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48章京都的應對

  敲打完三人,義銀看了眼剩下的小角色,懶得再拿她們立威。他轉向足利義昭,和顏悅色說道。

  “足利義昭殿下,你是先代的姐妹。足利將軍家遭遇不幸,如今只剩下你我兩人。

  我們本該團結一心,上洛為先代報仇,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足利義昭心中狂喜,斯波義銀直接就承認了她的足利將軍家子嗣身份。他這口一開,外人就沒話說了。

  她恭恭敬敬點頭道。

  “御臺所說的是。”

  義銀搖搖頭,說道。

  “不要這么客氣,說起來,我也算是你的姐夫,你我不是外人。

  足利將軍家的近支,只剩下你一人,上洛之后幕府必然重整。

  你是否愿意承擔更重要的責任,為足利將軍家的延續,貢獻你的力量。”

  “當然愿意,御臺所,這是我的榮幸。”

  足利義昭喜上加喜,她高興得都有些頭皮發麻了,怎么事情就如此順利?

  義銀原本就有聯合足利義昭,抵御織田信長勢力坐大的心思。

  他在看見足利義昭酷似足利義輝的相貌,更是念及亡者的恩惠,下定決心扶持足利義昭,

  但他卻不知道,足利義昭心中對他的憤恨有多深。

  在足利義昭看來,擁有河內源氏嫡流大義的斯波義銀,遠比織田信長更加危險。

  斯波義銀一時失察,沒有發現她心中存在的敵意,還一廂情愿扶她上位,未來是要吃苦頭的。

  而織田信長看著斯波義銀威風八面,幾句話就把幕臣一幫人收拾得服服帖帖,亦是心中冷笑。

  亂世里,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今天她的忍讓,全是為了上洛順利。等織田家完成上洛,拿下南近江之地,她自會更進一步。

