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萬歷新明

第一百二十二章 論爭

更新時間:2020-12-05  作者:摩碣
萬歷新明 第一百二十二章 論爭
朱翊鈞開始主政時,對運河的管理重視程度不是很夠。他畢竟不是經濟學家,以前也沒研究過運河歷史,因此心中對運河在帝國治政方面的地位認識高度沒有張居正、王國光等人高。

到了萬歷三年,朱翊鈞對運河的認識高度終于和張居正拉平。主要原因為兩年來張居正等閣臣對運河管理的極度重視,凡有總漕奏章,張居正必然長篇累牘的分析利弊,往往還要請見,潛移默化改變了朱翊鈞的想法。

張居正多次對朱翊鈞指出,因為京師為帝國核心,軍、民人口稠密,華北平原的產出不足以供養,因此江南轉的運糧米成了帝國命脈所系。

有一天張居正再次請示漕運事的時候,對朱翊鈞形容漕糧的重要性時說道:“一日不得則饑,三日不得則不知其所為命。”這句話讓朱翊鈞深感悚懼。

后世之人生活在物資極度豐富的年代,對物資緊缺缺乏感性認識。朱翊鈞穿越到皇帝身上后,生活中的一些不便利的地方,包括后世的一些享用,都一一命張宏、張鯨等人予以解決。

朱翊鈞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例如衛浴設施、日常生活用品的開發使用等事,這兩年已經逐漸從宮中向外擴散。除了家用電器朱翊鈞暫時沒辦法外,其余的享受和后世沒有太大差異。

正因如此且穿越到皇帝身上,朱翊鈞對民間的生活狀況了解的并不是太多。

各地情報和銀章直奏所述民間困苦情狀,文字高度概括,例如“人廬漂浮過萬”或“大饑,餓殍滿地”之類,并無細節描述。朱翊鈞當時看這些奏章,像是在看歷史文獻似的,并無切膚之感。

但是張居正當日向他所說“三日不得則不知其所為命”時那恐懼的眼神,嚴肅的神情,讓朱翊鈞猛然發覺,盡管在這個世界已經生活了兩年,自己與這個世界卻一直是疏離的。

這種感覺很荒謬,又很真實,像是一把匕首劃開了朱翊鈞穿越以來一直包覆著全身的軟膜一般,使他第一次產生了與這個世界產生了血肉聯系之感。

這種感覺在那日后,變得越來越清晰,體現在日常和兩宮、幼弟、妹妹等家人的聯系之間,體現在他與孫乾、魏朝等人一起生活的點滴之處,越來越把他同化、同感,使之與本時空的大明越發的共情、共鳴。

這時候的朱翊鈞,回首再看兩年來的施政,諸多孟浪之處一一浮現。

朱翊鈞反思自己,兩年來嘴上說著惕勵親民,但早就和人民群眾之間斷了血肉聯系,自己身上的本就不多的“黨性”早已千瘡百孔。

又反思自己,兩年來對待政事,如同在打游戲通關一樣,隨意的擺布著這個世界,卻忽略了自己每一道命令,都涉及著千萬人生死存亡。——如果時間回撥到兩年前,很多事情處理的會好很多。

把這種心境與剛穿越來那天經筵時被權力迷醉時相比,朱翊鈞覺得自己進階了。他對皇帝的身份認同感越來越強,而對自己身上擔負著的使命與責任,認識也越來越深刻。

以這種心態來看漕運,朱翊鈞終于體會到了,這條大運河的每一次變革,都關乎運河兩岸數以百萬計的生民身家性命。

若不能妥善處理化解矛盾,如同改革鹽政那般隨意興革,不知多少人將家破人亡。因此,他很慎重的先祭出法寶:調查研究。

隨著一件件調研報告的反饋,到了萬歷三年六月份,朱翊鈞終于構建出京杭運河的整體印象。

總漕和中央、地方之間的關系,運河上下的階層分布、賴以為生的人群結構,運河和各大水系之間的有機聯系,朝廷現在的漕運體制有何種弊端,都事無巨細的勾勒出來,并最終讓他——一個與眾不同的皇帝,找出了解決問題的答案。

心里有了底,下一步就是統一思想。朱翊鈞正盤算時,屢敗屢戰的王宗沐于八月中再次建議朝廷,欲行海漕。

這下子可捅了馬蜂窩,伴隨著暴風驟雨般的彈章,王宗沐這個總漕位子開始搖搖欲墜。朱翊鈞連續在各種場合放風,下毛毛雨,保著王宗沐。同時下旨戶部,令其提出對再行海漕的意見。

