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六十三章 快速商討
從宮里出來,柳銘淇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天上的星空繁星點點,看上去特別的漂亮。
生在這個封建時代,還真是難啊!
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皇帝,都難。
嗯,甚至是被他設計的那些宗室和勛貴們,同樣難。
他們就要時時刻刻提防著要被薅羊毛。
當然了,這并不是柳銘淇自己原創的。
歷史上做這個事情做得最如火純青的,是那位十全老人。
乾隆經常就號召大家“自愿捐款”,每一次各位商人都“積極響應”,甚至傾家蕩產都要高呼皇帝爸爸萬歲。
而乾隆一朝的親王、郡王等宗室們,對乾隆的孝敬也是非常多。
例如史書記載的,有一次一位親王直接就貢獻了價值超過五十萬兩白銀的寶貝。
那些宗室貴族們想要得到特權,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乾隆捐款送東西。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乾隆朝看起來特別有錢,特別繁華的緣故。
但也因此種下了極大的禍根,導致了之后的嘉慶皇帝雖然是一個很不錯的皇帝,卻也只能勉強支撐著這個破損不堪的國度。
畢竟乾隆比他的爺爺康熙還要浪,但嘉慶這個道德君子卻比不上他自己的爺爺雍正那么力挽狂瀾于危難之間。
故而許多史學家說起,清朝實際上亡于乾隆,這話柳銘淇認為一點兒都不錯。
現在輪到了柳銘淇,他當然只是借鑒乾隆的方法,而不是完全的照抄。
比如柳銘淇肯定不可能把手伸向商人們。
商人們一旦對這個朝廷產生了不信任感,對于整個商業的打擊必然是非常沉重的,完全不利于更加有活力的經濟出現,就沒有了萌發工業革命的先天條件。
他只能把手伸向宗室和勛貴們。
和我大清不一樣的是,大康的宗室和勛貴真的有點可憐,不能參與朝政,更不可能仗勢欺人,最多就是有點商業上的便利。
就這么凄苦了,柳銘淇還想在他們身上撈錢,實在是不厚道。
但如果把他們的凄苦和老百姓們老老實實、妻離子散甚至易子而食的凄慘相比,不但柳銘淇沒有半點不好意思,連景和帝這種老好人也不會內疚。
宗室和勛貴們再怎么慘,都可以領到朝廷的俸祿,都能進宮領到皇太后的賞賜,都能靠著超低商稅去做點生意。
這可比連吃野菜都找不到的窮人要好太多了。
當然了,柳銘淇還有一個不可能和皇帝大伯講的目的。
他想要進一步減少大康宗室和勛貴對于商業的影響力。
一旦他們想要給兒子們或者女兒們得到更多更好的爵位,那么必然會大幅度的消耗他們積累的商業財富。
表面上看,增加這些人的俸祿,會讓朝廷的負擔增加,可其實這些俸祿都是人家拿錢來買的。
況且當他們一次次的消耗自己的商業積累后,他們在商業上的本錢就不夠了。
一萬兩做生意和十萬兩做生意,能是一樣的嗎?
等到你累計到十萬兩,又想要為自己的兒女去買爵位了。
一旦宗室和勛貴的資本少了,對商業的影響力就很小,從而他們的低稅率就無法去沖垮那些正兒八經的商人了。
換句話說,柳銘淇就是要從這方面來沖抵他們的特權。
只要資本足夠雄厚,低稅率這個特權有多可怕,你只要看看那些在改/革x開/放初期,來我國做生意的外國公司怎么擠垮國內企業的,便知道了。
一個成熟的商業社會,各種特權必然是越少越好。
大康雖然在供養宗室和勛貴上面支出不少,但賣這些爵位就早已收回來。
外加商人們不斷的發展商業,從他們身上收到的多的稅賦,也肯定大于給宗室和勛貴們的。
如此簡直是一箭三雕。
故而柳銘淇肯定這么做。
不為別人,也是為自己的子孫們。
他們生活在一個商業發達,并且全面領先吊打這個世界所有國家的國家里面,一定不會遭遇什么屈辱。
至于說會不會有改朝換代之后的那些風險,對不起,那已經不是柳銘淇能管得到的事情了。
他只能保證自己活著的時候,大康朝都是朝著正確的道路走著,都是一步步強大的。
這便是他為子孫們,為這個國家的民眾們能做到的最好了。
有了柳銘淇的主意,第二天一大早,景和帝便把宗人府宗正肅王、四位丞相、馮玉強、張翔等人叫了過來。
因為心里有事,昨晚大臣們都沒有睡好。
但他們到了乾清宮,看到皇帝卻是精神抖擻的,仿佛一點都沒有受影響。
正在這兒奇怪,景和帝便笑著提出了柳銘淇的方案。
毫不夸張的說,一群人瞠目結舌。
肅王第一時間表示了堅決反對:“陛下,您這么一做,必然會導致宗室失衡,因為會有更多更好的爵位繼承,他們一定會大肆生兒育女,這樣我們的壓力可就更大了呀!”
大康建國八十年,宗室總共人數才三千多人,可謂控制得非常好。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降爵承襲的功用,另一方面就是庶子們還得降兩級。
比如說,肅王的大兒子就是郡王,他的小兒子只能是公爵。
那么小兒子的二兒子,卻只能是伯爵了,伯爵的二兒子,就直接降級成為最低的底線——子爵。
這么算下來,一個親王的子孫,除了長子一脈以外,只要兩代就能完全降級到底,
都已經是子爵了,那么子爵的待遇是什么呢?
