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無咎 第二百零七章 法傳六柱 削足適履
少年聲音雖然平和,但卻誘惑力十足:“真武域雖然閉界自守,遠不若異域廣大。但正因彼此隔絕之故,孕育演化,倒也能夠生出一些他處所無有的異寶來。況且那物與道途成立息息相關。姑且夸口一句,此物之價值,就算是異域中道境大能見之,也未必不會動心。”
歸無咎聞之,從容一笑道:“既然珍貴如此。為何不直接賜予姜道友、席道友等人,倒舍得贈予我這外人?再者說,以元尊大人的修為,隨意使些手段,護持之功也遠遠勝過在下了。”
少年連連搖首,又一聲輕嘆,道:“豈不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彼之砒霜,我之良藥也。也不必瞞你。所謂所贈之物價值極高,正是針對你這異域之人而言;對于本來便專修武道者,此物并無大用。”
“所以你也不必用心過甚,以為擔下甚深因果;說穿了不過是順水人情罷了。”
“至于本人親為護法……近道之下,其余人尚好說;只是吾若使神通手段穿渡異域,若被有心之人覺察,卻可借此推演真武之域斷界秘術的因果玄奧,從而增加不可測度的隱患。某自然也會留下從權之法;只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動用。”
歸無咎暗暗思忖。
以他此時身上的底蘊,并非隨意一點好處便可誘惑。只是若成立約定,不止是得以獲取些許好處而已,更是一種立場和態度的表達。
所以此事應當應之。
至于所言好處,歸無咎倒是并未太過在意。
依元尊所言,所贈之物價值甚高;故而他未必現在就將其交于自己。若是至姜敏儀成道之后方才兌現,對于那時的自己而言,再如何珍貴的秘寶,也不至于太放在心上了。
考慮清楚之后,當即應道:“既然如此,我接下了。”
少年似乎看透了歸無咎之心意,忽拊掌笑道:“分量再重的寶物,若未得其時,又有何益?”
將掌中“武仙印”又舉高了三分,少年竟露出一個狡黠神色,道:“這白虎武魂凝形每長大一倍,你便能得一件好處,前后凡三次結清。待她到了近道境圓滿時,自能夠遁入真武域中的一處秘地,尋求破境之機。到了那時,予你的饋贈便全部兌現了。”
如此交易法門,在少年口中侃侃而談,卻并不教人覺得市儈,反而十分有趣。
歸無咎心意一動。毫無征兆的伸手一捉,拿住驟然浮空的一枚鉤形掛飾。
此物,便是相約之憑借了。
少年嘆道:“接下來二三件事,不如從速一并辦了。”
卻見他左臂一拂,衣袖上忽地浮現出六枚六葉小花,迎空一卷,便從樓閣門戶之中鉆出。恍惚間一望,星光燦燦,已與群星同列。
約十余息后,六道宛若流星一般的光華分別尋定了方位,猛然一墜!
其中最近的一座,赫然便在這津甸洲邯平城的正中央。觀其形跡,是一座十二丈高的五棱石柱,其上文字繁密,又工整有序。
姜敏儀心中一動。
雖然相距甚遠,看不清石柱之上所書文字;但她心頭莫名傳來一種曠達擴張之意——似乎她親手種植了許多琪花瑤草,清馨奇絕,但一直困于密園之中,嗅味不得勾連于外;此時門戶突然洞開,無限馨香一舉迎門而出,透出十里百里,人人為醉。
連帶著自己心中,亦歡悅之極。
弘法布道,宛若贈人香草。
以此特殊的心兆為憑,姜敏儀如何不知。那石柱之上所書,正是她入界時忍不住口述的“二轉之文”。
武道之于歸無咎、姜敏儀二人,分量有所不同。
對于歸無咎而言,這只是他隨意采擷的諸道機緣中之一種;但對于姜敏儀來說,這卻是她發揮最大潛力的根本道途之所在,何其沉重。
輕重差別,不言自明。
但是這“沉重”是和歸無咎對比而言。與那些土生土長的武域諸修相較,無論血脈出身,還是對這一方界域的維系、沉浸與感悟,姜敏儀卻是稍稍“隔”了一層;不若六氏土著之呼吸相通、水乳交融。
但就是現在,隨著上書二轉之文的石柱立地生根,扎入武域六城。姜敏儀驀然察覺,那一絲若有若無的隔膜已然煙消云散。自己與武道之間唇齒相依、榮辱與共的關聯,再難被打破。
在高塔第二重的樵愚、鄒陽、蒲茂林、時力辛、子元吉、淳于堅白等六位日耀武君,皆是心中一震。
這六人身為一氏之首座,各自皆有秘法、秘寶與本族治下取得聯系。立刻都已探明,各自界域中的“第一城”,皆立下了一座相似的石碑。
此事做完之后,少年遙遙一望,似乎甚是滿意。
少年又道:“這倒也是一門奇法……新立一道,肇始之人,所承之器不能差了。武道雖不以外物為能,但物性天成,合于妙道者,又豈在少數?”
