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萬歷新明

第一百九十六章 組織

更新時間:2021-04-11  作者:摩碣
萬歷新明 第一百九十六章 組織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我朝二百數年,深仁厚澤,外夷凡侍奉中國者,罔不待以懷柔。太祖訓:‘凡外夷國,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

“然有東吁莽應龍者,勾連各部,撓我邊疆,傷我兵民。三宣六慰,金字紅牌緬甸頒發其半;寇我騰沖、永昌、大理、蒙化,掠奪無算;更有燒毀順寧,殺我楚雄衛指揮使等情,其不自量力之狀殊為可笑,而其罪也罄竹難書。朕遣使責問,東吁竟無禮斥辱!”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固然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然朕以護佑萬民之責,不得不奉天伐罪,即行征誅。”

“十月甲申,東吁陳兵數十萬,抗拒天兵。中國施雷霆于麗水,其部朝食間而俱成齏粉。莽應龍者,身首異處,以為頑抗朝廷敕令者戒。今將其首傳示西南,凡我屬邦,俱不得再首鼠兩端,朕亦將容爾以安夷人。若重違天道,則罰及爾身,不可悔后。”

“朕將命伐緬之軍,駐在蠻莫,來靖西南之民,順聽朝廷聲教。爾等屬從,年內俱來謝恩,以明尊卑之分。爾其聽敕!”

跟隨露布飛捷之后入京的劉顯、鄧子龍聯名奏章,被朱翊鈞采納。隨后,記載上述文字的諭旨從京師發出,將在萬歷六年三月間傳達到西南諸邦。

按照諭旨的要求,凡三宣六慰、安南、暹羅、八百、阿拉干等國,年內就要遣使來朝,進貢方物,聽朝廷教誨。如有不聽者,諭旨也說的很清楚——罰及爾身,不可悔后。

諭旨中給出了明軍駐扎蠻莫的理由,即“靖西南之民,明尊卑之分。”

最重要的是,諭旨并沒有對緬甸宣慰司的地位和繼承人做出安排,這就給了相關勢力以想象空間——暗示他們可以先分個勝負,只要給我進貢,表示恭順即可。當然,若有蠢貨看不出諭旨的第五層意思,上國也沒有跟你解釋的必要。

明達錫、莽應里和罕拔都不是蠢貨,見明軍陣斬莽應龍之后,不再繼續攻擊阿瓦,而是停留在蠻莫后,都判斷明軍已經完成了懲罰東吁的任務——因此,這三家還沒等朝廷諭旨下達的時候就立即打起來了。

先是莽應里在岳鳳和陳安的支持下,順利在勃固登基為王,并傳旨明達錫將兵權移交給使者,速速回勃固奔喪。明達錫當然不理他大哥,反而以罕拔出賣莽應龍之罪,將居住在孟養的木邦土民全數屠戮,大軍誓師,號稱二十萬來攻擊木邦。

孟養的思個一在云南巡撫陳文燧的安排下,和明達錫合兵一處,以木邦協助東吁攻擊孟養的理由,也起兵攻伐木邦。此前你死我活的敵人,轉瞬就成了并肩戰斗的隊友——為此際混亂的西南夷情做了個生動的注腳。

同時,明達錫之檄文傳遍東吁,號召東吁之兵民同伐木邦,以報先王之仇。而莽應里朝廷的回應非常感人:都不敢提東吁真正的仇人是明朝廷,只說明達錫素有反心,早和思個一狼狽為奸,才引莽應龍踏入險地。

幾方勢力之中,莽應里勢力最弱,雖然占了大義,但國庫空乏,征兵不力,只能緩慢回血中。明達錫雖然握有大軍五萬,但沒有根據地,糧草不足以支撐長時間的軍事行動。木邦雖然兵比明達錫少點,但也有四萬之數,且有好大一塊地盤,可以快速回血。

