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六百六十七章岳飛出山

更新時間:2022-08-07  作者:一醉夢傾城
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六百六十七章岳飛出山
第(1/2)頁

第六百六十七章:岳飛出山

天統十年,四月初四,鄧軍于黎陽渡口大破十五萬趙軍,剿滅、俘虜趙軍近八萬人,趙軍主將趙闊率領殘部艱難突出重圍,往鄴城方向逃遁,龍驤衛大將軍秦烈率部追擊至黃澤未果,遂引兵返回黎陽。

黎陽大捷的戰報也在第一時間傳回了洛陽,鄧昇在接到捷報的時候,哈哈大笑,他本以為趙闊身為趙信之子,又是趙國太尉,統率十五萬大軍,多少都應該有點本事才是,可沒想到趙闊如此不堪,一戰就被我薛仁貴打垮了,甚至鄧軍連一半的兵馬都沒有用上就打贏了。

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啊,趙闊面對三十萬鄧軍主力,在己方兵力處于絕對劣勢的情況之下,還敢主動出擊,著實勇氣可嘉,可是行為卻是不可取的。

紫宸殿中,君臣心情十分愉悅,中書令范仲淹嘲笑說道:“趙闊欲效仿齊武王舊事,半渡而擊之,可沒想到齊武王學不成,反而成了第二個趙括了,當真是諷刺啊!”

鄧昇聞言,也是頗為認可的,趙闊想學韓信,但是華夏幾千年來,能夠與韓信比肩之人,又有多少呢?至于先秦趙國趙括,雖然紙上談兵讓后人嗤之以鼻,但是能夠被當時的趙王委以重任,得到趙國滿朝文武的認可,又豈是無能之輩呢?只可惜他遇到的是白起,一個百年難得一遇的絕世統帥,能夠有勇氣與白起對陣,也是不簡單了。

趙括明顯是一個悲催之人,歷來頂尖統帥出道的時候,大多都是從小仗打起的,就是韓信,一開始也是和章邯、司馬欣等人打,頂多也就是一個高級賽,哪里像趙括那么牛逼,第一次出場就是打巔峰賽。

說實話,鄧昇覺得把趙闊與先秦的趙括擺在一起都算是抬舉他了,人家先秦的趙括,敢和白起拼命,起碼也是有拼命的本錢啊,而趙闊呢?無論從那個方面看,對上薛仁貴都不占優勢,還選擇主動出擊,像來個半渡而擊之,鄧昇覺得非常愚蠢,就算打贏了,頂多也就是提升一下士氣,這點損失對鄧軍來說無關痛癢,而輸了,就成了笑柄了。

“不說趙闊了,朕有一事想無諸卿商討一下。”挑過這個話題,鄧昇對眾人說道。

“不知陛下何事困擾?”門下令寇準問道。

鄧昇說道:“此次趙國棄用李如秉,而選用趙闊與我軍對陣,皆是因為趙國權力之爭,但是如今趙闊兵敗,退守鄴城,也讓趙國人看清楚了趙闊的能力,不是薛卿的對手,故而朕以為趙國定會再度啟用李如秉,一旦李如秉率領北境精銳南下,恐怕河北又會成對峙之勢。”

眾人聞言,皆連連點頭,李如秉是鄧國滅趙最大的麻煩,別看李如秉這么多年來,與鄧軍交手中,屢戰屢敗,但是眾人也不得不承認,李如秉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名將,在白騏死后,李如秉也是唯一一個有能力阻撓鄧軍一統天下之人。

所以李如秉一旦南下,說不定真的會對河北局勢有影響呢,鄧國雖然打贏了李如秉很多次,但是主帥都是岳飛,可是現在岳飛已經老了,主將換成了薛仁貴,薛仁貴會是李如秉的對手嗎?

