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建筑師 第554章 土樓
“博物館本身也是對海東歷史化的一次展示,張錦秋學姐用唐風建筑設計了陜西歷史博物館,讓游客一看見這座博物館便可以領略到大唐風華的魅力;我們海東省博物館也理應如此,以海東歷史化的精髓為基礎。”
“同時采用更加現代的表現手法,設計出新意來,同時結合南江市的整體城市環境、地塊周邊的具體情況,給出最終的方案!”
這個答案讓諸位領導很是滿意,他們想要的不就是這樣么?既要有老的東西,也要有新的東西,于是馬上就有人問道,“那么,小林同志,如果按照你的想法設計,大概需要多久能拿出概念草案來!”
為了這個項目,他們可是開了不少次會,現在連這些領導都熟悉建筑設計工作的標準流程了,知道概念草圖完成之后,才能溝通其它東西。
“一個月吧!一個月之后,我帶概念草案過來向各位領導匯報。”林樓想了想回答道。
這個時間有些出乎大家的預料,所以林樓繼續解釋道,“想要做好如此重大的項目,必須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準備工作自然長了些;貝先生當初設計香山飯店項目,上下香山不知道多少次,最終才拿出了這樣的草案。”
“我雖然是海東省人,對海東的傳統建筑化不算陌生,但那也只是泛泛而言,所以必須要先認真研究研究,同時對地塊進行更加細致的考察,了解每一個細節之后才能開始設計工作!”這還得先找到靈感,要是沒有靈感,那就更哭了。
這個時間可比省院、市院當初完成第一版概念草圖要久得多,不過領導們轉念一想,這也是對工作負責的態度么,人家愿意花這么大力氣準備這個項目,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所以也就接受了。
甚至還體諒地說道,“一切以項目的質量為上,只要能為海東省帶來一座能夠展示出海東歷史化的經典建筑來,多花點時間也是應該的!那咱們就等下個月再溝通吧。”
林樓估摸著,這也是他已經在建筑界樹立起聲望的緣故,要是換成一般的建筑師,估計就沒這么好說話了;當然,要是一般的建筑師,也拿不到這樣的項目。
會議結束,林樓繼續留在南江市進行考察,第二天便又回到老博物館,拍攝照片、繪制手繪,雖然照相機可以記錄下更精確的影像,但手繪的作用依舊無法取代;手繪完成的過程就是對地塊的進一步了解。
對地塊有了細致的了解之后,林樓又去海東各地開始考察那里的經典建筑,先在南江市看了老城區的坊街,然后又去鄉下看了幾座保存完整的大厝,再去外地認真研究了那些風格各不相同的經典建筑。
在海東省呆了半個月,林樓他們才帶著大堆資料返回京城,等補完這兩周缺的課之后,林樓便開始召集事務所的員工開會討論草案了。
“資料大家這幾天都看過了,要求大家也都知道了;還是和以前一樣,大家先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吧!”林樓說道,先讓其他人發言,既可以獲取有用的信息,也能培養他們的能力,所以如今在他這兒已經形成了慣例。
要是自己先說自己的方案,那大家伙一看林工的方案這么好,我那點破東西還拿出來說什么啊,還是收起來得了,長此以往,他們的能力還怎么提升?
現在他們或許還拿不出太好的方案,可是只要大家能夠認真準備,然后再討論分析優劣,就肯定會得到提升,次數多了,能力自然也就上去了。
相較于收獲,浪費的那點時間根本不值一提,大家伙也都習慣了這么做法,他們能夠體會到這種方式的好處,于是發言也非常踴躍。
“我先來說說我的想法吧!”徐家平連忙說道,他最清楚林樓的習慣,在前期討論中,誰的想法更好,誰就更有可能獲得參與這個項目
的機會。
如今這個項目可是省博物館,全國放到一塊兒算,這樣的機會估計也只有三十來次,每一座都是建筑界關注的重點,重要意義肯定不弱于奧體中心項目,要從建筑藝術的角度來說,甚至還要超過。
畢竟全世界范圍內,能夠留名建筑史的經典博物館項目有很多,體育場館卻不見多少,自己要是能夠參與這樣的項目,將來那可是厚厚的一份資歷啊!
林樓點點頭示意他先說,徐家平雖然沒跟他們一起去海東省參觀考察,可帶回來的資料他研究的一點兒也不比別人少,說出來的東西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他沒有從建筑外形、使用功能說起,反倒是另辟蹊徑說起了建材,“我覺得建筑材料也是反映當地歷史化的一部分,各地不同的建筑材料,塑造了不同的建筑風格,比如南方的竹屋、西北的窯洞等等。”
“我們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考慮使用海東省特產的建筑材料?海東省是石雕石材大省,石材種類繁多,對建筑形式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比如海東民居最大的特色是紅磚白石、飛檐翹然,建造這種房子使用了特殊的磚石結構,墻基和墻的下半部分,一般是石頭砌成,再往上是磚石結合,或者磚頭;充當填縫的是殼灰,即海里面的貝殼燒成的灰;三者有機結合,人們稱為出磚入石,磚石互相依存,可以輕松應對沿海大臺風,即使歷經百年滄桑,房子也可巍然屹立。”
“所以我們在建造這座博物館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考慮把海東省的石材資源和加工技法運用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展示出海東省的歷史風貌,也能節省成本,畢竟海東省就產石材,這可比從外地運送建筑材料過去便宜多了。”
徐家平講完,大家開始了討論,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好在林樓這兒談事情向來都是就事論事,都是奔著互相提高的目的去的,就算被人指出問題也不會覺得丟了面子,反而會因為有了新的收獲而喜悅。
“徐老師的建議不錯,不過海東傳統建筑可不只有石材啊,一些木結構的應用也非常精妙,同時在磚瓦泥土等建筑材料領域,也有不少獨到之處。”
“石材好是好,可是有點顯得過于笨重了吧?而且加工難度比較大,這會不會增加設計和施工的難度?另外,石材重量大,南江市又不產石材,光運費就不是小數目,總體而言似乎也沒有起到降低建筑材料成本的作用。”
“可以用來做地基,或者使用鋼筋水泥做基礎,然后用石材來做外立面么!”
