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大明豪賈

第四百四十二章:大明發展

更新時間:2021-06-11  作者:風鵿
大明豪賈 第四百四十二章:大明發展
除去華漢國外。

這兩年的時間,大明也沒有閑著。

雖然因為大明戰敗,而讓南洲,東洋等國失去了依靠,最終難逃被滅的厄運。

但是這并沒有影響到大明國內的發展,建設。

特別是很多華漢國的新技術購買引進,也加快了大明如今的建設進程。

其中第一個被大明引進的是燒制水泥。

如今瀝青,混凝土已經開始大規模應用,水泥對于華漢國來說也無需再對外保密,于是除去推廣到民間,讓民間設立水泥廠外,華漢國還將水泥燒制之法,以五百萬兩白銀的價格,賣給了大明。

而有了水泥,大明各地也開始大規模水泥路建設。

加上從華漢國購買的三輪車和自行車,也開始在大明新修的水泥路上奔馳,飛馳。

如此也加快了大明各地的聯系。

只不過和水泥路不同,三輪車和自行車的技術,華漢國并未公開,故而大明只能購買,不能仿制,制造,生產。

除去水泥外,大型水車以及其配套的木制紡紗機和織布機也是大明引進的第二項華漢國的技術。

這是由于謙親自力主引進的。

在見識到華漢國那廉價又精美的布匹和絲綢后。

于謙等人也認識到了大明與華漢國之間的差距。

而華漢國這邊已經全面更換蒸汽機加上鋼鐵制織布機,紡紗機,實現了大工廠生產。

這些木制機器加上水車原本只能作為報廢處理,既然大明想要,一臺八萬兩,一共賣出五萬七千臺,合計四十五萬多兩白銀,也算大賺了一筆。

而有了這些機器,大明蘇州織造和江南各地的織布工坊也紛紛更換了新式織布機和紡紗機,提高了效率和產量。

然而機械效率提高,原有的小農經濟,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也因此打破,很多農家因此失去了唯一的收入來源,只能進工坊賺取微薄的月錢。

加上效率提高,對于原材料的需求也大大提高,各地便開始了一輪種植桑樹,棉花的熱潮。

而棉花,桑樹的大量種植,也擠占了原有耕種農田,使得糧食產量銳減。

加上效率提高,產量增大,不可避免的帶來了價格大降,再加上各地價格怎么降也比不了華漢國的產生更加物美價廉。

為了競爭過華漢國的商品,這些新產絲綢,棉布幾乎剛一生產,就只能以更低的價格對外販賣。

而原料價格不能降的同時,只能盡量壓榨,克扣農民的月錢。

于是使得農民,底層百姓的收入因此同樣銳減。

于是江南地區沒過幾月,便鬧起了饑荒和糧荒。

特別是浙江,福建,江西等地,最為嚴重。

朝廷為此也只能從他地調糧前來賑濟。

然也僅僅只是杯水車薪。

于謙等人根本沒有想過事情會鬧到如此地步。

可為何劉建沒有這些麻煩事,反而大明有呢。

于謙等人不知。

這些大明培養出來的官吏又怎會知道,劉建在實現大規模工業生產,擴大原料種植,培育的同時,提高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增產,使得各地并不會因為缺糧而鬧出饑荒。

加上全新的商業貿易政策,鼓勵百姓發展個體戶,前往市集,市鎮之中販賣各種農產品和農副產品。

以此增加百姓的收入。

再加上各種福利補貼和政策。

一同造就了如今劉建麾下的繁榮,百姓的富足。

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提高了糧食產量,又在各地大規模開荒,開墾出南洲,東洋,東北三處大糧倉,未來還有天竺和東大陸等地的糧倉等著開墾,開荒,拓荒。

加上只有三十稅一,如今又被劉建下降為百分之五的超低又統一的農業稅。

如今劉建麾下根本不會因為糧食問題而出現動蕩。

更別說通過個體貿易,農產品貿易,百姓手中有錢了,自然更加不會出現動蕩和不安。

但這些大明內部的官員確并不明白,也不懂得個中精妙。

他們只會調糧賑災,開倉放糧,安撫百姓,開墾荒地。

但飯都吃不飽,荒地再開墾,開荒,最后也會被那些豪強,惡霸以各種理由兼并。

加上一些官員從中漁利,同時各種賦稅,勞役一樣不少。

就算于謙等人經常勸朱祁鎮下旨,輕徭薄賦,修養生息,也擋不住下頭人,上下其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加上水泥路的建設又需要動用大量民力,徭役。

最終也激起了各地民怨,民憤。

很多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反抗官府和朝廷及各地惡霸,鄉紳。

然而這些大多都是零星叛亂,且各自為戰,最終也被明軍無情鎮壓。

最后也是朝廷出面,殺了幾個違法官員,安撫好了百姓了事。

雖然最后事態平息,但于謙依然沒有放松。

如今隨著楊溥去世,楊寓,張輔退居二線。

大明內閣也變成了曹鼐,馬愉,陳循,苗衷,高谷,于謙六人。

其中曹鼐是首輔,馬愉是次輔。

不過王振依然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加上其提拔了曹吉祥為司禮監執筆太監。

司禮監大權也因此落入王振之手。

如此則形成了王振掌內廷,曹鼐掌外朝的格局。

但面對如此危局,困局。

面對如今內外交困的大明。

王振明顯有些束手無策。

雖然王振早年也曾考過秀才,但實則并不出眾,不然也不會進宮當了太監。

面對困局,就算王振有些飛揚跋扈,也只能暫時收斂了一些。

與曹鼐等內閣一起,商議出了一套應對當下困局的妙招。

首先學習劉建,將土地一分為二,設立所有權和使用權。

所有權歸大明朝堂,使用權則歸地方個人。

為此曹鼐,陳循,高谷等人以及朝中大員親自帶頭將自己的土地所有權交給了朝堂。

各地士紳,豪強見此紛紛效仿,此事便算順利完成了。

完成土地分離后,眾人便開始牽頭,命各地官府效法劉建,挖掘水渠,引入那購買來的大型水車,引水灌溉農田,以期提高糧食產量。

最后眾人又命各地減免稅賦,并繼續效法劉建,鼓勵百姓將多余的糧食和農產品拿出去販賣,所得銀錢可自行留用。

一番操作下,各地困局也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眾人心情也稍緩一番。

雖然困局暫時得解,但是眾人不知的是,這只是表面解決了一些問題。

實際上各地雖然所有權收歸朝廷,但這只是名義上的,各地土地依然在地方士紳,豪強之手,百姓要想耕種土地,要么開荒,要么只能耕種士紳,豪強之地,而開荒所得,最后也會被士紳,豪強所兼并,這一點實則并沒有改變。

其次各地雖然減免了稅賦,然而這在各地官府及豪強惡霸之中,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因為各種攤派,巧立名目而加征,多征。

最后,雖然這些大明精英開始學習劉建改造,改革大明,但是也只是做了一些表面文章,更深的一些改革,如私有制改革,土地改革,商貿改革,獨立稅制改革,統一農業稅和商稅改革等等,并沒有推行。

只學其一,不學其二。

這也造成了雖然一些問題得到了緩解,但是很多實際問題依然存在。

諸事想加,最終必將危及大明國運。

大明豪賈 第四百四十二章:大明發展

上一章  |  大明豪賈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