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布中華 第734章漳州之戰下
王敬德和李元率領四萬梁兵,其中一萬殺奔汀州,斬斷贛南與福建的聯系,三萬人則進抵北溪東岸。
梁軍突破北溪,就能夠奪取重鎮泉州,并威脅鄭家老巢安平城。
李國英留下浮橋沒有燒毀,意圖吸引梁軍從浮橋過河。
雖說知道李國英已經做好準備,但是王敬德和李元還是決定隨了李國英的心意。
畢竟,李國英已經有了防備,梁軍要從其他地方渡河,李國英必定前往阻攔,屆時耗費時間不說,還要冒著敵軍火炮搭設浮橋。
梁軍經過一日一夜的準備,砍伐了大量樹木,搭建了浮橋。
清晨,旭日東升,光芒照在北溪兩岸綿延的丘陵上,溪水在它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茫茫浩瀚。
在北溪東岸,壕溝縱橫,人頭攢動,鄭軍已經做好了防備,各軍沿陣以待,只等梁軍來攻。
西岸,大纛旗迎風飄揚,準備渡河的梁軍遍布丘陵和江灘,各營軍旗正隨風獵獵作響。
清晨兩岸各聚集數萬人馬,卻異常安靜,氣氛一片肅殺。
這時王敬德和李元站在山丘上,俯瞰下方,無數碟盔、紅櫻攢動,大批身穿對襟步甲的士卒登上小船和木筏。
王敬德放下千里鏡,沉聲問道:“各部準備的如何?”
李國英是左鎮舊將,戰陣經驗極為豐富,不是沒打過多少仗的鄭家陸師將領可比。
看著李部士卒的防御體系,王敬德內心有些沉重。
“回稟都督,各營士卒已經打了應旗!”李元沉聲道。
王敬德看了看,橋頭士卒推著盾車,竹筏上也已經坐滿士卒,神情一陣肅然,他一揮手,戰鼓擂起,“傳令渡江。”
鄭軍已有防備,梁軍只能強渡,而李國英發現梁軍動靜,早已做好了迎擊的準備。
此時,李國英站在土墻后,目視對岸梁軍,顯得胸有成竹。
“哼!梁軍也就是仰仗火器,一旦沒了火炮掩護,本帥看他們仗都不會打了!”李國英冷哼一聲,給身邊有些驚慌的屬下打氣。
這時對岸傳來戰鼓和號角聲,鄭軍陣地立時跟著響起“當!當!當!”的警鐘聲。
梁軍翻越廣東與湖南之間的南嶺山脈過來,大軍無法攜帶重型紅夷大炮,只帶少量的三斤青銅炮,還有幾門小型臼炮。
這些火炮射程都不遠,除了能打兩里地三斤青銅炮外,其他火炮都只能打到對岸的江灘,三斤炮雖能打到鄭軍陣地,可是三斤多點的炮彈,威力實在有限。
“轟轟轟”十多門放在兩輪炮架的青銅炮,炮身和炮架猛地一退,騰起團團硝煙,炮彈呼嘯砸向對岸,濺起蓬蓬泥土。
為了便于野外激動,除了粗短的臼炮,依舊用四輪炮架外,梁軍的野戰青銅炮,都是用兩輪炮架,已經很像近代火炮了。
在炮擊開始時,岸邊的筏子,放入水中,十名梁軍士卒乘坐一個筏子。
梁軍在筏子前,豎起一米高的木板,上面釘上一床濕棉被,可以防御弓箭和火槍。
兩名士卒拿著火槍,蹲在木板后方,剩下的坐在筏子上,拼命的往前面劃。
近兩百條筏子,在炮火的掩護下,直撲對岸。
這時,李部大軍在北岸修建一條長達數里的土墻,后面占滿了李軍火槍手和弓箭手,每隔一段距離,還放置了一門火炮。
說梁軍靠火器,其實鄭家軍隊裝備火器的數目,比梁軍還要多,基本達到了軍隊的五成。
這主要是鄭芝龍有錢,不然光是訓練的火藥,每年就是一筆天大的開銷。
再者,福建太平日久,鄭軍的血氣不足,一旦進入殘酷的近戰搏殺,很容易被梁軍的兇悍之氣震懾,導致近戰打不過梁軍。
鄭芝龍不差錢,為了與高歡抗衡,便只能充錢,提高軍隊的裝備水平。
只不過,鄭軍火器裝備雖多,但是卻都是比較老舊的佛朗機,火繩槍,還有笨重的鐵炮,質量無法與梁國相比。
這時,隨著梁軍的木筏沖過北溪中心線,鄭軍這邊的火炮開始轟擊。
轟隆的炮聲響起,一枚枚鐵彈砸向江面,濺起道道水柱,江水被濺上天空,又落下來,瞬間淋濕了木筏上梁軍士卒的衣甲。
鄭軍火炮齊射,炮彈亂飛,炮彈砸中木筏,筏子立刻砸得四散分裂。
鄭軍的火炮,濺起道道水柱,梁軍兩百多條筏子,被擊中的只是少數。
由于鄭軍為了避免被梁軍火炮轟擊,主動讓出灘頭,梁軍沒遭受多少火槍和弓箭的攻擊,便沖到岸邊。
這時前鋒營李本深立刻舉起戰刀,拿起盾牌,嘶吼一聲:“弟兄們殺啊!”