“但是究竟該選擇哪種石材?剛才徐老師也說了,海東省的石材資源非常豐富,種類繁多,而且各有特色,想要從中選出一種能夠代表海東省的石材出來,這也不容易吧?”
“現在概念方案還沒有出來呢,就考慮建筑材料是不是早了點?”
“這不沖突,這也是提供一種思路么!”
大家伙議論一番,暫且有了結論,使用當地特色建筑材料建造博物館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不過也不能因此拘束了設計思路,能在設計中用上這些建筑材料固然最好,要是因為想要達到更好的效果而放棄,也不會覺得可惜。
正如徐家平剛才所說的那樣,這只是一個思路,前期的討論就是這樣,各種思路的碰撞,才能綻放出靈感的火花。
“我來說說吧,我還是和以前一樣,就說說對這個項目園林景觀的看法吧!”徐家平之后,輪到李慶熙出場了。
“博物館位于市政公園之內,而這座公園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南江市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在這樣的地方做景觀,肯定不能破壞公園的整體風格。”
“原來的公園匯集了不同歷史時期海東古典園林造園風格,利
用自然山水形勝,并以鄉土樹種配置為主,講究詩情畫意;所以我的方案也是朝這個方向發展。”
“從目前來講,學界對海東園林的研究遠不如蘇州園林以及北方皇家園林這么深入,成果不多,很多東西只能自己總結。”
“根據我的總結,海東園林具備以下特征:園林平面布局較簡潔,以小空間近距離的欣賞為主;園林均有湖石假山、掘池為景的做法,假山體量小巧,有池必有石橋,并以平板橋居多,在具體的細節上,與蘇州園林有較大不同。”
“建構筑物是構成海東園林的重要元素,形式有:樓堂齋館、亭廊軒榭、坊塔橋院、拱門石埕、長墻漏窗、石欄凳幾等,風格均按海東傳統建筑做法,采用紅磚、紅瓦、白石、燕尾脊、水車堵、鳥踏等要素;大量采用石材,園林中的建筑、地鋪、橋、池、花臺等均采用海東盛產的花崗巖;園林植物以鄉土果樹為主”
“不同于北方皇家園林的恢弘大氣,海東園林趨向小型化、家庭化、生活化,以小景取勝,頗有小家碧玉之風采”
“我的方案是參考海東園林的這些特征,并結合博物館的具體建筑形態進行設計,這是幾張概念圖,請大家多給意見。”說完李慶熙拿出幾張草圖放在桌上。
“就李老師這段分析,我覺得完全可以整理出來發在中國園林上么!李老師這可是填補了國內研究空白啊!”有人笑道。
中國園林是目前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園林期刊,李慶熙早些時候想要在上面發篇章還挺費力的,至于現在么,那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只要編輯看到他的名字,絕對給過,而且還會插隊提前發表。
他在接觸了國內外不同風格的園林以及理論之后,現在已經是國內園林景觀領域的權威人士了,也就是年齡稍微差了點,暫且只能在各種相關協會里當個理事什么的,不過只要再過些年,他當會長肯定沒問題。
關于這個話題,參加討論的人就沒有徐家平剛才那么多了,一來這個問題比建筑材料更為專業,二來李慶熙的話也讓人挑不出多少毛病來。
“李老師的想法倒是和我一樣!設計要從整體出發,肯定不能破壞公園的整體環境,既然周圍的園林景觀已經做得非常好了,那么我們就繼續延續這種風格,不過在細節上,還是可以加一些新東西的。”林樓也是一樣的看法。
眾人繼續發言,各自闡述了各自的看法,或是從其中的一個點出發,或是拿出自己的概念方案來供大家討論。
就連曹凱也不甘寂寞,拿出了自己的東西,“我覺得海東民族的燕尾脊非常有特色的,所以就設計了這么一個小展館。”
“呦,這個設計我可是有點眼熟啊,這是參考了南江大學大禮堂的設計吧?”林樓一看圖紙就樂了,這屋脊的形式和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后,手繪素描的第一個項目頗為相似。
“對,我覺得這種處理方式能夠很好地把海東民居的風格和現代建筑結合起來。”曹凱點頭道。
“屋脊和樓體的結合非常自然,而且采用了許多比南江大學大禮堂更現代的設計風格,雖然還有種種瑕疵,但路子是對的!你可以繼續修改這份設計。”眾人評價過后,林樓巴稿子還給了他。
雖然還不夠成熟,而且借鑒的東西比較多,但從這份設計圖紙上,林樓已經能看出他的天賦。
這下曹凱可是高興壞了,以前都是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現在終于可以嘗試做自己的設計了,雖然林樓沒有承諾肯定會采用這份方案,他還是很開心。
大家伙繼續發言,等討論地差不多的時候,林樓問了他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什么建筑形式才是海東傳統建筑中最具特色的?”
關于這個問題,大家伙給出了一致的答
重生之大建筑師 第554章 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