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資時代 854、論股
“上世紀90年代,深滬二市相繼創立,我國誕生了資本市場,哦,民國那時候的不算啊!”
趙君笑著介紹道:“那個時候,新股發行實行的是額度管理制,由地方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審核推薦,后又改為指標管理制。
毫不夸張的說,十年前能上市的公司,老板個個都是當地手眼通天的人物,民企那就更不得了了。”
夏景行微微點頭,那時候能上市的企業絕大部分都是國企,當時國家設立資本市場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給國企解困。
在那個年代,每年上市的民企數量全是個位數,民企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也只有百分之幾。
趙君繼續道:“進入21世紀后,核準制下的通道制建立,監管部門不再對發行上市企業數目進行限制,但排隊能把一家企業給排死。
為什么上市?還不就是想擁抱資本市場做大企業規模!
哦,說錯了,是套現改善生活!
老老實實排隊等候上市的企業,好不容易排到了前面,拿到了名額,公司業績卻不行了,或者缺少了發展資金,已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掉隊。”
夏景行笑了笑,“所以殼資源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它能幫助一家想快速上市的公司插隊。”
“插隊這個詞用的好!誰先跑到前面打到飯,誰就先吃飽,誰就有力氣干活,掙更多的錢。”
趙君頓了頓,笑著說:“還有一種不事生產的人,他們天天就想著插隊打飯。
這類人敢打敢沖,股民們也喜歡和他們交朋友,因為他們每次插隊打飯,都能分兩粒米給股民吃。”
鄧豐華哈哈大笑,覺得這比喻很生動形象。說的就是有資本大玩家炒作st概念股,而股民們也喜歡去湊熱鬧,因為一旦重組成功,股價就會大幅上漲。
最關鍵的是,此時退市的公司少之又少,即使重組失敗,被套牢了,也可以等待下一位有緣人來“接殼”。
換句話說,投機失敗成本很小,一旦投機成功,那利潤將會非常的可觀。
趙君笑瞇瞇的看著夏景行,說:“a股就是這樣,規則不成熟,股民也不成熟,又恰巧趕上了大牛市,整個a股一千多家公司,沒漲的就只有那么幾家,股民們投機心理也越來越嚴重。
牛市是天時,a股是地利,投機的股民是人和,如今各種條件都具備了,st股勢必會跑出幾匹大黑馬。
我們可以精選幾匹正在舔傷口的馬,等這些馬兒重新起跑的時候搭個便車。”
夏景行笑著點了點頭,投機和投資其實沒有什么本質區別,無外乎前者風險大點,收益高點。
這放在美國對沖基金業,就叫做事件驅動型交易策略,一種在提前挖掘和深入分析可能造成股價異常波動的事件基礎上,通過充分把握交易時機來獲取超額投資回報的策略。
“我沒什么意見,你就按你自己的策略操作就行了。”
夏景行看著趙君,又問了句:“20的倉位夠嗎?”
“夠了!足夠了!”
趙君沒想到這么容易就說服了老板,這讓他十分的欣喜,還特地解釋道:“st股股價低、市值低,如果我們太多資金砸下去,還不砸成大股東了?那就無法吸引主力玩家了。”
夏景行微微頷首,不是每只st股都能大漲,需要做大量細致的調查和分析工作,找到合適目標,然后提前潛伏進去,等待“事件發生”。
大面積的去抄底st股,一則他們沒那么龐大的投研團隊,二來嘛,哪怕是牛市,妖股也就那么幾只。
所以,投資在于精,不在于多。
“現在通道制已經改為保薦制了,殼資源接下來還會像以前那樣受歡迎嗎?”鄧豐華插話問道。
趙君搖頭:“本質上并沒有變!只有實施注冊制,將上市門檻降低,殼資源才會不值錢。
你忘了,不管是通道制還是保薦制,前綴都有一個“核準制”,還是需要通過有關部門的嚴格審核及批準。
過去的通道制,每家券商每年有29個通道,意味著每年就只能申報同等數量的擬公開發行上市企業。相比于90年代,這項制度改變了過去由行政機制遴選和推薦擬上市企業的做法。
但券商之間幾乎不存在競爭,只需要去“公關”有關部門拿通道數量就行了。
而如今推行的保薦制,要求保薦人承擔企業上市過程中的連帶擔保責任,券商之間可以相對公平的競爭。
但又會有新的問題出現,保薦人為了免于遭受法律制裁,必然會提高對擬上市公司的要求。
換句話說,上市還是會很難,資質差一點的公司,保薦人根本不敢亂簽字,怕擔責啊!
