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狀元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五百兩
這如皋縣的縣城還是很小的,關鍵還是明朝的這個時候基本上沒有什么太多的商業活動,還是以農耕文明為主,像是那些比較發達的眾多商業店鋪和大型酒樓也只有在州城及以上的規模才能經常見到。
小縣城里一般就是幾條街就到頭了,明眼可見的也就是幾個類似于商業周轉中心的地方,所以說對呂渭綸一行人來說,這在縣城里邊,實在是沒什么逛的。
因此,他們拒絕了縣令的好意,按照他的規劃,就準備先把刑部的官員給安排了,讓他們去縣衙。
然后他和魏國公以及禮部侍郎在縣令的陪同下,要去縣學參觀一下,先看看他們縣學的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這樣他們心里也有了一個標準,對鄉村社學的規模和一些硬件設施也心里有數。
這距離他們從南京出來已經過了好幾天了,而他們現在趕到這里的時候,剛好是早上,縣學的學生們剛剛到校,呂渭綸示意縣令他們不要去打攪,他們就在一旁看著默默的看著,看看這縣學的日常。
他們從縣學的側門而入,能看到縣學放置一邊的展板,展板顯示的是縣學的上學時間,呂渭綸估算了一下,大約就是每天早上7時到校,中午11時午餐,下午5時放學。
接著他們就站在縣學的側院,能看到那些為數不多的學子們在縣學的大院子里邊行禮,儀式包含正衣冠、行拜師禮、點朱砂啟智等內容,這讓在場的許多官員都心有所感。
他們也都是從這個過程過來的。
接著縣令你就在一邊告訴他們,為他們補充道,“幾位大人,這縣學的學子們,在考核上是公課、月課一月一考,朔望課半月一考,季課一年四考。另有會課的多次考、義學的抽考等。”
“至于他們的假期……每年正月十五開學,臘月初十散館;學期當中端午節初四五,中秋節十四、十五,清明節,七月半,十月朔各放假一天。除此之外,每月放假3天。”
聽到這些縣學學子的放假制度,呂渭綸覺得他們管的還是挺嚴的,除了節假日,每個月只有三天假期,他覺得如果要辦鄉村社學的話,一定要管的相對寬松一些,畢竟那些還都是小孩子。
在來之前,他也研究過明朝在發展社學方面曾推出的《社學教條》等規定。
其中針對鄉村的教育狀況,還算是提出了新的教育原則。
大致意思就是說,對兒童的教育要符合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征,使兒童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和鼓勵,在愉快而不是壓抑的環境和心情下學習,少年兒童才能獲得學習動力并不斷進步。
對于此條規定,他還是比較認同的,對于小孩子來說,只要他們能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下學習就行了,沒必要扣的太嚴,雖然說該掌握的知識禮儀還是要掌握,但沒必要刻意營造太嚴苛的學習氛圍。
魏國公在一邊,對于縣學里的學子們沒什么興趣,他只是讓他的管家在幫他計算,若是建一個這樣大規模的縣學需要多少錢。
呂渭綸身后站的是諸多國子監的學子和教習,他們看到這種情況,不免發問道,“祭酒……我們以后就要在這里進行教學活動了?”
“也許吧。可這只是縣學,更需要你們的是鄉村社學。”
這些學子們在聽到要下鄉村時并沒有什么異樣的表情,畢竟他們就是從鄉村里走出來的,再去回報鄉村,沒什么不好的。
只是那些教習私下里在小聲議論,說更想要留在縣學里。
接著,禮部侍郎和呂渭綸在跟縣令溝通,主要就是讓縣令安排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讓國子監的一些教習在此進行短暫的輔導。
這種輔導是獨立于縣學的日常教授之外的,為期兩周。
第二件事,就是讓他介紹這如皋縣下的幾個村子,已經有多少個鄉村社學之類的,并要求他必須在短時間內就能將新社學的位置定下并開工。
但最關鍵的還是這縣令要擔起一個重要的責任,這責任就是對社學的招教事宜做到落實。
縣令要是不管,那就沒人重視了。
之后的三天里,幾個官員在這如皋縣下的幾個村子奔波游走,本來魏國公是不愿意下村子的,但呂渭綸提醒他,這才是他獲取名望的最好時機。
這縣里下邊有八個村子,生活的一般,教育水平的確堪憂,一些村民們對呂渭綸他們這種大官也沒什么概念,只知道比縣令的官要大的多,因為平時能在如皋縣呼風喚雨的知縣,在陪同他們幾個人之時都顯得過于卑微。
在走訪過后,魏國公也見識到了底層百姓生活的艱辛,或許他們一輩子的吃食都抵不上他身上隨便戴的一個玉佩。
于是在結束參觀以后,豪擲五百兩銀子,全部交給了知縣,稱以他的名義支援建設鄉村社學,要讓教育普及這如皋縣的所有村子。
剩下來的錢就修繕縣學,也讓縣學的水準高一些。
為了確保知縣是真的將錢用到了實處,禮部特地留下了一個官員在此監督。
這還不算啥,誰花錢,誰在乎。
魏國公直接將他的二管家以及帶出的府上的一個幕僚心腹留在了這里,他也怕自己花了錢,結果被下面的官員給貪污了。
其實,這知縣就是借他十八個膽子,他也不敢貪污這五百兩銀子。
因為這不只是禮部和魏國公的人,還有刑部的官員以及國子監的學子們會在如皋縣呆一段時間。
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大家就都知道了,多方聯動。
在他們準備走之前,縣令也派人貼出了公告,傳到下面的十里八村,那就是告知他們,魏國公出錢要修建鄉村社學的事。
也因此在民間議論連連,大家都在傳這魏國公的事跡,看到這一場面,魏國公徐邦瑞終于放下心來,他心里更為激動了。
他在想,這還只是一個縣,若是某一日他真的將整個南直隸都給建了鄉村社學,那他的名聲還不是四海皆知?
到時候這南直隸地方上的縣志,州志,府志,還不是都要提到他徐邦瑞的名字?
一想到這里,他就內心暗爽……
大明小狀元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五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