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四章張伯駒先生

  蘇桂蘭和駱少逸他們一上班,駱濤一個人也沒事干,就拿出了那天收的卷筒。

  卷筒雕著淺淺的竹畫,旁邊還一首詠濮仲謙雕竹畫筒。

  從來沒有聽過這人是誰?也翻了不少家里的藏書,沒有一處有介紹這人。

  看來得找個明白人問問,想了好久,才想起一個可以說收藏界的泰斗——張伯駒先先。

  如果沒有記錯怹現在還在世,而且就住在后海南沿,上次想起怹時,就隔著后海,暗恨自己應該早點去拜訪一下。

  如果你了解這老爺子,你不得不佩服,世襄老都算是學生,就怹捐故宮的東西哪一件不是國寶。

  當初怹把收藏捐給故宮時,文化部還獎勵了二十萬。

  嘿!這老爺子接下來做的事,你猜怎么著?

  怹一分愣沒要就收了一個獎狀,瞧瞧這德行,這人生觀,這格局,不服是不行。

  民國的翩翩公子,收藏大家,唱的京劇也好,主要是人品和性格,真的沒話說了。

  傳奇的人物,不需要多說,自個兒查去,駱濤忙著備禮去怹家拜訪討教。

  也不知道老爺子喜歡吃什么,外國的東西現在還吃嗎?好難。

  駱濤也不多想了,騎著車就奔西單,看什么好就都買點。

  京八件,茅臺酒,又買了些蘇式點心,潘素先生是平江人,應該喜歡吃。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買了不少,也不知道怎么樣,回到家包上畫筒,又帶上另一大家的筆筒,希望怹們能喜歡。

  東西能帶上,好家伙真不少,仗著禮多人不怪,這個憨憨就奔后海南沿。

  一會的功夫就到了,又找了好幾個人打聽到,住在二十六號。

  “啪,啪啪”

  “誰啊?”是一個女人的聲音。

  “請問這是張先生家嗎?”

  一會兒,就有人把門打開了,看來應該是潘先生,有六十多歲的樣子。

“不知道您是?”潘先生問到  駱濤早就找好了借口,他祖父駱敬還真跟張先生有過交集,張先生曾經很喜歡駱家收藏的文征明的蘭亭序,就想過買下來,不過被祖父駱敬拒絕了,理由就是沒有。

  駱濤今天來,當然也不會把那副字帶來,不然就真得成了不孝子,就算張先生不會收藏,自己祖上之物也不能輕宜示人。

  所以除那古籍之外,其它東西都被駱濤放在了臥室。

  “我是張先生故人駱敬之后,不知您老是不是潘先生”駱濤小心應對,真怕哪點不合規矩被人拒之門外。

  “您家是不是開蘭亭書齋的那個駱家?”潘先生看來她也有點印象,這可真是太好了,真的感謝祖宗的遺澤。

  “我就是,就是,今兒有點冒昧來拜訪您和張先生,是有事請教”

  “那您快進來吧!”

  “好,好,您老等一下”就見駱濤走向停在門旁的自行車,開始拿東西。

  潘先生在開門時看見駱濤,就納悶這個人拜訪也沒提個禮物來。

  出了門瞧了一眼,好家伙,還真不客氣這么多,小小的車上掛滿了。

  駱濤先背好畫卷和筆筒,幸好把袴包背來了,不然夠腳忙手腳。

  “你說你這孩子來就來唄,拿這么多東西干嘛”潘先生有點吃驚了,第一次見這么送禮得。

  “潘先生您老讓一下,我進去”

  駱濤胳膊上掛滿了東西,不好走道。

  “來我幫你拿幾樣”

  “不,不,潘先生您老領個路就行”

  潘先生見此便作罷,便領進了正堂。

  就看見瘦高的老爺子坐著喝茶呢?東西放好,便過來拜見了張先生。

  “張先生您好,今兒冒昧來訪,希望您老不要介懷”

  “沒事,我年齡大了,又有什么可以介懷的,聽說你是駱敬的孫子”

  先生說話真的平和透著灑脫。

  “勞您還記得,我就是”

  “您祖父還好吧!”