但保薦人無法插手企業經營,即使真的去參加了企業的股東大會、董事會,也只是列席旁聽,沒有表決權。
除此外,上市招股書材料、審計這一塊也要保薦人擔責,相當于把會所、律所的責任一并讓保薦人給攬走了。
最坑的是,保薦人要向上面部門出具保薦意見,上面部門再嚴格審核,決定是否批準通過。
假如上市企業將來出問題了,該追究發審委的責任還是保薦人的責任?誰來背這口鍋?
這些責任和業務不厘清,我看保薦人制度也很懸,畸形產物。
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民企實力會越發強勁,以后的殼資源只怕會更加搶手。”
夏景行朝趙君投去了欣賞的目光,不愧是體制內出來的人,看問題很入木三分嘛。
這個全新的保薦人制度還催生出了一個金領行業——保代。
根據新規,企業要想ipo,必須有兩個保代簽字。
而保代一簽字就有幾十萬簽字費到手,除此外還有百萬底薪、承銷費提成。
算得上是各家券商的寶貝疙瘩,年薪數百萬、上千萬,甚至比董事長的基本薪酬都高,跳槽還能拿轉會費,相當的夸張。
這是因為早期保代很難考,通過率很低,物以稀為貴。
又聊了一會兒,把今年的工作方向給確定下來后,趙君就主動告辭離開了,把空間留給了房間內的兩位老同學,知道他們可能要敘敘舊。
“你小子可以啊!深藏不露啊,一出手就幫我賺了六個多億。”
面對夏景行的打趣,鄧豐華謙虛的笑了笑:“別給我戴高帽子,還不是因為本錢雄厚,假如你給我十萬塊,那頂多也就只能賺個幾十萬。”
夏景行擺擺手,“你就別謙虛了,咱們倆之間就不講究這一套。”
“真沒謙虛,這是平臺提供的機會,而且還趕上了大牛市,你去菜市場問問買菜大媽,她們也許都賺了好幾倍,這就是撿錢的時代。”
鄧豐華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充分認識的,并不覺得自己有多牛逼。
“你覺得趙君怎么樣?”夏景行問道。
“很好啊!有能力,有水平,對我也不藏私,算得上是傾囊相授了。”
鄧豐華回想最近這一年來和趙君相處的點點滴滴,評價起趙君,毫不吝惜贊美之詞。
夏景行感慨道:“是啊!雖然是牛市,但牛市里虧錢的人也大有人在。
三倍回報率雖然不算多高,但30億元的回報絕對值,放在a股一眾私募中,也算是頂尖的存在了。”
鄧豐華聽出了話外之音,道:“你是擔心趙君離開?”
“是的!我之前和他立了君子之約,他為我工作五年,等五年后他出去創業,我投資他5個億。”
說到這,夏景行嘆了口氣:“牛市這么火熱,我估計他肯定會有所想法。”
對于人才,他從不吝嗇,給予趙君的薪酬并不低,扣除管理費和保底收益后剩下凈利潤的4。
粗略一算,趙君去年可以拿到1.2億人民幣的獎金。
算是打工皇帝了!
但打工皇帝還是脫離不了打工人的本質,哪有自己下場賺幾十個億爽。
這種有能力,有野心的人,是不會久居人下的,離開是遲早的事。
“你是說,他可能會提前離開?”
鄧豐華皺眉,“那他爽約的話,是不想要那5個億的投資了嗎?”
“他在我這干一兩年,收入可能就有幾個億了,你覺得他還會在乎那筆投資嗎?”
鄧豐華以一種不確定的語氣說道:“他不會這么沒品吧?沒履行完合同就走了。若是他真的那樣做的話,你完全可以扣留他的獎金。”
夏景行擺手:“那倒不至于!他是個聰明人,不會干那些傻事。
我判斷,他會等牛市這波行情度過,把芒種基金帶至一個新高度后,才會開這個口。當基金增長緩慢下來,也許就是他離開的時候了。
在他看來,幫我賺了這么多錢,也算對得起我的知遇之恩了。”
鄧豐華沒說話,他在思考這番話的深意。
“當他離開了,你有信心獨自負責芒種基金嗎?”夏景行盯著鄧豐華的眼睛。
鄧豐華咽了一口唾沫,思考了半天,才說道:“等牛市結束嗎?”
