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433 期刊編輯的工作
他們將ITIC中央D單元的一維線性共軛結構IDT和IDTT,變更為具有二維共軛結構PC和DTPC,末端的ICIN單元并沒有改變。
最終,得到兩種名為PCIC和DTPCIC的非富勒烯受體材料,這兩種受體和PCE10給體材料結合的器件,最高效率可達10以上。
雖然器件的性能不是特別拔尖,但也算是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合成思路。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AlexK.Y.Jen,這個人許秋還是有一些印象的,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名字比較有辨識度。
另外,當初許秋看到Jen的某篇文章時,發現文章標題下面除了他以外的全部作者都是國內的。
當時,許秋先入為主的認為這應該是一個國外的課題組,因此他的第一反應是:“莫不是這個老外有特殊的癖好,喜歡收集國內的學生?”
然后仔細一看,Jen這家伙的工作單位居然是友校魔都交通大學,原來是特聘的外籍教師。
雖然過去幾年科研圈的總體趨勢是國內的科研工作者往國外跑,但也會有其他國家的人往國內跑的,就像國內有“美分”、“精美”的人,老外也有親華的。
當樣本數量足夠多的時候,就能夠觀察到具有各種各樣想法的人。
不過,在魔都綜合大學,除了英語系以外,其他專業的外教數量還是比較稀少的。
比如材料系就只有一個外教,而且還是掛靠在別人課題組名下的一個小老板,沒有太多的存在感。
余下的非富勒烯受體相關文獻中,都是弱一區和二區的期刊。
其中,基于ITIC分子結構進行改性的工作只有一篇,不過他們的效率沒有做上來,只有8,發在了JMCA上。
另外的大多數文章都是基于現有的商業化材料,比如ITIC系列材料,還有徐正宏的IDTBR系列材料,買回來混一混,搞一搞,效率方面也沒有取得突破,集中在911。
也因此,這些文章的檔次都達不到一區頂刊的層次。
看完全部文獻后,許秋跑了趟218,和魏興思商議再投一篇《焦耳》的想法。
許秋侃侃而談:“剛看到徐正宏的《焦耳》文章,他們……我們組現在陳婉清學姐在做的工作……《焦耳》期刊……因此,這個工作我覺得可以試著投一下《焦耳》。”
“嗯……”魏興思聽完后,思考片刻,點頭同意道:“可以先按照《焦耳》的格式寫起來,等投稿前我把草稿直接發給《焦耳》的總編,讓他幫忙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
正常情況下,除了文章投稿時的CoverLetter外,編輯和投稿人之間是沒有直接交流的。
不過,如果和編輯混熟了的話,有事也可以發郵件交流一下,比如約個稿,咨詢一下近期領域內的熱點方向,或者不走正式的投稿流程,私下里把稿件發給編輯,讓對方提提意見什么的。
私下投稿的有不少。
一方面,可以得到編輯的針對性指點,反復修改稿件,直到把稿件修改到編輯滿意后再正式投稿。
而通過正式投稿渠道進行投稿的話,一來稿件不一定能到你認識的編輯手里,二來編輯收到稿件后就只有兩個選項,要么直接拒稿,要么發給審稿人,稿件就不能改了。
當然,如果是巨佬,可能還有隱藏選項,不經由審稿,就直接發表的那種……
另一方面,私下投稿沒有投稿記錄。
沒有投稿記錄,就意味著不會有拒稿記錄,就算反復修改后的稿件編輯還是不滿意,那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投稿到同個期刊公司旗下檔次更低一些的期刊上。
可如果是正式投稿被拒了的話,同一個期刊公司的內部會有拒稿記錄,再次投稿該期刊公司的話,中稿幾率就會有所下降。
當然,想和編輯搭上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尤其是想結識到頂刊級別期刊的編輯,就更困難了。
要么是在對方成為編輯前就有私交,比如曾經是同學之類的關系,要么你本身就是業內大佬,不然就算主動去找編輯,對方大概率也不會搭理你。
大多數期刊公司的總部都設在歐美,現在隨著種花家在科研圈子里發出的聲音越來越響亮,很多期刊公司也在國內設立了分公司,一般都在一線城市。
比如魔都就有Wiley旗下AM系列期刊的一個分公司。
里面的主編當然是老外,不過也會有幾個國內的小編,編輯團隊不大,只有十幾個人。
前不久,AM編輯張于德還來魔都綜合大學做過一次報告,許秋當時也去旁聽了。
張于德看起來還蠻年輕的,大概三十歲出頭,他的報告一共半小時,包括20分鐘的PPT匯報,和10分鐘的現場答疑。