不過眾人也不是擔心薛仁貴會敗,畢竟薛仁貴的能力還是很強的,而死鄧軍實力遠勝趙軍,就算薛仁貴贏不了,也輸不了的,但是如此一來,河北就會形成對峙之勢。

“那陛下,可否傳訊薛大將軍,讓其速速攻取鄴城?只要拿下鄴城,河北大局可定,就算李如秉率軍南下,也難以翻盤。”尚書令胡惟庸小心的問道。

鄴城是河北重鎮,自趙國拿下鄴城之后,就一直將鄴城視作趙國征戰天下的后防根基,鄴城在趙國的地位也僅次于都城晉陽,一旦拿下了鄴城,那整個河北再也沒有哪一座城池能夠阻擋鄧軍的兵鋒了。

但是鄧昇卻搖了搖頭,說道:“不必了,朕既然許以薛卿臨機決斷之權,那河北之事就盡托于薛卿之手,朕過多的干涉,反而容易誤事,朕想說的是盤踞在上黨郡的陳憑,他和他麾下的十萬大軍,是懸在朕頭上的一把利劍,讓朕如坐針氈,寢食難安啊。”

在戰前,趙國就派出老將陳憑率領十萬大軍南下上黨郡,駐扎在高都城,對洛陽虎視眈眈,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趙國對鄧國的震懾,希望能夠通過對洛陽施以壓力,讓河北的鄧軍推進束手束腳,但是鄧國也不是沒有應對之法的,羽林衛、天武衛駐扎河南府,大將軍都督府驃騎大將軍李嗣業坐鎮洛陽城,就是防備陳憑的,不過陳憑一日還在上黨郡,對洛陽始終是一個威脅,所以鄧昇便有想法希望能夠將其解決。

而一旦能夠擊潰上黨郡陳憑所部,那無論河北打成什么樣,鄧軍依然可以直逼晉陽城。

“陛下,陳憑固然可恨,但是以洛陽如今的實力,想要擊敗陳憑也是十分困難的,除非征調中原的永寧衛、永平衛、天寧衛、安國衛,不然單靠羽林衛和天武衛,恐怕很難做到。”寇準皺著眉頭說道。

鄧昇點了點頭,說道:“朕也知道,朕已經就這件事,與李卿商討過了,李卿也給朕出了一個主意,如今我軍平定河內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只要河內郡在手,我軍便可以直接攻打壺關,李卿的主意是他先行率軍北上與陳憑對陣,而后我們再派兵攻打壺關,逼迫陳憑分兵,一旦陳憑分兵,那我軍的機會就來了。”

“可是陛下,壺關險峻,只要趙軍死守關城,就算我們派出十萬大軍也很難拿下的,陳憑不一定會選擇分兵的。”范仲淹說道。

“他不肯分兵,那我們就逼迫他分兵。”鄧昇臉帶笑意的說道。

“逼迫陳憑分兵?陛下,該如何逼迫呢?”眾人不解的問道。

鄧昇笑著說道:“如果是一般人率兵攻打壺關,陳憑還真不一定會分兵,但是如果率兵攻打壺關的人是岳飛呢?”

“妙啊!”眾人聞言,頓時恍然大悟,說道:“吳國公威名赫赫、戰無不勝,就算是李如秉,也屢屢敗于吳國公之手,如果吳國公突然率兵出現在壺關,那無論吳國公手下的兵馬有多少,陳憑也絕不敢大意的,可是陛下,吳國公已經年過七旬,退隱多年,是否還能經得起軍旅之艱呢?”

讓岳飛領兵著實是一個好主意,但是問題又來了,岳飛畢竟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非常高壽,這個年紀,多少人都沒有,岳飛的身體是否還適合率兵出征還是一回事呢。

鄧昇擺了擺手,說道:“無妨,這些年,岳卿一直是太醫院的重點關注對象,朕已經問過御醫了,岳卿的身體雖然老邁,但是還是十分康健的,況且朕這一次讓岳卿去壺關,也不是讓他攻城拔寨,只要他待在壺關城下就行了,稍后朕就會親自去吳國公府請岳卿出山。”

“倘若是吳國公領兵,那成事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了。”眾人點頭說道。

結束了紫宸殿的議事之后,便帶著太子鄧灝、太孫鄧桓親自來到吳國公府,聞聽鄧昇到來,岳飛親率家中男女老幼親自到門外迎接。

“老臣岳飛叩見陛下!見過太子殿下、太孫殿下”岳飛在孫子的攙扶之下,躬身向鄧昇行禮。

“叩見陛下!見過太子殿下、太孫殿下!”有著岳飛帶頭,岳家的人紛紛躬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身行禮。

鄧昇連忙走到岳飛跟前,扶起岳飛,說道:“岳卿乃是我大鄧功勛名將,無需多禮!”

