣。龍為麟蟲之長,鳳凰為羽蟲之長,自然會偏向同類,如此妖族內部便有不公,尤其毛蟲之屬,本是最強,可麒麟遁世,無人為它們作主,而龍鳳兩族想必也不想再出個麒麟妖帝。毛蟲之屬備受打壓,難免不忿,”清源顯然對妖族非常了解,娓娓道來。

  “如此便有了新妖庭?”秦桑終于了解到妖族內部的局勢。

  正如人族,妖族也不是鐵板一塊,內部矛盾重重。

  或者說,妖族是最不可能一條心的,其本就是無數種族組合起來的,不僅有大道之爭,還有種族之爭。

  有矛盾便有分歧,除非再出一位妖帝,懾服群妖,否則終會爆發,只不過因為當世人族鼎盛,才沒有分裂。

  清源‘嗯’道:“妖庭雖然傾頹,但也留下了一些遺物,又恰逢靈界興起大乘、小乘之論,便有妖修站了出來,組建新的妖庭,行大乘之道,一呼百應,與龍島鳳閣分庭抗禮。”

  又是大乘、小乘之論!

  從月瀆灣到大周,從大周到霧海,從霧海到巫族,再從巫族到妖族,無論是哪個種族,似乎都在爭論大乘之道和小乘之道。

  乃至各族內部,也在發生著變革,異人族將圣地化為夢境,巫族重現上古五族,妖族出現了新的妖庭。人族內部更是紛亂,道庭回歸、佛門諸多法會、乾州善功之治、大周朝堂上的辯論…

  整個靈界都暗流涌動,其中必然有界壁崩解、魔劫將至的關系,肯定也和大乘、小乘之爭有關。

  “大乘之道、小乘之道…”

  秦桑口中呢喃,“新的妖庭是什么樣的?為何同為妖庭,古妖庭是小乘之道,新妖庭行的就是大乘之道?大乘所求,究竟為何?”

  清源看到秦桑迷茫的表情,道:“那要看你怎么看待自己和大千世界?”

  “望道友解惑!”秦桑的神情充滿迫切。

  清源沉吟片刻,做了個比喻。

  “若你認為靈界是大地上的一株大樹,而仙界是天上的更高等的陸地。修士更像靈界結的果子,絕大部分果子是無法成熟的,但終會有一些果子,果熟蒂落,脫離靈界,飛升更廣闊的天地,在仙界扎根!即便靈界走向壞空,也已經完成了繁衍和躍升。”

  說著,清源揮了揮袖,面前出現了一棵樹,樹上碩果累累,但絕大部分都是青澀的。

  秦桑凝視這株果樹,忽見清源又一揮袖,在這株果樹旁又長出來一株,且這一株無比高大,在它身邊,果樹就像一個小樹苗。

  突然,果樹上的果實不見了,根部卻蔓延出無數大大小小的根須。

  清源指著那株大樹道:“如果你認為仙界和靈界一樣,也只是一株樹而已,只不過長得更高、更加茂盛,那么靈界為何不能長成這樣的大樹,修士為何非要舍棄自己的世界?如此,修士也可以是大樹的根,幫助靈界扎根進更肥沃的土地,汲取更多養分,為它修剪枝椏,捉去害蟲,助它茁壯成長,或者說一同成長!”

  “何謂大乘之道?曾有位道友,一言驚天下,當可為道友解惑!”

  清源頓了頓,鄭重道。

  “我攜界天共飛升!”

  請:m.bqq999.cc

哎呦文學網    叩問仙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