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4章 華佗再生丸

  劉牧樵接到通知,帕金森手術今后不能再做了。

  他悲哀得三分鐘沒有說話。

  說實在的,做帕金森手術治療,對他來說,沒有半點的困難,成功率不說100,但至少不會出現醫療事故。

  10000個病例積累,當今世界上還沒有第二人。

  Tao侍ft法,似乎是給劉牧樵量身打造的。

  造福于人類,這就是造福于人類啊。

  想一想都心碎。

  這么好的方法,竟然不批準!

  三分鐘,劉牧樵沒說話,也沒有動一動身子,呆呆地,兩眼目光渙散。

  趙一霖、鄒醫生都不敢惹他,遠遠地看著他,不打擾他。

  一個不好的消息,還有一個是好的消息。

  好的消息是,劉牧樵申報的“華佗再生丸”被允許作為醫院制劑,在醫院生產和使用。

  對,是華佗再生丸,而不是華佗再造丸。他是在華佗再造丸的基礎上改變了40的藥品和劑量。

  醫院有一個小型的中藥制劑加工廠,委托他們生產。這是第一步,今后用量大了,再委托制藥公司生產。

  醫院制劑只能在本醫院銷售,對外是不允許的。

  這樣也好,劉牧樵就不擔心別人把市場攪爛了。

  華佗再生丸的知識產權歸劉牧樵,這個沒有任何爭議,每銷售一盒,他可以得到2元錢的專利費。

  當然,賺錢不是劉牧樵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要用“華佗再生丸”治愈卒中并發癥,這個目標很宏偉。

  劉牧樵心里清楚,穿刺引流治療腦溢血重要,但和治療卒中后遺癥比較,前者那就不值一提了。

  這兩種技術不在一個層級上。

  所以,劉牧樵現在把很多時間花在康復上。

  他選擇的第一批病人總共是18個,他們也是第一批服用“華佗再生丸”的人。令劉牧樵驚喜的是,到了第5天,有3個病人有進展了。到了第8天,又有4個病人有了進展。

  現在還不能大面積開展實驗,神經內科的床位根本不夠,收治急性腦溢血的病床還隔三差五告急,有時候還不得不拒收病人。

  現在這18張床位還是在劉牧樵的強烈要求下才騰出來的。

  這18張床位誰也不能動!

  今后的成果就靠這18張床位了。

  三個星期為一個周期。

  第一個周期住在醫院,從第二個周期開始回家康復,全程服用“華佗再生丸”,劉牧樵制訂的預期是三個周期,也就是兩個月左右使病人基本康復。

  第一批病人治療到第14天了。

  劉牧樵從監護室出來,也沒有換衣服,直接來到實驗病房。

  病人一見劉牧樵進來,都掙扎著想坐起,或者抬高頭來看劉牧樵。

  他們對劉牧樵懷有很大的期望。

  這也是治療的一部分。

  暗示,在這個實驗中占比很大,大約是三分之一。

  劉牧樵一進來就問:“看看誰有進展?舉手。”

  齊刷刷,15只手舉得高高的。

  哈,15個有效果了?才兩周時間啊。

  關鍵是這些小白鼠們能夠聽懂人話,暗示才會起作用。

  劉牧樵的心情很好。

  他一個一個檢查下去,最后,他確定,真正有進展的有12個,3個是自我感覺,另外還有3個連自我感覺也沒有。

  “老宋啊,你的進展怎么樣了?”

  劉牧樵站在姓宋的病人身邊,他是三個沒有舉手的人之一。

  “木有。”

  “我檢查看看好不好?也許,你有進展了還不知道,所以呢,以我檢查的為準。”

  “吼。”

  姓宋的病人口齒不清,他是偏癱病人,基底節出血達到了80毫升,屬于大出血的,恢復起來是比較困難的。

  劉牧樵先檢查一般情況,最后才檢查患病側的肌力等。

  肌張力增高、腱反射增強、病理反射陽性、肌力1級。

  確實,嚴格地講,病人的進展不是很明顯,但是劉牧樵卻大驚小怪說:“不錯啊!有進步了哇!你的腳趾能動了。這就是進步!”

  “昨天就能動了啊。”病人比較頑固,不聽劉牧樵的暗示。

  “昨天,對呀,應該是昨天就有進展了。”劉牧樵無可奈何地說。

  “前天,前天就能動。”病人繼續回避劉牧樵的暗示。

  “前天,前天你怎么不告訴我?”劉牧樵拿出殺手锏,“這么說,你前幾天就有進展,你怎么不說呢?”

  姓宋的病人有點糊涂了。

全文免費閱讀就在我的書城  之前我能動嗎?

  “老宋,你有進步就要立即告訴我,這沒有必要隱瞞。你病情比較重,恢復肯定有一個過程,每天進步一點點,你就能取得重大進步,離你站起來的日子就不遠了。”

  劉牧樵心里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到底能不能站起,他腦子里的知識也沒有告訴他,因為,30000個病例中,并沒有劉牧樵現在研究的成果。

  也就是說,30000個病例是過去的,華佗再生丸是未來的,能不能讓病人站起來,還需要劉牧樵的實驗。

  他腦子里的知識只是告訴他一個方向,一個可能性。

  這個病人是關鍵病人,他代表了重度出血這個群體。

  現在可以說,中、輕度出血,通過康復治療,加上華佗再生丸治療,效果已經顯現了。

  他是按照正規的實驗設計的。

  有空白對照組,神經內科其他病人都是空白對照組,是參照物。

  第二組是單獨用華佗再生丸組。這一組也不在這18個人中,他們住在普通病房。

  第三組是單獨做康復組,第四組兩者都用——這里的18張床位就是住著這兩組病人。

  所謂的“華佗再生丸”有兩種,一種是真實華佗再生丸,一種是六味地黃丸,雙盲實驗。

  治療方案由三部分組成:1、功能訓練;2、暗示療法;3、服用華佗再生丸。

  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啟雙盲,但是,劉牧樵已經斷定,他的實驗,在輕、中度出血病人中是有效果的。

  現在就看重度病人了。

  重度病人是沒有雙盲的,他們用不著雙盲,因為,重度病人肌力恢復情況一眼就看得出來,不用華佗再生丸,這類病人肯定是長期癱瘓在床上。

  還有一周,第一階段的結果就要出來了,劉牧樵有點兒小激動。

  這里的18張床由4個康復師負責,兩個男的,兩個女的,都是趙一霖聯系來的,上一屆才畢業不久的本科生。

  秦牧和凌云飛是清江大學醫學院的本科生,他們正在復習等明年考研。

  蔣倩和陸小玲是中醫學院的本科生,同樣,她們也是在準備明年的考試。

  他們被趙一霖拉過來做康復師。

  當然,他們之所以過來,是被未來的錦繡前程所誘惑。

  讀研不也是為了就業嗎?

  再說,在安泰醫院不一樣可以讀研嗎?趙一霖就可以帶研究生。

  關鍵是,他們知道,劉牧樵團隊是世界級別的,想進來,不是一般的難,現在中大獎了,機會找上門來了,還不擠進去?

哎呦文學網    全科醫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