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若為皇 第166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
八大罪其一,肆意屠戮忠良,錢士升案、落水案不過是昏君所為,所屠戮忠臣者過萬,使天下震驚。
其二,重開東廠、錦衣衛,廠衛殘害忠良、無惡不作,在民間早已臭名昭著、惡貫滿盈,君視臣如仇寇,重開廠衛既是以天下人為敵。
其三,拆除東林書院、肆意抹黑侮辱儒學。
其四,以莫須有之罪名掠奪士族錢糧,使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
其五,大肆征兵、窮兵黷武,不知國事維艱,肆意免除北方稅賦,致使朝廷糧食陷入困頓。
其六,征收商稅,與民爭利。
其七,隨意取消軍戶制度,有違祖制,致使萬千衛所兵流離失所,民怨沸騰。
其八,枉顧天下士族施行清田,致使無數士族數代之積蓄毀于一旦,由此引發的物價上漲,致使百姓餓殍滿地。
十月二十日早朝,曲阜衍圣公孔植的討伐檄文,在崇禎皇帝的授意下分發到了每一個朝臣手里。
文武大臣尤自看著這道檄文皺眉,每天都有各地的消息傳來,先是魯王、后世福王、周王、秦王、蜀王,自衍圣公討伐檄文發布后,至少有二十多位親王一級的藩王起兵討伐朝廷。
除了藩王之外,郡王就更多了,據不完全消息,至少有兩百位以上的郡王參與了這次造反。
大明自建國之日起,即便是成祖靖難時,也從沒有這般大的陣仗,數十位親王、數百位郡王一同謀反,朝廷的新政得是多么不得人心。
不少朝臣與身邊同僚或是面面相覷、或是竊竊私語,這兩年朝廷是新征了不少兵,但除了秦兵之外,天雄軍和白桿兵幾乎從未參與過戰爭。
而這些藩王造反肯定是有備而來,即便每個親王集合一萬兵馬,每個郡王集合三千兵馬,那也將士滾滾鐵流一發不可收拾,朝廷真的能抗下這次大亂嗎?
如此多的藩王作亂,誰能成為最終的黑馬?倘若朝廷敗了,他們又將何去何從,新君能容下他們嗎?陛下又將如何應對?
無數的疑問在朝臣心中誕生,一時間皇極殿內變的亂糟糟的,恐慌的情緒在蔓延。
“不知……諸位愛卿如何看這八大罪?”崇禎皇帝話剛一起頭,皇極殿內的群臣自動禁聲。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瞇著眼睛,似笑非笑的看著朝堂上站成四排的朝臣道。
不管朝臣們怎么看,反正崇禎皇帝覺得這孔植是個人才,野豬皮努爾哈赤造反搞出來個七大恨,這孔植就搞出來個八大罪,比那野豬皮還棋高一著。
“啟稟陛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此皆是反賊之借口矣!兩年來,北方旱災、瘟疫、流寇齊至,朝廷免除北方賦稅,挽救北方百姓于水火,不知救下多少生靈,這些藩王不思為朝廷分憂,反倒敢起兵造反,當誅!”
崇禎皇帝話剛說完,內閣首輔溫體仁便出班奏道,溫體仁雖然都六十大幾的人了,但此刻卻精神矍鑠、字字鏗鏘,沒有絲毫的遲疑。
他是內閣首輔,是崇禎皇帝安插在朝廷里協助處理內政的一把手,此時不出來帶頭表忠心,更待何時?
“臣附議,溫大人言之有理,這兩年來,自陛下施行新政以來,國庫存銀充足,軍備重振,朝廷有了銀子,才可造福天下萬民,此皆是陛下的功勞,無知宵小膽敢觸犯天威,當誅!”