“謝陛下!”岳飛應道。

岳飛起身之后,鄧昇仔細打量了一下岳飛,發現岳飛真的老了很多了,滿頭的銀發,無一不是在訴說著英雄遲暮的悲哀,看到如此老邁的岳飛,鄧昇內心動搖了,鄧國名將如云,也并非一定要讓岳飛這個老將出馬的。

鄧昇遷都之時,就曾想過讓岳飛留在宛城,一來是考慮到岳飛畢竟已經七十多歲了,經不起顛簸,二來也是希望岳飛能夠為自己坐鎮宛城,震懾留在宛城的宗室,但是岳飛堅持要帶著岳家跟隨朝廷遷都,鄧昇拗不過岳飛,也只好聽之任之了。

隨后,鄧昇又看向站在一旁的岳飛嫡長孫岳昌,岳昌是岳飛嫡長子岳云與西陵翁主孫嫣之子,比皇太孫鄧桓大一歲,今年二十歲,其實早就已經很進入軍中歷練的了,但是鄧昇考慮到岳飛的年紀,于是便讓岳昌在大將軍都督府掛職,留在家中照顧岳飛。

來到吳國公府正堂,鄧昇坐在主位上,向岳飛問道:“岳卿,不知近來身體如何了?”

岳飛響朗的笑了笑,說道:“陛下放心,老臣的身體還不錯,就算是讓老臣再次披掛上陣也完全沒問題的,一日沒看到我大鄧一統天下,老臣是不會死的。”

“岳卿休得胡言,說什么死不死的,實不相瞞,朕此次前來,是有一事想要問一下岳卿的意見的。”鄧昇說道。

“不知何事?還請陛下明示。”岳飛問道。

鄧昇說道:“岳卿可知趙國老將陳憑率領十萬大軍囤駐高都城,對我洛陽虎視眈眈,讓朕如坐針氈啊。”

岳飛點了點頭,說道:“這事老臣知道,說起來陳憑,老臣第一次和他見面,還是當年隨陛下前往沛城參加中原大戰,這一眨眼就三十年了,沒想到時至今日,他還能率領十萬大軍出征,真不知道應該說他老而彌堅還是趙國無人了。”

陳憑當年是趙信麾下大將,論年紀,比之岳飛還要大,都快八十的人了,還要領兵出征,在鄧國,像陳憑一般年紀的人,早就在家頤養天年、含飴弄孫了,陳憑的存在,也印證了趙國后繼無人的現象。

“前些日子,李嗣業向朕獻了一計,說派兵攻打壺關,逼迫陳憑在高都分兵,然后集中洛陽的兵馬,將其擊潰,一來可以解除洛陽的威脅,二來又可以借此機會,大軍直逼晉陽。”鄧昇說道。

“壺關險峻,城池堅固,就算是十萬大軍攻城,趙軍只需兩三萬兵馬,堅守一兩年不是問題的,想要借此逼迫陳憑分兵壺關,恐怕沒那么容易的。”岳飛皺起眉頭說道。

“這是自然的,所以想要讓陳憑分兵,那么這個領兵去壺關之人,就必須是陳憑忌憚之人。”鄧昇看著岳飛說道。

“陛下想讓老臣領兵?”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如果岳飛還不明白,他就枉費了活了幾十年的日子了。

鄧昇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岳卿乃是我朝名將,威名赫赫、戰無不勝,如果岳卿出現在壺關,就算陳憑對壺關再有信心,也絕不敢大意,因此分兵壺關勢在必行的,只是朕不知道岳飛是否還愿意為朝廷效力呢?”

