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五章 杏丘廟

  馬車一路疾馳,于晌午時分穿過一條山澗后,慢慢進入翼宿地。

  翼宿都尉,名為陳廣,道場在沃林地的青陽宮。

  沃林地是一片山林包圍的小平原,土地肥沃,水澤充足,稱得上魚米之鄉。

  這里村寨林立,人煙繁密,既有都尉的道場,又歸翼宿的中旗軍侯管理。

  青陽宮在沃林地的一角,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

  臨近凡世,又隱約超離凡俗,比起神仙道廟宇,更像是道家山門。

  劉景打算拜訪陳都尉,結果趕到青陽宮,被告知都尉應召去了陵光城,剛剛出發。

  無奈,劉景只好給門人留下口信,先去任職,安頓好后再來拜訪。

  洪寧縣在沃林地的東南面。

  離開青陽宮不久,天突然下起雨來。

  昨夜在張宿,月明星稀,今天在翼宿,竟然下雨。

  莫非這陵光府內,不同的地,天氣還不同?

  淅淅瀝瀝的細密雨絲,籠罩在山野田園,蔥郁山嶺,好似天地生起了一層渺茫煙霧。

  馬車踏著泥濘歧路前行。

  路上偶遇的行人,商隊,見到車頭犀象后,慌忙避閃。

  駛出沃林平原,再次進入連綿山嶺。

  雨中的山路,不好走,馬車速度慢下來。

  驚險的穿過幾個山崖,道路漸漸向下,進入一個盆地。

  整個盆地,便是翼宿左旗的屬地。

  嘩,雨勢更大。

  將近傍晚,天色已經昏沉,四周青山朦朧,遠處城鎮模糊。

  終于,在李伯一家激動的情緒里,洪寧縣到了。

  兩位老人趴在車窗前,望著熟悉又陌生的雨中情景,滿含熱淚:

  “回來啦,我們回來啦。”

  “春蘭,你看那路口亭子,是不是我們以前經過的。”

  楊升握緊拳頭,低聲呢喃:

  “燕娘,等著我,我一定要找到你!”

  小金龍看著激動的父親,悲喜交加的外公外婆,輕輕的偎依在楊秀青懷里,小聲道:

  “姐姐,這是我們的家嗎,我怎么一點都不記得。”

  楊秀青輕聲道:

  “我們的家還在南邊,不過這里也算是家鄉,你小時候,父親帶你來過一次呢。”

  女孩看看家人,又偷偷看看把玩神偶的劉景,心緒復雜。

  劉景說過,到了目的就會送她去修行。

  她馬上要和家人分別了。

  父親要去邊境打聽母親的下落,可能會進入巫蠻之地。

  若是出了意外,她恐怕連父親最后一面都見不著。

  修行的渴望,對家人的憂心,讓女孩糾結又難受。

  李伯一家的情緒,并未影響到劉景。

  蛙妖趴在劉景身邊,打著瞌睡。

  劉景已經把玩了一路的辛黃神偶,瞳孔不時閃過幽碧,他在學習神偶上的聚靈陣。

  至于神偶內部祭文,劉景準備將其抄寫下來。

  等日后得了辛黃族文字,再慢慢翻譯。

  眾人思緒各異,馬車依舊在雨中穿行。

  “好濃的香火味?”

  劉景突然從學習狀態驚醒,正好,趕車的楊升欣喜的喊道:

  “老爺,前面就是杏丘廟啦。”

  馬車登時緩慢下來,噠噠噠,踏上青石碎路。

  劉景掀開遮雨的窗簾,便見一座青磚綠瓦的小鎮渺渺佇立。

  因為下雨,行人不多,路邊攤販的棚帳已經收起,零星的燈光,幽幽出沒。

  一條被雨珠打的不停脆響的小清河,斜穿過小鎮,流入一片小山丘。

  山丘位于鎮子后方,開始是稀疏的杏花,越向上,杏花越繁密。

  銀白帶粉的花瓣,一望無際,昏沉雨幕之下,好似渲染在墨色中的水彩。

  一座香火繁盛的神廟,靜靜的立在山丘腳下,被銀白花叢簇擁著。

  喧鬧的香火氣,與清靜的離塵氣息,完美的混在那座神廟上。

  遠遠望著它,便從心底涌起虔誠的敬仰,溫柔的親切。

  好一個杏丘廟。

  來到廟前,又見廟前有個牌坊,立著“杏仙娘娘廟”。

  盡管下著大雨,廟里信徒依舊絡繹不絕,一個個的竹傘像是雨中的一片片蓮葉。

  犀象馬車一出現,人流不自覺的分開。

  楊升披上蓑衣,拿著劉景的神令玉牌,穿過人群跑上神廟前的臺階。

  不一會兒,領著個慌張的道童下來。

  “神衛大人,廟里人多雜亂,我來引您去杏白林。”

  在道童的指引下,犀象馬車繞過神廟,沿著一條林間小路向上,深入杏花林。

  馬車登上杏丘山頂,前方豁然開朗,出現一片清雅殿宇。

  兩個身影,正在大門前等待。

  一個是身穿金黃法衣的老人,一個彩衣女子。

  馬車出現,法衣老人連忙上前,躬身行禮:

  “輔祭張松亭,拜見主持大人。”

  隨后的彩衣女子,沒有行大禮,只是拱手道:

  “小女是旗官于沐夏,見過劉景主持。”

  劉景早已從孟成口中,了解了陵光府的制度。

  陵光府道神在擔任神廟引香主持的同時,還兼任陵光神衛,所以會配有一位輔祭,幫助管理神廟香火。

  老人張松亭便是杏丘廟的輔祭,即劉景的副手。

  神衛之上,有前、后、左、右、中五方軍侯,又稱五旗軍侯。

  一旗的神衛,少則數名,多則十來名。

  軍侯既要管理神廟香火,又要統率神衛,還要兼顧修行,便在輔祭之外,再添一位副手旗官。

  洪寧縣,還是翼宿左旗軍侯的道場。

  彩衣女子于沐夏,就是左旗軍侯的旗官。

  輔祭,旗官,都是箓生位階的修士。

  杏丘廟前任主持,同時是左旗軍侯,不過劉景現在還不是,僅僅是杏丘廟主持。

  “兩位道友無需多禮。”

  劉景微笑著走下馬車,心中卻有些新奇。

  張松亭有五十多歲,與李伯年紀相當,長的鶴發童顏,面容慈善,很有高人氣質。

  不過,五十多歲的箓生道神,劉景是第一次見。

  一般來說,授箓弟子少則十來歲,大的二十來歲。

  若是三十歲還不能入道,基本就沒希望了。

  這張松亭,不知是修了幾十年,終于授箓,還是老了以后,方才開始修道?

  于沐夏個頭不高,只到劉景胸口。

  穿著艷麗的彩衣裙裳,臉上施著粉黛,身材曼妙誘人,然而一張小臉,卻異常清冷。

  與劉景見禮后,便抿著嘴唇跟著一旁,只有問到她時,方才回應。

  倒是張松亭,捏著花白胡須,笑呵呵的非常親和。

  “主持大人,我領你熟悉下杏白府。”

  這片杏林中的殿宇,名為杏白府,是杏丘廟主持的府邸和道場。

哎呦文學網    名錄天曹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