  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各懷鬼胎,但此時的兩人卻都不愿意挑戰斯波義銀的主導權。

  于是,三人初次見面就順利達成一致,決心出兵上洛,為足利義輝復仇。

  新春啟始,斯波義銀在美濃國岐阜城登高一呼,傳檄天下。

  檄文痛罵三好家背信棄義,撕毀與幕府的和睦協議,上洛弒殺將軍。三好家無信無義,人神共憤,天下武家共誅之。

  他以河內源氏嫡流未亡人名義,攜帶御劍金印為印信,陪同足利將軍家遺女足利義昭,號召忠義之士上洛殺賊,以為御奉公。

  斯波,足利,織田,德川四家將組成聯軍,通過美濃國不破關,進入北近江。

  北近江淺井家督,淺井長政響應大義,舉旗加入聯軍陣營,近幾門戶已然洞開。

  聯軍戰兵數萬眾,不可能同時進入近幾,沿途動員進軍,耗費時日不少。

  斯波義銀,足利義昭,織田織田信長,淺井長政,德川家康五人相約,軍勢將在近江國的佐和山城集結,兵鋒直指南近江六角家。

  京都的三好義繼聽聞檄文,驚慌失措,連忙召集在京的三好諸姬,商議此事。

  伏見城位于京都南郊,監視貫穿瀨田川與淀川的桂川流域,乃是守護京都的門戶重鎮。

  去年,足利義輝因兵力不足,將伏見城暫時托付給了明智光秀。

  誰知道三好上洛,明智光秀竟然棄城而去,導致京都未戰而下,將軍殞命。

  在三好家占據京都之后,這里便成為家督三好義繼的臨時駐地。

  京都局勢復雜,幕臣心懷不軌,三好義繼與伊勢貞教為首的幕臣們,相處得并不愉快。

  幕臣中的二號人物蜷川親世,又因為按兵不動導致將軍遇難,心中彷徨。

  不得已,她接受了明智光秀的建議,出面義正言辭指責伊勢貞教的不忠,想要以此洗脫蜷川家在京都事變中的責任。

  蜷川家的領地在丹波國內,自從三好家被丹波守護波多野家趕出丹波國后,三好家與波多野家的關系就非常惡劣。

  波多野家對于三好家占據京都一事,亦是不滿。蜷川親世愿意站在臺前給三好家添亂,波多野家當然會照拂她的族人和領地安全。

  三好義繼抓不到躲在丹波國內的蜷川親世,伊勢貞教就無法統一幕臣內部的意見。

  一個冬天下來,幕府內部不但沒有歸于平靜,反而越發混亂。連足利義輝的葬禮也是草草了事,葬于相國寺。

  幕臣們一時大意,讓相國寺臨濟宗得逞。這導致天臺宗非常不滿,再也不理會這個僭越失格,被三好家裹挾的假幕府。

  伊勢貞教內憂外患,更是顧不上三好家駐扎京都外的軍勢。

  冬季缺衣少糧,軍隊便自己動起手來豐衣足食,把京都繁榮的城下町糟蹋得一塌糊涂。

  三好義繼幾次討要補給,都被伊勢貞教搪塞。等軍隊開始搶劫,伊勢貞教急著找她協調,卻是心中快哉,不予理會。

  結果,四國來的蠻子在京都城下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更讓伊勢貞教陷入被動。

  幕府在京都屹立二百余年,幕臣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半身價全在京都的城下町里。

  這一下掠奪讓幕臣一派損失慘重,對三好家是深惡痛絕,連同伊勢貞教也成了眾姬嘴中,結交匪類的不良人。

  伊勢貞教一個冬天下來,忙得腳不著地,卻鬧得里外不是人。政所執事,幕臣名門的伊勢家,如今已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她幾乎是心力交瘁,一個冬天蒼老了二十年不止。若是早知如此,當初還不如還政于足利義輝,何至于現在這般凄涼下場。

  當伊勢貞教收到三好義繼請她前去伏見城商議的要求,干脆就沒有理會。

  她算是看透了,三好家在山城國內,一無人心,二缺補給。

  三好義繼還想和足利軍神斯波義銀的聯軍交鋒,阻止他攜大義上洛,別做夢了!

  伊勢貞教已經開始考慮自家的退路,根本不在乎一個即將滾蛋的三好家督。

  伏見城議事廳,三好義繼坐在主位上。

  當信使回報,伊勢貞教臥病不起,無法前來的消息,三好義繼的臉色瞬間難看起來。

  她冷笑道。

  “早先求著我們上洛的是她,之后對我要求不理不睬的還是她。

  現在外敵當前,她倒是病了?我看她是想要我撇清關系才對吧?天下哪有這等便宜事!

  給我派兵圍了伊勢府邸,我倒要看看,她到底有沒有病!”

  松永久秀大驚失色,匆忙阻止道。

  “殿下不可!”

  松永久秀這個冬天是抑郁寡歡,她被自己的寶貝女兒坑死了。

  當女兒松永久通被本多正信慫恿,瞞著松永久秀放開淀城的通道,引三好軍勢上洛之時,京都的松永久秀還在陪著足利義輝嘮嗑。

  結果三好大軍沖入京都,松永家的軍勢在足利將軍家的御所燒殺搶掠,甚至有不要命的姬武士了足利輝君這個貴公子。

  松永久秀為了掩蓋事實,不得已燒毀御所,讓大御臺所與足利輝君葬身火海。

  可這,還是不夠。

  為了防止足利義輝事后清查,她一不做二不休,借用松永久通手中三好義繼的畫押信,逼著三好三人眾強攻二條城,弒殺足利將軍。

  雖然這一筆糊涂賬已經算不清,但她也徹底走進了死胡同。

  三好家上洛弒君,這鍋誰都背不起,松永久秀已經有了跳下三好家這艘破船的打算。

  她一方面與京都幕臣搞好關系,把所有責任往三好三人眾身上推,洗清自己的罪名。另一方面,她也在等待上洛的義軍。

  三好義繼不是當年的三好長慶,她根本沒有控制京都幕府的政治方略,只是為了上洛而上洛。

  英明的主君,在戰爭一開始,就要想著怎么結束戰爭。

  而三好義繼這個蠢貨,她只是想坐穩三好家督的位子,卻將整個三好家拖進了深淵。

  本多正信走了,出奔離開松永家,投靠明智光秀去了。

  松永久秀對明智光秀這個老朋友是恨之入骨,但此時此刻,她更想與明智光秀搭上線。

  要是自己能夠戴罪立功,反戈一擊,斯波義銀不知道愿不愿意接受?明智光秀能不能幫自己斡旋?

  就是存了這份異心,松永久秀恨不得三好義繼在京都亂搞,早點滾蛋,但伊勢貞教是殺不得啊。

  伊勢貞教是三好家在京都的合伙人,要是把她弄下去,這攤子就徹底爛了。萬一京都毀于兵亂戰火,這罪過可就大了。

  松永久秀還想著把京都當成投名狀,好投奔新前程,當然希望伊勢貞教先幫忙穩住局面。

  她出列鞠躬,說道。

  “殿下,伊勢貞教雖然可恨,但她是幕臣中少有的,親近我們的人。要是我們對她動手,幕臣們將會怎么看我們?