如此以來,表面上木邦最強,但罕拔的短板是名聲臭了,且其不是莽應龍之子,大義上更站不住。

但罕拔也有絕招,他把東吁第一代國主莽瑞體被東吁錫唐侯斯彌修刺殺的屎盆子直接扣在莽應龍腦袋上。罕拔的檄文中說了,莽應龍得國不正,才導致東吁這些年窮兵黷武、亂象叢生,俺罕拔要撥亂反正,扶保莽瑞體之子莽瑞贊——鬼知道哪來的私生子——重立東吁正統。

這下子三方都有了大義和理由,整個東吁正如鄧子龍所料亂成一團,原本看上去牢固的聯盟立即分崩離析,各部首領凡有野心的都離開勃固朝廷,回老窩自立為王。

明達錫武裝力量最強,沒有根據地的他如同瘋狗一般,到處撕咬,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木邦的地盤反倒成了罕拔的拖累,他先是分兵固守,但因不善守城,損失慘重。無奈之下聚兵一處要尋明達錫主力,結果被明達錫和孟養聯軍一個穿插包圍給打崩了,只能棄土龜縮防守。

木邦雖然大半淪陷,但收縮了防線之后也和明達錫——孟養匪幫(罕拔語)達成了均勢,雙方都奈何不了對方。

身處勃固的莽應里開始的時候坐山觀虎斗,并號召各部聚兵,幻想將木邦和明達錫一舉蕩平。但莽應龍當年統一緬甸的豐功偉績大伙也都想復制一下,所以有實力的各部頭領都回去拉桿子立山頭去了,莽應里越號召人越少。

莽應里身處勃固膏腴之地,還有通向印度洋的港口城市勃生在手,東吁的各大軍閥都蠢蠢欲動,想要將這貿易之城搞到手花差花差。因此除了麗水三角洲的阿瓦城主思漢盂秉承中立,暗助莽應里之外,莽應里要先從各路草頭王中間殺出血路,才能碰上明達錫和罕拔。

更可怕的是,原來被莽應龍占領的老撾和差點欺負死的暹羅等周邊小國,見莽應龍糟了報應,紛起而痛打落水狗。所以,等緬甸再出一個雄主結束亂世,估計還要個三五十年年。

且不說西洋各國在莽應龍覆滅之后的一團亂象,明廷的變法大業仍在急如星火般快速推進。按照變法大詔的精神,伴隨著全國范圍內反對變法的各類聲音的鉗制和打擊,從朝廷到地方,在新年結束后,基本上搭起了變法的組織框架。

組織框架的設計,朱翊鈞在參照后世國家管理架構的同時,本著“權責清晰、分工明確、統籌有力,組織精簡”的十六字方針,反復征求意見,多輪折沖樽俎,才最終定案。

因為現在的大明仍為農業社會,盡管在朱翊鈞的催生和呵護下,資本主義的萌芽已經成長為一顆小樹苗,但是仍不能供養龐大的現代官僚體系。

因此除了將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合成樞密院,內閣和侍從室增加了司局組織,度支部從戶部分出,又成立了教育部、農工商部等幾個新部之外,朝廷的整體架構只能算一個半成品——還是一小半都沒有的半成品。

盡管如此,朝廷二品三品的職位也成倍增加,對于天下的官員來說,變法大詔關于組織架構能夠順利頒行,其中重要原因是官位變得多了——僅內閣就設立五個司局,級別均為侍郎級。而作為國家軍事中樞的樞密院下設辦公廳、軍政部、軍訓部、后勤部、廉政監察署、審計署、軍法部、軍事情報局等等,軍事系統的二、三品的位置成十倍的增加——用來安置原五軍都督府的大量勛貴。

對于朝廷支出來說,俸祿支出并未增加多少,但隨著各組織架構的搭建和職責的理順,粗具現代管理精髓的半吊子朝堂的工作效率已經成倍提升——其中內閣權能的強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萬歷新明 第一百九十六章 組織

上一章  |  萬歷新明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