八月三十,戶部奏章送六科備案后報內閣,侍從室又將之列為朱翊鈞詳看之章。朱翊鈞見其內容為:

“先,該大臣敘海運之功,臣等謂萬世之利在河,一時急用海。今該漕臣議增海運二十四萬石,臣等以為海道風波難定,但當熟悉此路,以備緩急,不必加征。昔者給事中張渙等議與臣等同,并言隆慶六年漂沒糧石,該大臣發銀買補。臣等不意宗沐之明達,竟弄巧成拙至此。”

“但事出風聞,難以深求。當時臣等以為首事勇敢之臣,可以情恕,以觀后效。然萬歷元年又七船漂沒,亡者十五人,臣等以為糧可補而人命不可補也。”

“臣等查元代海漕,不遇風浪而漂沒者十之有三。誠可見海運之不行者一。海運必用千料船,駕者一船百人,運米千石。若計河漕,則海漕一可辦河船十,運卒少而無傾覆之患,此海運不如河漕者二;”

“若如元專海運,必設瞭望之卒,備捍御之兵,以防剽掠。若用河漕,盜賊不敢窺也,此河漕利者三。”

“故臣等議,海運自萬歷三年始,止以十二萬石為則,以備急用海。伏乞圣裁。”

朱翊鈞覽奏后心里很不痛快,批答道:“朕覽爾等奏章,竟盡言海運之弊,不言其利;盡言河漕之利,而不言其弊。天下有此等有利無弊、或全弊而無一利之事?朕早以“求是”之綱要反復絮言,你等奏章全不見此,預設立場,其心難正。”

“隆慶六年事,給事中風聞奏之,因皇考大行,朝廷并無定論——如何又來說王宗沐‘弄巧成拙’?爾部奏言,言辭假惺惺,甚不莊重而失于臣體。”

罵了戶部一頓后,朱翊鈞又寫道:“內閣輔臣見此奏章,不求甚解,而以‘請圣裁’覆奏。此為‘求是’之意乎?”

“令內閣申飭戶部,認真調研,詳查復奏。若再有不能實事求是之論,未經查實而虛言利弊者,叱責!”

張居正因統籌水利等大政,將戶部事務都交給張四維處置,這奏章他根本沒看。等司禮監將皇帝批紅發下,張居正看完后也火冒三丈。

將張四維叫到自己的辦公房,張居正大聲罵了他能有一刻鐘,差點把奏章摔在張四維臉上。張四維一聲不敢頂撞,低著頭聽訓。

張居正發過了火,又覺得自己有些過份。緩和了語氣對張四維道:“鳳磐你已入閣好幾個月,皇上的脾氣還沒摸透?皇上治政,唯“實事”、“求是”幾個字,多次會議,反復強調,你都沒聽懂?”

“戶部若能出于公心,必論海漕之利,再言海漕之弊,并與河漕相較。萬歷二年下半年以來,各部奏章若無利弊相較,詳情支撐,都不敢上奏本章。如何這事情上能犯了糊涂?”

“還是欺你經驗不足,并以大言蒙蔽圣聰。以皇上之明,能被這些混賬行子糊弄了去?此后切記‘實事求是’四個字,若不能持此心謹慎辦事,叱責少不了!”

張四維唯唯稱是,苦笑道:“元輔,此事是我錯了。給事中賈三近等人也有本章議論海漕,其辭甚為辛辣。我沒敢上報,怕氣著皇上。現今諸臣無一言海漕好的,戶部奏章還算公允——”

張居正聽了,又有些虛火上升。低聲批評道:“我等閣臣,焉能阻塞言路?每一本奏章,都不能扣下!若有不妥之處,建議其重新上奏,也比你這般押在手里好。”

張四維讓張居正稍等,自己回房間拿出那本奏章,回來遞給張居正道:“我正打算找賈三近談談,元輔先看看吧。”

張居正看賈三近奏疏,里面先是說了海運不可行,其后就是張四維所說的辛辣之辭:

“陛下將王宗沐奏章交戶部議,或有復海漕之意。臣以為世有夷途,安取九折坂;人有參苓、姜桂可以攝生,何試命烏附以茍萬一?此智者不取,愚者也必哂笑也。乞敕詳酌,將海運停止,額糧盡入河運。”[注1]

張居正見他奏章所言,果然對皇帝甚不恭敬。最后一句對皇帝近乎下命令了不說,其中類比,也隱約有嘲弄之意。

他心內冷笑幾聲,目光轉冷,對張四維道:“給事中奏章,內閣更不能壓。你我貼黃切責之,然后上奏吧。”

天才一秒:wap.2mcn

萬歷新明 第一百二十二章 論爭

上一章  |  萬歷新明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