PPT匯報中,他主要講述了AM系列期刊的發展歷史,以及未來準備新出的期刊,還有一篇稿件具體的審稿流程,包括CoverLetter撰寫的注意事項,期刊編輯會怎么選審稿人,投稿時填寫的建議審稿人有沒有用,文章在什么情況下會接受,在什么情況下會建議轉投之類的……
當時的會場去的人非常多,不少人都希望露個臉,和編輯搭上線。
不過,大多數人都只是拿到了一個郵箱,而這個郵箱本來就是公開的,沒什么用處。
會議結束后,張于德專門到魏興思課題組拜訪了一下,這也是他日程安排之一。
畢竟今年組里給AM貢獻了不少高質量的文章,其中許秋就有兩篇大滿貫級別的AM文章。
張于德和魏興思喝茶聊天的時候,許秋也在場。
閑聊之間,許秋了解了張于德的履歷,他開始是在漂亮國讀博,博士畢業后沒有選擇繼續做科研,而是入職了Wiley公司,接著在漂亮國的總部工作了四年,擔任過AM子刊AFM的編輯,后來轉崗回了國內,擔任AM的編輯,到現在已經在魔都工作了一年多的時間。
另外,編輯這一行也是熬資歷的,張于德表示因為國籍的原因,想要繼續往上升,成為主編的難度還是不小的。
平常的工作就是正常的辦公室坐著,審稿,偶爾會出來到一些高校做做匯報,或者回漂亮國總部述職,雖說是駐扎在魔都,但也要不時的在全球各地到處跑。
一番交流下來,給許秋的總體感覺,AM期刊編輯還是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
首先,期刊編輯在學術圈內部的地位天然比較高,因為文章能不能過,編輯的話語權很大。
其次,工資大概率也不會低,雖然張于德沒有透露,但估計是對標漂亮國那邊的薪資水平,也就是賺的是美刀,人在國內花的是軟妹幣,就算月入只有4000刀,年入5W刀,換算下來也有30W軟妹幣了。
最后,期刊編輯這個工作相對來說也比較穩定,只要沒有出現收受賄賂、濫用職權等問題,一般不太會被裁。
當然,待遇好,入行的門檻也高,博士學歷、國外科研經歷、非常好的英語能力、對至少一個科研領域的研究進展非常熟悉,這些都是基本要求。
不僅如此,還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對一個領域的理解,以及評審文章的能力。
周五,許秋收到了交通銀行的短信,表示:
“信用卡已經辦理完成,可以到申請信用卡的站點取卡,審批下來的金額,分別是軟妹幣賬戶1W2,美刀賬戶2000。”
到辦公室后,許秋問了下吳菲菲和韓嘉瑩,得知她們兩個的信用卡申請也都通過了,看來三個人是一批一起通過的。
不過,兩個妹子信用卡軟妹幣賬戶的金額上限都比許秋高,吳菲菲是1W4,學妹是2W,美刀賬戶倒是沒有區別,均為2000美刀。
許秋沒想到申請個信用卡,居然還被差別對待了,是看不起男性的消費能力嗎?當心,男拳警告!
不過,他仔細想了想,覺得可能是因為自己平常沒有留下什么的信用記錄,比如從來沒有提前消費過,也沒有用過花唄、白條之類的軟件,在信用這方面的記錄就是一張白紙。
銀行的風控系統難以界定許秋的違約風險,于是就采取了較為謹慎的策略。
中午,許秋三人前往交通銀行取卡,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他們填了一些材料,還下載了一個手機APP軟件“買單吧”,并在軟件上面綁定了剛剛到手的信用卡,這才拿到信用卡。
隨后,三人重新返回材一216。
田晴正在辦公桌前劃水追劇,看到吳菲菲她們后,主動招呼道:“信用卡都辦好啦?”
“辦好啦,”吳菲菲點點頭,詢問道:“對了,我們還下載了一個買單吧APP,這個APP有什么用?”
“噢,這個呀,還是有些用處的。”田晴解釋道:“可以查看每筆支出的明細,還可以設置權限,比如限制不能消費,或者設置一個單日單次支付上限,然后到消費的時候再打開,不然有可能會被盜刷。當然,被盜刷的幾率也不高就是了。”
頓了頓,田晴自顧自的說道:“另外,你們好不容易出趟國,肯定會有人找你們做代購的,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先給你們提個醒,代購能不做就不做,像我們這種非職業代購,買到的東西,可能價格不比國內便宜多少,如果一定要幫人代購的話,記得一定要在機場的免稅店買……”
說到這里,田晴戲精附身,抽抽了兩下才繼續說道:“我第一次出國去代購,幫人買一款科顏氏的白泥,是在漂亮國商業區找實體店買的,結果回國后發現價格比淘寶還要貴20……”
佰度搜索悠久小說網.Хw全集TXT電子書!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433 期刊編輯的工作