  駱濤聽到這話,神色有點暗淡。

  “他七六年就病重謝世了”

  “哦,這人啊!怎么說走就走了啊!我也差不多了”

  駱濤聽怹說這話,忙說道:“先生身子骨這么硬朗,怎么說這么喪氣的話,您老長百歲還百歲”駱濤說著,還呸呸呸了幾聲。

  就聽張先生說:“您跟你祖父一點不一樣”

  駱濤就插科打諢的道:“這都是祖父教導的好,一家人都是一個腔調說話,時間長了這也會成了雜音”

  “哈哈,您這個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有趣啊”怹轉過頭問駱濤。

  “不是今兒來有事嗎?是什么事?”

  駱濤趕緊把東西拿了出來,“張先生您老給看看這畫筒”

  張先生接了過去,就借著門外邊的光,仔細看了看。

  “這詩是乾隆題的,詩名中提到的人嘛?”張先生語氣一轉問駱濤。

  “您知道明代張岱嗎?”

  駱濤想了一會,好像記得,不敢肯定的問:“是不是陶庵夢憶的作者?”

  “嗬,您知道這書,怎么就不知道濮仲謙呢?”

  駱濤想不通,怎么兩個人有交集嗎?自己看書怎么沒發現,便帶著詢問的眼神。

  張先生對著潘先生笑著:“這小子讀書定是個大滑頭”

  駱濤撓撓頭,很不好意思被人揭了老底,暗想您怎么知道的,我自己有時候都不怎么認為了。

  潘先生看駱濤如此作態,便笑著解釋,原來陶庵夢憶中就有一篇介紹了濮仲謙,書目名為濮仲謙雕刻。

  駱濤聽到此,真的羞愧讀書不求甚解,好像只適合天才,又一次高估了自己。

  張先生看著畫筒說:“這東西不錯,乾隆都把玩過的好東西”

  又問駱濤:“這里面裝的什么”

  人品就是這么贊,東西就在怹手里,怹也沒有私自打開看,先詢問了駱濤能不能看。

  “是一副八大山人的墨荷圖,也不知道真假,還請您掌掌眼”

  也不知道張先生是不是每天都這么高興,笑著說:“那好,那好”

  打開畫筒取出畫,兩位先生仔細的看。

  張先生沒說話,就聽潘先生自顧的說著行話,傳說中的黑話。

  哈哈,聽不到就聽不懂,還說人家說的是黑話,要點臉。

  “您這畫是真作,值得收藏”

  “是嗎?太感謝您老給指點”

  又聊了一會這畫作,就叫駱濤收起來好好保管。

  怹借機問了一件事,一件陳年舊事。

  “不知道您家那幅文征明的行草書蘭亭序還在嗎?”

  怹問的很小心,真怕在時代的洪流中毀了,怹經歷過所以很怕它也走了一場。

  都知道文征明四度書寫蘭亭序,其它三副都有交代,唯有另一幅來歷不清楚,大多數人都認為不是其作。

  那真的在哪里呢?當然是在他們駱家,這副字也不知道傳了幾代人,民國初年就有不少人想著要奪走。

  太爺爺駱豐也是個能人,不知道哪找了一副清初時期沒有落款仿文征明蘭亭序的作品,其作品真的很神似,就是沒頭沒尾。

  還就這么躲過了一劫,后來駱家就收了不少仿品,以備不時之需,駱家都是謹小慎微的人啊!

  抗戰后不知道怎么就被張先生知道了,真品還在駱家收藏著,就找上了門。

  駱敬當然是否認駱家還留有真作,張先生不死心又去了幾次,還是那句話:早被人買走了,駱家沒有。

  張先生是不信,但也沒有辦法,因為圈里人都知道被某某“買”走了,從此就不再去問了。

  怹沒有想到時隔那么多年,駱家后人竟然來拜訪,真的是高興。

  “還在,完好無損”

  怹聽駱濤說到沒事,是真的高興。

  中午還留了駱濤吃一頓便飯,臨走時駱濤又把那“之羽”的筆筒送與兩位先生,他們推辭說太貴重了。

  萬言千語的勸才留下,他們又各自送了字畫各一幅當作回禮,駱濤真沒到還有這好事,拿著吧,不拿老先生該生氣了。

  張先生還說有時間,怹登門拜訪,主要是看怹想念了幾十年的蘭亭序。

  兩人把駱濤送至院門外,又說了幾句,駱濤就離開了。

哎呦文學網    1979閑魚人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