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89章利益的分配

  東福寺,織田信長與竹中重治君臣奏對,探討拉攏淺井家的可行辦法。

  在此同時,已經回到京都南郊自家駐地的德川家康,正在訓示臣下。

  德川家姬武士愕然抬頭,看向一臉平靜的德川家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殿下,您想讓我們,在京中挑釁織田家的姬武士?”

  德川家康點頭道。

  “不錯。”

  那名德川姬武士不解道。

  “這。。這是為什么呢?”

  德川家康直直盯著此人的眼睛,看得她心虛低頭,這才開口。

  “我記得是你帶兵率先攻入箕作城,得到了織田殿下的嘉獎。

  怎么,你是不是對織田家心存向往,所以才會遲疑?”

  那姬武士面色漲紅,低吼道。

  “殿下!我等三河姬武士歷來秉持忠義,您若是信不過我,我可以切腹表明心意!”

  德川家康搖搖頭,說道。

  “三河姬武士的忠義,我自然明白。道理你自己去想,不管想得通想不通,事情必須辦好。

  記住,可以挑釁斗毆,不準動刀殺人!”

  那姬武士有點迷茫,但還是鞠躬受命,走了出去。

  德川家康看著她離開的背影,目光深邃。

  織田信長對德川家是步步緊逼,一邊對德川家的姬武士厚恩結交,一邊帶著德川家康上洛。

  織田家獨自上洛,斯波淺井細川其他各家都是措手不及,唯有德川家被迫分享了上洛之功。

  德川家康非但不覺得光榮,反而有著濃濃的危機感。

  織田信長這是要把德川家死死綁在自己的戰船上,讓德川家康漸漸淪為附屬,臣下。

  織田家已經石高二百萬,德川家只有三河遠江兩國,雙方的實力對比嚴重失衡。

  當年的清洲之盟,是建立在雙方相對平等的實力之上。此時德川家的實力已經被織田家遠遠拋開,讓德川家康非常不安。

  織田信長不是善茬,她的行為不懷好意,德川家康卻不敢翻臉。

  其一是打不過,不敢背盟。其二是因為武田家的威脅,德川家需要織田家的援手,不能兩面樹敵。

  所以,德川家康只能默默忍受織田信長對德川家的肆意指使,但她也在暗中想辦法應對。

  她會參與上洛之戰,是出于盟約的要求,也是德川苗字需要足利將軍家的認證。

  現今,斯波義銀已經代表河內源氏嫡流,認下了德川家的河內源氏血脈。

  上洛之戰的功勞,也足以保證德川家能從幕府那里得到名譽上的恩賞,不再是在地方上自吹自擂的無名之輩。

  而織田家對南近江的吞并,使得德川家康明白,別指望愛吃獨食的織田信長會分塊肉給自己。

  既然如此,德川家康還有什么可期待的?

  今天上洛之儀的佛旗意外,伊勢貞教的哭訴掙扎,都讓德川家康深深感覺到京都是個深不見底的大漩渦。

  德川家能拿的好處都拿到了,還待在這個漩渦旁邊做什么?等著被卷進去倒霉嗎?

  所以,她才會安排被織田信長恩賞過的德川家姬武士,在京都鬧事。想要用一些小過錯,尋覓離開京都回返本領的借口。

  京都風起云涌,三好家的離開并未讓這座天下中樞之城得到平靜。幕府再立,反而卷起新一輪的浪潮洶涌。

  有些人想要脫身而去,有些人卻是一廂情愿得往漩渦里面鉆。

  上洛之戰終結,織田信長拉著足利義昭,大張旗鼓邀請各方上洛,恢復幕府。

  義銀雖然覺得尷尬,但又不得不參與其中。與其賭氣讓別人決定自己的未來,為何不出面爭取更好的結果呢?