“對。”
夏景行生怕鄧豐華心理包袱不夠重似的,又補充道:“到時候,芒種基金規模可能會非常龐大,達到11位數。”
鄧豐華撓了撓頭,“我才大學畢業一年啊,讓我管理這么多資金,你是不是對我太放心了?之前可是說的五年接班啊!”
這番話,是鄧豐華發自內心的真實想法。
他大學同學聽說他進入遠景資本,擔任了一只十億級別私募的投資經理,已經羨慕的不得了了。
若是讓他們知道他接下來還要獨立掌管一只百億私募,那還不炸開鍋啊!國內就沒有這么年輕的基金經理,何況規模還超越了大多數公募基金。
沉甸甸的壓力啊!
他知道夏景行作為老同學在特別關照他,正因為這樣,他更加不能辜負老同學的信任與支持。
看著鄧豐華嚴肅的表情,夏景行哈哈大笑:“你別有那么大壓力,就你們吹上天的立夏基金,基金經理劉海其實也沒比你大幾歲。論工作經驗呢,他倒是比你多開過幾個證券賬戶。”
鄧豐華笑了笑,他知道劉海以前的工作經歷,真的比較起來,劉海的那點工作經驗并不能稱之為經驗,對之后的投資工作沒起多大幫助。
“劉海經理是有投資天賦的,三年五十倍回報率,換做是我,給我五倍杠桿也無法達成。”
夏景行輕笑,立夏基金是有他在一旁指點,如果單憑劉海自己的水平,可能就賺個幾倍吧。在英偉達的建倉上,劉海還是表現出了一定水平,能勝任一般的基金經理,但要說有多出眾,談不上。
“你呢,不要太擔心這些東西,將軍也是從士兵一步步升遷上去的,沒有誰生下來就會打仗,學會在實戰中成長就好了。”
夏景行笑瞇瞇安撫道:“基金規模那么大,我也不可能讓你做中短線投資,咱們做長期投資,做價值投資,你有充分的時間去調查和分析。
白酒不是你的最愛嗎?你去茅臺實地考察考察,合適的話,咱們就建倉。
這沒多難的,一個億也是管,一百個億也是管。”
鄧豐華重重點頭:“好吧,那我就接下這個任務。”
“嗯,我相信你,你絕對具備成為一個優秀基金經理的實力。”
夏景行估計鄧豐華這輩子是沒機會成為網紅公募基金經理了,畢竟私募低調多了。
不過這也好,沒了月報、季報、年報披露的業績壓力,做投資可以靜下心來,從長遠來考慮、評估,去捕捉那些十倍股、百倍股。
貌似很多白酒股就是百倍股!
想到這,夏景行讓鄧豐華趕緊查了一下茅臺的股價。
109.35元/股,總股本9.44億,千億市值出頭。
看到電腦屏幕中的數字,夏景行沉吟不語,其實也沒多大油水,現在投資撐破天了也就是二十倍、三十倍的回報,還得拿個十幾年才行。
如果從復利角度考量,則相當不錯了,年復合回報率高達30,巴菲特老頭就喜歡這種。
“你想入手茅臺嗎?”
見夏景行一臉沉思,鄧豐華這位白酒股的死忠粉也發表了一番意見:“我其實對它也挺感興趣的,就是上百元的股價,上千億的市值,讓我有些躊躇。”
“嫌高?”
夏景行暼了鄧豐華一眼,后者點了點頭。
“呵~”
夏景行嗤笑了一聲,“信不信以后你高攀不起?”
鄧豐華撓撓頭:“我雖然看好白酒,但再怎么說,白酒也會有個增長天花板吧,而且茅臺又是高端酒,市場就那么大。”
“看來你對白酒的研究和認知還不夠深,得加強!”
夏景行倒也沒覺得鄧豐華認知水平很差,茅臺居然能漲成幾萬億的市值,超越路易威登,比肩全球最頂尖的科技公司,這是誰也想不到的。
醬香科技的魔力,顛覆了絕大多數人的認知,也就只有那些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和國情的投資人,才有機會從中分一杯羹。
一般人也就只能捶胸頓足,事后諸葛亮了。
不過較真起來,人家路易威登暢銷全球,全世界收割高品牌附加值帶來的超高利潤,而茅臺海外銷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僅僅依靠中國市場支撐起龐大的市值和品牌價值,不得不說,這是十分遺憾的。
如果有中國消費品牌出海收取虛榮稅、富人稅,就像古時候的絲綢、瓷器那樣被歐洲上流貴族所追捧,那才真的是揚眉吐氣,可稱之為民族的奢侈品,申報院士也有底氣一點。
我的投資時代 854、論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