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五章 喜歡是一件平等的事

  三天后,李灝來到實驗中學,代表一中參加新創杯作文大賽。

  走進實驗中學時,他不禁感慨起來。

  “早知道小可不在一中的話,或許來實驗中學也是不錯的,這環境美的,還能白白多賺五萬塊獎學金。”

  “可惜沒如果啊!”

  當事人十分的后悔.jpg

  按照老師指引的方向,李灝來到實驗中學的多媒體教室。

  這個教室能夠容納幾百人,很大,很寬敞。

  每隔三個位子坐一個參賽學生,確保比賽的公平性。

  李灝根據考試號來到第三排中間的位置。

  他早早地坐下來,仔細觀察著每個進教室的學生。

  男的不看,只看女生。

  “41。”

  “42。”

  “43。”

  隨著進來的學生越來越多,已經快要達到50個參賽學生的名額了。

  但李灝還是遲遲未見洛小可的身影。

  他的心情漸漸沉重起來。

  難道這一次又吃了閉門羹?

  這幾個月以來,一次次的尋找讓他逐漸沒了心氣。

  李灝長嘆了一口氣,拿著筆,神情有些黯淡。

  當最后一個學生走進教室后,50個參賽的學生全部到齊,這也意味著洛小可本次沒有參加新創杯作文大賽。

  李灝站了起來,準備離場。

  一個負責此次比賽秩序的老師見狀,立即上前問道:“怎么了?同學,你是要去洗手間么?”

  “我不考了,老師。”李灝禮貌地回答著。

  老師不解:“為什么啊?”

  “就......突然不想考了。”李灝不想過多的解釋。

  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女老師,她似乎看出李灝有心事,便繼續勸說道:“中途放棄可不好哦,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做到無悔就行。”

  李灝看著她,思索了兩秒后,最終做出決定:“老師說得對,我考吧。”

  女老師以為自己成功勸說了一個臨陣退縮的學生,倒也很高興。

  但其實李灝被她的話說服了,不管找不找得到洛小可,只要自己去找了,不留下遺憾就行。

  至少在尋找她的過程中,自己不是在一點點努力著么?

  講臺上,一位中年老師正宣讀著比賽的規則與內容。

  他其實不擔心現場會有人作弊,畢竟這是作文大賽,每個人之間還隔了兩米遠,他更多的還是提醒大家注意比賽時間,以免錯過。

  “現在,開始分發題目和作文卷。”

  李灝接過作文題,看了眼,不由得笑了笑。

  果然牛海波說得沒錯,新創杯的決賽作文題目一定會標新立異,不像平時學校考試那樣。

  說起學生時代的愛情,讓人又期待又好笑,那時候的我們,不懂什么是愛情,但又情竇初開,對異性有著一定的好奇。

  我們渴望見到對方,但又害怕被身邊的人知道,也怕被老師家長發現,下面以“學生時代的喜歡”為主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當作文題目發下去后,不少同學都嘩然起來。

  他們沒想到新創杯主辦方竟然敢出這樣的題目。

  “我的天啊,這怎么寫啊?”

  “我到底應該寫好的方面,還是寫不應該早戀啊?”

  “頭疼啊!不管了,就把我暗戀隔壁班的女生寫進去好了。”

  ......

  主考官老師在講臺上輕輕咳嗽了下,示意學生們安靜作答。

  李灝想了想,回憶起當初剛上大一那會兒,偷偷關注洛小可的情景。

  那時候聚會,他總是有意無意地往洛小可的方向瞥去。

  一旦發現洛小可不見了,便四處觀察,尋找她的身影。

  但誰曾,洛小可當時也是這樣的表現,一旦發現李灝身邊有女生,眉頭便皺起來,故意走到他面前多說兩句話,以示存在感。

  這些喜歡都是平等的,相互吸引的。

  但李灝也知道,許多男生選擇追求一個女生時,或者一個女生苦苦暗戀一個男生時,往往會出現不平等的情況。

  既然如此,干嘛不寫一篇關于這方面的作文呢?

  反正拿不拿獎又有什么所謂。

  為了讓文章更像高一學生的思想,李灝決定用第三人稱的方式。

  作文標題:“喜歡是一件平等的事。”

  我哥曾經告訴我,他高中的時候,暗戀過一個女生。

  有一天他半夜從夢中醒來,做夢夢見她。

  那時候住學校沒有手機玩,他十分惆悵。

  在床上瞪了一會兒眼睛以后,他跳起來麻利地披著衣服,趴在陽臺上,希望能有人發現這個因為暗戀而憂傷的少年。

  到陽臺的時候才發現外面下著大雪,地上已經有著厚厚的積雪,天空中雪花還如篩灰一般落下。

  但心懷著熾熱,他絲毫沒覺得冷。

  北方下雪的冬夜格外寂靜,此時已經是凌晨兩點以后,街上沒有一個行人。

  于是他在陽臺冒著大雪站了一會兒,惆悵了一陣子之后,就回到床上繼續惆悵…

  直到幾年之后,時過境遷,那個女生已經再無聯系,而他也不是那能半夜扛住風雪的雞血少年,他才領悟自己當時的心態。

  當時的他不過是一種表演罷了,除了把自己感動一下,制造一點自己癡情的假象,一點意義都沒有。

  在感情中,往往覺得自己掏心掏肺,所做所為能夠感天動地,聞者傷心,見者嘆息,為什么偏偏感動不了對方?

  我哥后來解釋,在學生時代或者成年后,總是容易用一種自虐的方式制造出一種癡情的假象,來使得自己站在感情的道德制高點上,獲得一種畸形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其實無論是雪夜站在陽臺或者是冒著大雨給她送一杯奶茶什么的,自己回想起來往往覺得如喬峰大戰聚賢莊、關羽千里走單騎一樣壯懷激烈。

  而對于對方來說,一杯奶茶就是一杯奶茶,無法承載起你想要在上面寄托的山崩地裂的情懷。

  少年的時候,總是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滿腔愛意表達出來,而結果往往是陷入表演之中而不自知。

  所以兩個人的記憶才會出現偏差,那些你覺得刻骨銘心的過去,對方往往沒有同樣的感覺,甚至茫然不知。

  成長的標志就是懂得克制自己。

  克制自己的情緒,克制自己的表演欲,甚至克制自己的喜歡。

  少年時候,喜歡一個人恨不能把她變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她剛說冷,自己這邊心里已經結冰了,她說難過,自己立馬如喪考妣,比她還難過,唯恐無法將自己的愛意表達出來。

  而事實上,誰也無法承擔起另一個人的價值寄托,只有做一個獨立、有價值的人,才能真正學會去愛另一個人。

  也千萬不要嘗試改變另一個人,這注定是徒勞的。

  做自己就好,喜歡的真諦在于相互的吸引、志趣相投的同行,而不是追逐和依附。

  希望學生時代的喜歡是兩人的互相欣賞,而不是彼此的你追我趕。

  李灝寫完后,很滿意。

  反正洛小可也不在考場上,他也沒有繼續待在這里的必要了。

  “老師,交卷!”

哎呦文學網    從追老婆開始走向巔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