  帶著這份美好的期許,他從多聞山城出發,帶著同心眾數十騎上洛,快馬趕往京都。

  一路風塵,遙見京都不遠,義銀反而緩和馬蹄,做出從容入京的姿態,不讓外人察覺到他的窘迫。

  他甚至有閑心與蒲生氏鄉,井伊直政策馬閑聊,邊走邊說。

  春光明媚,已近初夏。路旁的麥穗彎腰,隨風搖曳,似乎在期待著夏收的到來。

  聞著風中麥香,義銀的心情似乎很不錯。

  人生在世,奔波忙碌,就是為了吃飯穿衣。望著緊張守田的看麥人,這才是生活的本質。

  底層根本不在乎上層的爭權奪利,她們只在意今年的收成在納稅之后,糧食還夠不夠吃。

  一旁的井伊直政見義銀面色柔和,眼望田間農婦,終于問出了困擾自己多日的疑惑。

  “御臺所,我有一事不明。”

  “你說。”

  “您讓我負責監察斯波忠基金,石田三成大人已經將今年的計劃書備份送來。

  我仔細看了看,總覺得有些浪費。”

  義銀回頭看向井伊直政。

  “浪費?”

  井伊直政一臉正色。

  “嗨,很浪費。

  斯波忠基金的預期我看了,從今年開始,之后數年會全力爭取市場份額,賺取超額利潤。

  除了維護忠基金運轉的資金和沉淀儲備金,每年的利潤都會分給斯波家所屬姬武士,逐年擴大受益群體,讓更多人擁有年金。

  可是,每人六石的年金,實在是給得太多。您這樣慷慨,會不會導致基層懈怠?

  萬一養出一群指望年金過活,躺著吃飯的懶人,那該如何是好?”

  義銀肅然看著進言的井伊直政,這絕不是一兩個人的想法。是有許多高層擔心,想通過井伊直政的嘴,對自己諫言勸誡。

  他笑了笑,問道。

  “直政,你知道一名基層姬武士的職祿是多少嗎?”

  “這我知道,最少也有三十石年俸吧,已經不少了,各家大名都是這個規矩。”

  “那你又知不知道,這三十石的職祿有多少能進基層姬武士的嘴,進她全家人的嘴?”

  “這。。我倒不清楚。。”

  義銀看了眼迷茫的井伊直政,說道。

  “井伊家是遠江名門,雖然敗落多年,但還有三分家底支撐日常生活。

  你雖然受過些許坎坷,但比起真正的底層武家,還是幸福的。

  我可以告訴你,一名基層姬武士要負擔自己的武器裝備,祖傳,購買,修補,成本都不便宜。

  當年前田利益想買匹馬,就花掉了一年的職祿,還要為維持戰馬的吃喝而焦頭爛額。

  基層姬武士的職祿,大半花在了維持軍備上,真正能留下來的口糧,不夠全家吃飯。

  而且,職祿不是知行賦予的土地,一旦姬武士戰死,她的職祿就會停發。

  更讓人難過的是,姬武士從出生就注定要爭取出仕奉公,才能獲取職祿。

  她們從三歲開始學習作戰,沒有童年,只有不斷的訓練,直至元服出仕,戰死沙場。”

  井伊直政嘆道。

  “這是武家的宿命。”

  義銀點頭道。

  “不錯,武家以奉公求恩賞,兵法不精,何來家業。

  基層姬武士生來就沒有喘息之機,必須力爭上游,但她們的努力真有換來什么嗎?

  她們前半生不斷學習,努力成為高階武家的好用工具。

  但即便再努力,她們的職祿也養不活自己的家人,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繼續努力學習,更好得去當工具。

  世世代代,永無止盡。

  勤勞致富,是一句謊言。勤勞與致富,從來就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基層姬武士奮勇作戰,只是為她們效忠的大名,爭取更多的利益,她們自己卻得不到什么。

  今天,姬武士們多殺幾個人。明天,大名就可以多一塊領地,多幾石糧食。

  武家尊卑嚴苛,底層看不到希望,自然戾氣十足。下克上之事如蛆附骨,難以根治。

  天朝有云,君視臣如土芥,臣視君為寇仇。

  高階武家從不把基層姬武士當人看,只當做鷹犬驅使。禮崩樂壞,在所難免。

  你看,我只是稍微分了一點好處給基層姬武士,高階武家們就感覺不安。

  高階武家們恨不得把所有錢糧都握在自己手中,下面人只要餓不死就行了,不需要改善生活,不需要分潤好處。”

  井伊直政越聽越悲哀,說道。

  “但世道如此,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就因為局勢艱難,我們才更要矜矜業業。亂世里,大家都在厲兵秣馬。斯波家又豈能例外?