梁軍實在拿起盾牌,還有筏子前頭盯著濕棉被的木板,沖上灘頭。
李國英對灘頭進行過清理,那里沒有任何可以遮蔽的障礙,一旦梁軍登上江灘,就會暴露在鄭軍的火槍和弓箭射程內,鄭家就能對沒有遮蔽的梁軍進行屠殺。
“放箭、放銃!給本將射!”李國英怒吼道。
土墻后的鄭軍,頓時火槍齊射,“砰砰砰”的彈丸呼嘯而來。
梁軍士卒卻將盾牌和木板,甚至木筏抬上灘頭,插入沙土中,躲避火槍轟擊。
在梁軍乘著筏子過江之時,數百梁軍士卒,推著盾車踩著浮橋向前推進,不過浮橋就是個陷阱,李國英在橋頭正面,架設了兩門紅夷大炮,正對準橋面。
“轟”的一聲巨響,紅夷大炮開火,炮彈直接砸爛盾車,然后繼續飛行,連續砸死砸傷十多人,才失去威力。
王敬德知道是陷阱,不過還是讓梁軍士卒,盡量散開了向前逼近,吸引鄭軍的火力和注意。
李國英看見橋上的梁軍,被大炮一砸一串,江灘的梁軍也被火槍壓制,臉上露出冷笑。
此時鄭軍火槍射擊,硝煙彌漫,遮蔽視線,密密麻麻的彈丸打過去,卻難以看清戰果。
梁軍實在將木板、盾牌、木筏子插進泥土中,然后趴在掩體后面,用隨身攜帶的鏟子迅速挖沙,構筑工事。
軍隊作戰時,都喜歡用沙袋修筑工事,那是因為沙袋能夠很好的吸收動能,無論是爆炸,還是被實心彈砸中,都很難傷到后面的士卒,而且也不容易形成挑彈。
在第一波梁軍登上灘頭之時,梁軍第二波筏子已經出發。
這時李國英發現情況不太對,灘頭的梁軍并沒有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于是連忙喝令:“快!放箭!”
一聲令下,三千鄭軍弓手立刻張弓搭箭,箭頭斜指向天空。
“射!”
鄭軍弓手齊齊松開弓弦,三千支箭騰空而起,天空為之一暗,然后如飛蝗般嗖嗖落地,插在江灘上,射中躲在掩體后的梁兵。
李本深躲在掩體后,身邊落下數只箭矢,箭頭插進沙地,箭尾不停晃動,他連忙拿起一桿燧發火槍,大聲喝令,“還擊!”
修好簡易工事的梁軍士卒,立時蹲在掩體后,舉槍射向鄭家陣地,露頭的鄭軍不斷被擊中,悶哼著倒地。
李國英見此皺起眉頭,看著梁軍在灘頭,建造簡易陣地,連忙讓火槍、弓箭、火炮一起轟擊,不過卻無法消滅灘頭梁軍。
眼看著第一波梁軍沒被消滅在灘頭上,第二波已經到了江心,馬上就要沖上岸,李國英意識到危機。
若是梁軍站穩灘頭,后續有重步登岸,再發起沖鋒,那就麻煩了!
“弓箭壓制敵軍,調三千刀兵、矛兵,給本帥把登岸的敵軍趕下去。”李國英忽然大聲怒吼。
三千鄭軍刀盾兵和長矛手,便繞過彈雨交織的正面,從兩側殺出,直接包抄梁軍灘頭陣地的兩翼,梁軍立刻拿起兵器迎擊,兩軍撞在一起,瞬間戰在一處,刀槍相擊,血肉翻飛。
仙霞關,在漳州激戰時,關外的戰斗已經進入白熱化的狀態。
這時鄭芝龍站在關樓上,看見攻擊關外銃城的梁軍,丟下數百具尸體,再次灰溜溜的撤退,臉上不禁大喜。
“哈哈哈,原來梁軍也不過如此!”鄭芝龍不禁大笑,“寡人耗費十萬兩修造的銃城,高歡不死萬把人,休想攻下來。”
這時鄭芝龍正看著撤退的梁軍發笑,鄭森忽然匆匆上城,陰沉著臉,將一份軍報遞給鄭芝龍,“父王,漳州急報!”
武布中華 第734章漳州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