戶部尚書陳奇瑜也不甘示弱,緊跟著溫體仁出言聲討藩王。
“臣也附議,請陛下下旨,出兵討賊!”工部尚書畢懋康同樣緊緊跟著前頭兩位老哥的步伐。
崇禎皇帝不說話,只是微微笑著聽著內閣成員的建議,每有一個人站出來發表看法,他就點點頭。
畢懋康說完后,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范景文也站了出來。
“陛下,自古以來,名不正也言不順,衍圣公所說的八大罪雖然牽強,但陛下身為天子,理應三省吾身,察納雅言,新政施行過于急躁,致使沒有考慮到某些人的利益,但臣以為,即便如此,藩王因此作亂也是大逆不道,是以……臣也附議。”
崇禎一開始聽范景文說話還有點皺眉頭,可這范景文前半句是在數落崇禎皇帝的不是,結尾卻又話鋒一轉,站在了溫體仁的立場上,不由得莞爾。
這是范景文典型的說法方式,范景文是今年才經過陳奇瑜等人推舉入閣的,與溫體仁相比,范景文議政總會從兩方面看問題,這讓崇禎皇帝極為欣賞。
雖然崇禎皇帝有些乾綱獨斷,但他并不希望朝廷成了他的一言堂,即使是圣人也有犯錯誤的時候,他希望自己有錯時,有人敢站出來仗義執言,但前提是你說的必須有道理,別給他整之乎者也孔曰孟曰那一套。
與溫體仁、洪承疇、陳奇瑜等幾人堅定的帝黨不同,范景文算是中間派,只要是符合朝廷利益的,有助于改善國計民生的、有助于崇禎皇帝成為圣君的,他都沒有意見。
這位被儒學浸潤一輩子的老忠臣,尤其看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認為不論朝廷新政多么令他們不滿,這些藩王都不該以造反來作為抗議手段。
“臣也贊同范大人的說法。”
“臣附議。”
刑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吳甘來、兵部右侍郎武英殿大學士熊文燦相繼出班贊同范景文的觀點。
這二人是與范景文一同入閣的,這就跟同科中進士一般,隱隱的使他們三人互相支持。
“其他愛卿們呢?都什么想法,朕想聽聽。”崇禎皇帝仍舊笑著對群臣道。
內閣之中洪承疇在山陜治理鼠疫,楊嗣昌剛發來奏疏,目前應該還在回京的路上,宋應星只是掛了個內閣的虛銜,一直在玉泉山研究高科技。
有了內閣所有人的表態,其余朝臣哪里還敢不開眼胡亂發表意見,所以聽了崇禎的話,當即都跪地請旨道:
“臣附議!懇請陛下出兵討賊!”
溫體仁等內閣成員見朝臣意見竟如此統一,便也跟著其余朝臣跪地請崇禎皇帝下旨,出兵討賊。
不過不少朝臣心里都疑問連連,半個月前衍圣公發布討伐檄文時,朝臣們都憂心忡忡的,內閣并全部朝臣都寫了奏疏希望崇禎皇帝從軍營回來主持朝政。
但崇禎皇帝竟然對此置之不理,直到昨日才從軍營回到京城,這讓朝臣們十分想不通,畢竟都火燒眉毛了,你這當皇帝的難道就不著急嗎?
尤其是現在的崇禎皇帝,一身龍袍坐在龍椅上一直都笑瞇瞇的,仿佛藩王造反跟他沒關系的樣子,尤其是說話的語氣都如沐春風,笑意中甚至透著一絲興奮,這就很離譜。
“嗯,諸位愛卿平身,你們的意見朕知道了,不過在此之前,為何朕只聽到你們要朕討伐藩王,此番動亂是孔植發起的,何以不聽你們說讓朕討伐衍圣公?”崇禎皇帝笑道。
他當然興奮,事實上在得知孔植發布討伐檄文的那天,崇禎皇帝興奮的拉著黃得功和周遇吉在軍營里喝了個酩酊大醉,當然,只有崇禎皇帝自己醉了。
布局好幾個月,這些他想鏟除、卻又不好下手的家伙們終于都坐不住了,不論是宗室、還是衍圣公,犯些小錯崇禎皇帝還真不好下狠手,否則就會遭人詬病。
但你們敢造反,那意義可就不一樣了,管他三七二十四、三八婦女節,不論是誰、不論你有多么大的影響力,只要你敢造反,崇禎皇帝就能名正言順的滅了你。
“這……”
眾朝臣聞言皆是不知如何作答,就連溫體仁也沒敢直接站出來回話。
原因很簡單,儒學是天下文人的精神支柱,而衍圣公一脈又是儒學的支柱,歷朝歷代,衍圣公皆是儒學的代表,衍圣公倘若倒下了,誰知道以后儒學將何去何從呢?
這還是其一,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時候倘若誰站出來聲討衍圣公,倘若以后儒學沒落,那這人肯定就是罪人,要受天下讀書人唾棄的。
溫體仁也好、陳奇瑜也罷,他們或許不逐利,但卻都十分惜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利,名利,絕大部分人想全都要,只為名不為利的鳳毛麟角,不追名不求利的,幾乎相當于圣人了。
可這世上,又能有幾個圣人?