  若是斯波家給的太多,基層姬武士都變得好逸惡勞,當了廢物,誰來維護斯波家業?”

  “養幾個廢物有什么不好?”

  義銀看著井伊直政,仿佛看見她身后那些高階武家不解的目光。她們并不認可義銀的仁政,希望勸阻主君,不要繼續犯傻。

  他緩緩說道。

  “我強制要求給予基層姬武士六石糙米的年金,肯定會有人家出現結余,一定會出現吃閑飯的人。

  但是,這就會影響斯波家的家業興旺嗎?”

  井伊直政糊涂了。

  “不會嗎?

  有人不肯努力了,當然要想辦法強迫她們上進。看著她們躺平卻不去管,家業怎么繁榮昌盛下去?”

  義銀望著前方,說道。

  “姬武士努力上進,是為了讓自己的子子孫孫永遠累下去?

  那些吃閑飯的人,是姬武士們的親族,是她們的骨肉!

  她們不斷努力,就是希望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能過得比自己好一點!希望下一代比自己這一代過得好一點!

  努力上進,應該是為了讓自己的家人能夠過得舒服一點,不是為了世世代代吃苦受罪!

  為什么武家社會人心渙散,道德淪喪,導致天下大亂?就因為某些武家共識是錯誤的!

  今天的辛苦,是為了讓后人不用再辛苦。如果后人不能因為自己的努力多吃幾口,停下來享受一下,那自己的努力還有什么意義?

  大家都不去想問題出在哪里,只是一味地在錯誤的道路上猛沖。

  天下不寧,是因為武家們不夠努力嗎?我看她們是努力過了頭。

  武家亂世,所有人都在掙扎求活,都恨不得往死里卷。這樣做,大家就可以幸福嗎?

  我之前,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但現在,我有了北陸道商路,我有能力讓斯波家的姬武士過得好一點。

  既然如此,我為什么不能讓她們過點好日子,為什么不能允許她們的孩子吃幾年閑飯?

  姬武士們會好逸惡勞?斯波家業會走向衰敗?

  當斯波家的強盛與她們每一個人的利益密切相關,她們自然會用心幫我,幫我斯波義銀!

  當我的利益與基層姬武士的利益一致,她們自然會主動站出來,為我分憂解難,為我拋頭顱,灑熱血。

  我要的是一個團結在一起,走向強盛的斯波家。而不是一群憂國憂民的高層,和她們那些永遠努力,卻永遠吃不飽的奴隸們。

  直政,我知道有很多人在背后說閑話,說我創建忠基金的行為是犯傻。

  我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妥協了太多,我也知道自己的性格,做不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

  我只希望跟隨我的人,能過幾天好日子,過幾天當人的日子。

  我只希望我目光所至之處,被我庇護的姬武士們,能過得比外人好一些。

  我也不知道斯波忠基金能走到哪一步,我更不知道自己做得到底是對是錯,但我想試一試。

  我已經有點厭煩了,厭煩那些滿口仁義禮信智的傳統武家,厭煩那些高喊革新口號的進步武家。

  我只想讓斯波家的姬武士們,能多吃幾口,就吃幾口吧。

  莫談道德,莫談理想。趁著我還能壓得住場子,讓全家人幸福得吃幾天飽飯吧。”

  義銀說完,策馬向前,不再看井伊直政的反應。

  武家社會自有規則,義銀很清楚自己想要好好活著,就必須成為徹頭徹尾的武家,不能當異類。

  非武家,不算人。他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只能將自己融入進去。

  但來都來了,總要做些什么。

  范仲淹在宋朝就能搞家族義莊,義銀在武家的游戲規則內,給底下人發點福利,讓大家過幾天好日子,怎么就不行?

  在他身后,井伊直政愣愣說不出話,身旁的蒲生氏鄉看了她一眼,默默搖頭。

  高階武家們可不是只找了井伊直政一人,同心眾是義銀親衛,蒲生氏鄉作為筆頭,找她遞話的人其實更多。

  井伊直政還是太年輕,她雖然少年老成,但容易熱血上頭,被高階武家們幾句為了斯波家業考慮的言辭,給忽悠了進去。

  那些人哪里是為了斯波家考慮,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呀!

哎呦文學網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