言畢,少年攤開手掌。有七八外物環成一圈,在其掌心浮動。
歸無咎、姜敏儀對視一眼,都有些驚訝。
毫無疑問,姜敏儀,當是歸無咎之后,第二位走上“武魂真寶之道”之人;也是第一位踐行此道的武道修者。
武魂真寶之道,和仙門中的本命法寶一道相比,有一樁好處。那就是不必定要拘于結丹的一瞬,著手凝練。只消武魂成形,早些晚些,并無大礙。
姜敏儀的本命法寶胚胎,自然不可輕忽。
如全珠、魂珠這一層次的存在,固然可遇而不可求;但以姜敏儀今日的地位,窮搜盡羅武道上下,尋到那最合適之物,也是當然之義。
此事原本是料理諸事之后、離別之前,再仔細甄選;沒想到并不需要姜敏儀開口,元尊竟將其主動提了上來。
以元尊之眼力初作篩選,自然勝過自己去大海撈針。
歸無咎凝神一望,品鑒元尊備選之物。
大凡最上乘的寶材,形貌大都歸于質樸,非圓即方;物性亦異常純粹,精煉唯一。
觀元尊所取出來的這七八件寶材,固然得了“純粹”二字。但形貌就不敢恭維了,個個奇形怪狀,宛若頑童捏成的泥塑一般。想來這是武道中獨特的底蘊和和特色。
不多時,歸無咎便大致看出。這七八件寶材,件件都有九品寶胎之資。其中五六件或與“合德清襄玉璧”大致相若;另外三四件,似乎還尤有勝過。
歸無咎心中暗暗點頭。和整個紫微大世界、抑或九宗仙道文明相較,武道固然已屬式微;但若是拿完整的一條道法傳承去和區區一家宗門相比,那體量上自然勝過不止一籌。
反復比對之后,歸無咎已然看清,諸件寶材之中,品質最高的當是一枚如錐似釘的黑石,只是未明氣根腳。
姜敏儀似乎與歸無咎意見相似,同樣中意于此物。
此石之品階,別的不敢說,紫微大世界中,西土二十二宗,絕無一家能夠拿出如此等階的寶物。
但就在姜敏儀正要下手去取時,手臂卻突然一顫。
然后她面上明顯浮起一絲驚詫,旋即皓腕一轉,果斷的挪在另外一物上。
那物通體銀色,仿佛汁液,其形流變而無定則;乍一望去,似乎與水銀相似;但是一旦以手觸之,此物又十分堅凝,與汞性大不相同。
不過這物樣貌雖奇,純以品階高下而論,在這八九間寶材之中,卻算不得太出色。
姜敏儀觸及此物之時,歸無咎只感全珠之中,似乎傳來一陣悸動;似乎是秦秦所引,好似一種極高明的傳渡神意之法。
同一時間,姜敏儀胸腹間隱見一團虛玄之際的白霧若隱若現,仿佛共鳴,盤旋三匝,又立刻散去。
歸無咎心中立刻明悟。
并且他有一種感覺,這一前一后的兩度奇妙變化,就算是元尊這位道境大能,也并未看透玄機。
姜敏儀果斷的道:“便是此物了。”
言語間長袖一卷,已經毫不猶豫地將此物收起。
選擇寶物,并非是品階愈高愈好,亦講究契合二字。
之所以選定這件半似汞、半似銀的奇物,非是姜敏儀本意,而是另外一人的抉擇。
在真幻間之中,十二真靈之宅室,本是各宗大印。但一俟遁出本界,那大印重新顯化為武道龍符,回復本相之后,卻不能成為真靈居所。因此,除卻歸無咎憑借全珠真寶將秦秦完好帶走外,其余如蘇菜菜、柯餅餅等真靈,并不能隨原主出界。
但是若印主與真靈有“明悟本名”之緣,那么彼此間聯系便尚未斷絕。
真靈本體,依舊在真幻間世界處于沉睡之中;而冥冥中一種陰靈虛影,卻能隨本主遁出界外,作為一道引子。
在千載之內,若是能煉成真寶,便能將真靈引渡回來;若是不能,這一道維系之力,便會逐漸散去。
無論是從前九宗仙門中人,還是武道走上第二條路的后學之輩,皆是先成真寶,再蘊養出真靈;而與真幻間十二真靈建立聯系者,借此機緣,卻顛倒過來——真靈早虛位以待,而法寶卻尚未成就。
所以這真寶之鍛煉,逆推溯回,倒有些削足適履之意。
姜敏儀抉擇了這件奇物,正是因為冥冥中感到蘇菜菜對于此物,甚是滿意。
元尊雖不曾感受到秦秦和蘇菜菜的存在,但是他畢竟是道境大能,心通微玄,自然能夠判斷出來,姜敏儀做出了最“合理”的選擇。
事實上,此物在元尊取出的七八件寶物中,層次本來最低,他原本并不欲將此取出。但事到臨頭時臨機一動,才改變了主意。現在此物果然被姜敏儀選中。單從這一點上,便可見緣法之微妙。
兩件要事都妥當安排,少年展顏一笑,道:“我固知你二人并無在此久留之心。還有最后一事安置妥當,汝等便可返回異域中闖蕩去也。”
萬法無咎 第二百零七章 法傳六柱 削足適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