“依朕看,這衍圣公拿著朝廷的俸祿,世代享受著榮光,不思為朝廷效力,膽敢帶頭擬定檄文造反,罪名當比藩王更甚,誰贊成?誰反對?”崇禎皇帝見朝臣們都不說話,自己道。
不說話是吧?不想當出頭鳥是吧?不想被天下文人唾棄是吧?
好,朕不為難你們,這壞人朕來當。
在崇禎看來,衍圣公比藩王更可惡,藩王頂多算是大明的吸血鬼,可衍圣公卻是歷朝歷代的吸血鬼,并且已經吸血吸了一千年了。
不論怎么改朝換代,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朝代換了一次又一次,也不論多少百姓陷入戰火、餓殍滿地,孔府總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還旱澇保收。
不論是新帝登基,還是新政權建立,都要先討好孔家,賞銀子、分土地、加爵位。
據廠衛調查,孔府的建筑群之廣,僅次于崇禎皇帝所居住的紫禁城,孔府直系、支系總人數早已破萬,所擁有的良田、府宅、店鋪遍布整個山東,曲阜更是成了孔家的。
這是崇禎皇帝絕不允許的,以前你不犯錯還不好搞你,現在不趁你病要你命,更待何時?
崇禎皇帝笑瞇瞇的看著朝臣,等著他們的意見,他不認為有人敢站出來反對,畢竟人家都造反了,你還去給他說好話,你到底是哪邊的?
“謹遵陛下旨意!”猶豫了良久,內閣首輔溫體仁才站了出來。
因為他覺得崇禎皇帝一直在盯著他看,仿佛他不發表意見就不打算放過他似的。
想著這事兒是陛下他自己提出的,自己作為朝臣,當然要聽皇帝的了?那么陛下處置孔家,仿佛應該跟他沒關系才對。
念及此,溫體仁心中大定。
“謹遵陛下旨意。”
到了這檔口,還能說什么?有溫體仁帶頭,陳奇瑜以及所有中低級官員皆是隨聲附和。
崇禎皇帝臉上雖然笑嘻嘻的,但心里卻猜透這朝臣們的想法。
“陛下,如今各地藩王四起,民心動亂,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平定叛亂,懇請陛下立即調邊軍剿賊!”吏部尚書李邦華出班奏道。
說起這李邦華也是個聰明人,自任了吏部尚書以來,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幾乎不與其他朝臣來往,再加上他那喜歡得罪人的性子,在朝廷也算是鶴立雞群。
不過李邦華的號召力還是有的,畢竟吏部尚書掌控著五品以下官員的任免,李邦華一開口,皇極殿外的中低級官員不少出言附和的。
畢竟出兵剿滅造反的藩王,已經成了大勢所趨、官心所向。
倒是溫體仁、陳奇瑜等內閣成員沉默不語,尤其是溫體仁,此人身為內閣首輔,崇禎皇帝去軍營的時間里,一直都是他在處置大部分內政,與崇禎皇帝交流也最多,相比于其他朝臣,也是最了解崇禎皇帝的真實想法。
“藩王作亂當然要剿,不過當下建虜屢屢犯邊,調集邊軍不是上上之策。”崇禎皇帝看了一眼朝臣道。
“朕本來打算調集京營兵,十萬京營兵雖然已成規模,不過考慮到大多是還沒參與過戰爭的新兵,尤其是騎兵初訓時間短,還需一些日子加強訓練,是以,朕決定再等等。”崇禎皇帝又道。
什么民心動亂,崇禎皇帝手里掌握著東廠、錦衣衛、外務府三個消息渠道,民心亂不亂他會不清楚?
他之所以命令造反藩王所屬的當地官員不要反抗,不就是為了百姓考慮嗎?只要不影響到百姓,民心又怎么會亂?
崇禎皇帝所施行的所有新政,何曾對百姓再加過任何負擔?
這兩年來,他又是免除賦稅,又是開渠賑災、治理鼠疫,山陜之地也再無流寇,不知多少百姓為朝廷、為他崇禎歌功頌德呢!
他廢了那么多的物力、財力、錢糧,為的是什么?還不是民心?
只要民心不亂,他的基本盤就不會亂,至于崇禎皇帝為什么不急于出兵。
很簡單,他想讓百姓們知道,誰才是真心賑濟他們的恩人,誰才是他們的真命天子,誰才最值得信任。
且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晚明之我若為皇 第166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