“陛下放心,臣雖老邁,然還能為朝廷效力,如果陛下讓臣領兵去壺關,臣定為陛下拿下此雄關!”岳飛聞言,站起身來,拱手說道。

從大將軍都督府大將軍的位置上退下來,岳飛是不甘心的,并不是岳飛貪戀權位,而是不甘心就這樣告老還鄉,作為一個軍人,馬革裹尸才是最大的榮耀,老死家中,是對一個將軍最大的諷刺啊,但是無奈,年過花甲就得退下來,這是鄧國官場的潛規則,就算是岳飛這樣的功勛老臣也不會例外,岳飛已經是晚了幾年了,總不能一直占著位置不走,這樣鄧國的新生代如何成長呢?為了鄧國的未來,岳飛還是退了下來。

“好!岳卿壯哉!”本來鄧昇還對岳飛是否還能披掛上陣心存疑惑,但是看到岳飛的現狀,鄧昇還是決定讓岳飛領兵去壺關,放眼整個鄧國,能夠有如此威懾力,讓陳憑毫不猶豫的分兵壺關的人,就只有岳飛了。

“朕會讓魏王帶著他的安國衛到岳卿麾下聽命,此去壺關,能夠拿下此雄關,全憑天意,朕并不在乎,朕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讓陳憑分兵,同時壺關的兵馬一兵一卒都不能離開壺關。”鄧昇說道。

“喏!”岳飛應道。

天統十年,四月初六日,鄧昇以吳國公岳飛為主將,魏王鄧裕為副將,率領五萬安國衛北上河內郡,攻打壺關,岳飛嫡長孫岳昌也隨軍出征。

與此同時,黎陽兵敗的消息也傳到了晉陽,頓時朝野震動,趙國對趙闊可謂是寄予厚望的,為了讓趙闊繼續領兵,甚至不惜棄用大將軍李如秉,可誰曾想到,趙闊居然這么干脆就敗了,而且還折損了近八萬兵馬,如今的趙國已經不是昔年坐擁百萬雄兵的天下第一強國了,八萬兵馬的戰損,雖然不至于動搖根基,但是也足以傷筋動骨。

最要命的是,趙闊兵敗之后,讓整個河北局勢瞬間失衡,趙闊退守鄴城,面對數十萬鄧軍,誰知道趙闊能不能守住鄴城呢?一旦鄴城有失,那整個河北都會直接面臨鄧軍的兵鋒,稍有不慎就是滿盤皆輸的下場了。

在這個危急關頭,啟用李如秉的聲音是越來越大。

“太后,趙闊兵敗黎陽,是的河北局勢敗壞,現如今鄧軍已經圍困了鄴城,一旦鄴城有失,那河北恐不復我大趙所有了,臣力主調動大將軍李如秉率軍南下,抵御鄧軍,穩定河北局勢!”晉陽城,承乾殿中,趙國丞相鐘行義正言辭地說道。

鐘行本就不看好趙闊,只不過是因為孟太后和張楹擔心李如秉南下,會重新掌握軍權,再加上趙闊言之鑿鑿的說能夠擋住鄧軍,使得孟太后和張楹盲目的選擇相信趙闊,以至于黎陽大敗,現在趙闊被困鄴城,河北局勢敗壞,為了挽回頹勢,鐘行再次力主李如秉率軍南下。

“這……”孟太后有些慌張的看向張楹,她也沒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趙闊居然敗了,而且還是敗的如此的干脆、如此的慘烈,十五萬大軍,折損過半,以至于整個河北局勢敗壞,現在孟太后也沒有了主意了,只能將目光投向張楹。

張楹內心十分的掙扎,他真心不希望李如秉南下,但是現在趙闊這個廢物,一戰就折損了近八萬兵馬,讓張楹一下子陷入了被動,天人交戰之后,張楹嘆了一口氣說道:“太后,為今之計,只能調動大將軍李如秉率領北境大軍南下了,唯有李如秉方能穩定河北局勢。”

孟太后聞言,說道:“好,馬上派人給李如秉傳旨,命其率領十五萬北境大軍火速南下,另外,派人去給趙闊傳命,告訴他,朝廷的援兵很快就到,讓他堅守住,如果鄴城有失,那他也不用回來了!”

此時孟太后對趙闊也是十分的不滿的,戰前大放厥詞,可誰料到居然如此不堪,僅僅只是一戰,就將趙國的河北精銳折損過半,讓孟太后對他沒有了任何信心,現在孟太后只希望趙闊能夠守住鄴城,撐到李如秉率軍南下,不然,趙闊就死在鄴城得了。

“太后英明!”群臣贊道!

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六百六十七章岳飛出山

上一章  |  召喚之天下歸一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