  雖然現在京都幕府對我們的敵意很深,但伊勢貞教還是控制住了局面。

  我們滯留京都的軍勢,只依靠淀川運輸的補給,根本不夠。

  我們需要伊勢貞教幫我們籌措物資,需要她為我們穩定山城國的地方勢力。

  要是沒有了伊勢貞教,我們的后勤就會出問題,又要分出大半兵力鎮壓地方。

  現在最重要的,是集中力量抵御御臺所的上洛攻勢,其他矛盾都可以先放一放。”

  三好義繼聽到御臺所三個字,眉頭抖了抖。

  她是三好長慶養女,她的親生母親十河一存,就是被斯波義銀陣斬在大和國。

  十河一存乃是三好家第一戰將,三好義繼自幼崇拜這位母親。對于能夠正面對剛,殺死母親的斯波義銀,她是心存畏懼。

  英武的母親都無法戰勝的人,我可以擊敗他嗎?

  松永久秀看見三好義繼面色糾結,心中冷笑。三好家中畏懼斯波義銀的,可不止三好義繼一人。

  當初三好四姐妹皆在,三好家業如日中天,上洛謀取天下大權。

  結果呢?讓斯波義銀一頓暴抽,打斷了三好長慶的野望,還失去了三好義興這個正統繼承人。

  就因為戰死了三好義興,三好義繼才會入繼三好家,成為家督,才有了三好家內部激烈的矛盾。

  三好家上下,對斯波義銀是恨,更是怕。這次要與這位足利軍神對陣,大家心里都發怵。

  見松永久秀三言兩語把三好義繼說得無言以對,三好三人眾相互望了眼,心中無奈。

  三好長逸作為三人眾的領袖,對松永久秀已經從當初的提攜后輩,變成了憎恨厭惡。

  松永久秀利用三好義繼的畫押信,逼著三好三人眾強攻二條城,造成足利義輝戰死,讓三人眾落入萬劫不復之境。

  她反而在三好義繼面前狡辯,把弒殺將軍的罪名全部推給了三好三人眾,這等奸佞實在該殺!

  可今天的三好三人眾,早已不是支配攝津丹波兩國的有力武家。

  丹波叛亂,攝津被三好家中的中立派三好康長接管,她們三人已經是無根浮萍,實力大不如前。

  又因為弒殺將軍一事,三人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再也威脅不到三好義繼,更失去了昔日的權勢名望。

  斯波義銀上洛,三好家皆有畏戰避戰之心。唯有三好三人眾,是不得不戰。

  斯波義銀誰都可能放過,但弒殺將軍的三好三人眾,是肯定要弄死的。不弄死她們三個,怎么對天下武家交代?怎么重整幕府?

  三好長逸嘆了一聲,說道。

  “家督莫慌,我有一策。”

  三好義繼大喜。

  “哦?長逸老大人請說。”

  三好長逸肅然道。

  “御臺所上洛的聯軍,正在聯合淺井家向佐和山城聚集。她們要來京都,必然經過六角家的領地。

  淺井家與六角家形同水火,這次將軍亡故,也是因為六角家吸引走了足利家的軍勢,才讓京都空虛,我們才能一擊得手。

  如今聯軍要為將軍討公道,六角家敢讓聯軍過境嗎?六角家對將軍亡故就沒有責任嗎?

  就算六角義治想要戴罪立功,淺井長政在斯波義銀陣中,她會放過這個掐死六角家的機會嗎?”

  三好義繼沉思半晌,拍手贊道。

  “長逸老大人說得有理。

  將軍之死,我三好家難辭其咎,六角家也脫不了干系。這次想要過關,必須是兩家聯手拒敵。

  況且,六角家的領地還擋在我們前面。要急,也該是六角義治這個六角家督先急。”

  三好長逸點頭道。

  “臣下懇請與三好政康,巖成友通一齊出使觀音寺城,說服六角義治,共抗強敵!”

  三好長逸斗志昂揚,她身邊的巖成友通也是精神振奮。巖成友通本就是外交達人,此事又事關她的身家性命,當然愿意竭盡所能。

  反而是三好政康有些悶悶不樂,并不看好這一戰。見兩人前后伏拜請求,她苦笑跟著伏地叩首。

  弒殺將軍的大逆之罪,三好三人眾誰都逃不脫,她又能怎么辦?

  跟著一路走到死吧。

哎呦文學網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