“歲俸銀五百兩,祿米五百斛。”
一年只給你五百兩白銀,外加三萬斤大米小麥。
只有這么一點俸祿,你想要三妻四妾或者是多子多孫,幾乎是不可能的!
想要日子過得好,唯一的辦法就是少生,這樣自然而然家庭的可支配錢糧便會增加。
老實說,這樣的俸祿,哪怕是有上萬個子爵家庭,對朝廷都沒有太大的負擔。
大康朝光是鹽務方面,一年就有二千四百萬兩銀子的收入。
其它的收入加起來,攏共差不多是一億兩白銀。
另外每年的糧食稅賦算下來是八千萬石,江南占據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所以有了這兩個收入,皇室的供養對朝廷來說,真的算不得什么。
可現在要變化,變得高等爵位的人更多,那么相當于多了一倍的人去大肆生育,長期下來肯定不好,皇族人口突破一萬都要不了多久。
這便是肅王堅決反對的原因。
任何一任的宗人府宗正,都必須要把控制宗室人口當成很重要的一個工作。
雖然看起來比較殘忍,但長期來說,對子孫后代卻是極好的。
肅王反對聲音出來,皇帝望向了旁邊的大臣。
景和帝是聰明人,他曉得肅王算的賬,肯定比不過大臣們算的那筆帳。
果不其然,馮玉強首先就開口了,“肅王殿下,如果按照皇上所說,把給他們的俸祿都加在了購買爵位里面,那又有什么關系呢?相當于他們自己在養活自己,朝廷只不過是經手一下而已。”
“對嘛。”
副相南宮忌也很是贊同,“肅王殿下,您想想看,雖然宗室人口會增加,但也得是他們能掙錢啊!如果父親和爺爺們不能掙錢,那些家庭哪里來多余的錢買爵位?不照樣和以前一樣么?
但是對于朝廷來說,卻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啊!這兩年我們有多苦,想來您也是知道的。倘若不是陛下想出來這個主意,朝廷真不知道該怎么去應對這一次的超級大雪災了!
一旦不能應對這么六個省份的大雪災,朝廷就會在民眾們心中地位降低,就會失去民心,從而引發一系列不可控的后果,這樣的責任,老臣擔當不起,您恐怕也不愿意看到吧?”
要不怎么說姜還是老的辣呢?
南宮忌說的話,恰好是點中了肅王的要害。
誰最希望國家的穩定?
當然是皇帝第一。
但第二絕對是宗室,因為他們就是靠著大康吃飯的,一旦大康完了,他們也完了。
肅王皺起了眉頭:“雪災很嚴重?”
一旁的鐘昶回答道:“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許多,今天早上剛剛來的情報,通往四川的通道已經有兩條徹底被暴雪覆蓋了,那邊什么狀況真的沒辦法預估。”
“殿下您看,這一次皇上的主意,起碼能給朝廷帶來超過一千萬兩的收入,這筆收入就如同之前從寺廟道觀里得到的一樣,完全就可以成為救命的錢。”馬浩秋說道,“而有了這么一筆的進項,我們明年開始還會有固定的收入,這對于每年都遭災的國家來說,有多么重要,您心里應該清楚。”
四個丞相之中,三個副丞相都說了話,肅王又看向了最老陳穩重的丞相曹儀。
曹儀緩緩的點頭:“殿下,老臣認為諸位同僚說得都很對,我們總要先解決現實的問題,未來的問題,只能慢慢再說。這個沒辦法,但必須要有取舍。”
肅王沉默了片刻,道:“如果價格太低了不行,但是價格太高了,會不會被嚇退?”
見到他轉了口,景和帝大喜:“肅王請放心,今天找大家過來,就是想要商量這個價格的。指著往高的方面定,沒錢還想承襲高爵位,這不是做夢嗎?如果都那么好得到,豈不是我們大康的爵位沒檔次了?”
張翔看到大局已定,順手就是一記馬屁送上:“陛下這個想法,真的是太厲害了!不但是沒有損害平民百姓的利益,而且還能給千百萬受災民眾獲取好處,甚至于那些花錢買爵位的宗室和勛貴們,同樣會感謝陛下的恩典。
細數下來,根本沒有一方不滿意!這太讓微臣感到佩服萬分了!我皇聰慧天授,往往能力挽狂瀾,拯救民眾于危難之中,實在不愧是萬眾敬仰的圣君啊!”
張翔的馬屁,連南宮忌都聽得都有些打寒顫,可景和帝卻是笑容滿面,“陶山啊,你這就說得有點夸張了,這個法子也不是最好的,至少有點違背祖宗的法令。”
“又不是不降爵承襲了,只不過是有一次讓他們暫停一代的機會罷了。”馮玉強此時也出言道:“總而言之,皇上您的辦法是目前為止最好的。否則我們在哪里去找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兩銀子?”
馮玉強從來不拍馬屁,他說的話都是心中所想。
一旁的肅王即便是心中再有想法,也不得不認同皇帝的主意。
至于說違背祖宗法令這事兒,相對于上千萬民眾的生死,根本就沒有衡量的必要。
曹儀是大臣之首,見狀便提議道:“好了,既然主意出來了,大家又認可,我們就來商量一下價格的問題吧。”
大臣們紛紛點點頭。
看著他們一本正經的開始了折算價格,景和帝心中又是滿意,卻忽然又有些擔心。
大家都認為可以得到幾百萬兩甚至上千萬兩銀子,但如果那些家伙不買賬怎么辦?
可不要都不買啊。
那么多的子民嗷嗷待哺,錢糧如果不到位的話,真不知道要出多少事端了!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六十三章 快速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